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园共育 >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更新时间:2014-07-21 08:32:20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可能是您在寻找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我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我的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我的孩子坐不住怎么办?”“我的孩子任性怎么办?”对于家长提出的这些问题,我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莫尼卡教授合作研究幼儿的自我延迟满足问题,做了以下的实验:

研究者向小朋友出示两种玩具:一辆大的救火车、一辆小的卡车,问小朋友:“你喜欢哪一辆?”小朋友用手指大的救火车,表示喜欢它。研究者进而告诉小朋友,老师要到屋子里面去工作,如果你要玩儿那辆大的救火车,就要等老师做完事回来后才能玩儿,如果你等不了,就按铃,老师听到铃声就回来,可是你就不能玩儿那辆大的救火车了,只能玩儿那辆小的卡车。(要求坚持15分钟)实验结果表明,我国幼儿等待时间不如澳大利亚小朋友长,真正坚持15分钟的人数不多,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这应当引起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为什么是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简称自控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表现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良好的自控能力是21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美国学者对一些3岁半至4岁半幼儿进行自我延迟满足追踪30年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在幼儿期能够等待的青年人都较为成功,而那些在幼儿期等不得、控制不住自己的人长大后事业都无起色。事实上,幼儿阶段自控能力较好的人,到了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大都比较好。我们一些中学校长说,有的孩子很聪明,可是自控力差,上课做小动作,貌似听讲,实则神离,结果是一听就会,一放就忘,一做就错。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1.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评价水平

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才能提高自我控制的动机水平。例如,只有当幼儿认识到欺负小朋友是不良行为时,他才会不骂人、不打人;只有认识到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行为时,他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小伙伴。所以应当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实现他对个人行为的自我调节。

2.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首先,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生下来头一年是维持生命的关键时期,一切都要依附于成人,如果得到成人的精心照料和爱护,他就会感到安全,就会相信周围的一切,信心十足地迈出自主的第一步。如果婴儿最初就受到冷遇,就会产生恐惧、不安全感,他就会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周围的一切。其次,促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两三岁儿童自我开始分化,他开始强烈地要求自己做事。例如,自己拿勺吃饭,自己摆积木……虽然他们做得不好,却总是那样做。成人应当支持儿童的这种独立意识,保护他们的主动性,这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条件。幼儿自己学着穿衣服、收拾玩具,帮助老师、妈妈做事,他们每做成一件事,就受到表扬,或给予物质奖励等诱因,使他们从中获得愉快而肯定的情绪体验。这种内心体验,可转化为幼儿前进的动力,就能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3.让幼儿有自主权和主动权

多给幼儿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鼓励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儿拥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这不仅异于同伴,更重要的是异于成人。因此,做父母的应尊重孩子在兴趣选择、价值判断等方面享有的权利。

幼儿一方面需要成人的照顾、教育、管理,另一方面又需要有自己的思想、价值取向。而父母往往过低估计幼儿的能力,觉得他小,怕他做不成事反添麻烦,于是不顾幼儿的愿望而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幼儿就会习惯依赖于成人。如果家长对他们管束太紧,干涉太多,或者强迫他们服从自己的意志要求,就会使幼儿的精神负担过重,心情受到压抑,个性发展受到阻碍,潜在能力不能发挥,缺乏独立自主性。

所以,家长应当多留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以锻炼他们自我调控的能力。

4.经常开展趣味游戏活动

趣味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幼儿在趣味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承担各种社会职责,学习各种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操作各种玩具,逐渐将在趣味游戏中获得的行为规则转化为主体意识,又通过趣味游戏的操作活动,将内化的主体意识具体表现出来,实现主体意识的外化,并在高一层水平上进一步内化,实现主体意识对自我的控制和调节,这样幼儿就会逐渐养成遵守一定规则的行为习惯,由他控到自控,逐渐形成自控能力。例如,玩儿“乌龟”驮物游戏。实验要求幼儿趴在地上,将枕头放在背上,然后开始向前爬,爬到终点用手触摸小凳子腿儿,再往回爬,爬到起点线,用手拍下一个小朋友的手。实验初,绝大多数幼儿不能按要求做,成人以奖励为诱导手段,强化他自控的动机,逐渐学会处理主动和遵从的关系,懂得一切行为要考虑到集体生活中的他人,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愿望行事,克服冲动性,形成规则意识。幼儿运用掌握的规则来评价自己,矫正自己的行为,成人要及时表扬,强化幼儿的自信心,逐渐形成自控的习惯。

