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音乐律动论文
音乐教学有效预设策略的研究报告

音乐教学有效预设策略的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14-06-22 10:10:39

《音乐教学有效预设策略的研究报告》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音乐律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背景下,教育界也掀起了一场后现代的教育变革即“向时间要成果,向课堂要效率”的有效教学变革。这种课堂教学的变革从中小学逐渐波及学前教育界,提出了有效教学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音乐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出现这样的误区:(1)教师过分关注预设的活动方案。上课就像背书,教师只是机械地完成方案中预设的每个环节、每个问题,而忽略了孩子在活动中反应,在师生互动中出现回应不及时或者回应不主动。(2)过于在乎孩子的反应。教师抛出的问题,缺乏目的性、对幼儿的回答缺乏选择性,使得教师的思路被幼儿干扰,形成活动无难重点。(3)在艺术表现方面过于追求幼儿技能的学习,忽略孩子在艺术活动过程中情感体验、经验迁移、自主表达能力。

新《纲要》中明确阐述了艺术领域目标:“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这标志着幼儿园音乐教育正发生着从注重静态知识到注重动态知识,从注重表征性知识到注重行动性知识,凸显出艺术教育以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真正价值。

鉴于以上因素,我们尝试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进行《音乐教学有效预设策略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什么是有效预设策略?如何预设音乐活动方案?如何建构音乐活动中的有效预设策略。

二、课题界定

1.“有效”。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

2.音乐教学预设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音乐教学准备中,分析幼儿已有经验、处理教材中难重点问题、支持幼儿新经验形成的具体行为。

三、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在不同音乐教学内容的活动中,教师有效预设并运用教学策略的能力。

2.通过本课题研究,幼儿喜爱音乐并能自主表达,大胆想象,提高审美能力、陶冶艺术情操。

(二)课题研究内容

1.音乐活动环节的有效预设策略。环节主要是指活动的框架结构。

2.音乐活动内容的有效预设策略。内容主要指活动目标和教师的提问等。

四、课题研究方法

1.案例研究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好案例撰写和分析记录,将案例分析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为探索有效的音乐教学提供实际参考依据。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教育理论文献,广泛收集音乐素材,掌握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联系实际为课题的究提供最新经验和理论依据,保证课题向纵深发展。

3.行动研究法:教师在研究中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实践,并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作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总结,提高研究的质量,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策略。

4.经验总结法:在广泛实践、积累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教育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按阶段进行课题研究的回顾、整理、分析、总结出具有一定指导和推广价值的课题成果。

五、开展多种途径的实践研究

(一)以“学”为起点,确立研究目标

分析当前的研究现状,理清思路。学习世界各大音乐教学体系的理论精华进行学习借鉴,重点学习不同音乐教学活动的一般模式,熟悉音乐活动方案的最基本流程及每个流程中基本的教学策略,从而研究探索如何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有效教学方法,达到预设方案既有内容又有方法,更有重点又有难点指导。

(二)以“教”为基点,开展行动性研究

1.以教学案例为切入口,在问题中研究。

教师针对音乐活动中的环节预设、提问设计、语言过渡、目标制定等诸多方面问题展开质疑。首先通过撰写案例,剖析诊断案例,增强问题意识。继而以教育笔记的方式对问题根源展开反思,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最后以教学经验的形式写论文。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反思问题中解决问题。

2.以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为核心,建构有效预设策略。

预设最大的价值是为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服务。首先针对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切性和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数量、提问的语言、提问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开展研究,同时教师针对音乐环节一般框架进行研究整改,逐渐形成了教学内容的整合策略、瘦身策略、情景策略、经验策略等。

(三)以“教”与“学”为重点,建立学习共同体

教学策略包括教师教的策略和学生学的策略两大方面,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往往过于注重预设教的策略而忽视学的策略,使得教与学的天平出现失衡现象。因此在预设活动中,我们树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学习共同体意识,设计和选择有利于双方的有效策略。做到重视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关注幼儿周围环境,尊重幼儿生活经历,通过对幼儿原有水平的分析,预设适合幼儿学习的策略及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关注师生之间互动的策略,突出“教”的重点和“学”的难点,让教学和谐统一。

六、课题研究成果分析

(一)通过实践研究,我们认为,给教学活动“瘦身”不仅提高幼儿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更能发挥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分析当前音乐“主题过新”、“目标过高”、“内容过多”、“形式过杂多”的局面,提出活动目标“简”,活动内容“精”、活动过程“实”,语言引导“巧”的“瘦身”策略。

1.活动目标“简”。预设的活动目标主要描述的是孩子通过教学活动,预期产生的想法、情感和行为变化。我们认为在预设目标时要幼儿已有音乐经验为前提、挖掘音乐内容的价值与幼儿经验的联系点、以一个或者两个作为活动的知识点,简化目标、突出目标整体性、具体可操作性、适切性。

