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建立班级秩序与规则——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案例式解读有感

建立班级秩序与规则——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案例式解读有感

更新时间:2018-09-05 15:56:01

《建立班级秩序与规则——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案例式解读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幼儿之间的”你争我夺”事件常常会发生,吃饭时间抢所谓的好勺子、区域游戏中争抢游戏材料、角色游戏时争抢同一个角色……虽然教师经常会教育幼儿要互相谦让,但是孩子们毕竟年纪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愿望. ,特别是小班孩子更是发生的频率高。对于这样的事情发生后,教师有时候忙于应付准备上课或者准备游戏材料等,往往都是简单了解一下情况后,一般都是强制干预或者就满足“弱事群体”,也没有太多地顾及到每个孩子的内心感受。

读了书中幼儿园教师准业标准的第37条:建立班级秩序与规则,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安全、舒适。这个要求中的“你争我夺”案例后使我感受颇深。案例中一位老师在处理孩子争抢汽车玩具时,她是这样处理的:我们来玩公共汽车进站的游戏吧!“嘀嘀,汽车来了,开到什么站?”老师边说边将汽车推到其中一个孩子的身边,这个孩子就开心地边接住边说,开到某某站。“下一站开到哪里呢?”教师提示他将汽车推向另一个孩子。就这样小汽车在两个孩子手里开来开去,矛盾解决了。孩子也很开心地玩起来了。她认为教师应该创设一些共同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无痕无迹地建立起班级秩序和规则。还有一个老师碰到两个幼儿在争抢都要到美工区画画,老师就让一个稍微先去的孩子画画,另一个去选择别的游戏。这个幼儿虽然听话离开了,但是看的出他内心的不快乐了,坐在教室一个角落里一动不动。这时老师就跟他去交流,了解到他还是想画画,然后老师就告诉他:“不光美工区可以画画,自然角也有东西可以画画,来我告诉你。”接着 老师就带他到自然角,告诉他把你看到的小蝌蚪画在观察本上,他点点头拿起水彩笔专心地观察、画画。这个老师巧妙地扩展了幼儿画画的空间,解决了幼儿之间的纷争,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这种做法很有智慧。还有一个老师在处理孩子喝水规则时让大家一起讨论怎么做才不会喝水时碰撞。一个幼儿跟爸爸去过银行,他看见地上有一条小红线是等待线,喝水时也可以在水桶的地面上画一条小红线,让前面一个幼儿跟后面一个幼儿保持一点距离,这样就不会把水洒到后面幼儿身上了。这个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以后在自己班级里也可以这样做。

所以,在以后的日常教育教学中,碰到孩子争抢事件,都是要根据孩子的年岭特点和事件的具体情景,先观察后情景分析再选择策略。要始终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依托,用幼儿乐于接受方式制定班级公约。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让幼儿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要与孩子多沟通,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孩子尽快地适应集体生活,才能让孩子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才能使幼儿执行规则的自觉性增强。
相关阅读
推荐
  • 寻找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点,深化有效教学——读《融音乐于

    数学比较抽象、枯燥、严谨,而音乐则比较丰富、有趣、充满着情感及幻想。但两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虽然旋律多变,但都由七个音符组成,数字1~7在音乐中是神奇的数字;音乐中的节奏、强弱等都存在着数学中量的差异。因此,在组织数学活动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生动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音乐的魅力,为数学活动注入新的生命力。 西尔威斯特说过:难道不可以把音乐描述为感觉的数学,把数学描述为理智的音乐吗?无锡市惠山区实验幼儿园针对音乐与数学领域的互补作了研究,从三个视角反映多个镜头: 一、化静为动,以动激趣。 镜

  • 怎样对付“软硬不吃”的孩子

    昨天,我在书架上无意中看见了《为了孩子》一书,就顺手翻了起来,没翻几页几个红体大字就印入了我的眼帘《怎样对付软硬不吃的孩子》,这不正是我们所碰到的一个问题吗!于是,我就认真的阅读了起来。 文章一开始就出示了一个案例。案例中讲到了一个叫洋洋的5岁小男孩,特别调皮,在幼儿园总是招惹其他小朋友。老师讲道理他不听,还大哭大闹地耍赖。老师叫他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就奖励他大大的红五星,他却满不在乎地说:我家里有好多好多五角星呢!在家里,更是了得,丈着有爷爷奶奶护着,不管爸爸妈妈对他多凶,他都不怕,而且还说:我才不怕你们呢

