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题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题反思

更新时间:2014-07-22 09:12:06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题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离不开形,形离不开数。在朱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课开始朱老师就创设了“分蛋糕”这一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从一开始的“将4块蛋糕分给2人,怎么分?”逐渐过渡到“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很自然地引出了分数1/2这个新知识。但到了这里。朱老师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趁热打铁请学生用一个圆形来折出它的1/2,从而将抽象的1/2这个分数通过形象的折叠展示了出来,使学生充分的理解1/2的意义。接下来又请学生同坐亲自动手来形象了解什么事1/4等分数,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总之,在这节课中,朱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提供了探究的材料和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感悟分数的含义。

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时候,朱老师也很好了利用了刚才所折的图形,使数形得到紧密结合。但个人认为,如果能把圆形换成长方形,那么当学生在比较1/2、1/3时,可以把1/3折出来,比较起来也就更加直观了。
相关阅读
推荐
  • 谈数学语言的规范化

    在短短几个月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上课回答问题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话太多、不精练、讲了很多却说不到主要内容等。一开始我也没有引起重视,觉得可能一年级的孩子都需要这样的过渡阶段。可是一段时候过去这种情况并没有转变过来,进而也发现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在数学课堂里,语言的不规范,在不经意间会反映出学生思维的一种混乱。与语文课上学生的发言不同,数学课上必须要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用精练的数学语言来讲。于是慢慢地我开始有意识的注意到这点。 我觉得数学语言的规范要从教师本身开始,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

  • 论文: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把握操作的核心

    【摘要】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更是占了主导地位。低年级数学教材中经常会为学生设计摆一摆、分一分、拼一拼等操作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更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操作使算法算理脉络清晰,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操作的核心就是帮助学生数形结合从形的角度来理解数的抽象;操作使概念认知印象深刻,在低年级的概念认识教学中操作的核心是建立表象沟通联系;操作使解决实

  • 全国“学成导航·活力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专题研讨会

    2011年5月,我来到了美丽的江海门户海门,参加《全国学成导航活力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专题研讨会》。在这一天半的时间里,我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和潘小明的课,参加了专家学者们主题讲座,让我感受非常的深刻。我想谈谈这两天来我的收获。 首先,对学程导航的理解。在去海门之前,我对学程导航已经有所了解,但对其核心内容和价值取向却不甚了解。在活动的开始,许新海博士在开幕式中就为我们深入简出的讲解了学程导航核心价值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学程导航直接指向于学生围

  • 三角形的认识 教研组说课

    一、找准起点,主动建构知识 所有的教学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也只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的学习学生才能充分让学生参与。《三角形的认识》这一内容在教学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广泛接触了表面是三角形的物体,看到三角形的形状,就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三角形也已经是同学们学习的朋友了,在小学二年级也已经认识了直角三角形,我们的孩子对三角形已有自己的认识。今天的课堂无非是对同学们直观认识的三角形进一步整理和归纳,从理性的层面来分析和提升。基于这样的认识,一开始就切入主题,让孩子用手指书空三角形,

  • “小数乘法简便运算”教学的细节反思

    教学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一课时,我在课前设计是将学生已学知识整数的简便运算与新接触的小数乘法的知识相联系,从而迁移到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的内容上来。首先,边复习整数的简便运算,边说运算定律,再由口算引入小数乘法的计算,为新课作好铺垫,其中出现一些与本课内容有密切关系的题 (如;0.2 5,1.25,0.08,0.4),让学生自然地进入新课。 让学生在复习整数简便运算定律的基础上,尝试能否运用到小数乘法当中,培养学生大胆联想的学习方法(这是数学课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对于今后的许多知识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

  • 在“认识钟表”中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 一年级上半学期学生只需要会认整时和半时。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来认识钟表呢?反复研究教材后,我在教学时渗透了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如何区分整时和半时呢?我让学生看分针,如果分针指着12表示是整时,如果分针指着6表示是半时。现在学生在认识钟表时,都知道先看分针来确定是整时还是半时。

  • 利用数形结合来体会分数的意义

    本节课朱老师在讲解分数的意义时,非常注重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条件。老师再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 进一步让学生来探究分数的意义,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官认识。例如本节课朱老师安排了好几次的操作活动,在认识1/2时,学生通过分月饼初步感知了1/2的意义后,师又安排了一个找圆形1/2的活动,让学生从实物上升到抽象图形的认识。认识1/4时,学生利用圆形和一张正方形纸,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折法,所呈现出的这张纸的1/4也不同,通过这种方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进行思维训练。同时让学生感悟,尽管折法不

  • 课堂在“变”中精彩 ——听陶雪芬老师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本周二,我走进了二年级的数学课堂,听了陶雪芬老师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课教学。整节课,陶老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画面,温柔的话语,带领孩子们通过动手画一画的实践活动,理解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教学中,陶老师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进行引导。 变式练习中构建新知 陶老师让学生画一画。第一行摆了2盆花,第二行的盆数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应该摆几盆呢?第一行摆了2盆花,现在有10盆花,可以放这样的几堆?陶

  • 小学数学阅读:问题、实践与反思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阅读的理性回归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亟须关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数学阅读的价值取向是数学阅读的归宿,有效的数学阅读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实践中,应提供材料让学生体验数学阅读的愉悦,多渠道延伸让学生感受数学阅读的作用,并以此作为数学阅读的起点。同时,以多种策略提高解读教材能力、掌握方法提高审题能力的数学阅读教学策略为主线来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有效的数学阅读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当下小学生数学阅读的情况不容乐观。 (一)典型现象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