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春天的畅想》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四季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主题的产生:
幼儿天生就具有和自然亲近的本能,能够以自身的感受体验自然的喜怒哀乐。因此对老师来说,能够和
孩子分享自然界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是幼儿所能学到的关于自然界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然界是充满美好和神奇的。说到了神奇,孩子们在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就表现出了他们对神奇的自然的向往.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们放风筝,去春游,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春天,我班的自然角里一片盎然,孩子们对自然角中的动物、植物、种子发芽变化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有不少幼儿挤在一起观察,并争论着它们的变化情况。因为春天,让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美丽,更重要的是;春天充满了生机盎然的乐趣。于是,我们就在班上组织幼儿展开讨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变化吗?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呢?发动师生共同收集事物变化的材料,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活动。本主题通过观察、劳动及各种游戏活动,发现春天的变化,引发幼儿有良好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二、主题目标:
1、知道春天是种植的季节,知道春天气温逐渐增高,雨水增多,有利于植物生长。
2、通过观察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春天的认识,发现动、植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体验春天的美丽。提高讲述、绘画、表演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活动中感知和体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活动能中表现一定的独立性,形成主动、互助、合作的态度和行为。
4、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特别是观察、比较、语言等关键智能。
活动附录(一):
寻找春天
活动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仔细观察,找出春天的特征,体会到春天是美好的。
2、运用春天的知识和观察结果,训练有层次、有顺序说话的能力。
活动表现:
设计意图幼儿活动表现教师指导与策略幼儿已有的经验
春天来了。认识春天,对于
大班幼儿来说,较合适的方式就是让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中。生动直观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观察和认知。本设计,通过感受春天,表现春天的活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一些春天的明显特征,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观察生活,从而激发和发展对自然美的感受力表现力。
分6人一小组活动,各小组自己选一名组长,服从指挥,明确观察范围:天气、树、花、草、小虫、鸟儿、人们的衣着等方面的变化。 组长带领组员分散去花园、街道旁等地方认真观察,寻找"春天来了"的种种迹象。
幼儿相互交流讨论。
清清:“花园里的树木变绿了。”
琪琪:“我们小组发现,春天到了,人们穿的衣服颜色漂亮了,五颜六色的。”
雯雯:“我们发现小草变绿了,花儿开了。”
东东:“我发现天空看起来是蓝蓝的。”
风风:“春姑娘的手,摸了摸小草,小草绿了。”
安安:“春姑娘的手,摸了摸柳树,柳条发芽了。”
……
幼儿欣赏,体会歌曲中的意境美。
幼儿绘画。启发谈话,激发观察兴趣。启发语:美丽的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在这美丽的春天,我们去小区看看春天的美景,春天的变化,好不好呀?
教师巡回作适当提示。
教师提出交流的要求,有顺序地回忆,有层次地说:天气怎样?一些树、花、草有什么变化?有没有小虫、鸟儿?天空的颜色怎么样?人们的衣着有何变化?
学习儿歌《春姑娘的手》
提问:“你觉得儿歌中的那些化合我们刚才外出找的一样的。”
歌曲欣赏:《春天在哪里》
绘画活动:想象画《美丽的春天》幼儿已经了解了一些春天的明显特征。
活动反思:
“寻找春天”活动方案,虽然是围绕常识教学而设计的,但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它实质上是将常识、语言、音乐、绘画结合起来而体现的。这种综合性的活动设计较之单科活动设计有其独特的作用。首先,它可以帮助孩子获得综合性知识和能力。第二,可以避免教学形式的单一化,从多方面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第三,扩大孩子与教师、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往面,增加交往频率。第四,活跃教学气氛,在上述"找春天"的活动中,孩子们说、唱、画结合,个体观察与小组讨论相配合,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气氛活跃。这样的活动,很符合我们现在二期课改的整合教育。同时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多元智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活动附录(二):
春雨沙沙
活动目标:
1、用欢快、愉悦的情绪和轻快的声音演唱《春雨沙沙》。
2、让幼儿通过听、看、跳的活动,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音乐中活动,去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3、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能够在音乐中勇敢地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新和自我表现
活动表现:
设计意图幼儿活动表现教师指导与策略幼儿已有经验
关于春天的主题活动我们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
孩子们对于春天已经有了很多不同于以往的经验、感想,因此我就设计了这样一节活动,想让孩子把自己体会到的不同以往的东西表现出来,已发展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发展幼儿的音乐智能。
幼儿分组讨论并交流。
东东:“春雨下的时候会打雷的。”
清清:“春雨下了,麦苗都会长大了。”
辉辉:“春天的雨下在身上不会象冬天的雨冷冷的。”
雯雯:“春雨听起来的声音是淅淅沥沥的。”
皓皓:“春雨是沙沙沙的。”
幼儿轻声演唱,自主模仿表演种子在春雨中发芽、长大的动作。
琪琪:“我想学学春天流水的声音。”
珏珏:“我想学学春天的蝴蝶。”
清清:“我想学学春天的蜜蜂。”
欣怡:“我想学学春天的花朵。”
邱邱:“我想学学春天苏醒的小黑熊。”
……
幼儿听音乐做各种模仿动作,把教室变成美丽的春天。
引出活动:“你看到过春雨吗?你听到过春雨的声音吗?春天的雨和夏天、秋天、冬天有什么不一样吗?” 唱一唱《春雨沙沙》引导幼儿用轻柔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春雨声,用流畅自然的声音描述种子在春雨中发芽的、生机盎然的景像
观看课件。春天来了,除了种子、小苗发生变化外,还有更多的事物在变化。
师:你想模仿谁?
