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素质教育论文
组织混龄幼儿活动,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

组织混龄幼儿活动,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

更新时间:2014-06-22 10:00:21

《组织混龄幼儿活动,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素质教育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为有效整合农村幼教资源,各地区都根据当地地域特征进行了办园布局调整,使小园变成了大园,混合班分成了单龄班,这样使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一性。但是,独生子女现象使幼儿除在幼儿园能每天接触熟悉的同龄小朋友以外,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较长时间的接触比自己年长和比自己小的小朋友,这对幼儿责任感和其它一些亲社会性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无疑是一种缺失。所谓亲社会性行为是指幼儿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在心理上幼儿需要与有权威的人一起成长、学习;生活中幼儿渴望与同伴交往,每个孩子都愿意同比他大的孩子玩,哪怕受点委屈,拿自己心爱的玩具去换也愿意。大小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大孩子当领导人或组织者,或表现出不耐烦,无论怎样,小孩子都乐于服从,这在与父母交流、与同龄小朋友之间交往中是很少见的,而区角活动本身固有的随意性能使幼儿充分的放松和展现自己。因此,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大中、中小、大小幼儿开展混龄区角活动,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必要的。下面我谈一些浅显的感受。

  一、 指导混龄区角活动的一些策略

  1、创设适合大小幼儿共同玩的活动区,提供互教互学的机会,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很多游戏的技能光靠教师的言传和示范有时候效果并不理想,而孩子影响孩子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同龄孩子之间的互教互学由于双方争强好胜往往难以顺利进行下去,而有年龄差异的幼儿在一起由于不同的心理需要,往往更容易达成默契。因此,教师可以提供适合大小孩子同时选择角色的区角,将表现能力强的大孩子和模仿能力强的小孩子组合到一起玩游戏,以“角色指定法”和“分配任务法”让大孩子当小老师,负责教会小孩子一项技能。例如:在娃娃家里,小的孩子可能被安排去做“宝宝”,大孩子则做爸爸妈妈等有“权威”的人士。大孩子因为受到小孩子的崇拜而特别愿意表现自己的能耐,此时的小孩子虽然处于被动状态,但却能全神关注“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注意到他们怎样照顾孩子,怎样做家务,怎样开展游戏等。由此丰富了自己的游戏经验。再如,可以在小班结构区安排部分中小班幼儿一起玩搭建、插接游戏,大小孩子在一起搭积木、玩插塑,小孩子会直接从大孩子那里学到一些新的方法,这样就缩短了自己探索的时间,进而转向下一个探索环节。幼儿在互教互学的过程中,满足了不同的心理需求,大幼儿展示了“高超”技能和好玩的花样,小孩子学到了新的能耐,双方都有收获都感到自豪。同时大孩子为赢得小孩子进一步的信任,会主动探索学习一些技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在小孩子面前有“教资”。

  2、预留矛盾冲突,让大小幼儿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学会谦让和分享

  (1)在角色冲突中学会谦让。
  不会谦让,不愿服从是独生子女现象衍生出的令许多家长都为之困惑的一种现象,物质条件的丰富和几代人养护一孩的现状,培养出了许许多多“小霸王”。同时,现在教育过多的注重幼儿“个性”之养成,在集体生活中,许多幼儿只要求别人“谦让”自己,不会去服从别人,配合别人,这对幼儿团队精神的形成显然是不利的。在大小孩子组成的混龄区角色活动中,幼儿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可以帮助教师有目的观察幼儿,并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谦让精神和分享意识。

  实例:(大中班幼儿混合)

  在理发店里,中班幼儿当顾客,作“洗发师”,大班幼儿当“美发师”,刚开始,中班小朋友处于“绝对服从”状态,即大班幼儿要求中班幼儿怎样做,他们就怎样做,随着彼此的熟悉和游戏的深入,中班幼儿提出:“我学会理发了,我也该当美发师了。”大班幼儿:“那谁来洗头,当顾客呢?”(把自己排除在这种“卑微”地位之外),中班幼儿:“你一次顾客也没当,你还是大姐姐呢,你一次也没让我们。”大班幼儿欲言又止,最后为了维持自己的威信,她当起了顾客,但提出了各种的要求:“你该怎样喷水、洗头发、先用什么,再用什么等”,中班幼儿为了获得这个角色,一一答应了这些条件,形成了一种“交易性”的服从与谦让。

