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读《师生互动abc》有感

读《师生互动abc》有感

更新时间:2019-10-21 20:24:10

《读《师生互动abc》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人们的社会生活离不开交往和互动,无论走到哪里,都需要人际关系,教育领域同样如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可见,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对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红烛、园丁......”有太多赞美的辞藻来形容教师。但是,当了一年的新手教师,总觉得自己做得相差甚远。比如:对待学生乱糟糟的作业时会烦躁不堪、学校的琐碎杂事会抱怨、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会缺乏耐心......每当出现负面情绪时,我就会想,到底如何高效率地处理好事情,让自己在教师的岗位上实现职业幸福感?怎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年轻教师?如何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我读了《师生互动abc》这本书,才知道,想要遇见幸福的自己,需要做的还很多。

这本书是从师生的认识交往、教学过程交往互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造性等方面来阐述师生之间的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书中的教育学思想和理念让我收获颇多,一些案例也是贴近生活的典型问题。从这本书中,我认识到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关心的话语都能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美。因此,教学中的师生交往是复杂而重要的大问题,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去总结和体会。

一、用心培育,静待花开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又简单的。首先,复杂在于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充分了解教育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才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作为一名新手教师,一年的实践过程,让我感受到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有多么的重要。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所采用的提问方式是否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如何运用教育机智去抓住课堂中的有效生成来引导学生?有句话说,“教必有法而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仅仅教教材,教材只是工具,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巧妙的运用教法,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其次,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李林是一位非常腼腆的女生,每次回答问题声音都很小。又一次起来回答问题,我没有当面指出她声音小的问题,而是说:“想要把声音放大是不容易的事,能够勇敢站起来回答问题说明你已经进步了,慢慢来。”没想到第二天,她主动举手,声音洪亮,实在是让班级同学惊讶。后来我在想,教师应该用什么样的话语去鼓励学生,用那些空洞无味的语言,不痛不痒的句子根本不起作用,不如蹲下身子,去倾听去感受,去理解学生,产生共情,才能对真正改变学生的行为。花开需要时间,用心去培育,在慢慢等待中生长,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二、快乐沟通,和谐相处

“教育活动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交往活动,而师生间直接沟通是交往活动的基本形式”。可见,沟通是交往的必要手段,处理好师生关系,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中,教师提问学生,听取学生的回答,集体讨论等形式都是很好的沟通方式,在这其中,老师的一个肯定的眼神,浅浅的微笑都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学生,构成双方的精神交流。根据心理学中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具有交往的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分享喜悦与快乐沟通,学生也需要获得老师的认可与肯定,由此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班主任老师,对于班级事务,我都主动去与班干部商量,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共同协商,争取获得最大的满意。每当班级管理出现问题时,我也会找同学去谈心,分析他们身上存在问题的原因,也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决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去对待六年级的学生。在相互沟通中,我们都取得了进步,学生犯错的频率降低了,而我对待学生的态度也转变了,把他们看作平等的主体,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稳定了。

三、提升自我,终身学习

新课改提倡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研究者,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由此,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课程开发创新能力、运用现代技术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要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重中之重。对于我自身而言,在教学中缺乏经验,有时候对课堂的把控能力不强,偶尔一堂课内容讲不完或者讲完了学生的反映不好等。所以,我开始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在上课前对教材多加研究,课前准备工作做充足,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和学习。另外也在网络上观看名师的课堂实录,对课堂帮助也很大。我深知学习对于教师的重要性,我在课余时间也开始有计划性的看语文教学书籍,总结一些前辈的经验为自己所用,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每一位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一朵花。花开有它的时间和规律,而我们教师能做的就是用心浇灌,静待花开。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我相信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关阅读
推荐
  • 源自“心”的教育──读《教育是没有用的》后感

    【引子】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意思是说,人活着的时候,浑身是软的,死了才硬梆梆;草木活着的时候,非常细腻,死了才干枯,所以说,坚硬的东西往往是死了的东西,活着的,反而是柔软的东西。】 对于教育者本身来说,柔弱有两层意思:一是柔软。即放下自己,使自己内心变得柔软,让孩子的心灵愿意靠近;二是示弱。内心强硬者,必然使孩子敬而远之。所有教育者,都应当具有像水一样柔弱的品德,柔弱,莫之能胜也,柔弱比强硬更让人愿意依靠,更让孩子愿意倾听,愿意对你

