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挑山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挑山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更新时间:2014-07-22 08:52:42

《《挑山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欣赏生疑(1)学生欣赏风景,幻灯出示。(2)能谈一谈你现在的感受吗?(3)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从泰山回来,你会画什么?这幅画是作者上泰山写生,回来后画的,谁能描述一下这幅画?1、出示课文插图。2、作者是怎样介绍这幅画的内容的?出示: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一步一步在向上登攀。(指生读)3、教师介绍故事背景:(作者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这幅画在唐山大地震中不幸被毁。之后,他又重新画了一幅。这幅佳作曾多次在画展上亮相,很多收藏家都想得到它,更有人出十万元高价要买它,但他始终不肯出手。) 4、讨论:看着这幅画,听了老师的介绍,读着作者对这幅画语言文字的描述,你有什么要问的?5、谈话:我发现,你们的很多问题,都涉及到一个人物,就是画中的人物——挑山工。要解决这些问题,咱们首先认识挑山工,好吗?找一找作者是怎样认识他的?二、学习挑山工的话1、 出示句子:(1)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枝,遇到一个挑山工,……我们很快就越过了他。(2)到了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道前,……我们发现那个挑山工就坐在对面的草茵上抽烟。(3)随后,我们跟他差不多同时起程,很快就把他甩在后边了,直到看不见他。(4)我们爬上半山的五松亭,看见在那株姿态奇特的古松下整理挑儿的正是他……(5)在前边的山道上,我们又几次超过了他;但是总在我们流连山色的时候,他又悄悄地超过了我们。(6)在极顶的小卖部门前,我们又碰见了他,他已经在那里交货了。讨论:A 自己读 这几次相遇都有什么共同之处?B 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情?C 指导读 2、谈话:这么多次把挑山工甩在身后很远,但每次遇见他总是又赶到前面,莫非他真会腾云驾雾?让我们听听挑山工是怎样回答的?3、幻灯出示。听:(“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你们是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呗!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你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1) 指生读 (2) 听挑山工这么一说,作者心悦诚服地点着头,同时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出示理解句子: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A 、说说哲理、似乎的含义

B 、你们自由读,细细体会一下挑山工的话,挑一句令你印象最深刻的,多读几遍,好好品一品,帮挑山工概括出含义深刻的哲理并写下来。

C、交流:挑山工的哪句话令你印象深刻?

三、学习理解作者画《挑山工》的本义

1、交流作者品味到的哲理。

2、出示理解: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一步一步在向上登攀。(它是这幅画,它是挑山工的身上投射的一股力量,它是一种精神,是作者的精神支柱。)

3、作者的写作经历:作者正是把自己看作画中的挑山工,以"挑山工"的精神,在文学这座"泰山"上,不畏艰辛地攀登,经过九曲"十八盘",才登上了中国文学的"南天门"。

4、引导齐读:(如:这是一段激人奋进的力量,饱满激情的读;这是一段催人奋进的精神,再读等)

5、教师赠送心得:(出示)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预定的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四、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本

板书: 极顶

坚持不懈

五松亭 坚韧不拔

回马岭 脚踏实地

山下 折尺形 勇于攀登
相关阅读
推荐
  •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课内复习纲要

    第一单元复习梳理 一、 基础知识:多音字及易错读音:蒙古包(měng)好客(ho)同行(xng)似乎(s) 二. 文本解析1.草原 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猫》《母鸡》。 2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3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4草原的景:辽阔、碧绿;

  • 一考生《三轮车外的世界》例文分析

    我被外婆搂着,好像是一件稀世的珍宝。即使被搂着,手却拦不住地使劲往外伸,向外指。那三轮车外面,是最美好的世界。那年我只有两岁,外公骑着三轮车,外婆抱着我坐在后面的车厢里。那时的他们还年轻有力,能够骑着三轮车,到离家几十公里的地方去、去哪里,做了什么,已都记不清楚,只记得坐着三轮车的路上很是快乐。我会目不斜视地盯着一辆公车感叹一句:好大啊!我会评论刚路过的那幢楼有几层,尽管两岁的我根本数不清楚;我还会告诉外婆那天上的云像一只小狗。外婆总是笑呵呵地告诉我正确的发音。我喜欢瞪大眼睛去凝视那三轮车外的世界。 后来

  • 凝望江中月,欣赏动静结合《望月》教学反思

    6月骨干教师展示课,在校内执教了《望月》第二课时。《望月》一文,作者以生动的笔调写了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学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的形象跃然纸上。文章语言隽永、意境优美、生动有趣,是一篇构思独特、感情真挚的散文诗。教学时,我借助敏悟学习单的设计,引导学生根据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围绕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三个板块有效展开学习活动,在因月生情,望月联想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 课中敏悟(一

  • 家长开放日——“感恩节”争章展示暨颁章中队活动反思

    任教至今,第一次承担中队活动课的展示任务,在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就非常忐忑,不知从何下手。幸亏有大队辅导员谢老师、我们503班的全体孩子和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才让我在家长开放日那天能够顺利地把课上下来。 我们本次中队活动课的主题是校园节日之感恩节争章展示暨颁章中队活动,因此在此之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根据学校的感恩节活动方案,通过定章课制定出了符合自己中队的争章活动单,然后在一个月中,队员们根据自己的争章活动单,完成各项必做和选做的任务,最后在中队活动课上进行展示。下面是我们活动课的几个亮点: 1.队

  • 走进经典,学写人物——苏教版五上语文第七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徐州市桃园路小学 刘艳,内容简介: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名著。课文有《林冲棒打洪教头》《少年王冕》,文包诗《黄鹤楼送别》,宋词《清平乐村居》。习作是写自

  • 揣摩文章表达顺序——我教《二泉映月》反思

    今天,我和我那班孩子们一起学习了《二泉映月》一文。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同时,我们从文章及这首乐曲中感受到了它的丰富内涵,认识了阿炳为追求美好理想而矢志不渝的精神。 教学本课,我除引导学生们探究阿炳的整个创作基础和创作背景外,重点带领他们通过品读第五节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这一部分时,我首先请学生们认真阅读本段文字,说说其主要内容。继而,我又请

  • 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说明:1.根据课程标准目标与内容的规定,粗知课文大意,梳理课文条理把握主要内容(把握内容要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等目标,课文的阅读教学一般都需要进行学习训练的。但是根据编

  •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我的长生果》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她的读物由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在醉心的阅读中,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扩展想象力,锻炼记忆力,增强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写作能力。作者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

  •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课文(教学)内容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习作,本次习作的话题是笔尖流出的故事。与以往记事习作不同的是,本次习作要求学生以生活中的人、事为基础,发挥想象,创编故事。它不是生活的重现和复述,而是对生活故事的加工和创编。 本次习作包含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习作前的回顾。从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入手,再次强调小说的文体特征,意在让学生懂得,小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这些故事读起来就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第二部分是习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