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那成长的拔节声,你听到了吗?——读《听那成长的拔节声》有感

那成长的拔节声,你听到了吗?——读《听那成长的拔节声》有感

更新时间:2020-09-24 18:37:50

《那成长的拔节声,你听到了吗?——读《听那成长的拔节声》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在这个城市最大的书店,面对浩瀚的书海,我被这本书吸引,最初只是因为这么有诗意的书名。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多么诗意和富有生机的语言,让我眼前浮现出雨后竹林生机勃勃的景象。

  那时候,21岁的我刚从校园走出来,面对一帮难以对付的“熊孩子”和背后的家长,以及园里布置的干不完的任务,总觉得自己压力很大,喘不过气来。常常觉得,只有周末去书店安安静静读会儿书,是最放松的时刻。

  在这样的心情下,这本书一下子吸引了我。

  本书作者尹坚勤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正如四季的自然演变,经历着起步、提升、成熟到逐渐完善的过程。书中以丰富的案例阐述了一个幼儿教师怎样通过读书、参与园本教研、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等途径,逐渐走出职业发展的困惑,不断掌握教学技巧,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成为骨干型教师。

  春之篇,作者用“嫩蕊细开”来形容“开启幼儿教师专业起步之旅”,让人耳目一新。开篇第一章节,作者用“我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吗?”提出了初为人师的疑惑,引起了我的极大共鸣。刚刚毕业的我,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遭受到打击的时候,也经常这样问自己。这个篇章,作者写到了阅读,写到了师傅,写到了观摩式和体验式园本研训,还写到了观察儿童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这些内容,和我自身经历的何其相似,在我初为人师的那个时期,也是阅读、师傅、园本研训和观察儿童开启了我的成长之路,只是读了尹坚勤老师这本书之后,让我心里的路更明确了,更坚定了成长的步伐!

  夏之篇,作者用 “碧莲荷花”来形容“踏上幼儿教师专业提升之旅”,把我们一下子带进了火热的成长期。这个篇章作者通过自身与团队共成长的经历,强调了组织氛围的重要性,通过描写自己的组长和组,论述学科教研组对成员的影响,通过描写“一课三议”式研讨、游戏化研讨、“姐妹园“结对研讨、国际观摩、体验式家长沙龙、“竞买生涯”活动等,展现了一个幼儿教师在这些研讨、观摩、结对子、组织活动等过程中不断成长提升的过程。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就像发生在我的身边,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思考和启发。回头想想我自身的成长经历,有些活动,比如游戏化研讨等,我们也经历过,也曾经为了做好一个活动方案加班熬夜,也曾为一个更好的方案不停探讨,现在回头想来,确实是收获很大。但是尹坚勤老师在书中写到的部分内容我们是没有实践过,读完受到很大启发,受益匪浅。

  秋之篇,作者用“红枫绚烂”来形容“迈向幼儿教师专业成熟之旅”,让我们感受到成熟收获的绚烂喜悦。在这个篇章里,作者首先用四个“对话”,来描写幼儿教师走向专业成熟的途径,“与儿童对话”“与同伴对话”“ 与自己对话”“ 与专家对话”,这四个“对话”,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解儿童的心声、向身边的老师学习、自我反思和向专家学习对一个幼儿教师专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性,感觉深受启发。接着,作者又通过对“主题式案例研讨”“网络园本研讨”“多样化反思”方面的论述,用生动的语言分享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让我看到了了一个幼儿教师走向成熟之旅的清晰路径,看到一个成熟幼儿教师绽放的绚烂风采。

  冬之篇,作者用“踏雪无痕”阐述的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之旅途回眸”。“ 职业生涯规划”“ 走出幼儿园,欣赏园外的风景”“教研革命”“生态式管理”“成长档案袋”,作者用这样几个章节,概括回顾教师专业成长的总体规划和管理,让我们的专业成长有目标、有组织、有章法……

  春,嫩蕊细开;夏 ,碧莲荷花;秋,红枫绚烂;冬,踏雪无痕。这本书像一曲交响乐,四个篇章优美动听,听来又让我们心潮澎湃、跌宕起伏;这本书又像是一幅田园画,四季的图景在这里变换,节节拔高的生长过程展现在我们眼前,阅来让人赏心悦目、受益匪浅。

  那成长的拔节声,你听到了吗?
相关阅读
推荐
  • 教学案例《孩子是天 我是云》读后感

    从上学期开始,我园一直在进行着与名师有约的活动,观看优秀教师的精彩影片,其中关于应彩云老师的课,我们接触的比较多。这次我们在乡土.生活.阅读活动中赠与每班一本关于应彩云老师教学案例随笔

  •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读《胡适的声音》有感

    对于成长于文化断层年代的我们,胡适先生似乎只是历史的一个符号,他曾经走在文字改革的先端,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等,由于种种原因,难得看到胡先生的文字,对于他的了解多来自片段性的轶事或宏大感受。近日于南图觅得一本《胡适的声音》,虽然只是一册不同时期的演讲集,但也足以窥见胡先生博大精深学养的沧海一粟。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是《胡适的声音》一书的卷首语,这是胡先生一生主张并奉行的人生格言,由此看来,不论在什么语境下先生都会是一个大右派。 作为一个有深厚旧学背景,在完善的西学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学者,胡先生在文学、哲学

