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专题 > 幼儿园新生入园
新生入园案例分析

新生入园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14-07-21 07:14:19

《新生入园案例分析》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新生入园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小班案例分析
实录:
我班新生孩子共有40人,28个男孩,12个女孩,男孩就暂了多数,经过快一个月的学习,大多数的幼儿已经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不在哭闹不肯上幼儿园了,但我班犹豫男孩偏多的原因,我发现班级里的攻击性行为很多,而且屡禁不止,想了各种方法,还是无济于事。为了避免孩子受伤,我在班里提出要求,让孩子被攻击后报告老师,让老师出面解决问题。提出要求后,虽然对班里的攻击性行为有了一定的遏制,但我知道这种办法很被动,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今天,张政和邝忆冰又一起来告状。
张:老师,我刚才在好好玩,邝忆冰就打我。
邝:老师,他也打我,还叫聂成喧来打我。
张:是因为他打我,我打不过他,才叫聂成喧帮我打他的。
这时,周晓也走来,对我说:“老师,我看见邝忆冰打张政了,也看见聂成喧帮忙打邝忆冰了。还有曹一阳、徐珂、等几位小朋友都说看到了打架的过程,而且大家还在纷纷评论着谁对谁错的问题。我突然意识到,孩子对打架问题的对错认识的并不清楚,这很可能就是打架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想到这里,我决定抓住这个教育的机会,对“谁对?谁错?”的问题要讨论明白。正好是区域活动的时间,我请愿意参加讨论的小朋友一起加入,组成了一个讨论组,讨论“谁对?谁错?”的问题。
分析:
徐珂:邝忆冰打小朋友不对。
曹一阳:邝忆冰打小朋友不对,所以张政请小朋友帮忙打他是应该的。
周晓、曹一阳、徐珂等其他小朋友都发表意见,认为邝忆冰先打人是不对的,张政也说,“邝忆冰打我是错的,我是对的”。我也加入了讨论,“现在你们都认为先打人是错的,我也同意。可是我还有个问题,打架当中后动手打人的人对吗?为什么?”针对这个问题,幼儿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曹一阳:后打人是对的,他是因为被打心里生气才打的,所以是对的。
周晓:我也觉得后打人是对的,因为自己打不过请别的小朋友帮助也是对的。
张政:我觉得我是对的,是他先打我的,所以我才让聂成喧帮助我的。
徐珂:张政也是不对的,被打应该告诉老师,不应该打人,打人就不对。
这时我问在旁边一直低着头的邝忆冰,“你觉得呢?” 邝忆冰没有任何的反映,就是不肯承认错误,马上大哭起来,妈妈,爸爸我要回家。
其实孩子们通过谈论已经知道并认识了谁对谁错,其实邝忆冰也是如此,只是该幼儿从小被大人宠爱,在她的眼里,做什么都是对的,性格倔强,就是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人在教育小孩过程中的失误,太放任幼儿的自由成长,但通过此活动孩子们也知道了以后遇到类似事情怎样思考,怎样处理。然后我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请全班小朋友思考和评价,这样处理事情对不对?
反思:
在解决事情的全过程中,我没有直接介入,而是把问题留给了孩子,事情就圆满解决了。教师关注的是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幼儿

掌握合适的表达情感、解决冲突的方式,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幼儿的自主性。通过讨论幼儿自己明白了打架是不对的,对不承认错误的幼儿我们加以指导幼儿去认识、分析问题,使幼儿认识也更深刻。记得孙云晓先生在《教育的秘决是真爱》一书中曾写到:“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扮演好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首先应该尊重幼儿,从心底去关怀、接纳每一位幼儿,尊重他们的生存权、发展权,把幼儿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己平等的“人”。不要总是认为他们年幼无知,而强迫其服从教师的意志。其次是教师要倾听幼儿的心声,了解幼儿的想法。幼儿犯错时,要给其足够的申辩机会,弄清事情的原由,再下结论;在给予恰如其分的批评与处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教师要对幼儿倾注自己全部的爱,这样幼儿才会与你拉近距离,才愿意与你交谈,教师才能真正听到幼儿的心灵之音,真正地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


推荐
  • 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厌学期

    三字经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从这短短的十二个字中我们就能领略到古人已经知道一个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责任。但是我们家长和老师往往看到的都是孩子片面的表现,对孩子无法进行全面的教育。 为了加强家校联系当湖中心幼儿园的老师想得非常周到。她们很好的利用了《家园联系手册》增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很多学校只是一学期给孩子写一份评语,但我女儿的老师每个星期都会给孩子写很忠恳的评语,这就能够让我们家长及时准确的掌握孩子在园的情况。对于孩子的进步我们可以及时的表扬,对于孩子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地

  • 来幼儿园哭的张楠

    研究方法:1、三位老师要求一致,运用赞赏和转移注意力的方法。2、与家长联系,达成共识,坚持来幼儿园。 过程:张楠每天早晨来幼儿园哭闹,妈妈一离开,马上就好了。但是妈妈总是舍不得快速离开。一会说,我就在这看着你做操!一会又说,我就在门口爷爷等着你!,往往家长等待的时间越长,孩子哭的时间就越长。前一个周,我们采取接过孩子,马上领她离开家长的视线,或去伙房拿盘子,或去仓库拿哑铃等,等家长离开,在领她回到操场上。一周后,张楠来幼儿园还哭闹,我们三位老师就寻找她不爱来幼儿园的原因。毕老师发现她很少喝水,我发现她上厕