2.活动内容“精”。在仅有10~30分钟的时间内,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知识转为技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引领孩子倾听感受、喜爱表达又是一个飞跃过程。我认为内容易集中、相互间有实质联系并围绕目标中的重点对某个音乐元素进行重点的教学,并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向内容的深度或者广度来挖掘其价值,为完成重点内容服务。

3.活动过程“实”,活动过程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学习的有意义过程,体现知识的传达、信息的互通、及多种教学策略的交互使用等。因此,通过环节渗透、提问简练、手段简约,追求“精致”“务实”“有效”。

4.语言引导“巧”。教师的引导语是教学的重要载体,它包括:内容导入语、环节过渡语、问题提示语等。在音乐活动中为了突出音乐的含金量、降低语言量,导入语中采用儿歌的简炼与故事的生动结合、歌词内容以歌谣形式融于图谱中;环节过渡语和提示语生动简洁并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

(二)通过研究,注重分析“教”的重点和“学”的难点,预设中凸显难重点的预设策略。

重点,就是在教材中最关键、最基本,最精华的内容。难点,就是幼儿难于理解的内容,学习中阻力大、难度高的地方。在一个音乐活动中,节奏、旋律、动作等都可能给幼儿学习带来困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音乐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提出:重点分化策略、难点分解策略、难重点融合策略。

1.重点分化策略。分析幼儿的经验结构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与音乐活动新经验之间的差距,再把新的教学内容放到经验的结构链中去理解,在比较中梳理出活动的重点,通过预设教学环节,突出重点内容将并重点内容通过游戏等形式逐层分解,起到触类旁通作用。

2.难点分解策略。根据皮亚杰的同化和顺应的认知理论,从幼儿新旧经验的内化整合中找出难点。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采用图谱观察、语言暗示、点数提示、欣赏感知等方法降低难度指数,让幼儿知其然,懂其所以然。

3.难重点融合策略。当教师把一个音乐活动介绍给孩子的同时,难点和重点就会同时呈现给孩子,教师通过分学时策略,合理安排难重点内容的比例,恰当分配解决难重点问题的时间,让幼儿在理解难点的同时内化了重点。

(三)通过研究,教师认为预设活动中坚持环节纵横联系、框架清晰流畅、形式科学合理、时间安排得当、提问精简有度是有效预设的关键。提出优化情景、经验迁移、精彩留白策略。

1.优化情境策略”创设情境一方面能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将抽象的音乐元素转化为幼儿能理解的表象。根据情境依托的载体不同,情境预设策略可以分为生活再现情境、图像展现情境、角色表现情境、语言音乐渲染情境。

(1)生活再现情境。即选取生活中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幼儿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幼儿眼前。

(2)图像展现情境。教师通过创设图画情境将抽象音乐转化为直观生动的音乐形象,将音乐简单化、形象化。如通过制作课件、视频、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

(3)角色表现情境。通过幼儿或者教师扮演角色,吸引幼儿倾听音乐,萌发幼儿用动作、声音表现音乐的欲望。

(4)语言音乐渲染情境。音乐语言微妙且强烈,特有的旋律、节奏,音效会渲染语言情境的氛围让人心驰神往,直接影响听着的心绪。

2.经验迁移策略。根据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来看幼儿的学习过程:“没有一种行为,即便对于个人来说是新的,可以构成一个绝对的开端,它总是嫁接在以前的认知格式之上。如果儿童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和认识结构,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反应”。因此,教师在预设教学环节时正确把握幼儿的原有知识和经验,不仅包括音乐经验,而且也包括非音乐经验。根据经验内容、经验用途和经验熟练性的不同提出经验唤醒、经验迁移、经验回应。

(1)经验唤醒。预设有效提问是层层引导,达到新旧经验嫁接的关键。通过提问的方法唤醒孩子的已有认知经验,并将音乐游戏的内容、玩法、角色渗透其中。

(2)经验迁移。迁移的方法就是通过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然后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如大班集体舞《幸福拍手歌》。幼儿已熟悉乐曲,了解乐句,会在双圈上面对面舞蹈、能根据乐句与舞伴对换位置。主要学习双圈循环交换舞伴。难点在于两种交换舞伴形式的交叉以及站位的更换。此活动中经验迁移重点就在于队形变化的运动方式和乐句段落的分割。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和提问辅助来了解观察队形运动的轨迹、听辨乐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提问中将站位、乐句和队形变化三个基本元素的新旧经验紧紧融合在一起展开,已有经验成为学习新经验的认知铺垫。

