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追寻数学本质中凸显“数学味”——评金老师的“抽屉原理”

追寻数学本质中凸显“数学味”——评金老师的“抽屉原理”

更新时间:2014-07-22 09:12:15

《追寻数学本质中凸显“数学味”——评金老师的“抽屉原理”》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很多年前,听说过“抽屉原理”这个奥数知识,从没有接触过,更谈不上去研究,真不知怎么上这个内容。所以这次听“抽屉原理”很盼望,听后确实学到了很多。金老师的课真是节好课,因为这节课是原生态的,充满“数学味”的课;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数学本质。

“抽屉原理”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且灵活多变,可以解决一些看上去很复杂、觉得无从下手,却又是相当有趣的数学问题。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抽屉原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金老师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设计时着眼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操作初步感知“抽屉原理”,到带领同学们利用枚举法,假设法和反证法学习“抽屉原理”,再借助算式思考,推出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原理的由来,为课堂增加数学文化的气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1、开门见山,初步理解物品与抽屉的关系

本课一开始,让学生读课题,追问着:抽屉问题与什么有关,看似简单,却沟通了生活情景与数学本质的联系,抽屉原理就是讨论物品与抽屉间的关系。接着金老师顺势揭示: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至少几个物品放在同一个抽屉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研究的要求。简单有效。

2、从具体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理解“抽屉原理”的本质

课中,金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猜想、验证、推理、应用的过程。关注了“抽屉原理”的最基本原理的形成过程。先从4个苹果放3个抽屉,可以怎么放?让学生动手操作以画图等形式,采用列举法,让学生把4个苹果放入3个抽屉中的所有情况都列举出来,以直观的方式,发现并描述、理解最简单的“抽屉原理”即“苹果数比抽屉数多1时,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苹果”。学生在借助直观操作发现,把4苹果 “平均分”到每个抽屉,每个抽屉分到1个苹果,剩下一个不管放到哪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有2个苹果,“用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数学规律来表示。接着,引导学生将物品数比抽屉数多1,不用摆放、画图直接推理的情况,使学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的自主探索的过程,学生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只要放的苹果数比抽屉数多1,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2个。同时,学生感受了只要“商+余数”就可以了。

再探究物品数比抽屉不是多一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到底是“商+余数”还是“商+1”,并通过讨论和说理活动,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初步的“数学证明”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能力。从物品数比抽屉数多的一般抽屉问题,引导到物品数比抽屉少或相等时的特殊抽屉问题,“商+1”这个结论是否成立,引发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让学生经历了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抽屉原理的本质。

3、回归生活,解决问题,凸显“抽屉原理”的广泛性

练习,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并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本课金老师设计形式多样化的练习。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智慧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不过,我在想,我们要明确,教学知识不光是让学生按照公式来套用公式,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所以在让学生充分说理的基础上,更明确把什么当作“抽屉数”,把什么当作“物体数”也是相当重要的。
相关阅读
推荐
  • 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的形式要求。课堂提问是数学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核心。数学教学呈现在课堂上有时就是一个问题教学,在教学中经常设置问题串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老师帮助下回答教师设置的问题其实就是古人所说的释疑、解惑过程。八上《2.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中授课老师就出示了:(1)财主让阿凡提测量河宽?(2)财主大儿子跑来为难阿凡提提出问题;(3)小儿子过来又提出问题;(4)财主不服气提出问题;(5)最后国王提出问题。这一连串的数学问题串来解决本堂课所要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数学课堂就是呈现

  • “数学作业我优秀”――形成性评价的一点做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觉得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管是作业还是测试成绩,两极分化较明显。这固然与学生大脑反应的快慢,接受能力的高低有关,但是我觉得与学生学习习惯不良有着更大的关系。有的学生平时作业拖拉,细心、认真不够,上课不专心听讲等,是导致成绩跟不上的主要原因。我尝试开展了以数学作业我优秀数学作业我优秀了为主题的比赛。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改变部分学生学习被动局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一)、班级分四个小组,指定一个学习主动,习惯好,成绩优秀的学生但当负责人,