  在这个活动中,大班幼儿为了使游戏继续顺利进行,尝试着忍让、宽容,而中班幼儿在接受大班幼儿的领导时尽量服从,自愿做助手,积极配合大孩子,这对幼儿形成合作精神,协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可把解决权留给孩子,让孩子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寻找最恰当的方法。

  (2)在玩具分配中学会分享

  家中玩具独有,以及家长的谦让和一味满足,使幼儿的独占意识不断膨胀,表现为不愿与同伴分享玩具,不体谅别人等。

  实例:

  大班教师在探索区里投放了许多平面镜、凸透镜等,邀请了部分中班幼儿和大班幼儿一起玩,中班幼儿一进区就捂着自己喜欢的小平面镜,引起大小幼儿的“哄抢”(没有起争端,因为中班幼儿不知道凸透镜更好玩)。大班幼儿开始用凸透镜到处照,照到中班小朋友的眼睛时哈哈大笑,(这引起了中班小朋友的好奇)然后又做聚光实验。后来中班小朋友觉得自己的小镜子不如大哥哥的小“镜子”好玩,转而去硬要。大班幼儿说:“不行,刚才这是你抢剩下的。”中班幼儿说:“你都玩了一会儿了,该我玩了。”(用轮流玩来掩盖自己的过失),大班幼儿:“不行就是不行”。争执自然而起,而且很常见,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的组织类似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轮流玩”,“好的玩具大家玩”,做到不争、不抢。

  3、在多向互动合作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不少幼儿在处理问题时,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最能干,为此,我们在大小孩子区角活动中采用了多种互动方式,让幼儿体验不同的合作伙伴,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例如:在玩搬桌子的游戏中,有大小孩子、老师和家长,幼儿可以自由结伴,方式有大孩与大人、大孩子与大孩子、小孩与小孩、大与小,结果是无论大孩还是小孩与大人合作时,都感到轻松愉快,大孩与小孩组,大孩子的感受是“他太笨了,我得用很很多劲”小孩的感受是:“桌子太重了,搬不动”。一轮游戏下来,孩子可以换合作伙伴,这样每个幼儿因为尝试过不同的合作对象,就有了不同的感受和体会,再遇到类似的事情,要求合作伙伴时,幼儿就会加入自己的判断。

  再如,在收拾玩具过程中,以大小结合的方式开展分组式比赛活动,因为大孩子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就会积极的带动小孩子快速整理角区,因为时间的限制,大孩子就会容忍小孩子的这种不“规范”行为,还会帮助小孩子做这做那,在这种积极氛围中,小孩子会体验到集体荣誉是多么重要,同时也体会到被照顾的情感,在以后类似的活动中,小孩子会更加努力,以为集体争“光”。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记录,将点子最好、最能干的事迹展示给同组的其他小朋友,让幼儿认识到他人的长处。学会依靠大家,相信集体的力量,增加对他人的信任和依恋。

  二、组织混龄幼儿活动的几点体会

  1、要转变观念,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混龄幼儿开展区角活动。
  混龄班由于幼儿年龄上的差异,导致知识层面、能力及经验等水平的不一,而难于组织,许多教师体会深刻,不愿组织这类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幼儿的社会技能。组织混龄活动便是渠道之一,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凡是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方法,我们都应该大胆去尝试。当然,组织这样的活动不是随意的把两个班一掺和,而是应该在认真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把握个别幼儿在亲社会性行为发展的弱项,有的放矢的组织幼儿参加这样的活动,然后再作仔细观察,重点指导。例如:中班幼儿在玩具分配方面有争、抢的现象,教师可以针对此种现象组织幼儿和大班一起玩搭建游戏或探索游戏,大班幼儿责任心和高超的技能会给中班幼儿以积极的影响,久之,会帮助幼儿逐渐形成好的习惯。

