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园共育 > 幼儿家园共育
两代人的早教分歧

两代人的早教分歧

更新时间:2014-07-21 08:15:16

《两代人的早教分歧》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家园共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杨多奇/北京市亚运村第二幼儿园)
  早教中,祖辈和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矛盾日益严重。教研会上,老师们一致认为有必要先让两代人沟通,只有通过对话才能找出两代人的矛盾究竟在哪里,仅靠亲手活动显然是发现、解决不了的。为此,我们设置了一个具有家园共育特色的开放性的亲手课程体系。

  说出来

  第—步开设家长聊天室。开始,我们让两代人在一起,就“孩子发脾气时怎样处理”、“父母对孩子严格要求,您是与孩子父母态度一致,还是迁就孩子”等各自发表议论。结果,祖辈们说要先听父母们说,而父母们说应该多听祖辈的意见。最后,谁都不愿意说,任老师怎么动员都没人开口。这时,有位父亲提议,分开讨论可能效果会好一些。于是,我们采纳了建议,把每月第二周设为祖辈聊天时间,第三周设为父亲聊天时间。(父亲来亲子中心的比较少,所以我们特意定名为“父亲聊天室”,事实上,母亲也都来参加。)

  还是同样的讨论题目,在祖辈聊天时间里,老人们讲了很多。比如扬扬奶奶讲的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就很典型,“有一次我们大人在一起玩,孩子在另一屋玩。孩子想参加,父母又不让。孩子就说要小便,因为到厕所就可以看到大人。这样反复了几次,父亲发现孩子根本没有尿,于是父亲说孩子撒慌,打了孩子。我认为父亲没有真正了解孩子想做什么,可我们又不能当着我孙子的面教育儿子,于是就采取了当时回避问题、事后沟通的办法。”

  而父母们在单独的聊天时间里也承认,大多数时候都不与祖辈就教育问题发生正面冲突,而是小心翼翼地去和祖辈谈一些教育观点。但恰恰由于不是就问题直接沟通,两代人之间的误解和隔阂逐渐加深,时间一长就各做各的。比如,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祖辈们的态度就是慢慢来,不必强求一定要这样那样;而父亲们就比较急,希望孩子马上自己吃饭,围绕着“吃饭”就产生了矛盾。

  教师不论在祖辈聊天还是父母聊天时,都会在最后提供一些策略和方法。比如,告诉父亲们尽量耐心观察,尝试用孩子的语言去教育孩子,这样的方式老人容易接受;孩子有能力自己吃饭的事实,也会说服祖辈逐渐接受早期教育的一些方法。更重要的是,祖辈们会感到自己耐心细致的教育方法,得到了小辈的认可,两代人的关系就很融洽。

  聊天室中,老人教育老人,父母教育父母,一方面有效实现了家庭教育经验的分享,同时也使教师寻找到了两代人在教育中的矛盾根源——尽管双方都想把孩子教育好,但教育方法上有分歧。根据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教育策略,让彼此看到对方教育方式的有效性,以达到首先能肯定对方教育优势、逐步认识自己不足而改之的效果。分页标题

  做中学

  第二步,开展家庭节日函授活动。活动本意是提醒家长有效利用家庭废旧材料自制玩具。但在活动中,两代人通过一起讨论如何寻找材料、如何制作以及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沟通了、交流了,看到了各自的教育优势。

  比如,一位爷爷在展示活动中告诉大家一个制作不倒翁的小窍门,沙土与糖水就能产生不倒翁。一位奶奶告诉大家,孩子妈妈教孩子制作了一把椅子,而且还让孩子送给奶奶,培养孩子从小懂得关心他人的意识。而一位爸爸告诉大家,用完的水彩笔可以制作小飞机,这使祖辈看到了父亲们对废旧材料也有着许多好的想法。简单的自制玩具活动使两代人发生了有效的沟通。活动本身也让祖辈们了解到,让孩子自己动手才能体验、认识材料的质地与用途;孩子的穿衣、吃饭等生活常规方面,也应该尽可能培养独立意识。

  我们还设置了有利于两代人各自发挥优势的课程单元。比如在运动体验心,我们设计了“双层巴士”游戏,父亲在孩子的上面,一起趴在地上,看起来好像“双层巴士”,父亲与孩子一起向前爬,祖辈可在旁鼓励着孩子继续爬行,有效地发挥了爸爸们体能好、运动机能相对好的优势。又如,做“空中小飞人”游戏时,当教师讲明让孩子从台阶上扑向父亲怀里时,奶奶们有些担心。而父亲们却说,别担心,他们会保护好孩子的,并鼓励孩子大胆扑到自己怀里。当祖辈们看到孩子的勇气和胆量增加时,也开始意识到父亲教育的方式是有效的。同样在动手体验中,当奶奶们按住纸的对角,让孩子轻轻按平时,父母们也会感觉到教孩子需要耐心细致。两代人在亲子游戏中相互配合着,理解着对方的意图,一同与孩子快乐游戏。

  由此,看来两代人在教育中发生的矛盾,解决的办法不应只是简单批评、非要确定谁对谁错,而应正面鼓励,强化各自的优势,对另一方形成有效的示范。通过聊天寻找问题的症结,有目的地设置亲子游戏,使两代人在活动中自然沟通、相互学习,形成统一的家庭教
育整体。更为重要的是,幼儿、教师、家长三者在亲子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团结互助和友好合作的精神,所营造的自由表达、相互理解、开放民主的氛围,能够为孩子创设出健康成长的环境。
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2007.07、08
相关阅读
推荐
  • 小班家长会计划(黄青)

