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能力培养
家园携手培养幼儿抗挫能力的研究

家园携手培养幼儿抗挫能力的研究

更新时间:2014-07-21 16:12:07

《家园携手培养幼儿抗挫能力的研究》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我的教学问题与困惑

我们谈到如何培养幼儿的抗挫能力,就要重视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景,提出某种难题,让幼儿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而如今,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要重视挫折教育。为了开展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抗挫能力的研究,我对班内幼儿进行了仔细观察,有些幼儿通过在家访中了解情况,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与困惑,具体如下:

1、家长和老师为了鼓励孩子,经常表扬孩子,可是起了相反的效果,有些孩子不能接受批评

比如:我们小三班已经是第二学期了仍有一个女孩子会哭着来上学,原因是她的年龄还没到,提早来上幼儿园的,是班级里的“小妹妹”,其他的哥哥姐姐做游戏、上厕所等都会让着她,所以她做游戏总是第一名。由于孩子的家长也曾与我们说过,孩子太小,希望老师多照顾一下,所以我们也总是舍不得批评她,有时还会表扬她。可是,上个星期我实在忍不住批评了她,下一天就不肯上幼儿园了。

像我班的玲玲在家由爷爷奶奶带,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有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大发脾气;一次放学要求爷爷奶奶带自行车来接,而爷爷奶奶忘记了的时候又开始在老师面前大发脾气;可是在幼儿园是我们一直认为他是稳重,能干的孩子。2、家长不重视挫折教育,导致幼儿的抗挫能力级差。有些家长看起来很重视,他们重视的是孩子今天有没有举手发言?有没有学到儿歌?有没有被老师表扬等等。有太多的家长忽略了挫折教育,导致幼儿的抗挫能力很差。

二、我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来自家庭方面的原因

(1)家长“保姆式”教育使儿童缺乏独立性,缺乏应有的挫折承受力。

现在家庭里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已成为普遍现象。不少家庭把孩子当作“小皇帝”,孩子的一切要求都不加考虑地予以满足。孩子遇到一点点小困难,家长们毫不犹豫的予以帮助,甚至不惜包办代替。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往往缺乏独立性,缺乏应有的挫折承受力。

(2)家长过度限制使孩子人际关系不适。

现在孩子的家长主观上为了孩子的安全,限制孩子与同伴交往玩耍,同时,客观上城镇居民高层单元式住宅,使儿童与外界沟通的机会也不多,孩子老是在家里看电视、画画等孩子难以了解别人的感情、需要和行为特点,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得不到锻炼,容易形成孤僻、怯懦、冷漠、自私、不合群、暴躁等性格特点,这样不利于孩子今后融入到社会中,在充满竞争、合作的社会中就易受挫。

(3)家长过高的期望值使儿童受挫。

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远不如别人的孩子,或出现某一问题是,轻则批评、否定,重则训斥。让很大一部分孩子极少或从来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使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

2.来自社会、幼儿园方面的原因

(1)重视智力因素教育,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使儿童心理脆弱。由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的影响,过去幼儿园、社会评价孩子标准的倾斜,不难发现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轻主体意识,学习兴趣,忽视积极的情感态度,意志,体验,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培养训练,导致孩子一遇到挫折就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2)教师对“赏识教育”的误解。为了让孩子更能善于表现自己,吹来了“赏识教育”之风,但是幼儿园中,由于教师缺乏学习和理解,认为一味的表扬孩子就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在各种游戏竞争活动中,老师总是让孩子胜利,因此久而久之孩子产生只能接受表扬而不能接受批评的心理;偶尔受到批评,便会沮丧恼怒或丧失信心。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后,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生活道路上的各种挫折和失败。

三、我对问题的检索综述

通过各种书籍和网络的查阅,对该问题的检索综述如下: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挫折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目的不只是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而是适时地、潜移默化地从各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耐挫折能力。

2、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否对以后能否适应社会环境,承受生活挫折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对一个人的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五岁以下的幼儿期”,“孩子将成为怎样的人,主要取决于家长在五岁以前把他造成什么样子。”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许多家长已意识到应当让孩子从小经受挫折,磨练意志,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成长过程中的挑战。挫折教育应从小抓起,也逐渐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

3、记得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看来,给我们的孩子一点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在家庭教育时曾说过这样的话:“不要担心孩子的失败,应该担心的是,孩子为了怕失败而不敢做任何事。”

