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预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预案

更新时间:2015-05-20 16:49:48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预案》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里的片段。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辛劳、善良和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辛劳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组织过程:

导入揭题,奠基情感。

今天我将和你们一起学习课文《慈母情深》,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课题?

这个课题让老师不由的想起一首诗,你们能想到吗?

出示:游子吟

特别是最后两句,写出了多少人心中最无法释怀的慈母情结。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感受当代作家梁晓声心中的慈母情。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读一读梁晓声写在创作之前的话。

出示:我的小学时代,中国处于连续的自然灾害年头。无论农村还是城市, 大多数人家的生活都很困难。我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含辛茹苦, 我的同学们的母亲们, 甚至我这一代人的母亲们, 几乎也全都是那样的。我想要用文字, 为自己的,也是我这一代大多数人的母亲画一幅像。

                                                              ——梁晓声

初读文本,把握内容。

现在让我们一起静静地读课文,

出示:读书时你可以——

     1.请关注文中的生字新词。

     2.思考作者为母亲画的是怎样的一幅幅画像?请划出相关的句子。     3.想想从这些画像中,你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我似乎能感受到同学们心中所洋溢着的感动,现在让我们先收回这份心情,先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出示: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谁来说说贯穿这些画像,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研读文本,丰富情感。

我相信读了课文,文中母亲的那一幅幅画像,此时一定在同学们的心中浮现,并且感动着同学们。

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找到了哪些画像呢?从这些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交流1: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看着这个极其瘦弱的脊背,难道你没有想到什么吗?

这是我们母亲的脊背,你知道这个脊背是为了谁而瘦弱的吗?你知道这个脊背是为了谁而弯曲的吗?

看着这幅画面,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请带着你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这句话里并没有写到这是母亲的脊背,你们怎么会认为这是母亲的脊背呢?

交流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但我宁愿相信这不是真的。

我宁愿相信这极其瘦弱的脊背不是母亲的脊背,但……

我宁愿相信这疲惫的眼神不是母亲的眼神,但……

当我终于明白母亲是如此辛劳地工作挣钱的时候,又怎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但……

对比:我的母亲直起背,转过身,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

对比着读一读,体会一下这种表达方法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读这句话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让我们读懂这三声呼唤背后的心酸。

交流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jūn)裂的手指数着。为什么这些毛票,会被母亲揉着皱皱得? 母亲挣钱不容易,母亲要省下钱来更不容易。母亲能够给予我们的东西,都是从这双粗糙到龟裂的手中来的。

交流4: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这四个立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母亲可有片刻的休息吗?

我们刚刚还看到了母亲极其瘦弱的脊背,我们刚刚还看到了母亲疲惫的眼神,我们刚刚还看到母亲用龟裂的手指数着皱皱的毛票,难道你不想对母亲说什么吗?

带着你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其实我心里明白,1元5角的书钱,意味着母亲这样疲惫地工作整整两天或者更长。可是母亲在给我钱的时候,有过丝毫地犹豫吗?读一读,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

出示: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的理由是什么?读一读,想想,母亲为什么会高兴我爱看书?

从这句简单的话当中,你读懂了什么?

你们要知道,在过去贫困的年代,知识是唯一可以改变命运的年代。母亲是这样艰辛的生活,可是她却不愿意她的孩子们也如此艰辛的生活。读书,是那个时代的生活唯一的希望。生活的艰辛母亲默默地承担,生活的希望母亲悄悄地留着了孩子们。这是一种偉大的、深沉的爱。

老师是多少希望你们能读懂母亲的话,你们能读母亲的心。

拓展文本,升华情感。

在我们的生活中,母亲的爱无声无息,但又无处不在,下面,让我们一起从三个片断中,去找找母亲的爱吧!

出示: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家里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每次吃鱼,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把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捡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碗里。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

"妈妈喜欢吃鱼头。" 

我想,鱼头一定很好吃的。有一次父亲不在家,我趁妈妈盛饭之际,夹了一个,吃来吃去,觉得没鱼肚子上的肉好吃。

……

长大后,我喜得千金。转眼女儿也能自己吃饭了。有一次午餐,妻子夹了一块鱼肚子上的肉,极麻利地捡去大刺,放在女儿的碗里。自己却夹起了鱼头。女儿见状也吵着要吃鱼头。妻说:"乖孩子,妈妈喜欢吃鱼头。" ……打那以后,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女人做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出示:逃学三天后,我受到了父亲最严厉的惩罚。腿上的疼痛让我意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代价。我忍着疼痛坐在母亲身边做功课。突然,我清楚地感受到我的小腿上又挨了一下。那是母亲用拐杖打的。

长期的瘫痪已经使母亲的双手失去了最基本的力量。打在我的小腿上,无异于我平时轻轻地用扇子赶走蚊子。

我抬头向母亲看去,却只见母亲含着泪的眼:“你这没出息的孩子……”

我无法想象母亲究竟用了多大的力气来打我,因为我从来没有体验过。谁能承受十几年瘫痪在轮椅上的母亲那失望地鞭打?那一刻,我分明感受到了母亲的焦虑忧伤,我分明感受到了母亲的恨铁不成。

与父亲夹着呼呼风声的哨棒相比,母亲的那一下打实在算不成什么,但这种力量却从我小腿的皮肤直撼我的心灵。

出示:

这是发生在汶川地震时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救援人员发现时,这位母亲已经停止了呼吸。她最后的姿势很奇怪:双膝跪地,身子前倾,双手着地支撑身体,成匍匐姿势。后来,救援人员在她的身子底下发现,有个孩子还活着。人们小心翼翼地清理开她身上的废墟,从她的身下抱出被小被子裹着的孩子。孩子约三、四个月大,没有受伤,还在安静的睡着。医生准备给娃娃做身体检查,发现被子里塞着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妈妈留给孩子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

同学们,这句话又何尝不是天下的母亲对孩子们最想说的一句话吗?

