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专题 > 幼儿园常规培养教育
让孩子爱惜书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让孩子爱惜书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更新时间:2014-07-21 06:33:55

《让孩子爱惜书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常规培养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图书区的管理是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但书的损坏情况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许我们都遇到过同样的情况:中午吃过午饭,我让孩子们到图书区看图书,请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看,培养他们喜欢看书的习惯,孩子们都显得比较高兴。刚开始的时候,纪律还比较好,可是后来却发生了好多现象。如几个小男孩拿着图书卷起来当喇叭,嘴巴里还不时的发出:“滴滴、叭叭!”的叫声。好几本书都掉在了地上,却只见孩子从书上踩过的脚印,没有一个人会弯腰捡书,面对这幅场面,即使我说:“书宝宝已经在地上躺了很长时间了,怎么没有人把书宝宝送回家呀?”也没人反应,最后还是我叫离书最近的晓杰把书捡起来,可他还不大情愿地边捡边说:“不是我丢的”。也有在看书的时候,突然有个小朋友大叫:“这是我的书,不给你看!” 只听“哗”的一声响,可怜的那本图书,撕破了!有孩子拿了一叠书,走到小椅子前,把手里的一叠书往椅子上一放,当垫子坐。好好的一本书,几天下来就是“遍体鳞伤”。
看书时,常会出现这些不爱惜图书的行为。为了让孩子能够有意识地爱惜图书,我想了很多办法,也查找相关资料,做了一些尝试。
首先是明确重要的环节就是阅读环节的管理,老师在其中扮演关键的角色。教师示范孩子们取书方法,翻页的方法时,动作要规范,要轻,让孩子在感官上感受到对图书要爱护。教给孩子正确阅读的方法,从取书、翻书、阅读、收书,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能有效防止孩子的撕书现象。
接着如发现有损坏书时,要及时做出反映,不能视而不见。因此,我看到孩子撕书时,要马上制止,并和撕书的孩子一起把图书复原。
记得有一次,我发现英杰和浩浩为抢一本书而把书撕坏了。我马上把所有的书都收了起来,并让所有的小朋友安静下来看着我手里损坏的书。我拿来了补书的所需材料和工具,当着全体小朋友的面开始修补图书。我边修边说:“刚刚老师听到了书宝宝在哭呢,它说好疼呀,全身都是伤。”孩子们都开始指责英杰和浩浩把书撕了。我接着说:“书宝宝说了,它单单被浩浩他们撕坏了,前几天你们看书的时候总是咬它,还有的小朋友把它掉在了地上,也不捡起来,甚至还要踩它,好可怜呀!”世颖马上说:“我不撕书了,我要爱护你。”听世颖这么一说,孩子们都围上前说:“我们也爱护书”。于是我提问到“怎么爱护呀?以后应该怎么办?”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开了,最后决定不撕书、不咬书、书如果掉到地上马上捡起来,我们要和书做朋友。小班幼儿具有“拟人性”特点,我通过用“书宝宝”的话,引起了幼儿的同情心,进一步引导幼儿有爱惜图书的意识,想跟图书交朋友。这种形式易于小班幼儿接受,效果很好。
还有我在网上看到有位优秀教师是这样做的:有一天她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说到高潮时她忽然停住了,当孩子们瞪着焦急的眼光催她往下讲时,她却说:“可惜,我也不知道后面怎么样了,因为我们班上的这本故事书不知叫谁撕去了几面。”孩子们从内心里感到十分惋惜,异口同声地责备撕书的人。这时侯老师向孩子讲明:书是供人读的,我们可以从书中得到许多知识,了解许多有趣的事。印一本书要花许多劳动,要爱惜大人们劳动的成果,然后因势利导提出了一些阅读图书的规矩。比如:手脏了不要拿书;不在书上乱画,不撕书,要轻轻翻动书页;看完图书后要放在一定的地方;图书破了要自己动手补起来……并且带领孩子把班上撕破了的图书都修补一新,编号装在书架上。这件事情对孩子们来说是很深刻的,通过这一件事,孩子们也明白了爱惜书的道理。这位教师教育儿童爱惜图书的办法是值得我们仿效的。
我想,让孩子去承受他们行为的后果是一种可行的办法,让她去体验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去尝尝行为产生后的苦果。任何的说教都没有幼儿直接的经验感受来的真切,来的有效!让孩子从小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我们的责任 ,小班阅读区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我们不可忽视小班的阅读区,创造一切条件给小班幼儿阅读提供机会,理智地管理,使阅读区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使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相关阅读
推荐
  • 让顽皮幼儿听话儿从午睡抓起

