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海伦.凯勒》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海伦.凯勒》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17-07-13 18:11:32

《《海伦.凯勒》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太仓市璜泾镇王秀小学  何丹红,教材分析: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一场重病使只有一岁半的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介绍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刻苦学习,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第六至第七自然段写海伦在萨勒老师指导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学会了说话。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海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
    课文字里行间充满了爱的温馨。爸爸、妈妈、沙利文老师以及周围的人们对海伦的关爱,唤起了海伦对生活的热爱;从不幸中站起来的海伦又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其他残疾人身上。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3.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认真地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准备:
课前一周和学生进行一次“我是盲人”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盲人平时的生活和内心感受。从而为学习《海伦·凯勒》这篇课文做好准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通过朗读体会课文语言,领悟海伦·凯勒的内心活动,体会她坚毅的品质。
    3.能感悟作者围绕一个中心,按照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听写活动,导入新课
    1.人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脚而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而要问毅力。(听力内容)出示,对照检查。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海伦·凯勒》,让我们一起在字里行间感受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二、朗读想象,走近海伦
(一)学习第1段,“遭遇不幸”。
1.自由朗读第1段,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出示第一自然段:不幸的小海伦,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
2.(出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渴望表达自己情感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我所使用的几种简单的手势,已经不能满足我表达的需要了。每当我做了半天手势而别人仍不能懂得我的意思时,我就会大发脾气。我似乎感到有许多看不见的手紧紧地抓着我,我则奋力踢打挣扎释放自己……”
3.小海伦遭遇如此重大的不幸,真是痛苦极了,让我们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她的处境和心情。(板书:遭遇不幸)
(二)学习第2—5段,“在沙利文老师身边”。
1.过渡:在海伦的生命中,有两位至关重要的老师,改变了她的一生。在海伦最痛苦的时候,沙利文老师来到了她的身边。
2.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课文哪些语句感受到海伦的不屈不挠?(在书上圈画出相关的语句,也可以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
3.同学们,请你走近海伦,用你的心去感受海伦的心。带着自己的感受轻声读读自己划出的词句。
4.指名交流。
(1)这时一股清凉的水在海伦手上流过,沙利文在海伦的另一只手上拼写了“水”这个单词。海伦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呀!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学生交流,谈体会,指名朗读。
(出示)“水井房的经历更加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望。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而每个名字都能启发我的思想。回到屋后,我感到自己所碰到的每一件物品似乎都有了生命,这是因为我开始用一种新奇的眼光来审视它们。生平第一次,我沉浸在这无比的喜悦中,而且第一次热切期盼着新的一天尽快到来。”
齐读这段话,体会海伦无比喜悦的心情。
(2)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学生交流,谈体会,齐读。感受她如饥似渴学习的精神。
(3)她在想象中感受着这个世界。“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于是我把落日想象为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园,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学生交流,谈体会,朗读。感受她纯洁美好的内心。
(三)学习第6—7段,“在萨勒老师身边”。
过渡:海伦10岁的时候,越来越强烈地想开口说话。这时,萨勒老师来了。
1.自由轻声读第6自然段,看看她是怎样学说话的。
2.根据海伦学说话的方法,和你的同桌做个小游戏,一个同学不发声说话,另一个同学用手摸他的脸和喉咙处,猜猜他在说什么。(交流猜正确与否的情况)
3.(出示)“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4.让我们体会着海伦练习说话的艰辛,想象着她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一起朗读这段话。
5.当夏天来临时,海伦在盲哑学校的课程正好告一段落,她说话的能力也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谁来读读这句话?(3—4人读)追问:你的心情——?为什么?
6.请大家齐读这一自然段,让老师倾听你们内心的感动。
(四)学习第8段,“永世留名”。
1.过渡:1900年,海伦考上了大学。如果说,海伦不屈不挠(板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那么可贵,那么,海伦还让世人景仰的是:(出示)大学毕业后,她决心像沙利文老师那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她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板书:永世留名)
2.(出示)“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世界是美好的,无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
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困难,只要自己努力一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我觉得也不会太伤心,但我坚信那只是偶然,而必然则是你肯定会成功!
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
三、抒发情感,走进海伦
1.海伦的故事学到这儿,此时此刻,我们从海伦身上体会到了什么?她的故事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2.交流,提炼语言。
四、作业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2.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
板书设计:
                              遭遇不幸
              8  海伦·凯勒   不屈不挠
                              永世留名
相关阅读
推荐
  •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短文阅读复习试题

