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专题 > 幼儿园师幼互动教育
你会和孩子握手吗?

你会和孩子握手吗?

更新时间:2014-07-20 17:07:39

《你会和孩子握手吗?》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师幼互动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蔡老师培训活动记录!
这时,蔡老师讲到了一个词“幼儿自主性行为”。
为了进一步地让我们体会什么是“自主性”,蔡老师设定一个情景:蔡老师做幼儿,请老师们与“幼儿”握手……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好笑,给大家一个想像空间,如果你是老师,怎样与坐在那里的孩子握手呢?

作妈妈的也要想一想哦,这可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够掌握这一点,以后遇到任何事,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想出来的方法都会不同的哦。


接着说“与幼儿握手”,几个老师上去与幼儿(蔡老师)握手,结果幼儿不理也不采,只顾自己啊啊叫和唱歌,我们在下面看的老师一边笑一边也在努力地想“如何才能搞定这个幼儿”第一个老师:蹲下来看着幼儿并笑着对幼儿说“我们握握手好吗?”伸出手去,可是幼儿不理……试了几次幼儿都不理(老师哭笑不得,放弃走人);第二位老师也来试(我很欣赏她们一点的是:不怕承认自己做得不对或不够好,不管会不会,懂不懂,敢去试,肯去学,我觉得这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的,不知道是这些老师本身的特点如此,还是上过蔡老师的培训课,已经给‘教育’过了,总之,我一次也没敢上去,我想我可能老了已经没有胆量了)第二位老师说:宝宝的手在哪里呀?(幼儿看手,老师去握幼儿的手……)第三位上来一位男老师,感觉男老师的思维方式还真是不一样:男老师对幼儿笑笑说“小朋友你好呀,很高兴认识你呀”(老师拍了拍幼儿的肩膀,并伸出手去)幼儿看了看教师的手,也伸出手来,男老师把手握了上去。

蔡老师点评第三个老师做得有那么一点点是对的:老师首先将手伸出来(手在空中等待片刻,向孩子示意),但当幼儿伸手出来时,老师立刻握了上去,对于孩子来说,还在幼儿理解、考虑、判断的时候,事情已经被老师处理完了——握手的结果还是被动的。我们所做的事情差别就在这么一点点:主动权在谁的手里?如果我们老师将手伸出来,幼儿也将手伸出来,我们老师不是立刻握住幼儿的手,而是将手再伸前一点,给幼儿示意,最终让孩子主动去握住老师的手,那么同样是握手的动作,同样是幼儿与老师之间的握手,区别在哪里呢?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是被动地接受,还是有思考过程,最终自己来决定怎样做?孩子的主动性(自主性)都是在我们成人急于看到结果、达到目标的过程中被忽视和扼杀了。现在想问大家:什么是自主性?通过这个例子,你能说得出什么是自主性吗?接着说“自主性”、“自发性”。幼儿自主性行为,用大白话大土话来说就是:自发的,不是别人安排地做事、不是被动或被迫地接受,而是自己想出来的,自己思考,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自己做主!自发性发展得好的幼儿,具有很强的反思自省能力,且眼睛是“明亮”的。自发性发展得好的幼儿常常是调皮捣蛋的,而非听话的“乖孩子”。说完第一个案例的第三个情景以后再说说这个“自主性”或叫做“自发性”

接着写第三个情景——老师与两个幼儿握手。

这时蔡老师请来一位男外教和他一起做幼儿,还让老师们前来“握手”那外教还挺“配合”也是一位不愿和老师握手的宝宝,其他的不说了,只说其中一个老师上来先和外教幼儿握了手,说“这个小朋友真棒,我喜欢你!”另一位男老师也上来对幼儿(蔡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你看,那个小朋友都会握手,你会不会和老师握手呀?”就是这两句我们常会用的话,又让蔡老师给枪毙了二十次……

第一句:“真棒,我喜欢你”第二句:“你看那个小朋友都如何如何……”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妥呢?看文章的姐妹们、老师们,你们认为这两句话怎么不妥了?哈哈,以前没有参加培训可能还不太在意如何说话,不过已经学习过了,了解了每句话可能给到孩子的暗示后,现在我会很注意自己。
相关阅读
推荐
  • 精炼的提问和精彩的回应成就优质课堂