  2、要仔细观察,进行合理有效的指导。
  不少教师组织此类活动时,一听到有幼儿告状就认为是大的欺侮小的,主观的做出决定。长此以往会助长小孩子的“歪风”,认为争的有理,但同时,也抹杀了大孩子的积极性,而不愿跟小孩子玩。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教师怕自己班孩子“吃亏”,在组织活动时,时时处处护着、让着自己班幼儿,这些行为显然是有悖于我们的活动初衷的。要克服“同情弱者”、“偏爱自己”的这种心理,紧紧围绕活动目标,正确评判,合理的介入幼儿的活动。例如:在棋类区,大中班三个小朋友(两大一小)在玩跳棋。中班幼儿不会玩,就把棋子放在一个衬衣盒里轱辘着玩,大班幼儿进行制止,中班幼儿告状“老师,xx不让我玩”。教师通过观察认为:(1)中班幼儿不会玩跳棋,又不愿当旁观者,只好找事做。(2)大班幼儿认为中班幼儿的这种玩法“太幼稚”不愿和他玩这种游戏,因此产生纠纷。通过协商以后,教师又调来一个中班幼儿,这样一个大的教一个小的,如此都有事可做,都有任务,游戏继续进行,而且大班幼儿始终“让”着,耐心教着中班幼儿。因此,细心观察是前提,合理指导最重要。

  3、要保持混龄活动的经常性与持续性。
  无论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对教育结果的影响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组织混龄班活动同样如此。因此,教师要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些强项与弱项,经常性的组织大中、中小、或大小班的混龄活动。有测重的经常组织幼儿玩一些“我的玩具大家玩”、“和我一起做做看”等类似活动。例如,今天大班组织混龄活动的目的是克服幼儿的“独占”意识,下一次即可尝试让幼儿学着和别的小朋友合作等,在连续活动中,逐渐提高教育目标。

  4、要积极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幼儿在亲社会行为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家长们的充分关注。同时家园合作也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可以在组织活动时,邀请部分家长幕后观察自己孩子在“大小”合作活动中的一些行为表现,然后通过查资料、现场分析等方法,和家长一起找原因、找方法。另外,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有意识的带幼儿走出去,参加团队的活动等,有目的地增加幼儿的社交经验,这样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同时,教师在观察指导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那些交往态度好、会解决问题的现象,及时给予肯定,以发挥这些孩子的表率作用,给其它幼儿一个正确的信号,使这些好现象得以延续和发展。

  总之,现在混龄班区角活动不同于以往混合班教学,这种方式打破了以往所有孩子整天在一起的方式,每个班在自己的活动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可以针对某些现象组织小部分幼儿参与,这样即灵活又方便,同时,大小幼儿之间的一点点陌生感也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真实发展。
相关阅读
推荐
  • 学前儿童德育启蒙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道德教育已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而学前儿童恰是二十一世纪社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学前儿童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从小抓起,对学前儿童进行德育启蒙教育,有助于整个道德教育工程质量的提升。 一、 学前儿童德育启蒙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口头说教重于习惯培养 现阶段,在学前儿童的日常道德教育中,多数是以说教为主的。无论是幼儿园的老师还是儿童家长,讲得最多的就是诸如:不要乱扔垃圾、不要跟小朋友打架、要爱护环境、要听大人话等等规范学前儿童日常行为的话,但是很少有老师家长注重对学前儿

  • 浅谈儿童说谎问题

    儿童说谎与成年人的教育方式与态度有很大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说谎是成年人诱导的结果。儿童时期最大的特征就是心理发展的阶段与年龄相联系,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也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 在低幼年龄阶段,儿童还不具备完整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即使说了违背事实的话,也不应当被看作说谎。如,2岁前年龄的儿童,如果问他这是你的玩具吗?无论他回答与事实是否相符,都有极大的随意性。当年龄阶段到了具有思维能力和判断力时,说谎行为才开始发生。这个时期儿童说谎的诱因主要是成人过于严格的态度。如,乐乐在幼儿园(小班)总是睡不好午觉,

