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钻研教材与课堂呈现——《七颗钻石》试教反思

钻研教材与课堂呈现——《七颗钻石》试教反思

更新时间:2014-07-22 08:50:30

《钻研教材与课堂呈现——《七颗钻石》试教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教材简说:《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又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童话故事寄予着作者的道德期盼: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二、我的想法和设计:
由于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我在课的设计时关注了很多方面,比如怎样导入,如何体现课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的划分等,既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不落俗套,于是,大致作了以下这样一些安排,以及如此设计的不成熟的想法:
(一)情景渲染,酝酿情感。我先让学生观看一组旱灾后的图片,说说看到的景象,感受大旱带给我们的毁灭性的灾难,为感悟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埋下伏笔。接着,通过老师讲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并用“听了故事,你想说什么?”让学生说出最真实、最直接的感受,为整节课“爱”的主题奠定情感的基调。
(二)初读课文,进入情境。在听故事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来读课文,同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划划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这样设计主要出于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交流反馈并板书出水罐的五次变化。
(三)角色转换,移情体验。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让学生再读课文,并找找哪些句子触动了你的心灵。这样做是想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的朗读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四)潜心品读,深化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主要让学生感受“大旱灾”的严重,深切体会水的重要性。2、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主要是感受小姑娘的孝心,一颗爱妈妈的心使得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从空的变成了满的。
(五)升华情感,深化主题。
整个设计本想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被浓浓的“情”(同情和温情)所包围,并能进行角色的转换,真正走进小姑娘的内心,把自己也当作是小姑娘,从而达到人与文的结合。因为课文的内容并不是很难理解,而重在情感的熏陶。
三、课堂花絮:
【花絮一】再读课文,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
生1:读“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生2:读“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师:听出了你的同情心。)
生3:读“小姑娘回到家,那水罐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她又把水罐递给了小姑娘。”(师:这是母亲对女孩的爱。)
生4:读“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师:读出了女孩的爱心。)
反思: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关注的角度还是多方面的,充分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以及语文学科所特有的多元的感悟。
【花絮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那里的水都干涸了,从“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知道的。
师:谁也读出了自己的感受了?
生2:人们很需要水。
生3:很多动物和人都死了。
生4:水很重要。
师:这一次的旱灾很严重,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大旱灾”、“所有的”、“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干涸”、“干枯”、“三个都”……
反思:一开始我的问题比较模糊,所以学生都是泛泛而谈,当我发现学生的感悟没有抓住语言文字时,又忙着把问题抛出,“这一次的旱灾很严重,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虽然学生对旱灾的严重性是认识到了,对水的重要性也理解到了,但整个过程出现了反复,显得冗长拖沓。
【花絮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你能想像小姑娘当时都找了哪些地方?结果又怎样呢?(想像说话)
生1:她可能在家的附近找了又找,河边,池塘边,还是没有找到一点点水。
生2:她走到了远一点的地方去找水,在那些小溪、小河里找啊找,可是还是没有水。
生3:她走得很累,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可就是找不到一点水,她非常地着急。
生4:小姑娘可能在梦里也还在想着找水。
师:看到小姑娘这么辛苦和劳累,天上的神仙也感动了,他们会做些什么?
反思: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都能联系前面讲到的大旱灾去想像小姑娘找水是多么的艰难,不管她怎么努力地去找水,可还是一无所获。但我接下来说出的“神仙”就显得很突兀,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其实我是想揭示出水来得神奇,可是这么设计似乎并不妥当。
四、课后交流:
说实话,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还是充满了信心的,但一上下来,所有的信心全没了,在很多问题的设计中,学生的回答大大脱离了我的预设,让我措手不及。后来,在与何老师及其他老师的交流中,问题逐渐明朗起来,症结主要还是在于我钻研教材不够,以至课堂的有效性不能凸显。何老师给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让我加以改进:(一)钻研教材还不够深入,在感悟小姑娘的爱心和孝心时,还应该体会到童话的神奇,题目《七颗钻石》与课文内容有什么联系呢?其实,原本空的水罐变成了满满的清澈新鲜的水就是一种奇迹,而这神奇学生并没有感悟到。
(二)教学流程的设计还存在问题,有种回环往复的感觉,比如初读时的整体感知,说主要内容,水罐的几次变化,后来又安排了环节说说最感动你的地方,觉得有点多余,以至于最后时间上也来不及。
(三)感悟还是比较单一,应该多元。比如对小姑娘的感悟不仅仅是她的孝心和爱心,还有的坚持不懈、坚强、有毅力等,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和感悟。
(四)在情感体验中不能忘记语文的语言文字训练,像第一自然段中就有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点,如“干涸和干枯的区别”,体会“焦渴而死”的程度,从而引领学生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以及汉语言的魅力所在。
(五)如何使“钻石”贯穿于课堂,这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因为既然课题取名为《七颗钻石》必定有它内在的联系,我们不能一节课下来没有呈现。
(六)感悟要注意层次性,不能一成不变,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注意方法的运用,各有侧重。
 