    小班家长会计划 一、活动目的: 通过家长会的开展,帮助家长解决平时在教育幼儿上的困惑。 二、活动准备: 提供各种幼儿教育教参等。 三、活动过程: (一)接待先到的 家长 ,与家长自由交流幼儿在园及在家的表现。 (二)教师致欢迎词。 (三)反馈班级工作情况: 进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进步了; 不足:自己的东西不能自己很好的保管,如:衣服、作品、书包、 (四)讨论 六一 的活动项目。 二、下阶段的主题开展内容 1、根据孩子的兴趣主题《糖果屋》,请家长帮忙收集相关材料。2、区域活动的设置及开展情况 三、育

  • 家长们的鼓励就是我工作的动力

    我生平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开发区幼儿园,也在这学期里我第一次担任了班主任,就在今天我第一次开家长会。 家长会前我与几个老师一起去吃了晚饭,吃饭的时候我们愉快地闲聊着,丝毫没有紧张的气氛。在回 幼儿 园的路上有个跟我一样第一次做班主任的老师,她嘴里总念叨着:好紧张哦。可是我呢,依然那么从容 将近六点半了,家长们差不多都到齐了,当我看到在坐的家长,才突然感觉到我面对的已不是天真的幼儿,而是成熟的家长,在那里年龄最小的就是我了。那一刻,我紧张了。但我在心里还是安慰自己:我可以的,我做了充足的准备,没关系的,我相信

  • 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家长的观念

    近日与托班的一位老师谈起,说家长总是不能认同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大体上是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家里这个也好,那个表现也佳,怎么到你老师那里就有那么多问题了? 老师说,我也没有撒谎啊,我也不是对你孩子有成见才来说你的呀。如果因为你家长不愿意听而不说,心里上又说不过去。 这种家长和老师在认识上的落差,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也在思考,细细想来,其实孩子家长和老师所看到的孩子的确实表现是不同的。因为,家长在家里所面对的是孩子的个体,孩子是与家长在一起交往,孩子也许可以更任性,更多的是家长对孩子的迁就,孩子可以更加以

  • 记一位老师家长的转变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对幼教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将促进教师得心应手地开展教育工作。家园间形成建立的优质教育合力能为幼儿创设健康、积极、愉悦的活动环境,使其得以快乐、主动、自信地成长。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家园合作的内涵有了更新、更深层次的理解,正如《纲要》所倡导的: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在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众多的实际问题:家长因自身素质的差异会引发不同的教育需求;个别家长对教育抱有过高的期望值;部分

  • 论如何让幼儿度过幸福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有句话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幼儿教师是培育花朵的园

  • 幼儿入学准备的核心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但是,哪些准备是最重要的呢?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认识却大相径庭。 一、幼儿园里的入学准备 日常工作 习惯的培养(生活、学习、行为方面) 能力的培养(如:独立性、解决问题等) 二、专家谈入学准备 1、幼小衔接(国家教委八五重点科研课题)研究结果 幼儿入学后学习感到困难的真正原因是幼儿能力发展水平低,即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表现为学生对小学的学习内容符号学习(文字,拼音、数字均为符号)感到听不懂、不理解、没掌握。 幼儿入学准备不足的另一

  • 给花儿喝水

    西双版纳州机关幼儿园 蓝月 晨间活动时,佳佳小朋友来告状,说松松小朋友到处乱撒尿。我顺着幼儿手指方向一看,松松正得意地往花盆里撒尿,我急忙走去问:松松为什么不到厕所小便?花儿渴了,我给它喝点水。松松笑着回答我。为了既保护松松小朋友的自尊心,又能达到就此事对松松小朋友进行教育的目的,我决定采取冷处理的办法。 于是过了一会儿,我走到松松身边,低声对他说:我刚才听到花儿说话了,你想知道它说了什么吗?松松一脸疑惑,我接着说:花儿说它刚才喝了好多咸的水,不好喝,现在想喝一点淡水,你说怎么办?松松高兴地说:老师,我知

  • 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合作

    家庭与幼儿园是互相连结的,教师不应把两者分离开来,而应当把幼儿看 作是家庭的延伸和扩展,幼儿是从一个较小的空间走向一个更为广大的世界。在看待幼儿园和家庭的作用上,我们以前存在了一些错误的认识,我们认为幼儿园在教育方面总是正确的,而幼儿的家庭有许多不正确的做法,需要教师去纠正;幼儿园的教育应当为主,而家庭教育应当配合幼儿园的教育等。如果不改变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幼儿园的教育就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这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家长不再是教育的旁观者, 原来我们把家长看

  • 案例:家园合力促进孩子成长

    大班开始,幼小衔接工作就慢慢地渗透到了日常活动中,如每次5个字的快乐识字、每次一页的书写数字,这些都成为了每周的日常活动。孩子们也逐渐从游戏性、生活化的区域活动中转化到学习性的区域活动中,课间活动时,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到写一写(书写数字)、拼一拼(拼图游戏)、玩一玩(棋类活动)、画一画(自由绘画)这些操作区中,也有喜欢看书的孩子拿着图画书津津有味地翻阅着,明显感觉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活动安排,自主性更强了。现在看着孩子们已经步入了幼小衔接的正轨,可是一开始我们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就拿写数字来说,一开始也不是这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