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专题 > 幼儿园幼小衔接专题
科学指导 有效衔接 走出小学化的误区

科学指导 有效衔接 走出小学化的误区

更新时间:2014-07-21 06:29:54

《科学指导 有效衔接 走出小学化的误区》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幼小衔接专题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幼小衔接,一直受到幼教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一、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误区

近几年来,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越来越认识到了衔接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它涉及到家庭和社会各个领域,对此,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为缩小衔接的坡度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总体看,幼小衔接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衔接工作已走入了误区,表现在:

1、片面衔接

在体、智、德、美四育中,重视“智”的衔接,忽视体、德、美的衔接,特别是忽视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在智育中,重视知识,特别是数学、语文知识的衔接,忽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衔接和生活经 验的积累。许多幼儿园和小学学前班甚至提前使用小学的教材,照小学的样子排出课程表,形成幼儿教育的“ 小学化”。这非但不能提高儿童入学的适应能力,而且还造成了种种弊端:儿童刚入学时,确实感到轻松,自以为老师教的知识自己都学过了,已经会了,就不认真听课,从而养成不专心的不良习惯。当进入新的学习知 识阶段时,“储备”用完,以往的知识优势不在了,又缺乏积极思考问题、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心理和能力 ,也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会出现适应困难,学习“没后劲”等问题。同时,由于幼儿教师没有经过小 学教育的专门训练,对小学教学要求不甚了解,所教知识和技能有时不够规范,使儿童养成不正确的习惯,如书写汉字的笔顺错误,读拼音不能“直呼”等,致使儿童刚入学就面临首先纠正错误的问题,阻碍了儿童应有的发展。

2、形式上的衔接

双方多是在外部的环境和条件的改变(如桌椅摆放形式,课时数量、课节时间、午睡时间、游戏时间的增减)上下功夫,而这些改变的真正目的(如培养儿童的适应力、意志力、自制力、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往往被忽略。小学和幼儿教师的相互交流也多吸取对方在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方面的特点,而在教育观念、师生关系等方面很少沟通。一些一直在幼儿园受表扬、鼓励和在商量的氛围中长大的儿童猛然听到小学教师的指令、批评就接受不了,甚至因此而厌学。

3、突击衔接

一些幼儿园在儿童将要入学的前半年才做衔接工作,带幼儿去参观小学,请小学生回园介绍等。这些做法是必要的,但远远不够。很多在儿童3、4岁刚入园时就应加以培养的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规则意识、完成简单任务的能力和正确的姿势、良好的习惯等都在最后时期进行强化训练,忽视了日积月累,急于求成,致使儿童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压力骤然加大,难以适应,不但教育效果不佳,而且还使儿童对小学和未来的学习产生畏惧和为难情绪。

4、单向衔接

在不少地区,幼儿园积极地开展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主动向小学靠拢,在教育要求、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尽量接近小学。但小学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特点,不能主动与幼儿园对接,形成衔接上的一边倒。

二、指导幼小衔接工作的几点尝试

(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在做幼小衔接工作时,我们充分挖掘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作用。视家庭为“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同时,建立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联系,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现在不少人理论上把早期教育等同于早期智力开发;而在实践中又把早期智力开发等同于提前教幼儿学习汉语拼音,读写汉字,无休止做数学题。有的甚至让幼儿提前学会一年级课本的一部分内容,还有的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完全采用小学的做法,这样过早的给孩子带上了精神枷锁,造成孩子入学后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及厌学情绪,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而我们综合各种教育资源,协调幼儿园、家庭、小学、社区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使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1、教师互动(即小学一年级和幼儿园大班教师的互动)。每年的三四月份和六七月份定期进行大班教师和一年级教师的双向观摩和座谈活动,互相交流,熟悉对方的教育手段和特点,使大班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步接近小学一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师继续重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继续采用儿童喜爱的游戏形式,把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以减轻儿童在这两个不同的教育过渡期内生理和心理不适应的程度。

