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能力培养
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关键《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读后感

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关键《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读后感

更新时间:2019-01-28 09:40:34

《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关键《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细细品读了第二章节《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关键》感触颇深。大家都知道孩子独立性的重要性,那到底该怎样去培养,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这一章节做了细细的解读和分析。读完这一章节,联系到平时工作时很多家长的行为或是和我聊天时透露的教育理念或是困惑,都能在这一章节找到解决的方法。

首先,在我们知道独立性对孩子的重要性的前提下,应该珍惜孩子的自我独立意识。我们都知道,2岁左右是孩子独立性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孩子出现了自我概念,总是会“以自己为中心”。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不听话了,其实这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意识,逐步发展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作为家长,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有时认为孩子的想法和选择是错误的,所以直接会否定孩子的选择或是不给孩子做选择的机会。这样是不明智的,我们应该懂得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尊重孩子的独立意向的发展,不仅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成长氛围,也会让孩子自己在不断尝试中明白对错。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会越来越强,怎样保护孩子的主观意识的发展或是促进孩子的独立性的养成!

一、充分的尊重孩子:不当众呵斥孩子,注意交流时语气和态度,认真倾听孩子等。当然,(一)我们作为成人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当以身作责,做好自己,树立好的形象。(二)我们要明白孩子时独立的个体。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思想和需求、情感等,我们要正视他们的存在,及时帮助孩子处理他们的需求。及时对他们的成就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三)能够正确理解“尊重”。有些家长对尊重的理解比较片面,认为尊重孩子仅仅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姑息迁就、百依百顺。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孩子养成“任性”、“唯我独尊?的坏毛病。真正的尊重体现为对孩子的肯定与赞扬,多鼓励孩子,把孩子当朋友。有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真正的尊重他么的行为、语言、思维、想法、选择等,及时又时候他们的角度有些偏颇或是不正确,我们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和交流。(四)尊重孩子部分年龄和场合。尊重孩子应从小开始,并贯穿与日常生活中,是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家庭成员之间是平等的。

二、不要过度的保护孩子:很多家长以爱的名义捆绑孩子,为了安全,不让孩子过多的运动,该走、能跑的年龄,基本是在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的怀里长大的;为了孩子学习,包办代替一切,什么劳动都不让孩子参加。然而这种保护看似是为孩子着想,但在不知不觉中加家长已经为孩子设定了过多的局限,剥夺他们主动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机会、权力,极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鼓励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过多压抑孩子的独立活动意向,解放他们的双手,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性。让孩子们适当的“吃吃苦”。

给孩子“受苦”的空间。(一)父母要真正认识“受苦”。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生活条件不断提升,家长们认为“受苦”早已经离我们远去,或是根本不舍得孩子“受苦”。其实,让孩子“受苦”并不是去体验贫苦的生活,而是通过让他们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让他们理解父母的不易,逐渐提高独立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孩子独立能力。(二)舍得让孩子“受苦”。在这个六个大人围着以一个孩子的年代,孩子就是手中宝,没人舍得她受苦。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总不能一辈子替孩子遮风挡雨,不如教会他们如何面对风雨,这样孩子才能在离开家长的保护后展翅高飞。(三)让“受苦”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让孩子受点苦,不是一本正经地对孩子说:“今天,我就要让你尝尝受苦的滋味。”而是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劳动,通过劳动获得生存的本领与成功的喜悦,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增强生存能力。当孩子在劳动中尝到了“苦”,自也就能感受到父母的“亲”,在责任与意志面前不仅会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会努力做到“家里的事情帮着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同时学会尊重和体谅,常怀感恩之情。所以合格的家长应该懂得顺应孩子成长的需要,学会转变观念,支持孩子去“受苦”。

当然,培养孩子独立性是从孩子小抓起,从生活点滴作起,更应该从我们家长的思想,态度,教育理念抓起。正确的引导是促进孩子的成长的,当然,由于我们自身的教育误区而耽误了孩子的发展那是得不偿失的。

我把这一章节的理论和思路带入自己研究的课题中进行审视。虽然孩子各有差异,但是孩子们在午睡后起床自理能力的差异也是和家庭教育分不开的。因此,我也会认真,细致的和部分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真正做好家园共育,帮助孩子发展独立性。
相关阅读
推荐
  • 儿童气质类型与教养

    在美国,气质研究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行为科学家设计的量表和客观观察,能将气质很科学地归类和评量,儿童心理学者也总结出一套适合不同儿童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步骤,此外,临床研究工作者也探讨过儿童气质问题与伴发或继发的病理心理问题之间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属困难气质的、难于抚养的婴幼儿,随年龄增长,70%会出现行为问题。困难气质的婴幼儿3——7岁时,较对照组易出现行为问题。有人指出,3岁时易害怕的孩子,长大以后易出现神经症行为,而表现不安、多动的婴幼儿,在青少年期易表现为违纪行为。另有研究发现,4个月时的婴儿,如

  • 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高密市康成幼儿园 李翠萍 好奇和模仿是幼儿典型的行为特点,他们的行为无意性大,自制力差,对一切新鲜的,特殊的事物都感兴趣,都想尝试一下,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发育不完善,综合能力差。因此,在活动中,由高处往下跳,快速奔跑以及迅速改变方向和速度时,会力不从心,往往会发生事故。再则,由于成人过度的实施各种保护措施,限制幼儿的行为,忽略了对孩子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使幼儿遇到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往往手足无措,因此,由而自我安全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帮助幼儿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由于幼儿年龄小,他