    专项复习卷(四)这个字还有这样一段来历: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1.解释文中带点词语。 素: 著称: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方正( ) 严厉( ) 3.从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

  • 五年级语文《唯一的听众》课例研究

    一、研究背景: 文本细读是20世纪40年代英美新批评流派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后被借来用于语文教材中文本的解读和教学。教师应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文本,因为教材文本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直接体现着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文本细读是提升课堂品质的必由之路,是一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工程。 可是部分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进行文本细读,敷衍了事的阅读使得解读文本视野狭窄,方法单一,程度肤浅,致使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肢解文本、窄化文本、冷落文本现象。文本细读的缺失也使部分教师解读教材能力下降,公开教学过度依赖教研组,独立备课

  • 《走近海伦·凯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走近海伦凯勒,感受海伦凯勒非凡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学习海伦做个生活中的强者。 2、激发兴趣阅读书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引导孩子走进名人的生活,使孩子的情感得到升华。 3、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并通过语言文字感悟人物的精神与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兴趣走近名人,阅读名人传记。 2、想象海伦凯勒的困难、艰辛与痛苦,感受海伦凯勒非凡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课前谈话: 1、喜欢看什么书,为什么? 一、制造冲突,激发兴趣。 听得出来,大家都是非常懂得读书,善于读书的人。今天,我有准备

  • 善于抓点,巧妙设问——教《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有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抓点,巧妙设问,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借助形象的事物、生活的经验,由浅入深地来理解、感悟、品味、欣赏语言文字,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来安排材料,共8个自然段。 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问题直指课文中心,统领全篇,我按以下步骤进行:(1)什么是孪生兄弟?孪生兄弟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这一问题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让学生对孪生兄弟这一词语有个

  • 课题研讨课:学《推敲》巧积累

    本周二我课题组成员张倩老师上了一次课题研讨课,张倩老师上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推敲》一课,本节课张倩老师将这一阶段课题的研究的成果在课堂上充分加以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全体课题组老师都参加了听课,课后,张倩老师进行了说课,说她本节课的设计以及对本节课的反思,其他课题组教师对本节课也进行讲评。最后我课题组全体老师针对这节课以及自己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反思,从而确定了以后的探索方向。 本节课学生获得了丰

  •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是一篇叙事性作品,以花生为线索,记叙了我的一家种过收获节的事情,讲了种收花生、议花生和吃花生,借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课文语言浅白简朴,以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层层推进揭示道理,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课文。 2.课后练习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属于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的练习。但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应该在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归纳。 3.课后练习2,涉及提取语言

  •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制定班级公约》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制定班级公约,引导学生关注班级中当下存在的突出问题,表达个人观点,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在交际过程中达成共识,形成大家共同认可和遵守的班级公约。 教材第一部分引出交际话题,简要说明什么是班级公约及制定班级公约的重要性,唤起学生对建设美好班级的向往,激发学生制定公约的兴趣。第二部分用三个清晰的步骤提示本次口语交际的思路:提出班级建设的目标;分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

  •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课文(教学)内容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习作,本次习作的话题是笔尖流出的故事。与以往记事习作不同的是,本次习作要求学生以生活中的人、事为基础,发挥想象,创编故事。它不是生活的重现和复述,而是对生活故事的加工和创编。 本次习作包含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习作前的回顾。从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入手,再次强调小说的文体特征,意在让学生懂得,小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这些故事读起来就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第二部分是习

  •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选编了四篇课文,本课由宋代陆游的《示儿》、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和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三首古诗组成,这些古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示儿》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题临安邸》讽刺南宋权贵们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被淫靡之风熏得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苟且偷安;《己亥杂诗》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