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06-21 18:51:04
《大班上期数学活动: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会寻找比一个数(量)多1和少1的数(量)。2、教幼儿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知道5以内的数除1以外任何一数与前后面数之间的关系。3、教幼儿运用标记表示数(量)排序的关系。一、设计意图: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目前,我班幼儿已经基本能单独进行图形、事物的一级分类,但是对事物图形进行二次分类有点困难。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我选择的二次分类这个数学活动时,我是考虑到,老师们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直观性,在活动中教师常运用教具演示,并以此为基础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而实际上,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
活动目标:1.复习6、7的分解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6、7的加法运算。2.学习6、7的加法,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体会数学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教具:数字卡片1-7、+=;购物券2张,橡皮、铅笔、铅笔刀、胶棒、笔记本、文具盒各1个。(大的) 2.学具:数字卡片1-7、+=;购物券2张,橡皮、铅笔、铅笔刀、胶棒、笔记本、文具盒各1个。(小的)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用教室里现有的物品进行互动。如:教师先拿出3
活动目标: 1.学习自然测量的方法,并能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2.感知同样的长度,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量也会有差异。 活动准备: 测量结果记录表,百宝箱若干,各种自然物(长短不一的铅笔、积木、盒子、罐子、缎带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比高矮游戏,引出测量的话题 1.请幼儿自由比较高矮,找出最高的是谁。 2.讨论:小朋友到底有多高呢?如果没有尺子,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知道他的身高是多少? 二、 互测身高,学习自然测量的方法 1、尝识利用百宝箱里的各种材料和同伴互测身高。 (1) 认识测量记录表,理解
[说课内容]量的守恒教育应在认识了相应的量的基础上进行,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中,大班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有初步的长度守恒、容量守恒的观念,其内容要求明确指出提供长度的、容量的各种变式材料,让幼儿观察、判断并验证其长度是否相等或容积是否相等;在户外活动时,引导他们对等长的距离进行判断和验证,在玩沙玩水活动中有意识地提供各种容器让幼儿去思考容量守恒的问题。大班量的守恒教学中,长度守恒是幼儿最先接触的守恒问题,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正是有关长度守恒的大班数学活动:小兔子回家。 [活动目标的设
活动设计背景 背景:《魔力一分钟》 活动目标 1、在娱乐赛场的气氛中,让幼儿体验一分钟,知道一分钟是很短暂的,但许多事情可以在一分钟内完成。 2、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 3、让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懂得只有两个人相互配合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在娱乐赛场的气氛中,让幼儿体验一分钟,知道一分钟是很短暂的,但许多事情可以在一分钟内完成。本次活动的难点为:让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懂得只有两个人相互配合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游戏。 活动准备 幼儿事先分好老虎队和狮子队,大
设计思路: 大班上学期的孩子们已经上过《种子排队》的活动,幼儿已经习得了测量的概念。今天的活动,重点是倡导幼儿的主动学习,讨论交流,进一步理解测量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蜂蜜蛋糕树》选自魔法数学故事屋绘本系列,绘本内容有趣,将测量的数学知识渗透在故事中,通过阅读图文并茂的小故事,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基础的测量概念,这些概念简单易懂,可以快速地增进孩子的基础数学认知,促进思维发展。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科学领域中的目标要求,制定了两个目标:1、运用观察、比较、跨步测量等经验理解绘本内容,初步积累距离和
执教: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 徐鸿洁 一、活动目标: ⒈理解由点构成的队形图所代表的意义,能根据图示确定物体或身体的位置,排出和图示一样的队形。⒉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述思考及操作的过程,说出自己在队形中的位置。 二、活动准备 点状队形图大图共4张、幼儿用操作材料(筐子、积木等) 三、活动过程 ㈠观察并讨论二横排队形图,尝试根据图纸用材料和自己的身体排出队形。 ⒈出示二横排的花儿队形图,请幼儿说出图上花儿的队形及数量。 ⒉请幼儿分成3组用准备好的材料,排出对应的队形。 数学语言:1个物品对应一朵花,12个积木排成二
设计思路: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同时也牵动了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大家纷纷解囊,拿出自己的压岁钱和零用钱捐给了灾区的小朋友,可是捐款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沉浸在其中谈论着捐款的事,从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幼儿对于钱的面值不怎么清晰,有些混淆,于是,我设计《手牵手、心连心》这一活动,从孩子们感兴趣的捐款为切入点,首先让孩子说说自己捐了多少钱,再猜猜其他班的孩子捐了多少钱(利用PPT的形式,让孩子观看钱币的某一部分来判断钱币的面额)再通过观看其他班幼儿捐的物品让幼儿用猜猜价格的形式来巩固数之间的大小,再通
学习顺倒数中,一环节是讲讲生活中见过的顺倒数。问题问出来,一时间竟然没有人举手来回答,出现了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