2、家园互动(即家庭和幼儿园的互动)。每年的五月份我们召开一次“幼小衔接工作”的大班幼儿家长会,幼儿园教师向家长介绍小学生的常规训练要求,使家长知道一些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幼儿园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学习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中的粗浅知识技能,不强调系统性,教师常用直观教具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而小学以学习书面语言为主,强调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的基本训练。儿童必须勤奋的学习,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取得良好成绩。

3、师幼互动(即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一是入小学前一、二个月大班教师应及时的向幼儿“吹风”告诫他们快要做小学生了,让他们知道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生活特点及“小朋友”与“小学生”差异所在。二是安排角色游戏。如:让幼儿玩“老师与学生”的游戏,让孩子在担任“老师”的过程中体验教师的身份,消除紧张情绪并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三是在互动中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引导孩子分析成败的原因,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锻炼其意志品质。四是学期即将结束时,请小学教师来园讲解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并按小学上课的模式组织教育活动,强化进行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逐渐改变作息时间上的差异。

4、生幼互动(即小学生和幼儿的互动)。在大班下学期,定期组织幼儿参加小学生的图书阅读活动、体育活动、音乐活动、美术活动等等。使幼儿在互动中养成爱看图书的习惯、做事认真的习惯、注意力集中听老师讲话的习惯和保持文具、书本整洁的习惯等等。

5、园校互动(幼儿园和小学的互动)。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配合,同时开放各室,供幼儿及其家长随时参观,并为小学低年级教师和幼儿园大班的教师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

(二)采取措施,搭建桥梁

大多数幼儿都比较向往小学生的生活,他们很愿意成为一名小学生。他们以为上学"很好玩",背上书包"很神奇",缺乏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随机应变能力。还有少数幼儿不愿意上学,留恋幼儿园。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家长和老师的不正确教育引起的。因此,我们幼儿园和家庭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幼儿做好准备,搭建幼小衔接的桥梁。

1、行政牵头

(1)由镇教委牵头,镇教委、小学、幼儿园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了专门的“幼小衔接的工作的研究小组”。在今年四月份,镇教委还组织了一场观摩研讨活动,讨论交流小学、幼儿园“如何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参加研讨的有镇教委督导室主任、教研员、各小学分管业务的校长、小学低年级的教研组长、各幼儿园园长、大班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共30多人,各幼儿园和小学通过相互交流自己的实践成果,学习好的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提升了幼小衔接工作的管理水平。

(2)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进行角色“反串”。镇教委为了使幼小衔接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对小学低年级教师和幼儿园教师进行了“反串”,也就是说每学年一次让小学低年的级骨干教师和幼儿园大班的骨干教师进行换岗任教,这样从真正意义缩小了幼小衔接的坡度

2、建章立制

(1)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措施。幼小衔接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单纯靠教师和家长是不行的。因此,我们把幼小衔接工作列入幼儿园的年度重点工作中。一是制定了《幼小衔接工作考核评估体系》,加大了对教师落实“幼小衔接工作考核评估措施”的考核力度,把幼小衔接工作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制定了《幼小衔接工作奖惩办法》,对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激发教师对幼小衔接工作的积极性。

(2)设立宣传阵地。我们根据本园实际,设立了“幼小衔接宣传栏”,开放了家长接待室,办起了家园小报等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形成“家园”教育合力,推动幼小衔接工作稳步提高。

3、教育要跟上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不同,小朋友不同,学习方式方法不同,课堂要求不同,行为规范也不同……。这许许多多的不同,往往会使幼儿难以适应,容易导致幼儿学习兴趣低落,影响学习成绩,打击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不利。因此,我们应提前做好工作,以教育为先导,提高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①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即在幼儿园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周围人和事的积极态度,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参与欲望和兴趣,给他们提供自己选择、自己计划、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经验。例如:在入学前一个月要求孩子背上书包,书包里放上简单的学习用品,体验小学生的生活方式。再如:老师和家长应在入学前几个月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让孩子主动体验、探索小学里有哪些课程,每天上几节课,作息制度,上下课应该注意些什么,老师和同学们的相互关系等。使幼儿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并盼望自己做个小学生,从思想上作好入学的准备。