提出要求:小朋友听音乐模仿课件中的动态(可以是同样的,也可以是跟着画面不停地变化自己的动态。但是,在模仿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安静、专注)。幼儿在前一次的雨中已经体验过了春雨是怎样的。
活动反思:
在本次音乐活动中,我一反往常老师教动作,幼儿学做的方式,而是给了
幼儿自由创编的空间,幼儿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成功,也分享了同伴的快乐。在活动幼儿所做出的动作是老师平时看不到的,这说明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潜力可挖。本次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音乐职能。
这样的一次活动,让我了解到教师重视了孩子的情感体验,重视了活动过程中孩子的愉悦,给幼儿留一点欣赏成功的空间,就会让更多孩子一起分享快乐。在引导幼儿时不要一味强调自己技能的表现,不要一味追求自己创造的数量多少,而应关注自己成功的同时关注同伴的成功,关注自己的创造所给同伴带来的快乐,同时同伴的快乐才会使自己更快乐。
快乐是儿童学习、探究、尝试的原动力,孩子因为快乐所以学习,因为学习所以快乐。因此,我们有责任成为幼儿音乐活动的伙伴,支持者,引导幼儿喜爱音乐;在活动中多给幼儿自主的空间,让幼儿寻找快乐;多给幼儿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创造快乐;多给幼儿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幼儿分享快乐。
活动附录(三):
观察讲述——黄豆发芽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幼儿能用较清楚的语句讲述黄豆发芽所需的外部条件以及在不同生长环境中生长的速度有何不同。
2、通过一系列的观察种植活动,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并记录的能力。
活动表现:
设计意图幼儿活动表现教师指导与策略幼儿已有经验
本次活动的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我们都知道,黄豆是孩子比较熟悉的事物,他们知道在一定条件下,黄豆会发芽,但是结果到底会怎样他们却不一定十分清楚,同时在日常孩子的一些问题中,也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研究黄豆发芽生长的兴趣是十分浓厚的,因此觉得有必要让孩子加深一些了解。 幼儿拿出了自己的观察记录本,相互交流了起来。
琪琪说:“我看到黄豆浸在水里,慢慢变胖了,然后就有小芽芽长出来了。”
雯雯:“我看到黄豆先长出一根白白的茎,然后才长出两片小叶子的。……
莹莹:“把黄豆种在土里,应该也会发芽的。”
东东:“我看到过黄豆在沙子里也会发芽的。”
幼儿有了争执,有的说在水里发芽比较快,有的说在土里发芽快,也有的说在沙子里发芽比较快。
幼儿进行了仔细的比较观察。
彭涛说:“我发现在沙子里的黄豆发芽最快了。”
辉辉:“种在土里的黄豆烂掉了。”
东东:“是因为土里的水太多,黄豆不能喝太多水。”
浩浩:“是因为土太密实了,黄豆在土里没有空气。”
幼儿在以后的几天中继续进行观察。师提出问题:
小朋友,前一段时间我们进行了黄豆发芽的实验,谁来告诉我,怎样才能使黄豆发芽?
你看到的黄豆是怎样发芽的?先长什么?再长什么?颜色有些什么变化?
还有什么方法可使黄豆发芽?
那么你们觉得黄豆在土里、还是沙子里、还是水里发芽比较快?