  • 在反思中促进养成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数学课堂中,通过展示练习、课堂小结,可以及时引导学生反思,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最近,学生在练习历年的期末检测卷时,碰到了这样一道题目:用1、2、3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的三位数有( )。我在分析时展示了两位学生的试卷,其中一位是按照规律写的,而另一位则没有按照规律写,并且漏写了一个。然后,请学生们讨论一下:你喜欢谁的写法,为什么?学生们纷纷表示喜欢按照规律写的一种,并说明了这样写的好处。于是,我就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反思了:你是怎么写的呢?你为什么写得那么好?你

  • 三角形的认识 教研组说课

    一、找准起点,主动建构知识 所有的教学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也只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的学习学生才能充分让学生参与。《三角形的认识》这一内容在教学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广泛接触了表面是三角形的物体,看到三角形的形状,就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三角形也已经是同学们学习的朋友了,在小学二年级也已经认识了直角三角形,我们的孩子对三角形已有自己的认识。今天的课堂无非是对同学们直观认识的三角形进一步整理和归纳,从理性的层面来分析和提升。基于这样的认识,一开始就切入主题,让孩子用手指书空三角形,

  • 让学生在自主研讨中掌握分类思想《四边形》反思

    李 老师的教学片段: 出示七个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不规则四边形、等腰梯形和一般梯形。 师:同学们,这些图形中你最熟悉的是哪个图形?或者说你从小最早认识的是谁呢? (学生的答案不一,教师无法从长方形和正方形开始研究。) 师:你最喜欢哪个图形?找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研究一下他的特点。 (学生不明确,有的在自己的本子上画起了图形) 反馈2个图形: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4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如果让你给这7个图形分分类,可以怎样分? (学生思考几秒钟,教师让一生

  • “找规律填数”的案例反思

    找规律是数学中一个较大的范畴,也是一个难点,要学生找准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和正确的评价。如若教师自身带有不确定性,则很难有精彩的课堂。这里我看到了一个找规律填数的案例: 1 6 5 7 () () 2 12 10 () 20 () 在学生找出规律:上面的数乘2等于下面的数,下面的数除以2等于上面的数。以后,有学生提出了最后一组上下括号都可以填0,又有学生进行了反驳。教师对于0这种特殊情况备课时并没有作好预设,因此课堂上思维盲目的跟着学生走,无法发挥课堂指导者的作用,另外教师自身对教材理

  • 对数学教学细节中潜在误区的反思:超值的夸奖

    这是一堂一年级数学课。某同学一段不算很精彩的回答完后,老师对他大加赞赏,并与全体学生一起大张旗鼓地称赞:棒!棒!你真棒!继而发一份象征性的小奖品。被表扬的同学鞠躬还礼,谢谢 !这种情形在课堂上多次上演。课后,几个同学围在一起互相欣赏奖品,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想方设法多鼓励学生,保护和激励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调节催化学生的积极情感,以形成积极的强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但凡事都有个度,表扬鼓励并非灵丹妙药,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要讲究方式,切忌廉价、夸张

  • 学习需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根本动力

    解决问题的动机是推动学生开展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行为科学认为:动机是驱使人产生某种行为的内在力量,它是由人的内在需要所引起的。当学生内部产生学习需要后,它就能有效的影响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去学。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呢?前后知识对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对比学生就能产生认知冲突,而生发学生产生学习需要的动机,打开学生自主探究策略的思维大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所以教师要善于设计能触发学生学习需要的例题。案例:在教学解决问题策略替换一课时,先出示了一个准备题:小明把

  • 在平淡的课堂中感受瞬间的精彩

    今天,我在上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一课时,让我也感受了瞬间的精彩。可以说,五年级的数学第四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的内容并不难,可要把这种计算课上的精彩却是有难度的。我一直在努力追求着,可能让自己上的满意的课还真的很少,感觉自己的课上的很平、有时有点闷,原因是学生都以为这个内容自己预习就能看懂,所以,没有必要化大力气、化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很少能让我进入状态上一堂出乎我预料的课。 上星期参加了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考试,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示,明白了一堂好课要上的大气、灵气,要敢于摆脱教材的束缚、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