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成为孩子的朋友——读《课程与教师》有感

成为孩子的朋友——读《课程与教师》有感

更新时间:2019-02-10 14:04:08

《成为孩子的朋友——读《课程与教师》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陆晓绒,《课程与教师》是一本有点儿难读懂的书,由于日本的教育文化与中国有差异,因此在理解日本作者的用语时,总要琢磨好一会儿。但是在教学理念上,中日之间还是有许多达成一致的地方。如书中提到的一段话便是如此:

“不过,倘若考虑一下,每一个儿童不是灌输知识的袋子,而是选择学习什么的存在,又将如何呢?事实上,儿童早在进入托儿所、幼儿园之前,就已经从周围环境给出的信息之中选择性地学得包括基于语句的知识了。不消说婴幼儿,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学生)也没有那样的能力——这种说法,只能说是成人(教师)的傲慢与偏见。”

最后一句,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她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审视自己与孩子相处时的角度。我从来都是相信孩子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的,也一直在努力的试着真正成为孩子的一员,与他们共同游戏、一起解决各种问题、讨论共同的话题……但为何要“努力”呢,因为潜意识里,我知道更多孩子不知道的东西,懂得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我要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迅速的分析我是否要说出来或者做出来,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有时候不自觉的就说了、就做了,而后总是懊悔不已。

融入孩子的圈子,还是有诸多条件的。一是要受他们喜欢,一个成天板着脸孔的人恐怕他们只有畏惧和疏远;二是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最近迷恋上的动物、植物、听说的有意思的事儿,都是很好的引子;三是懂得倾听,倾听是一门艺术,在倾听中了解孩子的喜好、了解孩子的想法是最自然与水到渠成的事儿了。由此我想到了某次大班的角色游戏,正是我懂得倾听孩子的话,由此引申出了精彩的游戏内容。

在这次角色游戏中,小男孩佑佑对我说:“我要在角色游戏中做设计师,我要设计飞机、坦克、大汽车!”我愣了一下后问:“你看我们班级里,有什么材料可以让你造飞机、坦克、大汽车的?!”佑佑说:“用积木呀!我能用积木造各种飞机,战斗机、客机、导弹机……”我没有想到孩子会有这种新奇的游戏想法,接着问:“那你做设计师设计飞机、坦克、大汽车,其他小朋友怎么加入你的游戏?” 正当佑佑吞吞吐吐时,小女孩安安说:“娃娃家的爸爸妈妈等下可以去他那里买飞机玩具给娃娃玩!” 坐在佑佑旁边的豪豪说:“我们可以乘着它设计的大汽车去玩,我们付给他钱!”南南举手说:“我想和他一起设计飞机,我也要做设计师!”我发现孩子们期待开设这一游戏,于是与孩子们一起商量、讨论了游戏的具体玩法,生成了新的角色游戏——玩具制造工厂(两个孩子在工厂担任设计师,利用积木设计各种玩具,一个孩子担任售货员出售设计好的玩具)。在之后的游戏过程中,担任设计师的佑佑、南南用积木拼搭了各种小玩具,小客人们排队购买他们的玩具,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在讲评环节,许多孩子表示:下一次角色游戏,我们还要玩玩具制造工厂。

这是在大班开展角色游戏时,我与幼儿确定游戏主题时所发生的一次事件。在这个师幼互动的事件中我们发现,原本的角色游戏主题都是我预设的,我是主动的,幼儿是被动的,我的身份是管理者、制约者。这一现象直到佑佑的“抗议”出现才被打破,他期待可以开设他感兴趣的、新奇的游戏。佑佑提出了他富有新意的游戏想法并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支持,在这一过程中,我及时转变观念,意识到了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体,我没有抹杀孩子的想法,而是给予孩子表达想法的机会,从消极应对到积极参与,与孩子们一起商量、讨论新游戏的具体玩法,成为了孩子们的朋友,促进了新的角色游戏主题的生成。而这些,正是书中提到“儿童是选择学习什么的存在”,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

书中还提到:“不是强调儿童、成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差异,而是注重人们周围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后天能力的发展。在这个环境中包含了家长、教师等所有的人际环境。更准确的说,是注重作为当事者的家长和教师平等地传递“语词”,特别是注重学校教育中作为作用于儿童(学生)的环境的教师作用”。

这也体现出环境的重要性,环境影响着幼儿的后天学习与发展。面对幼儿的家庭环境,我们无力改变。但是我们要努力营造好孩子在园的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与爱护,感受到我们的认真与努力、感受到我们的能干与执着,这些都是我们给予孩子的隐形“财富”。

做孩子所做、想孩子所想……同时像孩子一样保持着童真与美好,这便是我们的财富了。
相关阅读
推荐
  • 好的心态、好的心情带来好的关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感

    暑假里,再次拜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细细品位每一条都使我感触很深,而深思后都觉得与我们做老师要有个好心态是离不开的。我们幼儿教师的工作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是简单而又轻松的,其实不然,只有身在其中的我们深知工作的艰辛。但是,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我们就要调整心态努力做一个孩子们喜欢,家长们放心,自己快乐的好老师。曾在网上看见过这样的一段话:心态影响人的能力,能力影响人的命运。生命的质量取决于你每天的心态,如果你能保证眼下心情好,你就能保证今天一天心情好,如果你能保证每天心情好,你就会获得很好的生命质量