  • 读《给教师的建议》,构建从教之路坚固桥梁

    读《给教师的建议》,构建从教之路坚固桥梁 甘井子区教育局第二幼儿园 潘宇彤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了一百条宝贵建议,每一条建议都值得深思熟虑,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构建从教之路的坚固桥梁,它使我看到我的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它使我懂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发学生思考比使学生学会知识本身更重要;它也令我意识到要想上好一节课,就要用一生去准备这节课,这就是所谓的终身学习。 一、 因材施教、各施所长分层次教学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

  • 读“培养自律非他律的孩子”有感

    读培养自律非他律的孩子有感阿荣旗王杰幼儿园 作者 史金凤 我读了幼儿教育导读习惯养成栏目培养自律非他律的孩子一文,自律宝宝有出息,文中说自律是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得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简单的说,培养自律的宝宝就是让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宝宝受益终身。好习惯养成一定要做好六件事:1、从小培养宝宝良好的习惯,2、耐心的进行品德教育,3、给宝宝爱抚和关怀,4、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5、通过游戏练习,增强宝宝自我控制能力,6、通过延迟满足培养宝宝的自控能力。

  • 爱心加耐心逐步走向成功《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

    假期里的时候看了《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这本书,初次拿到书的时候并没有太引起我的阅读兴趣,某天随手拿起书本翻阅了一下目录,看着这些熟悉的句子,我的兴趣一下子起来了,其中有一篇文章让我深有感触,就是第五篇因材施材中的一篇文章,文章题目叫做《老师挨了一个耳光》,这个题目映入眼帘,马上与我产生了共鸣。 书中的强强是一个小霸王,简单点说起来就是家庭中的暴力因素长期造成他产生了攻击性行为,而且不仅对其他的幼儿,在一次事件中还动手打了老师耳光。此时此刻,就有这样一名孩子怡怡在我的班级中,看了这篇文章以后,结合自己对

  • 品读《做最好的老师》感悟与思考

    读一书,增一智,掩卷沉思,获益匪浅。近日,我在网上捧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佳作《做最好的老师》,读后不禁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也为李老师崇高的教育理念和对孩子的爱而深深的感动。我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去学习李老师?正是我要通过阅读需要学以致用的。以下是品读《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带给我的一点摘录、感悟与思考: 一、爱孩子是教育的原色。在教育的这块偌大的画板上,是师幼共同描绘空间,充满着神奇与惊喜。教师要把每位幼儿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去欣赏他们,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能以宽容、理解与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教师的爱是

  • 让智慧在幽默中开花——《 做幽默型幼儿教师》读后感

    一直觉得自己在语言方面的表达能力是比较薄弱的,所以也曾一度因为自己不善言语而害怕在众人面前大胆的展现自己。寻找原因,还是自己阅读的太少,缺少文化底蕴。在幼教工作的这几年,自己由初出茅庐的老师姐姐,转眼变成了为人母的老师妈妈。在每天与孩子们的共同生活中,让我不断的了解到了孩子,了解了自己,了解了我们工作的意义。在今年的一档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节目中,让我看到了那么多生活在边远山区工作的教师,他们不畏生活的贫瘠,毅然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怨无悔的付出着自己的青春,面对付出与回报的不等价,他们始终如一,是什么

  • 研讨也快乐——《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后感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作者运用了大量草根化的案例,通过呈现情景、描述过程、表达观念、传授经验,与我们分享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上的所思、所想、所感。文中的各种研讨模式真真实实吸引了我。特别是关于游戏化研讨,看了不得不让我佩服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说起研讨,可能是我们每个老师最最头疼的一件事,尤其对于一些老教师来讲,更是无从说起,对于那些不善言辞的老师来说,更是一种负担。每次要开展研讨活动,组长与老师就皱眉,要是轮到有上级领导要来参加,大家更是惶恐,大多数教师在活动中是一言不发,所以,研讨活动变了味,成了

  • 池莉的《立》读后感

    第一次认识池莉,还得从上世纪在武汉上大学期间读她的书开始算起,当时的我真心崇拜得加入了她的粉丝大军。当然,她不认识我。 光阴荏苒,转眼过去了十几年。曾经的崇拜,早已被忙碌的工作和时光的尘土覆盖。生活似乎就像停不下来的陀螺,读书的时间仿佛少了很多。于是,池莉的文字从我的世界里渐行渐远、慢慢消失。直到不久前,我看到了她新出的一本书《立》。 这时我才得知,如今的池莉已从当时的一位青年作家成长为武汉市的文联主席、全国人大代表。不过这并不是吸引我的地方,这本新书最开始吸引我的,在于封面的简洁大气,尤其是书名只有一个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