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专题 > 幼儿园幼小衔接专题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论文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论文

更新时间:2014-07-21 06:29:55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论文》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幼小衔接专题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幼小衔接的工作最基本的原则是将之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具体地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1、终身教育的长远目标。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任务。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幼儿上小学,让幼儿顺利的过渡到小学只是其近期目标而已,它是实现幼儿园教育长远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这一工作应当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中,仅将之视为大班后期的突击性任务是错误的。

2、幼儿园阶段全面的素质准备。帮助幼儿为入学作准备的最终目的,乃是为其适应终身学习做准备。因此,入学准备不应当是急功近利的,而应当是对幼儿长远发展有利的素质教育。这样的素质准备教育不可能只靠大班后期来突击完成,因而必须作为整个幼儿园阶段的重要而长远的工作。

二、 全面而非单项的衔接

1、衔接应当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地进行,而不是偏重某方面。幼儿衔接中偏重“智”的倾向是比较严重的,一说到衔接很容易就与教认字、教拼音、教数学等连起来,而忽视了衔接应包括体、智、德、美各方面。事实表明,健康的身体、热爱学习的态度、开朗的性格、安定的情绪、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独立自理能力、与老师同学交往的能力等等,对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幼儿入学后的考察发现,其学习上的困难不仅仅是由于“智”的方面准备不足,更多的是在健康状况、学习态度,包括学习兴趣、自理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准备不足而造成的。因此幼小衔接必须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去完成。

衔接中偏重某方面是片面的,而某方面中又再偏重某些因素就更片面了。体、智、德、美各有自身的结构,即每个方面都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不能抓其一点,不顾其他。如“智”的方面,不仅指知识点的记忆,技能的把握,它还包括各种能力,按加德纳教授的说法,有语言能力、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七种。而常见的偏向是,衔接中偏重于知识的灌输或单纯的技能训练,对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以及其他能力都非常忽视,更不重视与智力有密切关心的非智力品质,如幼儿学习的动机系统、态度、习惯等等,这是衔接工作中的一个大问题。事实上,忽视基本能力和学习素质培养的训练是没有长远效果的。在幼小衔接的全国性调查中发现,由于重知识、重具体运算技能,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园三年的数教育仅只在小学学习10以内加减法时(约半学期多一点)有些作用,之后就显示不出什么优势了,这实在是很不经济的高投入低效益。因此,需要对体、智、德、美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理解,切实保证幼儿个方面全方位的衔接。

三、与小学衔接而非小学化

幼小衔接是针对儿童发展上的过渡期,在幼儿园和小学所采取的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如前所述,过渡期的儿童兼具学前和学龄的特点。因此,完全把小学的一套搬到幼儿园,把衔接变成让幼儿提前上小学,是显然违反过渡期幼儿的特点的。小学化倾向在衔接中的表现有多种,最突出的就是不着眼于培养幼儿长远发展所需要的素质,无视幼儿学习的特点,在幼儿园用小学式的上课取代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以教师长时间言语教授的方法,进行灌输式教学,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在内容上,把小学的教材下放到幼儿园,让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不是幼儿熟悉的、与其密切有关的具体的人或事物,而是抽象的文字或符号;在管理上,生硬地用小学的一套规则来要求幼儿,如上课时不准上厕所,长时间双手背在后面,端端正正的坐着不能动,要求做作业、交作业等等,严重违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样的做法不仅无助于发展幼儿对入学的适应,反而让其身心发展受到影响,有的幼儿甚至产生怕学、厌学倾向,给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埋下隐患。

综上所述,衔接工作立足于素质教育不是一句空话,在素质教育轨道上的衔接工作在其着眼点和落脚点、教育的具体目标、手段、方法和评价标准等等方面,是根本区别于目光短浅的小学化衔接的。
相关阅读
推荐
  • 如何做好小学入学准备

    转眼还有一个多月又到暑假,随着暑假临近,意味着又有一大批孩子面临从幼儿园到小学,堪称这是学习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转折了。在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入学后就要以学习为主要内容。对孩子来说这是一次严峻的烤验。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老师和伙伴都需要他熟悉、适应,孩子能否顺利地度过这个重要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入学前的准备。作为承载孩子教育的学校、老师、家长都必需重视这一时期的教育,为孩子顺利地入学作好铺垫。 一、知识的准备 我们的家长一想到孩子入学,马上想到应准备的是如何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深怕孩子上学跟不上

  • 做好大班幼小衔接工作

    如何做好大班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园时代是人生最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从愚昧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幼儿园时代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但它不可能永远停驻,随着三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无可选择地下次向一个新的天地,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人们常说,儿童一入学就“进入了符号的世界,掉进了规则的海洋”,在小学有许多规则要孩子们熟悉和遵守,如《小学生行为规范》等。大班的老师应帮

