《孩子入园前家长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新生入园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写在前面的话:
孩子从出生,其主要生长环境就是家庭,由于父母的关切与呵护,孩子从内心会得到一种安全感受。当他进入幼儿园面临一种新环境时,这种安全感会被打破,心里会产生种种不适应。如:A、情感上不适应:表现在依赖性强,感情上不满足,有不安全感,离不开父母。B、生活上不适应:表现在应该做的不会做(如不会吃饭、不会上厕所等);作息制度与家里不同,表现出规则意识不足。C、人际交往不适应:表现在不会交朋友,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与需求。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对准家长们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入园前准备,以帮助宝贝更好更快地渡过入园的适应期。
正文:
一、心理准备
(一)带孩子参观幼儿园
入园前,你应该带孩子去幼儿园,观看小朋友们上课、玩耍,使孩子逐渐有“幼儿园”的概念,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为孩子报名后,应该带
孩子去看他的班级、屋里的玩具、睡的小床、洗手和入厕的地方……再带孩子去操场走走、玩玩,看看花草、玩玩大型器械等等。我园7、8月期间有开放露天游泳池,你不妨带孩子来“游泳玩水”,这样,孩子会对“幼儿园”有直观的美好感受,有助于孩子在心理上向往幼儿园生活。
但是家长也要注意,不要过分地夸张幼儿园生活的美好,以免给孩子造成错觉,入园后容易产生强大的落差,反而影响孩子的入园适应。
(二)帮孩子认识小伙伴
在孩子正式入园前,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认识同一个班级的伙伴,只要认识一两个就可以。这样,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时,班级里熟悉的伙伴会减少孩子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让孩子容易适应群体生活。(你可以得用离园时分在户外活动时交朋友、也可以通过我园家长QQ群中找到你本班的小朋友等,为孩子拓宽交友的渠道)
二、生活准备
(一)孩子能独立吃饭吗?
孩子不能独立吃饭并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而往往是家长没有放手让孩子去尝试造成的。家长不必过分担心孩子会把饭洒得到处都是,也不必由于孩子会吃到脸上、手上、衣服上都是油渍而嫌麻烦或者不卫生,你可以事先准备一些物品(我园有为小小班的孩子准备了小围兜,你也可以准备一双袖套)从而避免给你增加很多家务。最重要的是家长应积极鼓励孩子独立进餐,千万不要因为怕麻烦而放弃孩子锻炼的机会,同时还要克服一个不合理的想法,那就是不要把培养孩子独立进餐的问题单纯地丢给幼儿园解决或是过度期望老师给孩子喂饭,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如果孩子不能自己学会吃饭,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来指导孩子,但注意不可太教条、太古板。如:
★教孩子使用勺子的方法;
★教孩子左手扶碗,右手拿勺,用勺子盛饭,放到嘴里;
★教孩子吃一口饭,再吃一口菜;
★教孩子使用勺子的方法咀嚼的方法,学会细嚼慢咽,吃完一口,再吃一口,速度要适当,咀嚼时不发出响声;
★教孩子使用勺子的方法咽下最后一口饭菜后,将勺子放在碗里。
孩子刚开始自己吃饭时,可以由家长端着碗,孩子自己用勺子吃,碗内所盛的饭量从小半碗开始逐渐增加,量不宜过多,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当孩子初步学会自己吃饭后,成人就应该在一旁指导,鼓励孩子自己吃饭。
(二)孩子会自己大小便吗?
新入园的孩子常把裤子尿湿了或把大便弄到裤子里,主要是由于大多数孩子不会独立上厕所。孩子入园前在家里一般是坐便盆大小便的,但幼儿园厕所大都是蹲坑式的,孩子对此不习惯,所以入园后入厕的问题最多。
孩子要学会上厕所,首先要解除他的紧张心理,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能自己上厕所了。咱们家长在家可以尝试以下的游戏进行练习:
★模拟练习:在平地上摆两块砖类的东西,它们中间离开一定距离,家长和孩子比赛上、下、蹲下、起来的动作,并逐渐加宽两块砖中间的距离和高度(间距把握在15-20厘米;高度为10厘米左右为限)。孩子照着做了,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
★告诉孩子,蹲坑比便盆更方便、更干净,同时也说明宝宝长大了,可以像大人一样上厕所了。
★告诉孩子憋便的害处,注意观察孩子大便的规律,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半托的孩子尽量培养孩子早上起床后大便的习惯(最初可以尝试每天早起后蹲厕1-3分钟左右的习惯)。
(三)孩子会洗手吗?
只要孩子能够把手洗干净(包括手心、手背、指头、指缝、手腕等)则说明孩子已经学会洗手,不必过分关注洗手的先后步骤。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办,下面提出的方法可供参考:
★成人帮助挽好袖口;
★打开水龙头,把两手冲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开始可由成人给擦肥皂或打洗手液,逐渐教会孩子擦肥皂等的方法。
★洗手:两只手心相对搓,搓出肥皂泡后,右手搓左手背,左手搓右手背。左手握住右手手腕转圈,从手腕转到手掌再到手指尖,右手同左手动作一样。两手五指分开,手指交叉洗手指缝。
★冲手:把手放在水龙头底下对着水冲,水不宜过大,以免弄湿衣服,将泡沫洗净,手不粘即可。
★擦手:把毛巾放在一只手心上,另一只手在毛巾上擦手心,手背,手腕。再把毛巾放在另一只手心上,擦手。
(四)孩子会穿脱衣服吗?