  • 有梦想的教育《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不跪着教书》一看到这书名,我就猜想那应该是理想上精神上要站直、思想上更要站直。应该是堂堂正正地教书吧。当我翻开书本看了没几页后,发觉自己先前的想法有点偏差。本书的作者吴菲是中学高级的教师,他在书中所述的许多例子都是反面教材性的。应该说吴老师想通过某些不好的现象来折射现代教育应该有的本质。其中有写家长对子女过多的拘束,使得学生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自我,没有了生活的主见。吴老师提到的很多都是高中学生的家长,这些学生家长的眼中只有高考,其他一切都可以往后推。吴老师通过他的笔墨说出了学生的心声,同时也代表他对现代

  •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读后感

    习惯是什么呢?我心中不是很明了,而且还说不出个定义来。特意翻阅了字典,它上面有两种解释:1、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2、在长期里逐渐养成的、一会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习惯,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不可能天生就拥有一身的好习惯,而不粘有坏习惯。不管过去如何,习惯怎样,但做了老师,就要有教师的风范和表率,你的举手投足可能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像。 这几天看了《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后感触颇深。照书上的100条好习惯检察自己,发觉

  • 《文化苦旅》读后感

    读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心中不时被各个时代的文化冲击着,内心涌动的无限感慨不知从何谈起。余秋雨笔下的文化层层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山川河水都是文化的起源。读完第一篇《道士塔》后只有一个恨字呀。那王道士太可恶了,莫高窟被他粉刷得体无完肤,为了那几许的钱财,竟随意让外国人搬走我们祖先给我们的遗赠。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你能怪他吗?他什么都不懂。 作者怎么会对三峡产生如此浓厚的感情呢。从了解三峡到解读历史,解读文化。追溯三峡的起源白帝城,回荡着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

  • 紧抓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一直是一线教师相当关心和研究的一个话题。读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一书,找到了更多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如能用心、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学生们一定能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 书中提到的方法有发散提问法,兴趣激励法,集体讨论法,结果预测法,喜爱联想学习法,理论、实践结合法文体表演法,分合法和延迟评价法。每一种方法都针对教学实

  • 读<中国教师缺什么>有感----平等

    闲暇时分,我又翻开了中国教师缺什么这本书,这是一本对教育充满着现实关怀的书,作为一线教师,在我们身上或多或少的存在不足之处,今日看了一篇关于师生平等的文章,感触很深! 在过去传统式教学中,老师在学生的眼中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在老师的眼中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两者很少沟通,交流,以致出现了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将后进生视为最差的学生等等,这是老师的不足,也是教育的黑点.爱好学生容易,爱坏学生难,这是大多数老师的感触,当然,老师有限的精力不可能非常平均的分布到每个学生身上去的,但是我们看到的所谓差生的待遇似乎与好学

  • 《学习动机》学习笔记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动机有三种作用:激发行为 行为定向 维持行为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 内驱力: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 内驱力和需要的关系呈正比。 诱因指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刺激或情境,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目标。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 凡驱使个体趋向或接近目标者为正诱因。如奖品。反之为负诱因

  • 课堂提问 奏响美的旋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读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有人曾说,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是一曲动听的交响曲,那: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是交响乐中最美的旋律。的确,教师科学地设置问题,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注意力,引起学习的动机,激发好奇心,避免单一的注入式,满堂灌,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教师应如何更好地运用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提问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又有哪些呢?读了《

  • 读《孩子为何失败》有感

    我们大部分教师认为:孩子的失败主要指学习成绩差,或者是这个学生行为品行差,故意在班级里捣乱。这样的学生,教师看见了都非常的头疼,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选择了放弃。学生觉得老师既然放弃了自己,他就更加放纵自己,恶性循环,导致这帮孩子无法拯救。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不能放弃这些孩子,要让孩子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家长、教师和孩子都要努力,孩子才不会失败。 一、家长的责任在于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行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小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受父母的影响最大。平时多指导孩子的品行,能够正确区分好与坏。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