我们经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确实是这样,当我听完何老师及其他老师们的意见后,才意识到课并不能随心所欲地上,一定要对教材反复地研读,要教给学生什么,首先我自己应该清楚地了解教材内容,而不能摸棱两可。比如说让学生说说主要内容,到底要说到怎样的程度其实我的心中也是没底的,这样如何去引导学生说好呢?而对于每个环节的设计我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应该是很明确的,绝对不能“脚踩西瓜皮”。而我在准备这堂课的过程中只是注重了形式上的设计,却忽略了内在的、本质的东西,但这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
一番梳理后,我有了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对教材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但要真正领会老师们的精神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过,我已经知道要想使课堂上的教学更具有效性,钻研教材是首要任务,我自己都没吃透,又如何去引领学生呢?我将努力去改变自己,期待着第二次的试教能有所进步。
相关阅读
推荐
  • 把握课堂节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埃及金字塔》课堂教学观察

    课堂节奏控制艺术是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标志。不同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适宜的节奏可以把学生带入愉悦的环境,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混乱失调的教学节奏则容易导致学生走神,教学效率低下。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谈到优化教学过程的标准时强调不仅要看教学效果,还要看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消耗是否是最优值。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课堂节奏,提高教学效率?我以青浦区华新小学高跃永老师执教的《埃及金字塔》一课教学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观察与诊断。 一、师生语速感节奏 (一)、口语节奏的处理 教师优美的有节奏的语言能给学生美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花钟》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并形象例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第一课时我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言语的形式上,即关注花开的不同表达。 课文第一自然段,语言优美、意境也很美,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却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美是无法用语言讲出来的,因此我搜集了各种花的图片,旁边注以相关语句,结合画面,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想象画面读、男女对读等方式,仔细用心地去体会,努

  • 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三上第二课《金色的草地》,导入课题后,提出疑问: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定可以找到答案。生: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是金色的。 师:你很有水平,其中一个词就可以说明问题,那就是盛开。 师:盛开跟开花可不太一样?谁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学生似乎很茫然,都举不起手来) 生:蒲公英没有开的时候是绿色的,盛开的时候是金色的。 (终于有学生举手,但没能理解盛开) 师:花儿盛开,你有什么发现? 生:盛开就是花开得很茂盛。 师:是呀,花儿完全开放,而且开得很茂盛,就叫盛开,只有蒲公英的花盛开的时候,草地

  • 在活动中快乐地写作(三年级)

    刚经过了一翻紧张的复习,回想起来,最后一天的作文复习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三年级是作文起步教学的开端,怎样引导学生写好每一篇作文,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在复习时,我引导学生回忆这学期学过的作文有哪几种类型,无非是记事、写人和想象三类作文。在学生回答后,我便打算分类进行复习。第一类作文:记事,我问小朋友,我写过哪几篇这类的作文,你记忆最深的是哪件事,哪次活动。这时,小朋友竟然异口同声地回答:捉蚂蚱!看着他们一脸的快乐,我迷惑了,那可是上学期写的一篇作文。我们这个学期组织那么多的活动:放风筝、拔河比赛、六一文

  • 三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侧重点

    新课标对中年级学段识字与写字的具体要求: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们开始把学习的重心转移到了阅读与写作,不然发现识字与写字作为基础还是不容忽视的,一些学生的识字量不够,影响了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一些学生不能正确书写汉字,影响了习作

  •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人教版三下《燕子》教学反思

    《燕子》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学习本课,一是让学生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丰富的想象及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 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燕子,一说起来,学生就兴致勃勃,都非常喜欢。因此课前,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插图再现课文里的春光美,增强教

  • 活动型课堂设计《女娲补天》

    教学目标: 1 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 冶炼 山冈 等词语,积累同部首词语 ABB AABB形式的词 2 .学会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经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本,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感受天塌时的可怕场面 4,学习总分的写作方式 教学重难点: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补天之前的可怕场面 学习总分的写作方式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1、爱看书的你们一定都看过很多的书了,你一定知道很多有趣,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吧。谁能告诉大家。(夸父逐日 哪吒闹海 精卫填海 盘古开天地

  • 小学语文第5册《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

    邳州润才实验小学 朱玲 教学目的: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个别自然段。 2、了解北大荒是个美丽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初步让学生感知总分段式。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丽。 难点:1、背诵个别自然段。 2感知总分段式。 教学过程: 热身活动;提前用彩色粉笔板书课题,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老师的板书吗? (五颜六色、五彩斑斓、色彩鲜丽) 用上这些词语来说说北大荒的秋天吗? (北大

  • 中年级古诗文辅读《春日》

    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宋朝徽州婺源人,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家大师和理学家。他的诗自然清新,寓意含蓄,简练明快,很多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秀美和诗人的远大胸怀。 【注释】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领会】 良辰探寻美景在泗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