4、现今的孩子大都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这些“蜜罐罐”里长大的孩子们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生发展都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心理素质。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家长、教师等都纷纷呼吁:“今天的孩子需要挫折教育。”四、我拟采取的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

一、以“诚信”为本,架起家园沟通的桥梁。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是一个“信”字。俗话说“诚信可佳”,相互的信任是彼此交往的前提,不管是老板与客户、领导与下属、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家长,都要学会互相信任。

1、微笑相迎,使家长放心。

当教师微笑着迎接每一个孩子的时候,家长们也会笑脸以待,家长们会觉得老师是那么的热情、亲切,孩子托付给她们,没什么不放心的。因此,教师们和蔼可亲的笑脸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同时教师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使家长由衷的尊敬教师、佩服教师、并支持教师的教育工作。

2、细心照顾,让家长安心。

现在的家长大都忙于工作,有时也难于发现孩子的不足和优点。他们把孩子交到了幼儿园,就注定我们是教育孩子“领头羊”。此时,我们就要用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及时发现他们的缺点和优点,并与家长取得及时的联系。比如:当孩子吃饭吃得慢,老师说一下就会哭;当孩子做手工时,总是说:“我不会。”而不敢动手;当孩子做游戏失败时,就不能接受;当孩子没有被老师表扬到时,就会伤心地哭。我们要细心地查找孩子形成这种个性的原因,并与家长进行及时地沟通。

3、 耐心引导,获取家长的信任。

家长作为我们幼儿园的合作伙伴,是幼儿园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师们与家长应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共同教育幼儿。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抗挫能力较差时,要学会耐心引导。

二、以“两会”为载体,构建家园合作平台。

结合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内容,教师们认真召开好班级家长会和家委会活动。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是教师与全体家长难得坐在一起商讨幼儿教育的机会,因此教师抓住这个好机会,向家长宣传抗挫能力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如何正确的培养幼儿的抗挫能力。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家长进行宣传指导:1、端正态度。

一些父母往往喜欢将孩子的成功当作自己的“门面”,赢了就夸孩子聪明、能干,输了就职责和埋怨孩子。这种教育方式最不可取。有些父母常常鼓励孩子追求第一,却往往忽略了孩子在失败中可以学习更多的经验。作为孩子的老师当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受挫时,应该教育他克服沮丧和悲观的思想,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暂时的受挫。

2、积极鼓励,不应当众批评孩子。

父母和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协助孩子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要积极鼓励,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正确面对挫折。比如,孩子受到老师的批评而不肯上学时,父母可以善意地告诉他,“我们不可能每次都将事情做得最好,上一次老师不是表扬你很聪明吗?只要你改正缺点,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也能做得最好。”还有些孩子比较好强,家长千万不要在亲戚、朋友、老师面前揭露孩子的短处或缺点,更不应该当众责备甚至辱骂孩子。例如孩子在家不肯吃饭,家长当着老师的面批评孩子。这个方法并不可取,这样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容易使孩子走向两个“极端”。

3、了解原因、讲清道理,增加孩子挫折时的承受力。

有的孩子异常好强、自信,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坚持自己的意见;有的孩子对大人的要求不肯接受,进而造成僵局。在这种情况下,成人应了解孩子不愿接受的原因,与孩子讲道理。讲道理时,不能太抽象和过于深奥,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同时要特别注意反馈,允许孩子争辩和反驳。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不要立刻插手,不妨留给孩子自己面对失败的空间和机会。比如,孩子学玩高跷,眼看就要学会了,一不小心从高跷上摔了下来。看着孩子沮丧的表情,我们一般不直接替他解决问题,而是和他一起讨论,引导孩子去思考,然后让他自己去寻找解决的方法。

三、以“三交流”为重点,构建家园联系的网络。

1、利用晨接晚送及电话进行口头交流。

这是一种以谈话为主的个别交流形式,主要是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以及幼儿在家的表现,通过短暂的交流,能够得到及时的信息。而且这种方法不受时间长短和数量的限制,教师可以主观的选择需要交谈的幼儿。如:有的孩子面对困难不敢面对,有的孩子输不起,有的孩子过于好强等,通过交谈让我们了解到孩子在家的表现和一些“疑难杂症”,以便于我们进行对症下药。2、利用家园联系册、班级网页、小纸条等进行书面交流。

据了解幼儿的家长基本上都是双职工,有的家长没时间接送,都是爷爷奶奶接送的,但大多数爷爷奶奶都不识字,因此书面交流是家园沟通中又一重要方式。例家园联系册是我们幼儿园家园共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交通工具”,在家园合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爸爸妈妈们可以通过每周一次的家园联系册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老师也可以了解到孩子进步、欠缺的方面。