    这一届班里的顽皮幼儿在班里很有一股势力,源、喆、灵是同一个早教托儿所过来的,都属聪明又调皮的类型。但各有特色,源调皮但与老师、小朋友关系较好,思维活跃,当行为不当时能接受老师的批评,但老师有时不顺他意,他会话语中朝老师发火;喆个性中有非常强的一面,反叛性较重,喜欢挑战大人的权威,爱说反话,敢当面和老师对着干,经批评后改正态度较好,认错较快,但屡教不改,有时会欺负弱小的孩子,喜欢和能干与大胆的同伴做朋友,特别喜欢和灵在一起。灵是其中最厉害的一个,脑子聪明,学本领快,但非常老油条,在活动中不懂得谦让与等待,自

  • 建立自由、平等氛围,促进常规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俗语是从古至今人人皆知的经验之谈,也是一个人生存在这个社会里首先所必须遵守的。大到国家的法律,小到集体的一日常规,都要求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规范。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常规的建立,是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是幼儿一日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更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常规不仅教师也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

  • 用孩子的话来教育孩子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和胡苏萍老师接任了大二班的孩子,对这个班的孩子来说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并不陌生,但对我来说和这些孩子有着很多的心理距离。可是如何保持良好的常规,保证各项活动顺利地开展,这是我在开学初就思考的问题。 开学第一天,由于胡苏平老师摔伤请假了,所以我一个人带班。我热情地接待了每一位孩子,尽管那都是一张张陌生的小脸,但我给予他们的却是一张热情的笑脸,我要让孩子们第一感觉是这位老师也喜欢我。第一个活动开始了,因为孩子们进入大班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于是我首先介绍了这里的活动室、场地、厕所等各个角落。接着

  • 常规教育,开启智慧人生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在活动时,玩具有时候被扔得到处都是,排队不整齐,不懂得礼让我经常不厌其烦地对孩子们大声说摆放整齐、把东西捡起来、排好队等等之类的重复话语,可他们总是过后就忘,好像没有听见老师说的一样。长此以往,老师组织、管理班级活动就特别费力,孩子良好的日常活动习惯也没有养成。我想,如何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常规教育中养成良好习惯,开启智慧人生呢?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常规教育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必不缺少的内容,它关系到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甚至会影响到以后小学教育的成败,平时的工作中,我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幼

  • 关于小班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考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首印效应,我的理解是先入为主的意思,提醒我作为一名教师应多做塑造工作,少做改造工作。凡事必须重视第一次,特别是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近一年的时间,发现本班幼儿越来越喜欢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策略,尝试解决问题,也许这样让幼儿很有成就感。因此在一日生活中,我也喜欢采用师幼共同讨论的方式强化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随着天气转热,幼儿常常会将脱的衣服乱乱的堆在一起。于是利用谈话时间,进行现象讨论:衣服杂乱的堆在一起,你有什么感觉?幼儿表示乱糟糟的不好看,不舒服。再引导幼儿经验回忆:家里的衣服是怎样

  • 强化班级幼儿的规则意识

    本学期我们将强化班级幼儿的规则意识、自制能力作为工作的一项重点,并渗透在一日活动之中。我们引导孩子对规则意识的理解,让他们体会、感受其中的利害关系,懂得自觉遵守规则,并能学会控制自己,提高自制能力。我们针对不同水平、不同能力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耐心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只有保持良好的常规,才能保证各项活动顺利地开展。开学初,我们一方面继续抓一日的生活、学习常规;另一方面,引导小朋友帮助新朋友,做到一步到位,使新生也能较快的适应班级有序的生活与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同伴资源,设立了值日生制度和每星期的小班长

  •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点滴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一个人如果在幼儿阶段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终生受益。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为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幼儿教育也可以说成是习惯的培养。陶行知先生也十分强调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凡人生之需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要继长的培养上去,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孩子,根据孩子的年龄特

  • 教育重点是对孩子的良好习惯培养

    教育要抓根本,这个根本就是习惯。习惯究竟是什么?应如何理解习惯的含义呢?我认为: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的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且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并且在人的大脑中建立了稳定的神经联系,只要再接触相同的刺激,就会自然地出现相同的反应。 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说: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觉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例如:儿童养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后,完成这种动作就成为他们的需

  • 小班班级常规管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一句十分普通的话。在幼儿园中,这样一句话用到的频率也是十分高的。本班是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幼儿,面对这样一群四五岁的孩子,有的甚至才刚刚满三周岁,老师与保育员的任务是十分重的。 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口号,开始了忙碌的班级常规管理。 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例如:入厕就是一个难点,难不在脱裤子小便,难在小便以后拉裤子。本班站少数的女孩子基本上不成问题,个别也是一教就会了。而那大多数的男孩子中间,有好几个都不会拉裤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