教师出示在不同环境中(沙、泥、水)已经发芽的黄豆,请幼儿观察比较有什么不同。
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师引导幼儿发现新问题:
黄豆到底要喝多少水才会发芽?黄豆在有肥料的环境中会长得快吗?哪些肥料会使黄豆发芽发得快?1.幼儿已经
认识了空气,
知道空气无
处不在,没有
空气,万物就
不能生存。
2.幼儿已经初步观察过在一般情况下黄豆的发芽情况。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根据大班幼儿好奇好问、乐于观察的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我确立了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通过观察,幼儿能用较清楚的语句讲述黄豆发芽所需的外部条件以及在不同生长环境中生长的速度有何不同。
2、通过一系列的观察种植活动,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并记录的能力。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于观察黄豆在不同生长环境中生长速度有何不同,讨论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活动的难点是如何用较清晰的语句来说明自己的观察结果。在活动中,幼儿由于有了充分的观察和比较,因而比较有话可说。有的幼儿还进行了争论,其实有争论就说明了幼儿在仔细观察了。结合我们课题研究所引用的多元智能思想,在本次活动中重点是发展了幼儿的语言智能,其关键能力是发展幼儿的描述性语言,能连贯地、准确的描述事件等;以及自然观察智能,其关键能力是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活动附录(四):
可爱的蚕宝宝
活动目标:
1、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经历对蚕身体变化的比较和测量的过程;经历对蚕的形态变化的观察和描述过程。
2、通过养蚕,让学生了解生命,感受生命,并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活动表现:
设计意图幼儿活动表现教师指导与策略幼儿已有的经验
自然角中,张笑风姐妹带来了蚕宝宝,
孩子们对可爱的蚕宝宝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因此,让孩子们带着“蚕宝宝的身体变化”的观察任务,在自主观察中,获得对蚕宝宝的丰富的直接认识。孩子们在观察中了解生命,感受生命,珍爱生命。实现学习、表达的多元化、自主化。
张笑风:“蚕宝宝吃起桑叶来特别快。”
彭涛:“我知道蚕宝宝是世界上食量最大的动物,因为它的身体很小,但是吃下去的桑叶是身体的几倍。”
清清:“我发现蚕宝宝好像越来越胖了。”
高佩琪:“昨天我看到蚕宝宝褪皮了。”
辉辉:“我知道,蚕宝宝褪皮就说明它长大了。”
安安:“我知道,它要褪皮之前就会拼命地吃桑叶。”
康康:“我妈妈告诉我,那是因为它褪皮需要营养。”
东东:“但是在褪皮的时候,它是不吃东西的。”
听了我的问话,孩子们显得十分兴奋,纷纷开始模仿蚕宝宝的样子往前移动。 高佩珏:“蚕宝宝吐丝之前就开始不吃桑叶了。”
邱邱:“我发现它好像爬来爬去在找什么地方比较好结茧。”
张听雨:“我看到陈老师拿了一些草纸和牙签放在一边,陈老师告诉我们这是方便蚕宝宝吐丝有地方可以拉住。”
蚕宝宝出生已有两周了,在这两周里,大家一定发现了蚕宝宝许多变化,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说说,你发现蚕宝宝有些什么变化。
师:“那么谁发现蚕宝宝要褪皮之前它有什么表现呢?”
师:“谁发现蚕
宝宝是怎么运动的?”
观察蚕宝宝为自己盖新房子前身体是什么样的。
蚕宝宝在为自己盖新房之前,有些什么表现?
引导幼儿继续观察:蚕宝宝吐丝以后,过多就会从茧里飞出飞蛾来?
延伸活动:引导幼儿讨论比较其它动物和它们的宝宝。美丽的蝴蝶和毛毛虫、袋鼠和小袋鼠、青蛙和蝌蚪、蜻蜒和水虿。
幼儿已经观察了蚕宝宝一段时间,初步了解蚕宝宝的变化过程。
活动反思:
我们都知道适应儿童发展水平的课程应当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特点和需要为出发点来制定,因此在本学期的一些活动中,我们根据儿童的好奇心所在和提出的问题来制定一些教学主题,并根据幼儿的兴趣来灵活使用,观察饲养蚕宝宝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把这个活动和其他的活动自然地穿插起来,孩子们通过美术、音乐、角色游戏、手工、看书、讲故事、观察、比较、记录等自选游戏活动和教师指导的活动来积累有关知识。到蚕宝宝长成的时候,让孩子们通过亲身的体验也学到了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让幼儿通过观察蚕宝宝的成长变化,进而理解了生命周期的概念。同时在活动中孩子们的观察智能、语言智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