  • 大班幼儿的入学准备

    入园 1.按要求准时入园,不迟到,知道有事有病时要请假。 2.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主动与人打招呼。 3.能够将自带的衣物整齐地收放在固定的地方,药品交给教师。 4.主动地参加擦桌椅等简单的劳动。 5.会选择玩具,和同伴友好地游戏。 6.学会与同伴合作,认真完成值日生工作。 做操 1.能够整理好自己的衣服,系好鞋带。 2.听到指令能够较快地排队并且精神饱满地走步、跑步,队列整齐。 3.做操时动作认真,姿式正确。 4.不怕冷(热),能坚持锻炼身体。 入厕 1.会自理大小便,懂得将大小便解在池内,大便纸扔在纸篓

  • 入学前的学习促进

    让老师感到头痛的不是那些在入学前缺少知识和技能的孩子,而是那些对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不爱动脑思考的孩子。如何让自己的孩子知识广,兴趣旺,能力强?在幼小衔接的阶段,家长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思考 孩子的思考是与生俱来的。让孩子独立地思考,养成思索、探究的习惯,是孩子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源泉。“问泉哪得清如许,只为源头活水来”。思维是知识之源,学习之源。有时面对孩子的问题适当地卖一下关子,让孩子自己去想,会比大人搜刮肚肠满足其好奇来得更有效。 阅读 阅读能帮助幼儿学习。家长能够帮助孩子阅读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

  • 大班毕业:写给孩子的话

    昨天,你们还是一群小不点儿,泪眼汪汪的牵着妈妈的衣襟,不肯松手;今天,你们已经背上小书包,快乐、自信地跨入小学的门槛。祝贺你们,我的孩子,你们张大了,前面的天空是那么高,那么宽、那么美! 还记得吗?那天,老师把你从妈妈怀里“抢”过来,你可是又踢又打,好厉害啊;面对香香的饭菜,硬实不张口。孩子们,这儿就是你的家啊,有那么多的妈妈在关心着你,爱护着你。 长大了的你,快乐的象只小鸟,甜美的歌声,常常引来小伙伴的合唱;自己创编的故事,常常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孩子们,三年的朝夕相处,我们建立了母子般的感情,每天早

  • 入小学前的心理适应指导让孩子快乐出发

    河北东光连镇逸夫幼儿园 马俊凤 多彩的游戏,美味的加餐,温馨的娃娃家,让幼儿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好不惬意。但时间老人毫不留情,转眼孩子们就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了,孩子们长大了,真替他们高兴,我望着他们在想。 听姐姐说,上小学一点也不好,每天的作业好多好多,完不成还有赏我害怕,我不想上小学,只想呆在幼儿园里。老师我可不可以不上小学呀!大班的小叶子(对她的爱称)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小叶子歪着头天真的望着我等我回答。我笑了,摸着她的头不可以。她学着腔调说为什么呢?对。为什么呢?孩子为什么不喜欢上小学呢?一提到小学怎

  • 幼小衔接之系列之生活节奏和时间差异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幼儿所参与的活动,是为帮助幼儿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前后学习环境所需付出的准备。 再过两个多月,崭新的学习生活对一年级新生来说是喜是忧,可能因人而异。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普遍存在双重心理:对上小学既热切向往,又有些害怕。有的家长在开学临近,便把所有玩具统统收集起来,并对孩子下禁令:从此没有你玩的份。更多的一年级新生因为对小学没有具体概念,显得忐忑不安。 我们大班的几个老师商量一番整理了幼小衔接的几个系列,从孩子心理、幼儿园和小学几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希望对处在十字路口的家长们

  • 孩子入学的生活准备

    孩子入学准备的第二点就是要调整好孩子的作息时间,在生活习惯上为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进入小学后,孩子每天的学习、活动量是很大的,而且小学里也不再像幼儿园一样每天午睡,一般下午孩子还要上3节课,以前在刚开学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老师总会发现一些孩子一到下午就打瞌睡,一了解情况,大多是孩子晚上睡得太晚了。因此为了让孩子有充沛的精力、体力投入学习,在此我希望家长朋友能早日调整好孩子的作息时间,一般情况下晚上8点或8点半睡觉,早晨6点30分起床,让孩子踏踏实实地吃饱、吃好后再去上学。因为小学不像幼儿园,半晌午的时候没有点

  • 学前幼儿一日安排

    幼儿园一日活动程序表 时间 内容 行为要求 7:208:00 晨间接待 能用普通话主动地,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 8:008:30 晨间锻炼早操 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精神饱满,动作整齐。 8:308:50 喝牛奶,盥洗 便后主动洗手,不玩水,能安静地喝完牛奶。 8:509:20 教学活动(一) 能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倾听老师同学的话,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9:209:35 盥洗 入厕不能拥挤,便后主动洗手。 9:3510:05 教学活动(二) 能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倾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1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