孩子入园,家长适宜给孩子提供一些方便穿脱的衣服、裤子和鞋(不要穿背带裤、后背系扣的衣服、系鞋带的鞋),不要仅仅考虑美观等因素。服装穿脱如果过于繁琐,会给孩子增加很多困难,穿、脱时间较长在幼儿园常常会落后,还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每个孩子都可能有自己穿脱衣服的方法,只要孩子穿得快、穿得好,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下面提供的方法也同样仅供参考:
★先辨别衣服的前和后:可以告诉孩子,有扣子、能开门的那一边是前边(通常服装的特点)。
★教孩子披衣服:两手握住衣领,轻轻向后,把衣服披在肩上。
★教孩子穿袖子:家长可以把孩子的胳膊比做火车,衣袖比做山洞,家长一边说:“火车进山洞了”,一边发出“呜”的声音,孩子就把双臂一只一只伸进衣袖了。
★教孩子系扣子:从最下边的钮扣开始,教孩子先把衣服的两个底边对齐,家长边说边儿歌,边做扣钮扣的动作:“小扣子钻洞洞,一手推,一手拉,小扣子就钻出来了”。然后再重点示范,讲解扣钮扣的方法:“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拿住扣子,另一只手抠住扣眼。拿扣眼的手放在拿扣子的手上,并带着孩子练习”。如果家长在孩子扣好第一个钮扣时加以赞扬或加上一些亲呢的动作(如抱抱或亲亲),孩子情感上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在反复地进行这个游戏以后,系扣的动作孩子就学会了。
(五)孩子有午睡习惯吗?
幼儿园作息制度中的午睡,是保证孩子有充足睡眠,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措施之一。对于在家里没有午睡习惯的孩子,最好在上幼儿园之前能养成午睡习惯。
当然,可能会有个别孩子不需要午睡,他们不但极难养成午睡习惯,也可能不会因为缺少午睡而精力匮乏,但这样的孩子并不多见。因此请家长尽量按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来安排孩子的睡眠,如遇有特殊情况也应该与老师一起商讨,共同解决。
(六)孩子有规则意识吗?
严格地说,让3岁的孩子具备完整的规则意识是不现实的,但3岁的孩子需要逐渐发展规则意识。规则意识的建立与孩子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的作息规律、游戏中的规则、以及家长对待孩子的奖惩方式与原则等等,都可以使孩子从中学习和发展规则意识。家长是孩子模仿的第一个对象,因此家长的行为非常重要。
三、语言准备
(一)孩子身体不舒服时,会对老师说吗?
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从他出生就开始了,孩子有时不用说话,仅仅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就能让父母明白他的需要。但当孩子到幼儿园之后,有些表情和动作就难以被老师或同伴理解,以至于孩子的愿望得不到满足,会使他们感到委屈,从而影响孩子上幼儿园的情绪。因此,要让孩子建立表达愿望的习惯,并且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要求和所想。
(二)你用“娃娃腔”对孩子说话吗?
有的父母对孩子这样说话:“宝宝,快坐下,凳凳在这里,饭饭在桌桌上,宝宝拿勺吃饭饭……”。他们的孩子说话时也经常这样说叠音字。
要知道,孩子学说话是从听和模仿成人说话开始的。成人给予他们的任何一个口头言语的刺激都是他们听、说能力的训练。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个模仿对象,所以父母的语言水平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口语发展。为了收到较好的效果,父母对孩子说话时,要尽量清楚、礼貌、语气温和,说话时的发音尽量准确,用词尽量恰当,表达尽量有条理。如果可能,还要尽量形象生动,幽默有趣。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语言环境里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孩子说话清楚吗?
3岁的姍姍早上入园后兴冲冲地对小朋友说:“我妈妈给我买了新兔子”,其他孩子跑去告诉老师:“来了新兔子了”。老师赶快找兔子,怕兔子跑掉。老师找不到兔子便去问姍姍:“兔子在哪儿呢?”姗姗指着裤子说:“在这儿。”老师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把“裤子”说成了“兔子”。
3岁孩子的发音器官尚未得到充分发育,也常有听音不准和发音错误的情况出现。常会把“姑”说成“嘟”,把“吃”说成“七”等等。由于语言是通过语音表现出来的,如果发音不正确,就不能正确表达语言内容,当然也就会影响正常的语言交往。
3岁的孩子具有惊人的语言接受能力,由于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句子,言语积极性很高。孩子喜欢听成人给他讲故事、说儿歌等,也乐于和成人说话。因此,家长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朗读短小的诗歌,收听广播,看童话电视或演唱孩子喜欢的歌曲。同时,成人应该利用这些机会教孩子正确的发音。
(四)孩子经常缠着你问问题吗?