  • 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高密市康成幼儿园 刘静 今天是我在门厅值班,迎接小朋友入园。可是不远处发生了这样一幕。只见一位清华园(大班)的小朋友急匆匆的在前面跑,后面追的是她的奶奶,就在这时她一不小心一个踉跄摔倒了,可是她并没有马上站起来,而是一直趴在那哭,等她的奶奶追上她才把她拉起来,然后奶奶就紧紧的拉着她的手一直朝教室的方向走去。 身为一名清华园(大班)的小朋友,摔倒了居然不能自己爬起来,而是趴在那里等人拉,这充分说明孩子的自立能力太差,日常在父母的庇护下养成了依赖的习惯。而家长在此时不应伸手将她拉起,而是应该去鼓励她勇敢的自己

  •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按照埃里克森人发展八个阶段的理论,自信心是在 3-6岁形成,7-12岁沉淀下来的。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提供给孩子充分自我表现的环境,并教给孩子掌握适当的技巧,孩子是完全可以发展良好的自信心的。所以小班阶段帮助孩子初步的建立起自信心还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也结合班级特色,通过绘本,潜移默化的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1、乐观向上的生活,《叮叮当先生有了新工作》。小个子叮叮当先生在成人世界里可谓一败涂地,干什么都不如人家,可是在最后的尾页上,叮叮当的面前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有的缺胳膊、有的少腿,身旁的框里堆的全

  • 说说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在《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中,有这么一节内容:儿童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是怎样消失的,其中,作者讲到:儿童比成人更有创造性,更有想象力。我在幼儿教师这个岗位上,已经有整整二十个年头了,和孩子们整天泡在一起,对于创造性和想象力在孩子们身上的体现,真的是感触非常的深。确实如作者所说:我们成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远不如儿童。因为,成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把周围的一切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思想也受到了禁锢。因此,看到这个话题,使我不由想到了曾经发生在我和孩子们之间的一件事情。 那是我有一年教小班时新年伊始的下学期,

  • 打造“小男子汉”的宝典

    培养“小男子汉”的法则 在我们周围,有不少男孩子讲起话来奶声奶气,做起事来扭扭捏捏,稍被触动便娇滴滴地哭起来,男孩子应有的那种顽强、勇敢、豁达大度的阳刚之气荡然无存。那么如何培养“小男子汉”呢? 首先,要按照男孩子的个性特点引导和养育。男孩子生性好动、顽皮、胆子大、好奇心强,甚至有点“野气”,父母和老师应因势利导,绝不能够压制其个性的发展。在幼儿园里,一般打架的都是男孩子,老师不应一概指责,而应适当地宽容,否则其胆子会越来越小,更主要的是要引导男孩子做女孩子的保护人,赋予他一定的责任感。 其次,要让男孩子

  • 孩子不肯叫人怎么办?

    刚学说话的孩子肯叫人,是因为孩子开口讲话多数是从叫人开始的,随着语言表述能力的提高,他叫人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从最熟悉的人开始一直喊到他不认识的人,尤其是得到表扬后,叫人的积极性更高。 但随着孩子心智的发展,他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他一般爱向自己喜欢的人、最亲近的人打招呼。另外,与社会环境也有关,如果使用礼貌用语尚未形成社会风气,大人尚且不习惯讲“谢谢”、“对不起”,小孩叫了人以后得不到相应的反应,当然孩子就不那么乐意叫人了。 当孩子不熟悉的客人刚进门时,不要勉强孩子叫人(这样容易引起孩子反感),可以吩咐孩

  • 很腼腆是缺点吗

    腼腆的孩子外在表现很典型,一般都不敢见生人,喜欢独来独往,不愿与人接触,常常爱藏在大人身后,或者把头埋起来,不愿引起别人注意。腼腆的孩子有时像“小大人”,不外露自己的情感,显得很稳重,有的家长认识不到腼腆是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一种破坏,他们认为腼腆是很正常的事,过分活跃是没教养不谨慎。其实腼腆和谨慎完全是两回事。如果说谨慎是一种良好品质,那么腼腆就是一种心理缺陷,时间长了,孩子容易缺乏自信心,看别人的眼色行事,结果会变成一个依附性很强、离开别人的帮助就茫然失措、寸步难行的弱者。 家长在平时应该有意识地对腼腆的

  • 悉心调教你的“嫉妒”宝宝

    别以为“嫉妒”只有成人才有,而且只是心胸狭窄的表现,宝宝其实也“嫉妒心”! 2岁的朵朵,很懂事,很机灵。可是每次不管她有多高兴,只要一看到妈妈抱别的小朋友,她就一个劲的哭闹。朵朵妈对此很苦恼。5岁的琪琪一次在早操时故意绊倒班里一个小朋友的脚,被发现了还满脸无所谓,甚至有点幸灾乐祸。事后,家长和老师仔细询问才知道,琪琪很不服气老师表扬那个小朋友做操做的好,故意让他当众出丑。 朵朵和琪琪都有不同程度的嫉妒心。幼儿的嫉妒心基本上都还处于萌芽期。但有嫉妒心的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是不受欢迎的。当一个人嫉妒另一个人的时候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