②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要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在幼儿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他们知道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并自觉去做,逐渐减少成人的直接照顾。一是多给孩子主动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幼儿营造自己锻炼的机会和条件。二是老师和家长应让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在幼儿园自己叠衣服、自己吃饭穿衣、帮助老师整理教室等等。在家里让孩子收拾自己的教具、学具、整理书包和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些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孩子自己主动考虑很多问题。如:“这件东西放在哪里合适?”“还需要带什么东西?”“老师还有什么要求?”一次次重复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③ 培养幼儿与他人的交往能力。

孩子入学后,进入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交往能力强的幼儿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融入集体中,与小伙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反之,交往能力差的,就容易与同伴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若处理不当,最终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而老师和家长应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与小朋友抢玩具,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出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

④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孩子进入小学有大量的新规则出现,如:进老师办公室要报告、上课前书要摆在书桌的右上角、上课不能喝水、手要放好不能搞小动作等等,这些幼儿难以记住和遵守,也是孩子入学后受批评的主要原因。因此,幼儿园要把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贯穿寓幼儿一日活动之中,特别是大班。教师和家长应当从日常生活的每件事情上,严格一致、一贯的要求。

(三)儿童为本,遵循规律

实践证明,入学准备决不只是幼儿园大班的事,要幼儿园、小学、家庭三个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单纯靠提前掌握若干知识的孩子,在入学后学习上是没有后劲的。因此,幼儿园、小学、家庭要以儿童为本,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其全面发展。

1、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应相互靠拢。一是在生活制度和环境布置方面相互靠拢;二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相互靠拢;三是教师与儿童的关系相互靠拢,在幼儿园老师与幼儿个别接触与谈话的机会较多,师生之间往往形成亲密融洽的心理氛围;在小学里,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教师与儿童的交往主要是在课堂上,在集体中,班干部和有特殊行为问题的学生与教师接触较多,师生个别接触机会减少。所以,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应相互靠拢,以减轻幼小教育衔接坡度,使孩子很快适用新的环境。

2、开设“家园双通道”。幼儿园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刊物等现代传媒的影响,建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帮助广大教师和家长掌握幼小衔接教育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从而采取有效措施。

3、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其全面发展。

儿童从幼儿园毕业到进入小学一年级,仅相隔短短的时间,但却标志着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因此,倡导幼儿园、小学、家长多了解儿童,多从儿童身心特点出发,少一点主观设想,让孩子“学习感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使儿童减少在适应中的心理距离,把压抑和生疏降到最低。

总之,老师和家长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心态。让幼儿即愿意上学,又喜欢上学,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相关阅读
推荐
  • 幼小衔接:浅谈幼儿社会性培养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幼儿跨越了两个学习生活阶段,从其身心发展来看是从学前期向学龄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孩子既保留了幼儿期的某些特征,又有了学龄期刚刚出现的某些特征,即存在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在此期间,幼儿要发生一定的质变,这种质变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个条件主要是主导活动的转变,即幼儿从以游戏为主导活动形式转向以正规课业学习为主导活动,新的主导活动对幼儿身心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近几年由于入学年龄提前、小学课程加深、父母对子女过高的学业要求、过分包办幼儿自己能够做的事等等严重影响了幼儿责任感、独立性以

  • 浅谈幼儿的入学准备

    浅谈幼儿的入学准备 西昌市东风幼儿园 罗彦 众所周知,幼儿园的活动和小学的活动有着诸多的不同。幼儿园教育是为孩子一生打好基础,也要为了入小学做好准备。因此入学准备是大班必进行的活动。本着帮助孩子从幼儿园平稳过渡进入小学的目标,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入学准备活动: 一、物质准备 在大班的下期,我们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了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学习用品。如:书包、文具盒、铅笔、橡皮擦、作业本、拼音本、图书开展漂亮的小书包活动让幼儿了解这些用品的名称、作用。孩子们由此对小学生活产生了兴趣 二、心理准备 (一)准备上小学

  • 关于我园幼小衔接的几点做法

    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非常感谢你们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我们这个会议。 下面我代表我们领导,把我们幼儿园关于幼小衔接方面做的工作向各位家长做个简短的汇报。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大班的孩子要进入小学了,在这关键的时刻,培养和激发孩子们入学学习的愿望和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孩子们入学后的学习生活。此外,孩子的意志发展水平也是入学前准备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有时并不那么吸引人,在学习中也有“枯燥的”、但这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他们必须参加集体活动,接受学校和教师提出的一系列要求,遵

