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经验论文
高段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高段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更新时间:2014-07-22 09:52:00

《高段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经验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小学教育专业 路雪霞(Tel:18072944468) 指导教师 朱 清   摘 要:本研究通过对高段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杭州市滨江区高段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基本现状;利用课堂观察记录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力图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最后结合问卷和课堂观察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从学生、教师、家长层面针对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水平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课堂参与;高段小学生;基本现状;对策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
“素质教育提倡教育应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而学生的参与是主体性的直接体现,是主体性的重要构成成分。”新课程改革将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部(2001,6)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并在实践中学习。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发展主体性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1.2 研究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杭州市滨江区小学生课堂参与的基本现状;利用课堂观察记录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力图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最后结合问卷和课堂观察研究结果的分析为提高小学生课堂参与水平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帮助。
二、研究一: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调查问卷研究
2.1 研究目的
该部分以量的研究为主,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小学生课堂参与调查问卷》从学生自身、教师和家庭对小学生的课堂参情况进行测查,从宏观方面了解小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滨兴小学五六年级,每个年级选取三个班进行问卷调查。实发问卷150份,收回150份,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6份,实际有效问卷144份,有效率96%。被试的主要统计学特征见表4-1:
2.3 研究结果
2.3.1 高段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现状及简单分析
本研究根据被试前十道题的回答及所得分情况,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和行为参与的水平来研究高段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现状(见表4-6):
表4-6 学生数学课堂参与水平分布表
 
等级 优秀 良好 中等 合格 不合格
百分比(%) 13 22 40 15 10
2.3.2 高段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1) 性别差异对课堂参与的影响
表4-7 高段小学生课堂参与水平与性别差异卡方检验表
 
A(优秀) B(良好) C(中等) D(合格) E(不合格) 合计
男生 8(9) 12(15.5) 30(29) 11(11) 11(7.5) 72
女生 10(9) 19(15.5) 28(29) 11(11) 4(7.5) 72
合计 18 31 58 22 15 144
假设学生课堂参与度表现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与不合格的人数与性别无关(括号内为各个等级的理论次数),进行检验(见表4-7),计算=5.14,取,查分布表得5.14>13.3=0.01(4),所以在水平上接受原假设,结论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课堂参与与学生的性别无关。
(2) 学生角色对课堂参与的影响
表4-8 学生角色与课堂参与水平的卡方检验表
 
学生课堂参与水平
优秀 良好 中等 合格 不合格 合计
班干部 8(6.2) 10(10.7) 7(20.1) 14(7.6) 1(5.2) 50
普通学生 10(11.8) 21(20.3) 41(27.9) 8(14.4) 14(9.8) 94
合计 18 31 58 22 15 144
假设学生是否为班干部与课堂参与无关(见表4-8),进行检验,计算=20.94,取,查分布表得20.94>13.3=0.01(4),所以在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认为学生是否担任班干部与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水平有非常鲜明的关系。
(3)家长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
从调查问卷的11和12题结果分析得出有92%的学生认为家长是关心和鼓励他们学习的,将本次调查的学生是否得到父母的关心和鼓励与他们在课堂的上参与得分进行卡方检验(见表4-9)。
 表4-9 是否得到家长的关心和鼓励与课堂参与水平的卡方检验表
1 家长关心鼓励学生 学生课堂参与水平
1 优秀
1 良好
1 中等
1 合格
1 不合格
1 合计
1 是 18(17)
1 28(29)
1 53(56)
1 18(21)
1 12(14)
1 132
1 否 0(1)
1 3(2)
1 5(2)
1 4(1)
1 3(1)
1 12
1 合计 18
1 3 1 58
1 22
1 15
1 144
假设是否得到家长的关心和鼓励与课堂参与无关(见表4-9),进行检验,计算=19.97,取,查分布表得19.97>13.3=0.01(4),所以在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认为学生是否得到家长在学业上的鼓励和支持与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水平有非常显著的关系。
(4) 数学教师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
学生课堂参与问卷的第13—20题是有关教师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教师的影响分为两方面:师生关系对学生课堂参与水平的影响。师生关系分为认同和冲突。‚教师人格对学生课堂参与水平的影响。教师人格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关心学习;第二类是严格冷漠、性格内向、无视学习。
1、师生关系对学生课堂参与水平的影响
 表4-10 师生关系与学生课堂参与水平统计表
1 师生关系
1 认同(支持和鼓励)
1 冲突(冷漠和对立)
1 学生课堂
参与水平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人数
1 17
1 28
1 50
1 16
1 8
1 119
1 1 3
1 8
1 6
1 7
1 25
1 百分比
(%)
1 90.4
1 90.0
1 86.2
1 72.7
1 53.3
1 82.6
1 9.6
1 10.0
1 13.8
1 27.3
1 46.7
1 17.4
1
1 26.84
假设师生关系与学生课堂参与水平无关(见表4-10),进行检验,计算=26.84,取,查分布表得26.84>13.3=0.01(4),所以在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认为学生是否得到老师的认同与支持与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水平有非常鲜明的关系。从是否得到教师的认同与支持来看,课堂参与水平高的学生得到老师的认同和支持明显高于课堂参与水平低的学生;从和教师关系是否冷漠和对立来看,课堂参与水平低的学生常常受到教师的冷漠或对立明显高于课堂参与水平高的学生。
2、数学教师人格对学生课堂参与水平的影响
表4-11 数学教师人格与学生课堂参与水平统计表
 
