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在平淡的课堂中感受瞬间的精彩

在平淡的课堂中感受瞬间的精彩

更新时间:2014-07-22 09:12:16

《在平淡的课堂中感受瞬间的精彩》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今天,我在上“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一课时,让我也感受了瞬间的精彩。可以说,五年级的数学第四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的内容并不难,可要把这种计算课上的精彩却是有难度的。我一直在努力追求着,可能让自己上的满意的课还真的很少,感觉自己的课上的很平、有时有点闷,原因是学生都以为这个内容自己预习就能看懂,所以,没有必要化大力气、化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很少能让我进入状态上一堂出乎我预料的课。
上星期参加了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考试,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示,明白了一堂好课要上的“大气、灵气”,要敢于摆脱教材的束缚、教案的束缚和原定思路的束缚。自己好想也能把这种感觉出现在自己的课堂上。早上走在上班的路上不禁我种感慨:时间真的如流水,转眼一个学期就要很快结束了,今天我要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将是这册书的最后一个知识点了,我能今天上一堂好课吗?
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带着饱满的情绪走进教室,开门见山地直奔主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是第四单元的最后一个知识点,有关“分数、小数混合加减法”,你们有信心学好吗(我是有意把嗓门提高了八度)?班上的郭同学大声地回答:“行!”其他同学都笑了,也应和着。我满意地点了点头:好!让我们一起来看这几个分数。
(小黑板出示)准备题:(略)判断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目的是复习怎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教学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独立判别,完成后同桌讨论、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判别的?
(学生们都认真地独立完成着)
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快判别,但也有个别学生速度较慢。其中,我听了两个小组的交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判断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环视全班学生都以完成)我指名逐一进行了判别,并选择两个分数让学生讲讲是怎样判断的。
师:经过对这几个分数的练习,你能概括出我们怎样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吗?(说话时,我的目光在教室里扫视着,期待有同学能勇敢地站起来,哪怕说的不是很好。)
(过了不到一分钟),我幸喜地看到了一只胖嘟嘟的小手——是小松同学!我内心有一股激动涌上心头,他可是平时很少举手的,人算聪明,可作业一直是班上最……
(我来不及多想)
师:(伸出右手示意请)好!我们请小松来说说。小松:拿到一个分数,先判断是否是最简分数,如果是最简分数看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在含有别的质因数,这个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除了2和5以外,还含有别的质因数,这个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我第一个为他精彩的回答鼓掌,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师:你今天精彩的回答,奖你一个大苹果。(同学们都为此投来了羡慕的眼神,后悔自己没有把握好时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
……
反思:
其实,我们教师只要能用期待的眼光对待学生,哪怕是在普通的孩子都能给我们带来奇迹,带来精彩,我们教师有的是用不完的表扬和赞许,我们为什么不大方一点,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被肯定、被赏识的快乐呢。记得,班上的小松,我也为他想过许多办法,可就是效果都不灵,真没想到,我的期待、我的热情却轻易地打开了他的心扉,还感染了其他学生。

[教学片段二]
师:老师现在有一道既有分数又有小数的式题。(出示例1)你会做吗?
生:(齐说)行的。(课堂氛围很好)
师:好!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完成。
(教师巡视中发现,学生两种方法都有,有分数化小数的,也有小数化分数的。但化小数的明显要多)
(指名板演)请两位用不同方法做的学生上来板演。
师:其他同学可以看黑板上的同学板演,也可以交换同桌的本子,比较谁的方法好。
两位在黑板上板演的同学,一个化小数的只用三步就完成了,而化分数的同学却要先通分,再加减用了五步才完成,时间上多用了许多。
因此,在分析比较时,当我还没有提问:这里用哪种方法比较简便时,全班几乎是全部喊出来的——分数好,那些原先用分数做的也自叹不如。可就在全班几乎没有疑义时,有同学小平举起了高高的手,怕我不见,人都要站起来了,嘴里啷啷道:老……师,不……一定!他兴奋的话都断断续续了。他可是我的得意门生,我示意他:不着急,慢慢讲。
“老师,有的时候,当分数不能化小数时我们就不能用小数做,只能用分数去做。”
“这小子,反应真快,那不是我们例2要学习的吗?”我心里嘀咕着,“既然他已提出了这个问题,那我还有必要再按原定的思路上课吗?”我很快地思量了一下,还是决定把例1后面的试一试和例2作为学生的尝试题同时出示,目的是把刚才小平同学的想法让学生自己去处理。
……
反思:
这里本人对于教学例2时方法上的调整,我个人认为我是较好地处理了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当学生小平提到了我们在碰到分数不能化小数时,只有把小数化成分数来做。当学生有了这样的想法时,我也犹豫了一下,我该怎样处理,把试一试直接删除,对于巩固例1是不科学的,但如果不理那个学生的反应,按原定思路上课也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
我想:第一道是可以化成小数的,可以复习巩固当分数能化小数的,我们应化小数比较简便;而第二道练习题是分数不能化小数的,这里只能把小数化成分数,让学生在自己经历这种知识的碰撞后,就能较好地完成在实际学习中如何合理地选择解题方法。
为此,我的教学打破了原定的教学思路,按照学生已有的知识冲突进行教学,让学生同时独立尝试完成两种情况的练习题。从学生的练习效果可以看出我的这个调整是正确的,学生是能较好地完成比较和选择的过程。课后想想自己在课堂中的灵活处理,还能感受那瞬间的精彩。
相关阅读
推荐
  • 《亿以内数的认识》数学中心组听课活动体会