  • 模仿的背后——有感于《模仿,从哪里做起》

    闲暇之余会翻翻一些幼教杂志,了解当前的幼教动态,在学习同行们的专业之余也会梳理着一些为自己所用的内容。《上海托幼》便是时常翻阅的一类书,其中的相约名师栏目常会刊登一些上海的名师对一些常见的教育现象或是一些教育问题的思考,虽然从没有机会与这些名师近距离的接触,但从这些文字中却让我感受到了她们的儒雅与端庄,更让我感受到了这些名师所蕴含的深厚底蕴。 在近期应彩英老师的《模仿,从哪里做起》一文中,她从近期爆到不行的《中国好声音》的模仿歌手说起,肯定了模仿是通往成功的一条有效途径,但让人印象深刻记忆忧新的却是智慧的

  • 教师的语言修养——《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三步曲》读后感

    文中摘录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我觉得很经典。在我所从教的这个班里,最近就发生了一件令我非常欣慰的好事。 正宇是个做事慢条斯里的孩子,走起路的样子也有点和别人不一样,摇摇晃晃,其他孩子有点不喜欢他,还因为他在学习方面也不太如人意,我刚到这个班的时候,就听任教了两年的老师对他的评价:这个孩子有点娘娘腔。但我却不觉得这样,长得一张帅气的男孩子的脸蛋,高高的身材哪像是娘娘腔啊,于是我开始挖掘他闪

  • 《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读后感

    [成书背景] 1983年,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其《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当八种智力被应用与教学策略时,美国的琳达.坎贝尔、布鲁斯.坎贝尔、迪伊.迪金森即本书的三位作者,他们和教师们共同分享了学生在学习上所取得的令人激动的突破。他们的很多工作经验都贯穿在本书中,用以说明当教学的策略体系得到扩展时,当使用不同方式学习的机会增加时,教育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一书,2004年1月,由霍力岩等翻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发行。 [内容摘要] 全文结构工整,共分十一章。第18

  • 《透析幼儿园家长会之“怪现象”》读后感

    作为一名老教师,带班二十多年,也召开了多次的家长会。可是,如何真正发挥家长会的有效的作用?我看了一本《儿童与健康》杂志2012年10版,里面有一篇透析幼儿园家长会之怪现象一文,它阐述了在幼儿园里看到的一些家长会的怪现象那么,我认为要开好家长会,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作为教师如何做好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工作,特别是新生的家长工作,教师如何在第一次与家长的交流中,给家长留下好的印象,是我们今后顺利开展和保证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针对本人多年的经验,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 《祝你幸福.最家长》伴我共成长

    与《祝你幸福.最家长》的初识是在我们学校的宿舍一个图书室与教师宿舍两用的房屋里。当时的我刚毕业不久,怀揣着满腔的热血,希望自己能在工作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而这个兼做宿舍的图书室正好满足了我渴望知识与进步的愿望。也就在这时,我看到了《祝你幸福.最家长》这部对我教育思路颇有影响的期刊。 刚开始,我拿起这本书,看了看书名,感到很疑惑:学校怎么会定制专门给家长看的书呢?而当我真正拜读其中的文章后,我恍然大悟:这本书竟然适用于正处于教育孩子阶段的所有人。无论你是孩子的家长,还是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只要你

  • 解读孩子的语言——《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

    《老师,你在听吗?》一书拿到后,一看书名似乎就知道此书大概讲些什么内容,可是直到读完之后才发现此书的理论高度。它不但是一本实践指导性很强的著作,还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民主教育的理念和思索,探讨了师幼之间谈话的艺术,以及通过对话教育幼儿的好途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例如,在第六章解读对话中,作者说:孩子的对话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等待我们去挖掘。比如,对话是否揭示了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儿童是以一种有趣的还是出乎意料的方式把新旧观点联系起来?对话是否表露了儿童对新概念或观点的一些困惑呢?是啊,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朦胧

  • 如何与家长沟通——读《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

    最近,老师们纷纷在博客里发表暑假里的读书心得,看着老师们的日志,暑假里读《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的感受又一一在脑中重现。吴放老师文笔流畅,言语朴实,所用的书信形式更是让人觉得亲切、自然,文中的小故事、小案例,读来让人感觉是那么的真,那么的近。 书中的第37封信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我产生了共鸣。信中说:我们做老师的大概没有谁不与家长打交道的,也没有谁在与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曾遇到过让人头疼,甚至睡不着觉的问题的。做幼儿园管理这么些年了,在这方面真是深有感触,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快,尤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