    --------对《在教育活动中探索师幼互动的有效提问策略》有感 本学期正在做一个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课题,我觉得读此文章对我的触动也很深,就像文中所说的: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的教育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 我觉得师幼互动有两方面的,一个是老师的提问策略,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提问。提问是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启发幼儿的思维,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提

  • 找准切入点,让师幼互动更有效

    活动背景: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不仅是一种形象生动的纪年的方法,更已与每个人结合起来,赋予了一种神奇的性格。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创造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主动与教师、同伴或他人交往,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用礼貌的语言进行交往。 最近我发现我们班的幼儿对属相非常感兴趣,常常在一起谈论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孩子们在挂历、广告中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今年是虎年。有幼儿说,今年生的小宝宝是属虎的,而他们对自己及家里人的生肖也比较熟悉,只是对十二种生肖的了解还比较模糊,不够完整和正确。针对幼

  • 把“真诚”给“朋友”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位先生的至理名言,也应该是许多老师的座右铭吧。我们为什么称孩子为小朋友,顾名思义就是小的朋友。朋友之间需要真诚和尊重,那对我们的小的朋友,除了真诚和尊重之外,还需要我们教师的爱。 可能在别人眼里,有的孩子太调皮,太难约束,自主性太强,但我知道他们调皮不失纯真、自主不失自制,因为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不是那种监督与被监督,有的只是一种和谐的朋友关系。我不需要在他们面前装一副悍样,不需要他们循规蹈矩,不需要他们一味听取老师的建议而变得没有自己的主张有了这些

  • 爱心教育:从沉默到快乐只有一步之遥

    两根翘翘的小辫子,一双大大的眼睛,这就是琳琳,这学期插班进来的小班小朋友。小小个子的她每天来幼儿园都是拉着她妈妈的衣角不肯放手,好不容易放手了吧又总是坐在那里一声不吭,不管你动用什么样的手段哄她,她总是孤独的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不说一句话,这可急坏了我这个班主任老师的。工作之余特意找来了琳琳的妈妈,告诉她有关于琳琳在幼儿园的情况,琳琳妈妈叹着气说: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带孩子,就经常把琳琳放在家里让她一个人玩,久而久之琳琳就是这样子,话越来越少,在家里还要好一点,跟陌生人就是一句话也不说,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 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构建和谐幼儿教育

    松陵镇中心小学幼儿园 吴金英 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他在教育实践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科学、民主、创造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我们以陶行知教育理论为精髓,追求千教完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的和谐育人目标;从教学做合一探求教学新方法,构建和谐的教学模式;立足生活即教育,爱满天下着力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和谐发展。 一、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和谐的育人目标。 陶先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

  • 师幼互动中有效提问策略的探究

    师幼互动中有效提问策略的探究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幼儿园 卢华 内容提要: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是相互作用的主体,就提问而言,既要有教师向幼儿发起的疑问,也要有幼儿向教师或同伴发起的提问。有效的提问是多向的,是师幼间抛接球的过程。 [关键词]:提问;提问的误区;有效的提问 一、 关于提问 提问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启发幼儿的思维,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一个成功的教育活动,离不开恰当、合理、科学、艺术、开放的

  • 如何在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如何在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无锡市荡口中心幼儿园 金英 内容摘要:师幼互动是幼儿教育中的一种教育观念,表现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等,那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怎样做才能使每一为幼儿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呢?一、创造宽松、自由的互动氛围;二、情感交流是促进师幼互动的重要因素;三、在家园、师幼的共同互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师幼互动是这几年在幼儿教育中提出的一种教育观念,特别是在新《纲要》中更是处处体现出师幼互动的教育理念,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

  •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铺开、落实,以幼儿发展为本、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我们全面实施探索型主题活动,更注重孩子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顺应孩子发展需要,挖掘孩子的潜能,促使孩子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发展。在这过程中,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建立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关键。 黄琼老师曾在《上海托幼》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面临着新的思考,教师的教育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要求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身

  • 良好的师德是有效家访的前提

    摘要:有效的家访不仅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幼儿,也能拉近与家长的心理距离,便于开展家园工作,促进孩子的发展。家访需要做好访前的充分准备和访后的记录反思,并将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长期坚持,才能成为家园联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家访 幼儿园 家园联系 一、问题的提出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可见,幼儿教育离不开家长工作,幼儿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家园之间的紧密配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 幼儿 园应与家庭、社区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