我相信很多同学心中,都藏着对母亲最温暖的记忆,也必定有对妈妈最想说的话。现在,请拿起你的笔,用最美丽的语言,写下对妈妈最想说的话。
相关阅读
推荐
  •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卷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测考试卷 班别: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yǔn nu dǎn qi shāng y f jīng qǐng zu ( ) ( ) ( ) ( ) 2、辨字组词。(4分) 妒( ) 寨( ) 援( ) 壁( ) 护( ) 塞( ) 缓( ) 璧( ) 3、画龙点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5分) 理( )气( ) 攻( )( )克 铤而走( ) 故( )重演 如( )大敌 心( )如焚 ( )兵不( ) 4、选词填空。( 4分) 因为

  • 《挑山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欣赏生疑(1)学生欣赏风景,幻灯出示。(2)能谈一谈你现在的感受吗?(3)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从泰山回来,你会画什么?这幅画是作者上泰山写生,回来后画的,谁能描述一下这幅画?1、出示课文插图。2、作者是怎样介绍这幅画的内容的?出示: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一步一步在向上登攀。(指生读)3、教师介绍故事背景:(作者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这幅画在唐山大地震中不幸被毁。之后,他又重新画了一幅。这幅佳作曾多次在画展上亮相,很多收藏家都想得到它,更

  • 说明文与游记散文教学——回归语言的品味和迁移,把握生成资源的脉搏

    13《秦兵马俑》语言训练3个点:A看图仿写兵马俑的形象细节,活用神态、动作、想象心理等细节描写和比喻等修辞手法;B尝试用排比句倾吐对课文的读后感受,体会排比句的妙用;C在篇章构段上先想好景点的几个特点,用过渡段梳理提纲,再组材选材。学生课堂生成资源记录:战神神话、智慧缩影、残暴统治背后一将功成万古枯的百姓血泪和大秦军威 14《埃及的金字塔》课堂生成的资源A前置作业中提高学习力:对组块搜索资料的价值甄别:(白:网络上说建造金字塔的人并非义务劳动,而是提供衣食报酬的,并不能称为被压迫受害者);(李博反驳:谁会

  • 小学五年级评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评课稿

    今天,我校潘勤红老师执教了教研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从总体来说潘老师执教的这堂很成功,亮点颇多。 一、精彩之处如下 1、整节课条理清晰。先让学生复习导入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爱,学生能轻松找出体现这份爱的词句,充分品读。 接着出示小组自学要求,彭德怀分别下了哪三次命令?每次下命令的背景怎样?圈画彭德怀的语言、动作、神态,用心体会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再把全班的感受交流和指导朗读,充分有感情地朗读。最后总结全文,大黑骡虽然牺牲了,但是激励红军战士同甘共苦与奋勇前行。 2、能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地品

  • 《海伦.凯勒》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太仓市璜泾镇王秀小学 何丹红,教材分析: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一场重病使只有一岁半的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介绍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刻苦学习,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第六至第七自然段写海伦在萨勒老师指导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学会了说话。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海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 课文字里行间充满了爱的温馨。爸爸、妈妈、沙利文老师以及周围的人们对海伦的关爱,唤起了海伦对

  • 示范课《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上课前再看教案时,脑中闪现了一个想法:本课能不能上得实惠点。严格来讲,本文的写作有点不足,仅以几个成语(或者是短语)词串,加上不怎么到位的想象,勾画出松树的特点。这对于从未见过黄山松,也未曾去真正领略自然风光之美妙的小学生来说,凭着如此简单的语言文字是很难建构起黄山松那独有的美。 语文课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本课的目标能否简单点,让学生学一点真正的有语文味的东西。看来有必要改变教参及网上的固有的模式。于是,我就设想让学生来发现本课中细节描写的不足,然而这种相当另类的教学手段是要冒比较大的风险的,首先学生的水平

  • 在兴味盎然之中完成学习任务

    去年从网上我读到一个测试结果,颇受刺激:从业人员的创造才能,教师几乎是垫底的。不平之余,想想所言其实也并不虚。我开始想一个问题,作为个性化色彩非常强烈的教学,为什么要走一条近于军事化的路子,追求划一,追求套路,讲求师承,似乎只有正宗的、正统的、正规的才是最佳的。 《海伦 凯勒》一篇简化版的人物小传,无论是教参还是名师的教案,都将海伦凯勒的伟大精神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这从课文来说的确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我上了二课时后,总觉得心里有点意犹未尽,把一篇写人的文章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有些不伦不类吧。当再读课文之后我

  • 五上《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围绕借助资料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以及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感情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交流。让学生认识到搜集整理资料的作用和价值,了解有感情朗读的方法,提升有感情朗读的能力,促进对课文所蕴含情感的体会。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旨在让学生体会、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学会正确运用;第二题旨在通过体会顿号的用法,能正确使用顿号

  •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讲民间故事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由课内的两个民间故事引入,引导学生交流其他的民间故事。第二部分结合具体的例子说明如何把故事讲生动,并列举了两种方法:第三部分提示讲故事的方式和评价建议。 小贴士明确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重点:讲故事时,可以适当丰富故事细节,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二、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讲故事并不陌生。从教材安排的学习看,学生在低年级已经有了听故事、讲故事看图讲故事的学习经历,在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