师生关系 第一类型 第二类型
学生课
堂参与 优秀 良好 中等 合格 不合格 合计 优秀 良好 中等 合格 不合格 合计
水平
人数 10 15 26 12 8 71 8 16 32 10 7 73
百分比 90.4 90.0 86.2 72.7 53.3 82.6 9.6 10.0 13.8 27.3 46.7 17.4
(%)
12.44
假设教师人格与学生课堂参与水平无关(见表4-11),进行检验,计算=23.24,取,查分布表得23.24>13.3=0.01(4),所以在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认为教师人格非常显著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
三、研究二: 小学生课堂参与的观察研究
5.1 研究目的
通过对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状况的观察,一方面验证前一阶段的相关调查研究的结果,另一方面进一步挖掘课堂生活中问卷调查所无法反映的东西,以求更真实地了解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5.2 研究方法
5.2.1 观察法(主要采用非参与观察法)
(1) 观察对象
滨兴学校六年级(2)、(3)班82名学生及6位数学老师。
(2) 观察时间
2012.4.10-2012.4.27,除双休日外,总计观察20节数学课,其中14节为新授课,6节为练习课。
(3) 观察内容
本研究的观察内容指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包括讲述、提问、讨论、作业等环节)中,教师对总体学生课堂参与状况的影响以及学生总体参与状况。其中主动举手、质疑在观察的过程中记录其出现的次数,而讨论中积极发言、听讲、作业完成情况在观察的过程中标出等级,用“1、2、3、4、5”表示,“1”为最低等级,“5”为最高等级。
(4) 记录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课堂观察记录表》(教师、学生方面)作为研究工具(见附录2、3),对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参与状况进行记录。
3.3 研究结果
3.3.1 性别差异对课堂参与的影响
本研究的观察对象中,男生39人,女生43人,男女生人数基本平衡。以性别为分组变量,对观察所得的学生的课堂参与状况作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5-1)。
表5-1 课堂参与水平的性别差异检验
 
平均分 标准差
变量 t值 显著性
男(N=39) 女(N=43) 男(N=43) 女(N=43)
举手次数 9.640 10.190 4.760 4.495 -0.533 0.595
讨论 3.410 3.779 1.099 0.947 -1.632 0.107
听讲 3.628 4.302 0.767 0.599 -4.457*** 0.000
课堂作业 3.538 4.465 0.996 0.592 -5.178*** 0.000
从表5-1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平均每堂课上的举手次数、讨论中发言的积极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听讲和课堂作业上都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女生在听讲、课堂作业过程中的认真程度普遍比男生要高。
3.3.2 学生角色对课堂参与的影响
为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是否存在角色差异,以角色为分组变量,对学生的课堂参与作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5-2):
表5-2 课堂参与水平的角色差异检验
 
