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比例尺运用中尊重学生的思维

比例尺运用中尊重学生的思维

更新时间:2014-07-22 09:12:15

《比例尺运用中尊重学生的思维》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学习比例尺的运用,求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书上介绍了用有方程来解答。(根据比例尺关系式列比例)其实用算术法还是比较方便的(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还可以借助线段比例尺计算,以我个人的喜好而言,我更愿意向学生推荐第二种,这更简洁。当然,我并不要求学生怎样做,只要学生能做对,各种方法都行。事实上,在学生的解答中,也出现了多种方法,以“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线大约长1900KM,在比例尺是1:40000000的地图上,它的长是多少?”为例,学生有如下几种做法:

1.常规的方程法

1900KM=190000000CM

解:设图上距离的长为Xcm。 X /190000000=1/40000000

X=4.75

这种方法最常规,也最容易理解,对于思维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我也是要求他们这样做的。

2.算术法

1900km=190000000cm

190000000×1/40000000==4.75CM

这其实是根据方程法推算而来,但从学生的作业中看,用这种方法的并不是很多,也许,对学生而言,关系式的变形还不是很自如。要加以巩固才能内化。

3、1900KM=190000000CM

190000000&bide;40000000=4.75CM

这种方法是根据1厘米表示40000000厘米,190000000里有几个40000000厘米就是几厘米的思路进行的,比较烦,特别是出现了很多的零,容易出错。但是,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这样做,其实,他们完全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

4、根据1:40000000,可知1厘米表示400千米

1900&bide;400=4.75CM

也不少学生是这样做的。

上述几种方法,根本都是在准确地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基础之上,只要理解了意义,算法是不成问题的,只要关注计算的简洁便可,我也不再强调学生一定要怎样做,我想只要学生能理解,能找到自己认为最适合的方法就行,我一直认为到了六年级,知识要融会贯通才是最重要的。

学生的作业中,一个错误是测量的错误,把3厘米多一些测量成了4厘米多一些,且不在少数,让人奇怪。第二是还有几个学生没有弄清线段比例尺是1厘米表示多少,而不是1条线段表示多少。
相关阅读
推荐
  •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今天补充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判断:三角形的面积一定,三角形的底和高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很多学生认为不成比例,因为底乘高不等于面积,这是学生初学正反比例时经常会出现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1. 把握正反比例的本质。都有两个变量和一个不变量,两个变量的乘积一定它们就成反比例,两个变量的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 2. 善于从提供的信息中寻找不变量,并学会自己举例。如装订一批电脑,每天装的台数和装的天数。这里的不变量是总台数,假定这批电脑有600台,每天装60台,需要10天;每天装1

  • 《亿以内数的认识》数学中心组听课活动体会

    昨天我参加了小学数学第二次中心组活动,下午又听了两位老师的课《亿以内数的认识》。课听完了,教研员姜老师点名叫我谈一谈听感,当场我真的无法说清,不是我嘴笨,不是我没有用心听,也不是上过不上过。原因是什么呢?说实话的人是好人吧,应该没有人嫉妒吧其实我不欣赏这两堂课。说明一点我自己上课水平也一般。平时我在学校里也经常参与磨课,我一般是直说观点和想法的,平时的话,我会说重新设计吧,这样总觉得不好。然后就是相互讨论,细细磨。 下午第一节课总体框架基本对的,我认同大框架,但是对使用计数器对学生训练和理解大数的力度还不

  • 谈数学语言的规范化

    在短短几个月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上课回答问题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话太多、不精练、讲了很多却说不到主要内容等。一开始我也没有引起重视,觉得可能一年级的孩子都需要这样的过渡阶段。可是一段时候过去这种情况并没有转变过来,进而也发现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在数学课堂里,语言的不规范,在不经意间会反映出学生思维的一种混乱。与语文课上学生的发言不同,数学课上必须要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用精练的数学语言来讲。于是慢慢地我开始有意识的注意到这点。 我觉得数学语言的规范要从教师本身开始,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

  • 让学生在自主研讨中掌握分类思想《四边形》反思

    李 老师的教学片段: 出示七个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不规则四边形、等腰梯形和一般梯形。 师:同学们,这些图形中你最熟悉的是哪个图形?或者说你从小最早认识的是谁呢? (学生的答案不一,教师无法从长方形和正方形开始研究。) 师:你最喜欢哪个图形?找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研究一下他的特点。 (学生不明确,有的在自己的本子上画起了图形) 反馈2个图形: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4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如果让你给这7个图形分分类,可以怎样分? (学生思考几秒钟,教师让一生

  • 乘法口诀中的类比思想方法的渗透

    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的自然和简洁。 在2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第一课时5的乘法口诀,通过创设情境,先利用加法计算出2个5、3个5、4个3、5个5相加的和,然后利用乘法的意义把乘法和相应的加法对应起来,得出每个乘法的得数,然后再根据乘法算式自编口诀,再进行交流和修改,从而得出正确的5的乘法

  • 数学反思:分数应用题的体会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应用题的重点和难点,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深深体会到,要让学生学好分数应用题,就要熟悉和掌握各种类型分数应用题的特点、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进而提高解答各类复杂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在分数应用题中,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看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再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就迎刃而解,如何找准单位1的量是分数应用题这个难点中的难点。在教学分数应用题的乘、除法时,只要找准单位1的量,就能很熟练的解

  • 三年级随笔:今天的上课真有趣

    今天,孩子们要学习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本来打算自己讲的。在批孩子们的回家作业时,发现我走的两天里布置学生自己找计算题做,竟然有好多学生找了多位数乘法。于是就临时决定让孩子们自己给自己上课。 上课了,走进教室,简短得师生问好后。我说:今天,我不上课。孩子们一惊,我又说:想让你们自己上,老师当学生。孩子们有的兴奋,有的沉默。我又说:先看书十分钟,想一想你怎样才能讲得让大家明白。 很快十分钟过去了,孩子们跃跃欲试。 第一位学生上来,一声不吭,拿起笔写上竖式 1 2 3 3 6 然后手指指着竖式嘴里念道

  • 数学观摩课反思——用严谨、生活的态度去做好每一节课

    上周四,我有幸参加了在黄河路二小举办的郑州市数学观摩研讨课,在那里,我见识了很多老师的风采,领略了他们的教学魅力。现在我把感受、体会到的其他老师的优点情况汇报如下: 首先,我很欣赏那位《认识百分数》的老师,他的课堂你会发现与生活息息相关,他把我们生活当中常见但不注意的百分数带进了课堂,让我们觉得数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学好数学,我们的生活都会随之变的简单。其次,老师都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了课堂里面,如《平面图形面积复习》让学生去探究各个图形的面积公式的由来,不再是让大家简单的记住,而是自己发现并给以总结。充分

  • 负数意义的一步步深入

    负数对学生来说不陌生,在我平时的教学中,也会遇到不够减,总有学生会提醒:老师,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学生也已经学会了看温度计上温度,会用负数表示温度,对负号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负数对学生来说并不生疏。本周三上午我们学校进行开学典礼和始业教育,没有上数学课。于是,我布置了前置性回家作业,完成书本上的练习。虽大部分学生知道负数,会读负数,会做书上的练习。但对负数概念的理解还是模糊的。本节课在学生交流生活中的负数引入,把重点定为理解负数的意义,同时利用温度、生活中的负数、数轴来加深学生对负数意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