  • 大班毕业典礼策划

    大班毕业典礼策划 一、幼儿入场(放音乐) 二、a风吹过我们的眼睛,眼睛留恋着这一刻幼儿园的每一寸土地。 b.记忆划过我们的心灵,心灵记载着我们在幼儿园成长的每一个故事 a今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多么神圣的日子,每个人都在向我们注目,因为今天是我们的毕业典礼啊1 ab.世纪昂立幼儿园第一届大班毕业典礼现在开始 三、请听——“毕业诗”(由大班幼儿朗诵)内容请另见 四、幼1:幼儿园是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在这些年里,我们天天成长着,幼2:是啊!在幼儿园里,我们打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块奠基石,明天我们将展开新的旅程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入学以后会跟不上教学进度,于是在孩子入小学以前,不顾孩子有没有兴趣,也不顾孩子能不能接受,先教孩子识字,做算术,相信给孩子灌输的知识越多,孩子今后在小学里就会学得越好。这种想法和做法常常适得其反,结果使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成为小学中的失败者。 在孩子入学以前,孩子认识多少个字并不重要,而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好奇心和兴趣,产生认字、写字和阅读的强烈愿望和动机是第一要务。不少小学教师在谈体会时都谈到,最使他们感到头痛和束手无策的不是那些在入学前缺少知识和技能的孩子,而是那些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思

  • 大班幼儿的入学准备

    入园 1.按要求准时入园,不迟到,知道有事有病时要请假。 2.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主动与人打招呼。 3.能够将自带的衣物整齐地收放在固定的地方,药品交给教师。 4.主动地参加擦桌椅等简单的劳动。 5.会选择玩具,和同伴友好地游戏。 6.学会与同伴合作,认真完成值日生工作。 做操 1.能够整理好自己的衣服,系好鞋带。 2.听到指令能够较快地排队并且精神饱满地走步、跑步,队列整齐。 3.做操时动作认真,姿式正确。 4.不怕冷(热),能坚持锻炼身体。 入厕 1.会自理大小便,懂得将大小便解在池内,大便纸扔在纸篓

  • 幼儿园大班教师论文幼小衔接

    摘要:幼小衔接问题是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分析幼儿进入小学后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不适应现象来加强人们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探讨怎样使幼儿更顺利的实现由学前向小学过渡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幼小衔接、教育、儿童发展、内在规律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幼小衔接问题便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作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是时至今日,幼小衔接仍然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孩子不能很好适应小学生活、学习的现象有增无减。为什么幼小衔接工作开展了这么多年还没有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呢?这需要我们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 幼儿园“幼小衔接报告会”记录

    2007年4月5日晚上,幼儿园举行了幼小衔接报告会。我们邀请了艺术小学胡老师来园为家长作孩子入小学的专题指导《让孩子自信地走进小学》。大班160多名家长认真聆听了报告。活动由汤老师主持。活动因学校的精心安排、胡老师的热情指导,给予了家长很多的启发。愿我们的孩子能自信地走进小学,健康快乐地成长。 下面是我记录本次幼小衔接报告会活动前后的几个镜头: [ 镜头一:引导帮助家长入座] 晚上6:30,大多数家长陆续来园,到各班主任处签名报到。报告快要开始了,可少数家长来晚了,不愿意坐到前面(中间还有座位)去。宁愿选

  • 大班考试题 计算考试题

    中心园大班20042005学年度下期计算考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数数。从1数到100 二、看图填数。 ( ) ( ) ( ) ( ) ( ) ( ) 三、填相邻数。 ( ) 2 ( ) ( ) 5 ( ) ( ) 6 ( ) ( ) 3 ( ) ( ) 4 ( ) ( ) 7 ( ) 四、按顺序填数。 2 4 6 8 1 3 5 7 9 四、数的组成。 2 3 5 ( ) 1 2 ( ) 2 ( ) 4 5 4 2 ( ) 1 ( ) 3 ( ) 五、看图填算式。 ( )+( )=( )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