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简要分析

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简要分析

更新时间:2014-07-21 16:10:07

《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简要分析》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以上几篇日志说到幼儿的整体素质和幼儿的身体素质,下面我就幼儿的心理素质做一做简要的分析,请点击这给与批评和指导。

现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有父母宠着、爷爷奶奶惯着,在家里几乎是事事都顺着幼儿的心,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出来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就拿我班的孩子来说,有的孩子就太娇气,比如:我班的小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的妈妈教育理念是以鼓励为主,孩子不管范了什么样的错误都不会批评,以至于孩子总以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一次她与一个小朋友在玩,她打了小易一下,然后效益就跑着来告诉我:“老师,小诺打我。”我说:“没关系,她是跟你闹着玩,不小心碰着你了。”小易走了,我把小诺叫到我的身边,我说:“诺诺,你是一个好孩子,又是班里的班长,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打小易吗?”她不说话,我知道她这是在闹情绪呢,她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我又说道:“诺诺,你打了小朋友,小朋友会很疼的。你觉得这样做对吗?”然后我让她回到自己的椅子上想一想,她这一天都不高兴,我知道一定是觉她得自己很委屈,到了离园的时候她的妈妈来接她的时候,小诺就哭了。我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小诺的妈妈,小诺的妈妈也表示以后会注意孩子的抗挫教育,以后也会适当的加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我在报刊、网络、电视媒体上看的很多报道都是孩子因为父母的几句话而轻生,有服毒的、割腕的、跳楼的,总之孩子们选择轻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试想:如果我们能多一些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可能这些孩子就不会小小年纪就会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些值得我们反思啊!
相关阅读
推荐
  • 转化幼儿消极的嫉妒心理,正确评价每个幼儿

    观察教师:苏惠华 观察对象:倪晴 嫉妒是一种原始情感,婴儿期孩子看到母亲抱别的孩子,会哭闹。大些,看到与自己亲近的大人疼爱别的 孩子 时,会情绪失落,甚至会跑过去拉扯撕咬那个孩子,这就是早期的嫉妒。上了幼儿园后,幼儿与同伴的接触多了,进行比较的机会增多,要遭受更多嫉妒情感的折磨,嫉妒的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下面我们摘取一些事例进行分析: 镜头一 幼儿园里,老师正进行每周一次的小红花评比。倪晴看到别的小朋友陆续得到了奖励,自己却没有,开始不高兴了。等到老师给成成小红花时,她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成成不爱护玩具

  • 《幼儿心理安全与心理健康》讲座记录

    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幼儿心理健康一般包括:智力发展正常、情绪反应适度、行为统一协调、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 一、什么是心理安全 (一)相关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代表:罗杰斯、马斯洛 精神分析理论-

  • 也谈孩子的自尊心

    无意间读到以前同事的一篇博文,我明白同事是在告诫她自己应该如何为人师,我也明白同事写这篇日志并不是为了指责老师,虽然同事的儿子不在我们幼儿园,但我从中读到了她对我们幼儿教师的某种渴望,也读到了一位母亲的爱子之心。 我们的老师工作繁琐,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孩子的方方面面,这也在所难免,但因为老师的无意、无心或者因为老师的一个小小玩笑而伤到了孩子的自尊,对孩子的发展带来怎样的伤害,我们将是无法估量的。孩子那幼小的心灵是如此的脆弱,尤其是当他出现了某些失误的时候,他更经不起任何的取笑或打击。所以对孩子,我们真的要细

  • 蔡志忠:“是狼启发了我”

    在知识的培育上,父母普遍对孩子灌输太多。灌输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不仅在对知识传输的有效性上,更主要的是对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束缚作用。 父母常常持有这样一种态度:你还小,懂什么?让我来教你,你照我说的去做。这种态度的根据在于我们对孩子的知识、智力水平的错误评价。我们常常低估孩子自我观察与学习的能力,因而经常为孩子的出人意料的聪明举动感到惊讶。 但在父母赞叹自己孩子聪明的同时,如果仍不能打破成见,以客观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智慧,而是沉醉于自己的导师地位,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 家长不喜欢孩子有太多

  • 使孩子茁壮成长的三根支柱

    在抚养孩子的时候,首先考虑的问题自然是孩子的健康(身体健康与心灵健康);其次是智力的培养;再次是使孩子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和道德素养。 之所以把培养智力放在第二位,是因为在婴儿诞生的同时,智力的发展也开始起步了,它要比社会性和道德发展得早一些。在这三者中,无论缺少哪一样,都不可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父母打算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心里应该有一个清醒的目标,然后再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那么,为了培养将要肩负起21世纪重任的孩子,父母们应该怀有什么样的理想呢? 尽管不同的父母对孩子有不同的期望,但是,在众多的期望之中

  • 幼教笔记:我给孩子打针

    明天要给全园孩子打疫苗针,而打针对于小班孩子来讲是一件极为恐怖的事情。家长、老师、医生都觉得很难办,不知道怎么解决孩子哭闹的问题。我想:孩子怕打针,是怕穿白大褂的医生呢,还是怕打针的疼呢? 于是我想了个办法,今天我来当医生,亲自给孩子们打针。我换上一件白大褂,取来了棉签、水和一只没有针头的注射器,这样一个临时的诊台就搭好了。接着,我请来了一位班中最胆小的女孩子,并把她的袖口挽到了胳膊上,用棉签沾了点水,学着医生的样子涂抹了起来。这时孩子开始紧张了,肌肉也绷紧了。当我拿起针,她就害怕地对我说:别打了,我怕疼

  • 鼓励幼儿与“物”交往

    以物为对象的交往形式是幼儿独有的。这种交往顺应了幼儿心理的泛灵论倾向,能够增强幼儿的识物能力和爱物品格,是幼儿成长的必经阶段。对幼儿这种独特的交往形式,成人应当给予特定的关注与支持。 [关键词]物、幼儿、交往 雅斯贝尔斯认为,个人与他人的交往既不丧失于他人之中,又不与他人相对立,而是在彼此保持自己的个性、人格、自由的同时又把自己的心揭示给他人,并领悟他人之心,即做到彼此心心相印。川在这里交往被当然地限定于个人与他人之间。然而,通过观察幼儿生活,我们看到了一种更为独特的行为。这种行为一方面符合上述对交往活动

  •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竞争时代,人类辉煌的过去离不开创造性思维,人类美好未来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而且未来在急切呼唤创造性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所以我们在培养幼儿创造能力时,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获得知识的一个很重要的门径,好奇、好问、探究、发现、创造往往都是密切相关的。科学家培根说过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要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显得更为重要。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对周围

  • 当孩子发怒的时候

    当孩子发怒的时候 曹祈东 2000年5月8日 10:35 生活时报 对待孩子的愤怒的办法不应是压制,而应该引导和化解这种愤怒,以求得积极的效果。具体地说,开导愤怒的孩子有以下几个办法: 1、当孩子的表现好或争取表现好时,及时予以表扬,以使孩子明白大人对他(她)行为的要求。比如,家长可以说,“你分糖果给小朋友吃,真大方。”“你打碎了杯子后能主动告诉我,真让我高兴。” 2、让孩子参加足够的活动。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所以在家在校都不要给孩子规定太多的规矩,限制其活动自由。否则其逆反心理的作用会使其横下一条心,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