5.成人加强对幼儿的指导

幼儿不善于自觉地组织自己的活动,这需要成人详细、明确、具体的指导,这样做有利于幼儿的行为自控。例如,装小豆的实验:在每个幼儿的桌上放一个小盒,盒上有一个小孔,大小刚好能放进一颗红小豆,小盒旁放有红小豆,让幼儿坐好,成人告诉他如何做,讲完后让他复述,确认其理解后才开始实验。

1组:只告诉小朋友装红小豆,每一次只从小盒旁拿一颗红小豆,立即把它放进小盒上的小孔中。

2组:在1组的基础上,进而告诉小朋友,在装红小豆的过程中,小朋友不要玩儿小盒,不要玩儿红小豆,也不要看别的小朋友,认认真真地装自己的红小豆。

3组:在前两组的基础上,又进而对小朋友说,比一比看哪一个小朋友认认真真地一颗一颗地装,装得时间最长。

结果表明,2组和3组小朋友的行为自控比1组小朋友要强。这就告诉我们,要求幼儿去完成具有一定困难的任务时,成人应该帮助和指导他们的活动,向他们提出具体、详细、明确的活动要求及行为规则,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

6.培养幼儿顽强的毅力

一个有顽强毅力的人在受到挫折时不会垂头丧气,在成功时不会趾高气扬,在冲动时不会横冲直撞。例如,一个小朋友在玩儿抓坏蛋游戏时,不小心碰破了皮,很疼,但为了抓到“坏蛋”,他不怕疼痛,不当逃兵,一直坚持到底,表现了较好的自控能力和顽强的毅力。

7.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自控行为的多次重复就可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降低自控行为引起的紧张感,使自控行为容易完成和保持。例如,要求幼儿不随地扔垃圾,如果他每次都控制得住,以后就会形成有了垃圾不乱扔的好习惯。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训练幼儿良好的自控行为,对他们自控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阅读
推荐
  • 树立新型智能观,促进儿童智能发展

    婴幼儿期是智能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对儿童进行科学的智能培养将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

  • 帮助宝宝改掉吮指习惯

    琳琳四岁了,是个人爱的小女生,每个叔叔阿姨见了都忍不住抱抱她。不过,只要和她玩上一小会儿,你就会发现,琳琳总是喜欢把大拇指放在嘴里吮吸,妈妈把她的手指拿出来,但只要过个两三分钟,琳琳就又会把手指放进嘴里。为了这事,妈妈没少操心。有朋友告诉妈妈,吃手指有可能是因为缺锌引起的。可是,检查的结果表明,琳琳并不缺锌。妈妈只好向专家求助,希望琳琳能够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 专家认为,大约75%的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就开始吃手指,这被视为正常现象。这个动作一般在2岁以后逐渐自行消失。如果这个习惯动作持续到3岁以后,就成为

  • 如何发现婴儿的天赋

    堡的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说:“小孩自愿做的和给自己带来乐趣的事情实际上可能是提前发出他们有这方面天赋的信号。因此,如果父母仔细观察孩子,并发现他们有什么爱好,这是有益的。”父母通过仔细观察婴儿潜在天赋的信号,就能发现婴儿的天赋,并进行开发,使他们的潜在天赋得以发展。据专家们的研究,婴儿有以下主要潜在天赋: (1)音乐 小孩在几乎还站立不稳时就会按音乐的节奏摇晃。唱歌会使小孩变得对节奏敏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有特殊的音乐天赋。法斯说:“听音乐是一回事,音乐天赋的发展是另一回事。”美国加利福尼亚欧文大学所作