富于好奇心是幼儿的一大特点,他们往往对周围的新鲜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爱提问,好追究,喜探索。
有的家长想,孩子总是喋喋不休地缠着问问题,是否其语言表达能力一定很强?其实不然。(孩子提问,语言表达只是一个方面,家长更需要重视的是:孩子问的是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要问。)如果家长留心,可以从孩子的问题中感受到强烈的探究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创造力的先导。大发明家爱迪生有1000多项发明创造,当别人问他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发明创造时,他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特别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探究问题罢了。”在爱迪生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他的母亲保护和支持他的探究活动,这与他后来的成就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对于常缠着问问题的孩子,家长要善于发现其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萌芽,保护和支持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究行为,这将有益于孩子的终生。
四、交往准备
有的父母,整天把孩子关在家中,不让他出去与小伙伴玩,怕孩子吃亏e的父母怕孩子出去玩影响学习,把这么小的孩子关在家里认字写字、数数等。这些做法,会束缚孩子的身心发展。孩子的身心是在多种多样的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的。一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社会交往,而同龄孩子间的交往比孩子与成人的交往,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孩子们在一起,为了玩好,需要互相商量,这就培养了他尊重别人意见、互相友爱的品质,在游戏中还可以发挥他们个体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 孩子合群吗?
当今社会,家庭规模小型化,决定了家庭人际关系简单;单元住房,又给孩子的人际交往带来了不便。
3岁的孩子开始喜欢结交朋友,由于家中没有年龄相近的同伴,他们格外盼望着有小朋友一块玩儿。在孩子们彼此接触的过程中,又因家庭环境及孩子性格的差异,刚刚涉世的孩子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很容易表现出“合群”与“不合群”。
孩子的“合群”与“不合群”,其主要因素决定于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心理学家曾对一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追踪研究。进入这个实验室工作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学识、智商都很高,然而过一段时间后,一些人已经成绩斐然,另一些人却成绩平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答案是前一种人更善于人际关系的管理,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显著高于后一种人。当后者遇到技术难题时,他们得跟不同领域的专家联系、请教,浪费了时间还得不到好结果;而前者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因为他们在这之前就建立了可靠的“网络”。
因此,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教孩子懂得爱,并学会给予爱。懂得爱就是让孩子体验爱的美好,知道父母在给予爱时所付出的辛劳,从而使孩子产生尊敬、感激之情。学会给予爱,即教孩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去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例如:邻居家的小伙伴有了伤痛,要教育孩子在情感上、行动上表示关心与同情。孩子是否具备一颗爱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他交友是否成功。另外,父母还就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引导孩子从“自我中心”的“壳”中解脱出来,了解自己与同伴的差距,学习同伴的长处,与同伴分享玩具和食品,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体验交往的乐趣,培养互助精神,增强团结友爱的意识。
(二) 孩子有同情心吗?
幼儿2岁时对于别人的挫折不能表示同情。但在3岁以后,如果他看见别的幼儿遇上麻烦(例如,看见别的孩子因跌倒而有痛苦的表现),就开始懂得作出同情的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同情心逐渐增强。一般幼儿表示同情的方式,包括帮助和安慰身处困境的人,或者别人的困难转告成年人或其他幼儿,或者抚摸不幸者以表示关注。
不过,成年人不要对幼儿的同情心寄期望太大。学龄前的幼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还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别人的感觉,因此,幼儿有时也可能做出不同情别人的行为。
(三) 孩子与同伴打架吗?
3岁是孩子最常发生争执的年龄,因为这个时期自我意识比较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适应群体生活,争执就会慢慢减少。
男孩通常比女孩更容易发生争执,男孩倾向用动作,而女孩则倾向于用语言。
争执甚至打架也是孩子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这些行为大多由于争抢物品而引起。孩子打架时表现很激动,如“尖叫、啼哭、踢打、咬人等”。但孩子间打架之后,不会记仇,很快就会把打架的事情忘掉,继续一起玩。
一般情况下,孩子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能够学会分享,即使发生争执,也无需大人参与就能够自行解决。当出现孩子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父母应该弄清情况,向孩子讲道理,并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矛盾,恢复友谊。让先打人的孩子向被打的孩子道歉,被打的孩子要取原谅的态度,大家仍然是好朋友,要友好相处。如果生硬地将孩子拉回家离开小伙伴,反倒会使孩子感到“离群”的难受,如果再说一些类似“谁打你,你就打谁”的话,混淆了孩子头脑中的是非界限,那就更不对了。更有甚者,当孩子打架时,父母也不问青红皂白,感情用事地责骂对方,亲自“出马”打上门去,或同孩子家长吵闹起来,这种做法是极其有害的,这样只能培养孩子粗野、打人、不与同伴友好相处等不良品质,应该绝对避免。
在接下来的文章里,我们将陆续为您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小建议,有兴趣的话您不妨继续关注噢!-----《如何与孩子快乐阅读》、《家长如何有效地提问与回答》、《怎样增强孩子的自尊心》、《怎样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感》、《如何引导孩子与人相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