    昨天我参加了小学数学第二次中心组活动,下午又听了两位老师的课《亿以内数的认识》。课听完了,教研员姜老师点名叫我谈一谈听感,当场我真的无法说清,不是我嘴笨,不是我没有用心听,也不是上过不上过。原因是什么呢?说实话的人是好人吧,应该没有人嫉妒吧其实我不欣赏这两堂课。说明一点我自己上课水平也一般。平时我在学校里也经常参与磨课,我一般是直说观点和想法的,平时的话,我会说重新设计吧,这样总觉得不好。然后就是相互讨论,细细磨。 下午第一节课总体框架基本对的,我认同大框架,但是对使用计数器对学生训练和理解大数的力度还不

  • 把握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中的一组崭新而富有个性特色的内容,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向我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改革展现了新的理念,并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

  • 充分参与“平均分”,渗透数学模型思想方法

    小学生要认识除法,必先认识平均分。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平均分是认识除法含义的基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只有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才能为认识除法建立基

  • 期中质量调研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析

    这次期中调研卷的内容应该说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这段时间内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下面对我班在这次期中测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直接写出得数 考查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1-6的乘法口诀。我班口算的失分率为1.3%,错误率较高的是100以内的退位减法以及进位加法。 原因分析及其对策:1、算理算法掌握得不是很好。接下来在教学中要加强算理算法的教学,利用竖式帮助强化理解。2、100以内的加减法是一年级的内容,部分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没有很好的掌握。在平时练习中加强100

  • 小议绿色指标测试

    今天学校举行了小学生学习绿色水平能力测试,我监考了数学一

  • 观看《圆的认识》反思:探究性课堂的精彩

    暑假在网上观看了张齐华老师《圆的认识》一课,让我感受到了真实而富有探究性课堂的魅力。张老师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的积极性和孩子们脸上激动的神情,与自己课堂上学生的默不作声、无精打采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思教学的过程,或许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两个片段案例得到一些启发。 片段一:在活动中整体感知 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的聪明,所以,一会儿老师要把这个圆片放进信封了,让同学们把他摸出来,有没有信心? 生齐:有 师:我不会轻易的给你们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的,这里面不仅仅有着一个圆,还有其他的图形,想看看吗? 利用课

  • 磨练于课堂,反思于课堂,发展于课堂

    对于课堂教学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质量的层面上,更多的是在追寻和构建心中的理想课堂;探究着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课堂。构建理想课堂,成了每一位老师不断地追求。在新课改下,课堂已经变得丰富多采,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我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想营造一个理想课堂,让我的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不至因学习而苦恼,是我不断追求的。 数学课程标准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对这句话的理解偏差使得我们的一些数学课堂中组织了大量的没有思维的活动。数学活动只见活动不见数学,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

  • 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合理优化

    教材把最小公倍数与通分组合在一起。最小公倍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通分做准备。但我还是按照老教材在学习因数与倍数时,让学生学习最小公倍数。 新课标教材对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给出了很多不同方法。有分别写出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常称为排列法;有写出某一个大数的倍数,再从小到大依次判断它们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从而找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常称大数翻倍法;有利用分解质因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还有培训时学习的简单快捷的短除法,可书上没有出现。这么多的方法,作

  • 《小数加减法》浅谈知识结构的教学

    春江小学张丽华 《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这本书没有生涩难懂的理论,提出的问题、策略、方法都是一线老师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阅读起来既轻松又很有共鸣。通过对《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一书的阅读学习,令我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就主要来阐述一下本次读书的一些收获和感受: 在研读第一章时,这样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课型研究的实践探索过程,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有利于教师形成包括知识结构、方法结构、过程结构等多重意义的认识,而且还有利于教师逐步形成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结构化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