  • 预防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发生于孩子急性呼吸道感染或某些传染病后,也可能是奶水等流入耳内所造成。患病早期孩子疼痛剧烈,但耳内并没有脓液流出,仅有高烧、呕吐、腹泻等症状。幼小的孩子不会诉说,只能以哭闹表示,有时能以手挠耳,家长可轻轻牵拉孩子的耳廓,注意他的表情,是否有哭闹怕疼、用手自卫和其他不合作的表现,如有这些现象,应去医院耳科检查。一旦脓液从耳内排出,疼痛即减轻,孩子也就不哭了。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要用足量的抗生素,耳道停止流脓后,还应继续使用几天,巩固治疗效果,以保证彻底治愈,同时还要注意局部清洁。把外耳

  • 孩子爱啯手

    在周围,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孩子,5、6岁,甚至上小学了,还经常 地咬自己的手指、指甲。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有许多种。有的孩子是因为内心没有安全感,咬手指只是其内心 焦虑的一种外化。有的孩子则是由于小时候养成的不良习惯。著名的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02岁的孩子处于口唇期,如果在这个阶段 ,孩子的吮吸需求没得到充分满足,则会在以后形成咬手指的行为。 那么,怎么矫治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呢? 人们提出了许多办法。如让孩子弹橡皮筋、在手上涂辣椒等。但有时 往往不能奏效。 这里我介绍一种心理学家提出的厌恶疗法。每天

  • 别让我们的双手紧握住那成长的机会

    听到过这样一则小故事,讲的是一对母女在公园,母亲在教女儿学走路,因为女儿还很小,初初学步的她走不稳每一步,甚至每一次艰难的迈出一步都会跌到,但是妈妈并没有紧张的上前去扶起,而是 每一次当宝宝跌倒时她都会用期望的眼神和鼓励的话语说:宝宝起来啊!妈妈就在这,来啊!宝宝真棒,宝宝比刚才多走了一步!来,宝宝,再走一步,再走一步你就能到妈妈的怀里了!就这样,宝宝虽然屡屡跌倒,却又屡屡爬起。在一边有个老爷爷有些不忍心这么小的孩子总是跌倒,于是说:唉~孩子还小,慢慢来!而宝宝的妈妈却始终没有改变她的做法。 故事到这里就

  • 把快乐还给童年

    家庭超前教育是时下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在望子成龙的心态驱使下,许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谓用心良苦:1岁教认字,两岁背唐诗,3岁学外语,4岁练钢琴,5岁学电脑……形形色色的学前技能培训班充斥着幼儿的日程表,孩子心仪的动物园、电影院、儿童乐园无暇光顾了,同龄人彼此之间的玩耍、接触少了。这种无视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一厢情愿地实施“超前智力开发”的做法并不可取,只会过早地让孩子背上沉重的十字架,只会扭曲心灵、压抑童真、扰乱孩子身心有序健康地发展。 研究表明,灵长类动物的脑容量、智商、

  • 家庭教育的特点

    l.全面性 家庭教育的全面性一是指学校教育管的,家庭教育要管;学校教育不管的,家庭教育也要管。二是指社会教育要完成的,家庭教育必须完成,社会教育触及不到的,家庭教育责无旁贷。例如生孩子等。总之,家庭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比学校教育要广泛得多。三是指参与人员的全员性。只要有家庭,只要有孩子,就必须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完成家庭教育的义务。 家庭教育的极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一个合格社会成员,必须接受全面教育。无论是德育还是智育、体育、美育、劳动,家庭教育都有责任使其向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这一目的决定了家庭

  • 压岁钱多多 七八岁小孩上酒楼花2000多不在话下

    几名七八岁小孩点一桌2000多元的饭菜,如何教育孩子合理用好“压岁钱”成当务之急点一桌2000多元的酒菜不在话下,招呼服务员侍候像个阔佬。昨日,笔者在一家酒楼目睹了几名七八岁的小孩“摆阔”,其情其景让人深思和担忧。昨日傍晚,笔者来到位于福田区皇岗食街的一家酒楼。刚坐下来不久,有6个看上去才七八岁的小孩进来了,其中三个男孩、三个女孩。几个小孩一进酒楼,便端坐在桌边,招呼服务员过来倒茶送水,神气很是潇洒。其中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小男孩要过菜谱,随口就点出几道菜,其他的几个小孩也点了自己喜欢吃的菜。笔者在旁边看到,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