平均分 标准差
变量 t值 显著性
学生干部 普通学生 学生干部 普通学生
(N=31) (N=51) (N=31) (N=51)
举手次数 13.10 8.05 3.646 4.040 5.743*** 0.000
讨论 4.355 3.147 0.673 0.945 6.215*** 0.000
听讲 4.468 3.786 0.531 0.728 5.192*** 0.000
课堂作业 4.645 3.569 0.551 0.923 5.503*** 0.000
表5-2得出,学生在举手次数、讨论、听讲和课堂作业等观察指标上都存在显著的角色差异,表现为学生干部平均每堂课上的主动举手次数、讨论中发言的积极程度以及听讲、课堂作业过程中的认真程度普遍比普通学生要高。
四、研究分析
4.1 国内外学生数学课堂参水平的现状比较分析
从本研究调查中发现只有72%的高段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积极参与课堂,并且参与程度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状态(见表4-6),即课堂表现处于中等的学生数量最多,其余各项分布均衡,其中37.5%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言,72.9%的学生能认真地倾听他人的发言,并指出发言中的不足,但也有2.1%学生不回答教师的提问,4.2%的学生极少或者不听他人的发言。而国外94%的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上积极的参与,并和教师学生进行互动。吴康宁对中英两国小学课堂活动的时间构成作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个体、学生小组、全班同学发生交往的时间占整个课堂教学时间的比例分别为45.4%、0.2%、54.4%,而英国教师的比例则是71.6%、9.4%、19%。中国小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与教师交往的时间占了课堂教学时间的93.2%,与其他学生交往仅占6.8%。而对于英国小学生来说,这两个比例分别是45.9%和54.1%。 由此本研究认为,国外小学生课堂参与水平比我国高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是我国小学大都是将近50人的大班教学,相对国外20多人的小班教学,我国小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机会较少,互动机会少了,那么学生参与的机会必然也少了;二是我国的数学老师一般较为严厉,使得学生有畏惧数学老师的心理,在数学课堂上经常有不发言或不参与集体讨论的学生,也有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学生;三是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得数学课堂没有文科性的课堂气氛那么活跃与轻松。虽然日本也被称为“考试地狱”的国家,但他们很少机械性的练习,数学课堂上老师只让学生解决一、两个题目。而我国数学课堂大量的习题演练,使得学生感觉乏味,因此,我国的数学课堂环境需要改善,要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轻松、愉悦的数学学习;四是我国数学课堂教学具有结构化的特点,老师一般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周密的思考、精心的设计。严谨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基础训练是有利的,但这样的教学过程往往会牵着手带着学生走,阻碍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的发展。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挑战机会,让他们多点自我探索和发现数学问题的机会。 4.2 关于高段小学生课堂参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4.2.1 学生数学课堂参与水平的性别差异
对于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性别差异,本研究分析的结果是男女学生在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和讨论中积极发言指标上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见表4-7),这与课堂观察的结果相一致(见表5-1)。另外,从课堂教学的观察结果分析,男女生在课堂参与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表现为在做作业和听讲方面女生比男生更积极认真。
但本研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国外相关研究的结果表明,学生课堂参与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男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比女生更为积极主动。在课堂上,男生有更多直接的主动言语行为,对教学内容或讨论主题等表现出更多的不遵从,女生的课堂参与率低于男生,并且在与教师的言语互动中更少主动发起言语行为。而国内沈嘉棋,赵燕等人的研究均表明学生的课堂参与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参与程度更高。这说明在造成学生课堂参与性别差异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课堂参与的性别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男女学生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这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民主、平等的精神不相符合。