  • 放学——入幼儿园接孩子离校中的问题

    今天我体验了一次接小孩放学离校的场景,那中家人急迫要找到孩子的场景真叫人恐怖。校园大门一开,家长们如洪水一般的涌入校园、拍打着浪花冲入各个教室,这恐怖的场面总让人觉得很是不妥,给人一种好像在抢购便宜货物一般的没有秩序!都说校园安全很重要,可是我们自以为长大的成人却在小孩子的殿堂里如此的无规无矩,我深深的感受到这是一种潜伏的隐患,希望学校多给予一些高度的关注,其实学校重视安全,除了门口象征性的保安外,多想一些办法来规范家长入校领孩子回家的制度也是很必要的。 我们可以要小孩子安静的坐在教室里等待家人接回,其实

  • 把握刚入园小朋友的心理

    师范附属小学幼儿园 周晓云 上周,小班刚入园一个小女孩,长得像个洋娃娃,皮肤很白,头发黄黄的、卷卷的,很可爱,可是她妈妈放下她一走,他就大声哭闹,我抱她,她用手撕我的头发,另一只手划我的胳膊,别的老师抱她,她也那样,不管她怎么样,就是抱着她怕放下她她乱跑,过了一会,她逐渐不哭了,并和我说起了话,她吐字清楚,表达能力强,什么也会说,在谈话中,我知道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因为妈妈让上学,所以他故意哭闹,我告诉她,以后不要抓老师,更不能抓挠小朋友,他使劲点点头,并说一定不哭闹了,听话了妈妈就来接她,下午再来园时,她

  • 新学期致辞

    小一(95)班的小宝贝们: 你们好: 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一定会很伤心,对吧?没关系,那是因为你们还没有认识老师,从现在起,老师就是你们的好朋友了,你们是爸爸妈妈的心肝,也是老师的宝贝。老师会像爸爸妈妈一样关心、爱护、照顾好你们。以后,95班就是我们的大家庭,韦老师、钟老师、何老师将和你们一起生活,在这个快乐的集体里,我们一块学习、游戏、交往、参观、远足……在丰富而有趣的思维游戏活动中,老师会让你们更加活泼、快乐,变得越来越聪明能干、健康、自信且富有创造性…… 同时,我们的工作也需要爸爸妈妈的理解、支持与配

  • 如何使新生快乐入园

    如何使新生快乐入园 邹平县明集镇中心幼儿园 赵 燕 孩子从家庭中走出来进入幼儿园,便开始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前教育。孩子能否适应幼儿园生活,愉快地学习,健康的成长,是家园生活的一件大事。通过几天的实践,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入园前的诱导工作 这需要家长与教师的配合。家长要在孩子入园之前,带孩子到幼儿园几次,让孩子熟悉一下幼儿园的环境,幼儿园的滑梯、跳跳床、积木甚至墙上的装饰物对孩子来说都有吸引力。老师也可以与快入园的孩子接触一下,多和他们交谈幼儿园里的好玩的事物即他们感兴趣的事

  • 宝贝为什么一到幼儿园会哭?

    宝宝上幼儿园了,但是有些宝宝经常在幼儿园哭,这让爸爸妈妈有点不放心,还很心疼,到底要怎么做,宝宝才会停止在幼儿园哭泣的行为呢? 面对陌生环境的忧虑 每次到了幼儿园开学时间,许多新的宝宝就会被家长送到这个集体中来,几乎每个幼儿园开学的前几天,很远的距离之外就能听到幼儿园内满天的哭闹声。宝宝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宝宝一哭,看在家长的眼里,就好像揪他们的心一样,手足无措。 宝宝会什么一到了幼儿园就哭?这种行为的出现,追根究底当然是宝宝在心理上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心里产生担心、焦虑、害怕,转化为行为,就成了哭。小宝

  • “入园准备” 增加营养准备

    幼儿园生活对3岁宝宝的成长意义 每个宝宝都是来到人间的天使,是全家人最珍贵的宝贝,在无私的感情与疼爱中不断茁壮成长。 不知不觉中,宝宝已经三岁,是时候进入幼儿园挑战另一种全新的生活。幼儿园生活对宝宝的成长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宝宝在幼儿园里可以学习文字、数学、手工、音乐、绘画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促进智力发展;同时,宝宝的性格在6周岁前将发育完成90%左右,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观,也将成为宝宝未来价值观和信念的基

  • 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刚开学时我班又来了3名新的小朋友,有的小朋友刚来幼儿园就很喜欢幼儿园,可是有的小朋友因为刚刚接触一个陌生的环境,就很不习惯,因此每天都是哭闹着不肯来园。 孩子在幼儿园所受到的集体教育是家庭无法给予的,在幼儿园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怎样与同龄人交流、交往,学会与人合作,享受集体生活的乐趣与喜悦。别说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更需要幼儿园里这种集体的教育。突然离开父母,离开自己所熟悉的环境,当然有可能不会习惯,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会在教师与家长共同的爱心教育下,慢慢适应新的环境,并且爱上幼儿园。 很多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