3、利用个别家访进行深入交流。

家访,似乎听起来比较俗的一个词。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家访显得过时了,但这种形式是孩子、家长所欢迎的,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是那么亲切,那么真诚,给孩子、家庭带去的是关心,是温暖,是阳光。我班每月至少对两位幼儿进行家访,而家访的对象我们往往会选择生病的、较调皮的孩子或抗挫能力较差的孩子。

比如我班的一位孩子聪明、活泼、能干、爱表现,是父母的骄傲,老师的得力助手,小朋友的榜样,但是争强好胜、偏激、霸道、输不起,当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伙伴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和短处,便选择比较极端的做法,比如哭闹、发脾气、摔东西等,对此我们及时进行家访,深入交流。

四、以“创设困难情境”为内容,促进家园共育。

1、给孩子定任务。

有些孩子面对许多事情总会选择退缩,因为习惯了被长辈代替,或是被否定。 所以我们我有意给孩子一些任务,例如对孩子说:“你今天在幼儿园的剪纸真漂亮,可惜被小朋友看的时候撕坏了,明天我们能剪一个更漂亮的吗?”当然这种要求不能过高,不切实际的要求会打击孩子在应付逆境时的信心。

2、不要轻易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

要让孩子明白:想得到一个东西,必须自己付出。只有经过自己努力获得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也是最值得珍惜的。

3、让孩子多做,不要怕孩子做不好。

我们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所以不让他做。像有些家长会说:“我家的孩子吃饭都不会吃,总是让奶奶喂,有时候让他自己吃总是要吃到地上、衣服上。”事实上,孩子不是吃不来,是习惯了大人喂。

4、让孩子体验成功,建立自信。

父母和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协助孩子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因为这是孩子战胜挫折的本钱。

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因此主动创设生活情境,对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更具有预防性和针对性,能弥补自然挫折情境的不足。记得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让孩子面对挫折,帮助他们走出困难。如:带孩子到菜场,让孩子自己去买。孩子摔倒了,学会自己爬起来等。

五、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

1、准备阶段:2010年5月至9月,成立相应的课题组, 认真学习,统一思想,制定目标,设计方案确定班级,确定要求。

2、实验阶段: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采用多种教育模式,通过家园密切合作,步步深入,在研究中对以前的经验进行认真筛选, 对创造的新经验在教学中加以实施。

3、总结阶段:2011年8月至2011年9月,完成课题工作, 撰写结题报告。

六、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课题组负责人:陆美燕,组员:沈超、吴新娟等。

2、具体分工:陆美燕负责组织课题组同志学习幼儿园教育规程、 幼儿教育大纲及有关培养幼儿抗挫能力的教学理论,转变观念,强化儿童教育观意识,并全面组织课题的具体运转工作,最后书写结题报告。

沈超、吴新娟帮助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并帮助一起共同实施课题,获得一手的材料。
相关阅读
推荐
  • 父母带孩子上街有学问

    每逢双休日、节假日,父母们总喜欢带着孩子外出买买东西或逛逛公园,为的是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知识。但是你们可知道带孩子外出也有不少的学问吗? 一、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父母可在上街前先给孩子布置点“任务”。告诉孩子今天要带他去什么地方,要求他把见到的事物记下来。回来后再及时询问孩子。 如:你在道路两旁见到了哪些建筑物?汽车如何在道路上行驶?在公园里看见了什么景区?最让你开心的是什么地方等等。因为这样既可提示孩子外出游玩时要留心观察,提高社会观察力,同时还可以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二、向幼儿介绍知识

  • 树立宝贝的自信心不要吝啬去赞美

    场景一:早晨,佳佳和妈妈一起进门,还未等我开口,佳佳妈妈便说道:楠楠老师,今天给佳佳非要多穿件背心,是件新背心,如果热了麻烦老师帮她脱掉外套吧。 场景二:刚吃完点心,倩倩就悄悄把外套脱掉挂到门口的衣架上,露出漂亮的小棉衣。 场景三:检查小指甲,艺艺的小指甲倒是很干净,不过亮晶晶的指甲油却在她的小手指上闪耀。 分析与思考: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对美的欣赏与追求,但是 孩子 的省美标准都来自对成人世界的模仿。无论是电视中的时尚女郎,大街上的美丽女孩,身边爱臭美的妈妈、小姨都是宝贝的模仿对象。我们不能阻止宝贝们对美