  • 读后感:读《幼儿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研究》心得

    在本次高级教师培训班的学习中,我学习了《幼儿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研究》一书。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他的通篇内容都很贴近我们的工作实际,所以我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看后感受很深,也得到了许多的启发。 反思活动是我们天天在做的功课,但是虽然天天做,也不一定已经做得很好了。通过看本书,我对反思活动有了一个新的了解。幼儿园的反思活动他有三种形式,即内

  • 真水无香观后感

    9月29日下午,幼儿园组织观看了电影《真水无情》,看完后让我对法官这一词有了新的见解和诠释。当人们听到法院的时候,脑海中自然呈现的就是一种威严的、不可侵犯的,让人肃然起敬的感觉。起初坐下看时,真不明白到底要放些什么,真水无情到底要说明的是什么意思,但是随着剧情的一步步进展,我明白了其中深含的意义。 电影的主角就是法官宋鱼水,一开始我没太在意电影中也是在以拍电影的方式进行,因为扮演宋鱼水的演员演的太真实了,就像她就是真的宋鱼水一样,她在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诠释这个角色,演的非常入戏。所以当电影中显示他们是一个

  • 读《在教学中要学会自我调控》一文有感

    今天晚上,我看到了一篇名为《在教学中要学会自我调控》一文,被这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自我的调控,是有效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必备的教育艺术,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那么,教师如何做到恰到好处的自我调控,是推动教学过程进展,实现教学目标的条件。在本学期我园开展了每位教师的半日教学活动的规范过关,结合本文和我的所思所想,谈自己的粗浅感悟: 文中写到:当教师一走进教室,教师的体态语言就开始表达情意了。有经验的教师是非常重视用体态语言来调控教学活动的。的确,我这次聆听了中班的多位年轻教

  • 记幼教期刊阅读后感

    第一篇:《家园共育靠三心》孩子快乐的成长,离不开幼儿园师生之间的关爱,更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只有家园共育,才能促使幼儿全面发展。一、暖心服务,拉近家园之间距离。可采取家访的形式,尊重家长的意愿,了解幼儿情况,使家长对园里工作给予了解并予以肯定。 二、舒心沟通,引导家长参与共育。可通过视频解析,让家长认同共育的职责,也可进行亲子同乐,感受参与的意义,促使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情感。 三、细心帮扶,提升家长教养水平。进行案例品评,渗透育儿道理,针对个别幼儿,可进行个别指导。 对于班里的幼儿,一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经了

  • 《由“木桶效应”说反思幼儿园班级管理》读后感

    本周已经开学了,孩子们进入小班后,对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和学习环境已经比较的适应,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开开心心地上幼儿园。但是,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她需要教师精心地去治理。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有效地做好班级的各项管理,使班级各项工作开展有序呢?我最近看到了一篇文章《由木桶效应说反思幼儿园班级管理》一文,看后对我启发很大,我认为可以在今后自己的班级管理的实践当中进行尝试和借鉴。下面我将自己学习的一些体会分享如下: 一、概念:什么是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是一个经济学术语,说对于一个沿口不齐的木桶来说,它盛水的多少,不在

  • 读学前教育《让“听不见”都听得见》小议

    读学前教育《让听不见都听得见》小议---阿荣旗王杰幼儿园 作者 史金凤 最近我读了学前教育每月话题栏目红的聊城大学幼教中心 阮淑贞写的让听不见的听得见这篇文章,我很有同感,在我从教29年里遇到过不少听不见的孩子,无论是上课还是活动,总是有一些听不见的孩子,特别幼儿园孩子更为明显,就像人们所说的按下葫芦起来瓢,说一个那个好像跟他没关系,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一点没听见,看了这篇文章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原因有二,1、一日常规要求不到位,不统一,2、教师的指令有时过于繁琐,不分主次,要求过多,反思自己确实如此,作为幼

  •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4月)阅读感悟

    本期我最喜欢的两篇文章《牵着蜗牛去散步》、《第二次断奶》 题目:喜欢的理由(提炼式)该文给予我的教育教学启示。第一篇:《牵着蜗牛去散步》刚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好像看到了刚工作的自己,当时的我也是这样,不懂得如何指导孩子,不懂得如何去和他们沟通,仿佛在这篇文章中说的就是我自己。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我们应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

  • 《读懂幼儿的思维》读书心得

    寒假期间,我利用空闲时间拜读了《读懂幼儿的思维》中第三版幼儿的学习及幼儿教育的作用,这本书重点讨论有关幼儿早期行为模式的某些特点,并以大量的有关幼儿言语、行动、表征和思维的案例作为解读幼儿思维的证据,其目的在于分析幼儿复杂的行为背后的思维特性,说明幼儿是如何从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 在这本书中,我十分赞同这句话能够对儿童构成挑战、能够扩展儿童的经验的主题和话题,能够丰富不同图式的不同的方式方法,都需要精心的计划。记得以前,班级环境布置是一线教师埋头苦干的一件大差事,不知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只有老师自己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