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读《阅读反馈: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生长的“肥沃土壤”》有感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读《阅读反馈: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生长的“肥沃土壤”》有感

更新时间:2019-01-26 10:59:18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读《阅读反馈: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生长的“肥沃土壤”》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阅读反馈: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生长的“肥沃土壤”》出自期刊《小学数学教育》2017年1-2月的第23-24页,作者是来自江苏省南京市逸仙小学的吴卓老师。文章中的数学阅读,是指学生阅读教材教辅书籍以外的数学相关的书籍、文章、或材料,。这篇文章先从数学阅读的现状和信息时代的要求来分析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用项目引领数学阅读测查,以及具体评价学生阅读的具体适切的方式。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和我不谋而合,也有不少地方使我深受启发。

在前一篇中,我们深入分析了数学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数学阅读可以助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成长。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数学阅读的指导呢,就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数学阅读的目标

数学阅读的目标与语文、英语方面的课外阅读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数学阅读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积累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主要目标。

二、提供丰富适宜的阅读材料

吴卓老师指出:没有一定数学阅读量的积累,无法实现数学阅读能力的生长。玄武区小学数学教研团队依据校情、学情将数学历史、数学典故、数学人物、数学事件,数学报刊、数学绘本、数学童话等众多数学阅读材料进行分级整理,既可以为不同年段的教师开展数学阅读教学提供参考的依据,也进一步明晰了数学阅读数量测查的目标。阅读材料的分级整理,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构建了科学的体化的目标培养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的实际能力选择恰当级别的阅读材料。

因此,在要求学生阅读数学之前,我们老师要先阅读,而且要读的更多更广更深入。

我们要为孩子们选择适合他们目前数学能力和基础的课外读物,如徐州市2018年11月举办的首届“数学阅读”推介活动上,朱爱玲教研员为大家整理了《小学数学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详见附件1)。除此之外,我们应该寻求志同道和的伙伴像玄武区小学数学教研团队一样,根据所在地区,学校的情况,学生的情况,联系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整理相应的阅读材料。这需要教师们付出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一个两个教师而言,很难自己整理出较好阅读材料。我认为利用好优秀的期刊就显得比较好操作。首先,期刊往往是分年级发行,内容比较贴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三、多样的评价检测方式

我们班学生大部分都订了《小学生数学报》,在教学中我也经常布置学生阅读小数报,但没有很好的进行反馈,所以效果并不理想,有的孩子只做题目,不读其他文章,有些孩子读了文章但却未必能够很好的理解故事背后的数学本质。因此,数学阅读活动前要明确阅读任务,阅读后要有一定的评价和反馈。文章提到的一些测查方法非常值得借鉴。

1.学生通过在阅读卡上,记录自己阅读的时间,内容,页码或者读后感。这样既能看出学生读的量,也能体现学生阅读的品质。除了记录阅读卡,还有制作数学手抄报,写小论文,做小研究报告等形式。

2.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来推荐读物,分享阅读的收获。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内化,对于提高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数学阅读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在笔试中尝试设计阅读理解类题目。
附件1   
小学数学课外读物推荐目录
第一学段:《数学绘本》、《数学花园漫游记》、《开心数学故事》、《数学学家爷爷讲数学童话》、《马小跳玩数学》、《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
第二学段:《500个最新世界善著名数学智力趣题》、《好玩的数学》、《数学思维数》、《魔法数学》、《我的第一本数学书》、《李毓佩数学童话集》、《数学百草园》、《数学家的眼光》
第三学段:《故事中的数学》《走进奇妙的儿何世界》、《幻方与素数》、《登上智力快车》
相关阅读
推荐
  • 小学数学学科组第一学期“小班化教育”主题研修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运用小班化教育理念,有效开展分层作业 主题由来 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的着眼点主要在这一点上) 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提出的要求.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而应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而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更是我们实行素质的一个重要理念.

  • 深入研读教材,合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在意义的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突破这些教学难点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正确解读教材,把握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学生创设一条认识分数的最佳途径。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数形结合,无疑应成为突破本课难点的最佳途径。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 数形结合是

  • 在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教研课《四边形》反思

    本周上了教研课《四边形》,这节课是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3个: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他们的角都是直角。2、通过画一画、找一找、剪一剪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探索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在数学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既符合新的课程标准,也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所以

  • 给数学课添点色彩———“建设理想课堂”教学反思

    若让孩子用颜色来形容一门课,那数学课是什么颜色的?很多学生会用黑白来形容,学生的这一回答绝不是对于数学本身缺乏兴趣,他们为什么感觉数学课不是五彩缤纷的呢?这引起了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反思。 很多时候,数学课堂受到考试的引力,不得不转入题海的轨道之中,而在这一偏离素质教育和远离新课程理念的怪圈中,教师往往只追求对与不对、会于不会、懂与不懂这样的课堂就像一道判断题,只有对错。也难怪学生会用黑白这两个完全相反的颜色来形容数学课了。 之前,我执教一节数学课,尽力让学生去感受一堂充满色彩的数学课。内容是三年级的《

  • 微格研练,促我成长

    微格研练,曾经对这个课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它所讲何事,但通过一次次参加这个课题组的学习活动,让我对它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它就像一面大镜子,能让自己更直观地看到在教学上的不足,知道自己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从而使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 本学期上了一堂教研课《算24点 》,这是一堂在教学完乘法口诀之后的活动课,通过玩牌这样一个活动,提高加减乘除的口算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说这是一堂让学生很感兴趣的课。 一、导入部分的研练 研练前的设计:老师举起扑克牌: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扑克牌。你

  • 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分析和建议

    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两类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经常要用到,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又因为这两类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因此它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一、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分析 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集中反映在含有倍比关系的那个条件中。倍比关系所表示的意义可分为两种: 一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其表述形式有: (1)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如红花朵数是黄花的; (2)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它的)几分之几,

  • 小议绿色指标测试

    今天学校举行了小学生学习绿色水平能力测试,我监考了数学一

  • 深挖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小数乘法例5创设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入倍数是小数的学习。教材通过女孩提问:我算得对吗?引出验算。验算的方法教材呈现了两种,一种是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二是用计算器验算。通过观察,进一步研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以我的教学经验,有的学生对于积与因数的关系一直没有什么感觉,特别是到了六年级还有不少学生无法判断。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 没有课件和粉笔的公开课

    本学期听了近百节课,其中最亮的课肯定是现代与经典,这些课一如标题现代的,又是经典的。本次活动,我全部都作了现场电脑记录,共计3万多字,其中包括13节课、4个报告,另加每节课后的感言。 此次的现代与经典与往届相比,有几处让我觉得很新鲜,使我对大师的课堂又多了一份景仰。 1.没有试上的公开课。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贲友林老师上的《乘法分配律》,因为是按进度且用了生本的形式,根本无法预料具体班级的实际情况,所以他大胆地上了一节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试上的公开课。课上,多的是南师附小孩子的声音,那种学习的状态是让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