  • 让幼儿在亲身尝试中学会生活技能

    案例: 喂,宁宁、豆豆醒一醒,该起床了。我轻轻唤醒孩子们在熟睡的孩子。孩子们揉着惺忪的睡眼慢慢地坐了起来,我对孩子们说:看看哪位小朋友的小手最能干,自己能把衣服穿上。经我这么一提议,孩子们一下子来了精神。老师,我会穿。老师,您看我穿得好不好? 老师,您看我会把背心掖到裤子里。说着鑫淼撩起上衣让我看,嘿,还真没露肚皮。可一转身就露了馅儿,衣服后边嘟噜着一大堆,我一边夸鑫淼能干,一边帮她把后边的衣服掖好。 老师,您能帮我个忙吗?一个小小的声音传到了我的耳朵里。我回头一看,子骏披着衣服走了过来。我问:怎么了?我

  • 如何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关注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

    儿童对外界的认识,是由听.视.触获取信息在大脑加工后才得到认识,儿童的感觉敏锐,感觉好,获取信息足则给思维.记忆提供充足的养料,感觉不好,就会影响 儿童 记忆思维的发展。为什么画家辨别颜色的能力特别强?为什么音乐家辨别音色的能力很强?因为他们的感官经过训练后变得很灵敏。感官敏锐,孩子更聪明。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机会可以训练孩子的感官。例如吃东西时,可以让幼儿描述食物的味道。 平日带孩子去公园散步.游玩,可以有意识地向孩子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什么在叫哪儿飘来了香味?随时启发孩子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周围

  • 有意识的对幼儿进行自制力的培养

    在幼儿园里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小朋友看到别人手里有玩具就去争夺,想占为己有;有的孩子明明知道打人不好,却总爱对别的小朋友动手动脚这样的幼儿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相反,有的孩子具有一定的自制力,他们能够克制自己不合理的想法,不去主动攻击别人,他们想哭的时候便用力抿住小嘴自制力是坚强意志品质的核心,培养幼儿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过程就是增强幼儿自制力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有意识的对幼儿进行自制力的培养,这关系到他们以后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呢?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 学保教指南谈对小班幼儿注意力的培养

    《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二章保教常规管理的第十三条谈到重点关注一日活动计划的制定,谈到教师对课前材料,对所授内容熟悉的准备,在今天的小班科学活动《大树妈妈和树叶宝宝》课后,让我重新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想这对每天要组织正规性活动的老师们来说,这是一个需要一直认真对待和钻研的不变话题。 《大树妈妈和树叶宝宝》这个活动我曾经在两个小班任课时上过,当时上的非常成功,师幼互动和谐、亲密,活动目的达成度高。可今天在小班上课时,活动却开展的并不顺利,幼儿状态不够积极和投入。原因在哪里呢?我认真思考后,归结为以下

  •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措施

    (1)、在教学活动中给孩子创设动手的环境。如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培养幼儿用绘画和手工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任务之一。幼儿的绘画、泥塑、剪纸、折纸及废旧物利用等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无一不是在手的协调操作下进行的。因此,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 一般来说,孩子玩过之后,家里总会显得有点脏、有点乱,有些家长就会特别不,常常会限制孩子的活动,如手工剪贴之后有时地面上

  • 论文:浅谈幼儿独立性的培养

    有一位美国教育家曾提出:培养孩子的要决之一,就是能够早让他们自立。他说:过分的保护只会防碍孩子从生活中通过自身实践去获得有效经验教训,从而影响其尽快成长。所以想要自立必须自理、独立。 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孩子们又是怎样呢?在教学活动中,我总会发现几个小朋友说:老师,这个我不会剪。、老师,帮我做一做。等一脸悲伤的样子,其实这些都很简单,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正呈现着增长的趋势,一个孩子往往是一个家庭的唯一希望。父母都恨不得捧在手心含在嘴里,为孩子包办一切,孩子只要听话、聪明,就是

  • 怎样培养宝宝良好行为习惯

    今天,新风家长学校又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北京儿童与健康心理研究会主任初德和先生,我们侃侃而谈,当聊起家长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时,他首先说的是: 现代父母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还有一项内容极为重要—那就是从小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西方教育学者曾指出:“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 那么,现代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该如何培养子女的行为习惯呢? 文明语言习惯—从礼貌用语做起。 高尔基说过:“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做为一名现代家长,在孩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