  • 幼儿教师的感悟——角色游戏

    直在做。但是在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方面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困惑,可以说这次培训是给我下了一场及时雨。林茅老师也考虑到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实际情况,给我们培训了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又结合实地观摩以及优秀的角色游戏视频进行分享交流等给我们上了很宝贵的一课。 《纲要》提出教师应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教育者。在组织游戏的时候,作为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性的去观察游戏中的一切,做好引导。教师首先要观察幼儿,要了解幼儿,了解游戏,了解游戏的教育目的,了解游戏中影响幼儿游戏的因素等。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

  • 课程建设进行时——听幼儿园课程建设讲座有感

    在二期幼教管理干部培训班中,我有幸聆听了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李俐主任所作的《行进中的课程影像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与实践载体》的讲座,她用形象动人的幻灯图片,为我们精心诠释了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和实践载体。对于我们一线的幼教工作者来说,我们对幼儿园的课程建设还是颇受启发的。 对照李主任的讲座中提出的课程建设要基于发展、创新、个性,我们在追求什么呢? 一、追求发展。 课程建设在任何一个幼儿园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的,正如李主任所说,每个幼儿园在课程建设上,应该拥有一张适合自己的成长时间表,欲速则不达。每个幼儿

  • 守住自己的教室——优秀教师报告有感

    在平湖新教育实验教师博客开通4周年庆典之际,我们有幸聆听了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教师常丽华的报告。报告中她结合图片展示了她的新教育之旅的真实状况,再配上动人的音乐,简直是一种视听享受。她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让我感动着:因为新教育,我有一个朴素的理想:让每一个生命都在教室里开花,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家时,能对教室充满留恋和不舍。她将自己的班级命名为小蚂蚁教室,确定属于他们的愿景: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谦谦君子;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始终朝向伟大知识的人;让每一

  • 兴趣是快乐的源泉,智慧的钥匙

    我们常常看到,孩子在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时不但非常兴奋,而且全神贯注,不知疲倦,表现出惊人的耐性。这就是兴趣的魔力。兴趣一旦产生,便能把孩子吸引到某一事物上,引发一种钻研和探索的热情,促使他们去发现事物的奥秘。这一过程会给孩子带来由衷的快乐。不仅如此,研究表明,婴儿的智慧能力往往是在早期兴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此,父母应该多了解婴儿心理,注意细心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所在,并加以引导和强化,千万不可无视甚至扼杀它。这不但是孩子能否获得真正快乐的关键,更事关孩子一生的发展,绝对不可忽视。

  • 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汇报材料(草稿)

    两年多来,我校按照《平阴县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和县教育局的有关布署,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化、教育理念科学化、知识结构立体化、教育艺术理想化、心理素质健康化为目标,按照为教师创设平台,使其尽显才华;为教师搭建阶梯,使其登高望远;为教师完善机制,使其自我超越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关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终身发展,努力培养意识超前、视野广阔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为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

  • 浅谈幼儿文明礼仪的养成

    泰兴市伟才幼儿园 夏永勤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她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想成为文质彬彬、举止大方高雅的人,那么就要从两三岁的幼儿期开始训练。从最简单的站立、坐姿、走路、说话学起,制定一些规矩,清楚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经常提醒自己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让自己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慢慢地领会自己在社会的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和道德情感。正所谓:树要早浇,人要小教。幼儿期正是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期,在此时形成的一些行为习惯,将影响

  • 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实践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更是塑造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3~4岁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在这个阶段进行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将会事半功倍。本学期,我们班的研究专题就是小班幼儿明文礼貌习惯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环境熏陶,注重渗透,将礼貌教育融于日常生活之中 新《纲要》明确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