(3)经验整合。整合是寻找交集点,扩展其交集面的经验重建而不是生搬硬套的组合。如小班歌唱活动《北风爷爷别神气》,歌词描述了小朋友不怕北风爷爷的态度。教师将情感教育与动作、节奏、力度等音乐元素整合起来,并在歌曲中增添重复句,在重复部分突出力度,进一步表现出小朋友勇敢坚强的情感态度。

3.精彩留白策略。教师不但要预设幼儿的“已知”,还应该注重预设幼儿的“未知”。因此,在预设活动环节时要有“弹性区间”,为幼儿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对过程多作假设,使预设更有宽度、厚度、深度和广度,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预设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

(1)教学材料留白。教学材料是幼儿学习的中介,有效的教学材料本身应该具有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如小班歌唱活动《打电话》教师把歌词内容绘成四幅图片,第三、四张图片都留有部分空白,为幼儿创编歌词留出更多的想象空间。

(2)问题假设留白。预设活动环节过细,会错过许多意外精彩。我认为教师可以适当留白。这里的留白指问题具有更大的开放空间,预约更多的精彩。如中班音乐活动《三只小鸭》。当幼儿从三段歌词中理解沉下去浮起来后会少一只小鸭的逻辑后,提出三只以上小鸭沉下去浮上来的数量并将创编节奏的空间也留给了孩子。

(3)结束留白。教师结束语的留白能重新燃起幼儿新的认知需求,推进幼儿学习向纵深发展。如小班歌唱活动《青蛙大嘴巴》。幼儿会改编歌曲中小动物的名称,如果一味地这样仿编陷入机械化,因此,引导幼儿倾听生活中小动物唱歌声音的快、慢、轻、重再仿编会更有意义。

(四)提问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启发幼儿的思维,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鉴于此提出:生活性铺垫、桥梁性架接、跟进式激励、后退式隐藏的提问策略。

1.生活性铺垫策略。教师的提问贴切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水平,做好活动前的生活性铺垫。

2.桥梁性架接。活动环节的每一个问题都具有连续性的。做好提问的架接,能有效的提高环节过渡的质量,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如:在小班韵律活动《走呀走》,先预设已有经验提问,梳理幼儿的已有动作经验,又通过倾听音乐将已有经验和音乐感受联系在一起,通过层层递进提问,使幼儿能学会和着音乐的节拍,形象地模仿不同人物走路的姿态和速度。

3.跟进式激励。教师在提问时,往往不仅要考虑一个答案,更要研究一系列的过程。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及时、有效的语言跟进,尤其是富有连续性的激励性语言跟进。

4.后退式隐藏。教师适时适当的跟进与后退能激励幼儿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完善,感受自我学习的快乐,不同教学活动中,提问的方式可以运用不同的后退式隐藏方式,教师通过语言、口型、动作、表情等不同形式灵活机动的运用,让幼儿逐步摆脱教师、图谱等支持性条件,越来越多地体验到独立学习、自我肯定的喜悦。

(五)通过本课题的学习研究,教师不仅提高了设计音乐活动方案的水平,比较娴熟地预设和运用有效的策略,机智地处理预设与幼儿实际活动中问题,对组织音乐活动充满信心。

七、研究后的思考

1.实践中,教师能根据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相应理论作研究分析,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预设策略,但由于理论底蕴不够深厚,对策略的理论提升有难度,因此,有待进一步的实践和提升。

2.如何把研究的成果回归到其它课程中,并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渐构建凸显音乐教学活动本身特质的有效预设策略,真正发挥幼儿主动参与、大胆表现的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精心的预设每个音乐教学活动,才能打造精彩的活动,引领孩子走进艺术的殿堂,去感受与音符亲密接触的快乐,去聆听音符多姿多彩的变奏,去享受音乐海洋的宽广与博大。

参考文献: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2002年4月第1次印刷。

许卓娅编著,《幼儿园音乐教育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年10月第1版,1996年第1次印刷。

许卓娅主编,《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10月第1次版,2002年10月第1次印刷。

皮连生主编,《教与学的心理过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5月第2版,2001年9月第10次印刷。

刘金花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2月第2版,2001年2月第1次印刷。

《幼儿园教育学》。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的策略研究》
相关阅读
推荐
  • 传统音乐教材的二度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⒈提升了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出台,表明我国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实施与管理由原来高度集中统一向权利下放的进程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也就意味着教师已不仅是课程的管理者与执行者,而是创造性实施的开发者与建设者。 但纵观我园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尚存在着一些非理想的状态,如:课程开发的意识不强;课程开发、利用的能力不够等。种种迹象表明,我园教师未充分行驶好国家所赋