比较国内外研究结论,本研究结论可以这样认为,虽然从心理学上来说,女生的语言发展先于男生,她们的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发展都比男生早,但从课堂观察来看,现在教师在对待男女学生的态度和评价上还是基本一致的,不会因为男孩子攻击性强而对他们进行控制,也没有因为女孩子安静、细心而给予更多的鼓励。教师基本做到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依据他们的学习表现客观评价。笔者通过对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性别差异的研究分析,提出数学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依据他们的学习表现客观评价,是提高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课堂参与水平的一个有效措施。
4.2.2 学生数学课堂参与水平的角色差异
本研究中,问卷调查(见表4-8)与课堂观察(见表5-2)的结果都证明学生的课堂参与存在非常鲜明的角色差异,我们发现学生干部的课常参水平比普通学生要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担任班干部生学生成绩比较好,我们己经分析了学业优秀生的课堂参与水平比其他学生要高的原因,因此学生干部的课堂参水平比普通学生高就在情理之中。其次,教师与班干部因管理班级产生多种相互联系,进而加深了班干部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从中他们感受到教师更多的信任和重视,在课常上他们就更期望自己能遵守纪律,认真倾听,努力与教师完成教学活动。因此,他们的课堂参与率总是比较高的。小学生课堂参与的角色差异实际上同样体现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换个角度看这一问题,科学地利用学生角色的设置,又可以促进课堂教学中公平教育环境的创造。教师可以在班级中采取班干部轮流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承担班集体管理的责任,这样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及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与教师更多的交往机会,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重视与信任,那么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必然会有所提高。
4.2.3 家长对学生课堂参与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中,问卷调查的结果(见表4-9)得出学生得到家长的关心和鼓励程度与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水平有较鲜明的关系。黄河清等研究表明,父母的关心和支持学生的学习程度越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越高,这与本文的研究结论相一致。此外还有些父母由于文化相对不高,再加上现在高段小学生有部分参加奥数班,大多数题目都较难,回家时问家长,家长也不会,这样学生会以为父母都不会那我也不做了或父母都不会做那就是很难自己肯定做不出来,久而学生觉得数学难而不去思考。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家长应该在学生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家长可以定期向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了解学生的近期学习状况和日常表现;家长遇到孩子提出不会的问题时,不要直接说太难或者不会做,尽力启发孩子,让孩子自己积极思考,鼓励孩子尝试着解决。
4.2.4 教师对学生课堂参与水平的影响
(1)师生关系对学生课堂参与水平的影响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师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支持则是指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学业上的帮助和鼓励。师生冲突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绪对立或公开的对抗,往往伴随着师生双方强烈的消极情感。
本研究结果表明(见表4-10),师生关系与学生的课堂参与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即师生关系越好,其课堂参与水平就越高。学生得到教师学业上的支持和鼓励越多,学生对教师的认同越高,则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就越高。这与王耘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的来自数学教师的尊重、理解、关心和支持会促进他们对学习的投入,从而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程度,这样学生也会从心理上对教师接纳,包括对教师外在和内在两方面所显示出来的东西的认同,学生尊敬、佩服老师,甚至希望将来成为像教师一样的人,这样学生会从心理上积极配合老师,上课的注意力会更集中,课堂参与也会更积极。因此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质量,还必须从改善师生关系入手。
(2)数学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课堂参与水平的影响
教师人格特征指的是教师的性格特征、道德品质、气质特点、工作能力、个人修养以及学术研究水平等的总合。
本研究结果表明(见表4-11),数学教师的人格特征影响学生课堂参与水平,即学生在幽默风趣、平易近人、性格开朗、关心学习的教师的课堂上参与水平高与那些冷漠严厉、不负责任的教师。由于教师人格更多地是通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并对教育、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表露出自己的人格特征,同时也将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水平。若教师幽默风趣、平易近人、性格开朗、关心学习,在课堂上才能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民主的师生关系,包容学生在课堂上所犯的错误,并虚心接受学生的反馈意见,这样学生才敢于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教师。
推荐
  • 小学一年级教学专题研究---写字专题