  • 跳音教学“五步”尝试法

    孩子对跳音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多数孩子较难控制跳音的正确唱法,要不唱得过于急促,要不唱得和连音一样。由于近阶段对孩子的唱歌教学中都有涉及跳音,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和经验总结,决定采用五步尝试法,也即听讨论感受动作辅助练习。通过近阶段的尝试和练习,五步尝试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 听:我首先通过弹奏引导幼儿听,反复听几遍,使他们获得最初的感知。 二、 讨论:这是关键,听完后我就引导孩子参与讨论、交流,跳音听上去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从而得出经验,为孩子的掌握奠定基

  • 打击乐教学简单评析

    虹彩妹妹,恩暧呦......,随着欢快的音乐声,我,我们与孩子很快投入到了活动中。今天,吴老师在上一次教授歌曲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了打击乐教学。我们知道,音乐本身就给人以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而这首《虹彩妹妹》的歌曲又活泼愉快,深受孩子的喜欢。引导孩子将这种愉快的情感体验,通过打击乐的形式表达出来,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孩子们学得轻松,教师也学得轻松。通过参与本次活动,我作了几点简单地评析。 一、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依据纲要的精神:音乐不

  • 语言教育在音乐活动中的渗透

    读《论幼儿语言学习的双重性与语言教育的多领域渗透》有感 园教科室推荐了文章《论幼儿语言学习的双重性与语言教育的多领域渗透》,阅读后,感触较深的就是语言领域在音乐活动中的渗透,这可能与自己喜欢上音乐活动也有关吧,在这方面关注的较多。文中这样写道幼儿在其他领域活动中印证语言经验,能产生由衷的快乐,提高对语言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幼儿会产生自编自唱的冲动,体会运用语言创编的快乐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的教育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之间并非各自分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整合的。整合式教育从不同角度促进了幼儿情感、态度、能

  • 歌唱艺术教育:让幼儿在快乐中歌唱

    歌唱是艺术教育中最通俗、最普及、最易为幼儿理解和喜欢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是幼儿表达情感的有力手段。传统的歌唱教学注重模仿,仅仅停留在让幼儿一句句机械地记歌词、学唱歌曲中,让幼儿觉得枯燥乏味,导致他们对歌唱不感兴趣。新《纲要》中指出: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因此,我们要在歌唱教学的形式方法上力求创新、突破,让幼儿积极地投入到歌唱活动中,愿意歌唱、喜欢歌唱、快乐歌唱! 一、图谱歌唱法 图谱歌唱法就是用最明白最简单的图画形式表现音乐的一种方法。图谱歌唱 法在诠释歌词

  • 让歌唱活动焕发光彩——幼儿歌唱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

    在幼儿园的歌唱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老师唱得累了,幼儿还是没有学会。其实,一味地让幼儿记歌词,跟唱歌曲,并没有帮助幼儿去理解歌曲的性质。没有教给幼儿唱好歌曲的方法,一遍又一遍的机械式跟唱使幼儿学得枯燥乏味,教师又教得辛苦无奈。 一、 耳目一新的活动开头,激发幼儿的音乐情绪 (一)优美范唱感染幼儿 在歌唱活动中,传递歌曲信息的第一使者是教师,让幼儿从整体上认识歌曲的也是教师。幼儿的歌唱,只是感性上的试唱,不理解词的内涵、曲的优美,人云亦云,呀呀学语。每首歌曲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和情感,他们

  • 如何在音乐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长葛市实验幼儿园 赵松茹 幼儿的未来,将面临的是更具挑战、更具合作的竞争社会。合作是指为了共同的目的而两人或多人、两个集体或多个集体共同完成某一工作或某一任务的行为。合作不管是在个人的成长还是在社会的发展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学会合作是幼儿进入社会,成为未来主人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一个基本途径。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事情做成增进友谊。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我们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

  • 青年教师研训班——如何有效进行音乐活动

    在活动前,我已经让我们的年轻教师去查找关于音乐活动的一些资料,比如说,音乐活动包括哪些?如何有效进行歌曲教学等。当活动开始后,我发现,个别青年教师非常好,她们有话可说,而且也愿意说,但是,有的青年教师确是不声不响,当点到名字时,也不知道说些什么,由此可见,她们的预习工作没有进行。在讨论中发现,对于音乐活动的种类,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可能不能说全,通过讨论,大家都掌握了,也能够说全了,并且对每个种类的内容都进行了举例。 在讨论舞蹈动作时,当我提出一个基本舞步时,很多老师都是糊里糊涂,不知所措,有点模棱

  • 小班幼儿情景化音乐学习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改的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不断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何更加努力地挖掘教材的内涵,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幼儿在有趣地音乐情景中积极参与、师幼互动。 《纲要》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音乐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促进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动听的音乐、喜欢随着音乐唱歌、舞蹈。美妙的音乐带给孩子们快乐。 但是,小班的孩子注意力极易分散,对直白的传授和表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