    开学第一天我就教给学生握笔的姿势,以及写字的姿势,用图片以及自己的示范让小朋友明白怎样才是正确的坐姿与握笔的姿势。 可是第一次写作业,什么情况都有:大多数同学都是趴着写字的,而且写字时只会有一只手,另一只则空了下来;有些学生笔拿得太过低了,更有小朋友像抓东西一样,抓着笔写字;有的同学靠着桌子,还有的同学一肩高,一肩底,歪着头;脚喜欢放在桌子的横杠上等等。看到这些情况后,我马上让小朋友停止了写字,再认真地教他们正确的写字姿势。并告诉他们不良的写字姿势非但不能写好字还会使你的脊椎弯曲,出现一肩高一肩低的现象。

  • 小学教师论文:课堂教学要给学生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1、要给学生思考的机会 思考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零散的知识融会贯通,在繁杂的知识中找到不同知识间的共性和联结点,加强知识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因此课堂教学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创造思考的机会。 思考需要民主而守纪课堂秩序。民主,使每位学生心情舒畅,是进行有效思考的前提;守纪,是进行思考的保障,形成一个创造一

  • 带领孩子快乐的徜徉

    课堂,对于我们来说,是带领孩子们读书学习的地方,是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成长的地方。我时常想:孩子们在小学六年的漫长历程中,能否在知识、能力、思维方面得到好的培养,语文素养能否足以为孩子的后续学习奠基,甚至为孩子的整个生命成长奠基,一个班主任老师,一个语文老师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给他们、帮他们、引领他们图上什么颜色她就会是什么颜色;我们日复一日的熏陶、影响,直接决定了孩子们会成长成什么样儿。而此时,暂无不谈班主任的影响,仅一个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我要追求带领我的孩子行走在快乐学语文的道路上,

  • 浅谈语文课堂导入的设计与实践

    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的第一感知,成功的导入应该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需求,使他们有乐观的情绪,饱满的激情,认真的态度,旺盛的求知欲,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学实践中,根据需要,设计和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关键词: 导入 方法 实践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是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它犹如课堂教学的门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

  • 我的班级,我的孩子——我的班级管理智慧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随学生一起来到了这所新建学校临洮县第三实验小学。面对新的学校、新的学生、新的班级,我真的有些困惑身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该怎样去带?又能带好这个班、这帮孩子吗?但新建学校紧张的节奏不容你有过多的思考与顾虑。所以,在学校以严为中心,主抓养成教育的前提下,我只好咬紧牙上任了。 严字当头,及时沟通作保障 严师出高徒,这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古训,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需掌握好度,随时了解学生的动向及心理。否则,一味的严恐怕会适得其反。 我班共有学生44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26人,

  • 一线老师对“有效教学”的解读

    上周五,有幸参加了苏州市名校长、名教师第4次例会,学习了各位老师对有效教学的解读。有一点自己的感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总是希望自己的教学是最有效的。总感觉忙忙碌碌于日常的琐事,一刻不得闲,如果辛苦的付出只换得个无效,那岂不冤? 但要有效,容易不? 首先是有个评价问题。在沙龙时,有一个物理老师说得大家都觉得很直接。他问在场的有体育老师么?他想问问体育老师,是不是每一个练体育的人通过练习都会有好的体育成绩?比如说长跑,不可能每人到最后都是世界冠军吧?练体育的是要先考察身体素质的,比如说肌肉比如说骨骼。否则。但

  • “走进孩子的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或是拆迁户。大部分家长都在服装长里上班,孩子由老人照顾着。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的溺爱,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让孩子多参加劳动,总是怕孩子吃苦,说现在家务又不多,他们只要好好读书就可以了,何必让他们受累;要么就是认为孩子在学校累了,心疼孩子,不让他们干。造成孩子事事依赖,任性,能力缺乏。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关心孩子快不快乐,更多的是关心孩子的分数与成绩是否理想。一见孩子没事或玩一会,心里就发火,光知道玩,看你能有多大出息!就脱口而出,逼着孩子加班加点,马不停

  • 让学生自主学习之花绽放——浅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技能,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显得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是通过各种手段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多媒体辅助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学习、感悟、运用、迁移;单词的背诵是一件枯燥、痛苦的学习环节,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bomb, spelling games, whats missing等,培养学生对单词拼读、

  • 让学生汲取终身受益的教学“营养素”

    生物课堂上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科学探究引入义务教育段生物课程标准,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获取生物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情感,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这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初一生物教材上有一个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