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教师探索论文
如何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及自我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及自我能力的培养

更新时间:2014-06-22 09:39:32

《如何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及自我能力的培养》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探索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如何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及自我能力的培养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实验幼儿园 马桂芳

在幼儿园里经常组织户外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要跑、跳、钻、爬、攀登等,所以常常会遇到幼儿在活动中突然跌倒,幼儿之间互相拥挤,抛接的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等情况。而且他们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呢?在我多年的保教工作中,结合我园的课题研究过程,谈一下我的一些体会:

 一、通过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什么是规则意识呢?规则,就是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意识即是遵守这些制度或章程的良好态度和习惯。规则意识较强的人,自律精神也较强,较容易适应群体生活。

孩子的年龄小,自制力较差,但不能代表他们不能控制自己,有时他们只是不愿意控制自己,因为以前做错事,家长只是批评一下就没事了,时间长了,他们就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孩子上幼儿园了,有许多规则需要孩子去熟悉和遵守,他们必须学习怎样与他人相处、合作,学会适应集体生活。

我班的孩子很爱玩大型运动玩具,每次一听去玩,便非常的兴奋,一窝蜂的挤着、跑着、队伍也排不好,有时还没等老师说完注意事项,他们便已经抢着去玩了。所以我在活动前要和幼儿一起分析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并共同讨论应该怎样玩玩具,不应怎样玩,知道怎样做才对,怎样做不对,让幼儿了解游戏规则,并要求孩子们要遵守游戏规则。以引起幼儿注意,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避免不安全事情的发生。

二、通过正面引导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由于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益采取正面引导。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名小朋友把另一名小朋友推到了,就会有更多的小朋友跟着推挤起来,他们以为这样很好玩,孩子们意识不到这样做的危险性,如果这时老师对其中一位做的好的小朋友进行表扬,那么其他小朋友就会向受表扬的小朋友学习,会做得更好。安全教育也如此。如果我们只是反复强调危险的不良后果,难免孩子去模仿。但如果我们多举一些小朋友注意安全的例子,这些正面材料会引导幼儿正确理解安全知识,避免盲目模仿。

 三、选择多种形式,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1.个别教育,同伴影响。

在活动过程中要对个别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如有的幼儿攀登架时,总喜欢从最上边往下跳,这时我提醒他:从这么高的地方跳下来,不仅自己会摔倒,还会碰到在底下玩的小朋友,这样很危险。教师的语言提示十分重要,他们只有在教师反复的指导下才能加深记忆,知道该怎么样去参加集体活动,才能玩的开心,得到快乐。有时同伴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自己便会从中吸取教训,而去摸索和探究另一种保护自我的方法,从而也增强了自己的保护意识,另外,在活动中,教师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关注每一个孩子,当一旦发生险情或不安全的动作时应及时指出并帮助其纠正,这样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的意识。

 3.随机教育 及时提醒

安全教育不仅要在集体活动中集中进行,还应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结合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随机教育 及时提醒。如小朋友在喝水时时,我提醒小朋友不推不挤不抢,一个一个的来,还编成儿歌:“小朋友排好队,一人一个小茶杯,你不挤我不推,安安静静来喝水。”在选择玩具时,把小朋友分成若干组,一组一组的来,这样也避免了拥挤现象的发生。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每次活动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做好幼儿在户外活动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使保护与锻炼同步,才能为幼儿形成健全体魄打好基础。
相关阅读
推荐
  • 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实施探索尝试

    作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的五大领域之一的社会领域教育,一直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重点领域,但社会领域课程却因实施的难度较大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处于边缘化的境地。探其究竟,源于历史以来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处理的惯性。本文在追寻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历史进程后,对当前开展的社会领域课程现状进行剖析,并结合湖北省近年来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上的改革和尝试,提出建设社会领域课程的对策和建议。 一、社会领域课程的发展回顾:举足轻重的变化 社会领域课程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但其在幼

  • 让幼儿在生态环境教育中自主发展

    [摘要] 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致力于使幼儿与自然、社会和谐并促进其心理和谐统一,旨在通过基本生态环境知识教育、初步的环境意识培养以及热爱、珍重自然的美好情感的萌发与环保行为习惯的培养等, 促进其真善美统一的完善人格的形成。其教育方式包括营造自然生态教育环境、开展渗透式生态教育、融入真实环境感悟自然、寓教于乐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 [关键词] 幼儿园; 生态式环境;自主发展 《纲要》为我们提供了幼儿园生态式教育的理念,它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均衡观下的幼儿教育,充分体现并不断展露出生态智慧

  • 给孩子一个探究的空间

    高密市康成幼儿园 李翠萍 《纲要》中说: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和发现的快乐。因此在活动中,应打破老师说,幼儿听:老师做,幼儿看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为幼儿提供多种操作材料,让幼儿主动观察、自主动手、充分表达。教师要尽量淡化教育痕迹,让幼儿在亲自动手做实验中获得相关的知识。让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进行。 比如在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镜子中。我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摸一摸、玩一玩这些镜子,找一找他们都有一个什么秘密?幼儿通过摸、玩、交谈。知道了这些镜子是光滑透明、薄厚不同的。

  • 故事丰富幼儿的思维,引领幼儿感受故事

    打开《读懂幼儿的思维》其中的一章为《用故事丰富幼儿的思维》。文章中指导我们要在引领幼儿阅读的的时候要注意1儿童文学作品的质量,确保提供给幼儿的故事是最好的作品,这一点是很重要的。2:故事就像教师一样,因为故事中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对儿童具有激励价值。相对于阅读技巧的学习来说,幼儿从故事中能够获得的东西更多。 什么事对幼儿来说是好的作品呢?一些幼儿喜爱的,认为是好的书,也许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很糟糕,因为质量是难以把握的。幼儿的阅读图书不只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人物,令人难以忘怀的段落转折,吸引小读者的故事发展线索,而

  • 让儿歌为行动“伴奏”

    背景:语言是在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的, 3岁以前基本上是情境语言。对于23岁托班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言语培养大多是在自然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而儿歌是非常好的载体,这一关作为托班教师,我有深深地体会。 案例: 有一天,午餐的时候了,我还是象往常一样,让小朋友放好了小椅子,开着火车去洗手,跟往常不一样的是今天的孩子们怎么变得这么积极,老师刚说完,一个个都来排队了 就连平时一直不肯洗手的钧钧也来了,他一边洗一边小嘴巴里还嘟嘟囔囔唠叨着,他在说什么呢?于是偷偷靠近一听,原来在念我们学的那首儿歌,这下我明白

  • 让手工操作打开幼儿创造之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幼儿手工操作活动是幼儿直接用双手对各种形态、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具体艺术形象的活动,它对于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灵活性、精确性、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创作力及耐心、细致等个性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作为一项基本的教学要求,可见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是加强脑功能锻炼,发展幼

  • 实物材料与操作规则在幼儿数学操作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操作活动是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结主客体的桥梁,抽象概念的掌握要从动作开始。维果斯基提出了智力活动的内化说,认为智力活动的内化,实质上是外部物质活动向反映方面知觉、表象和概念转化的结果。 显然,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首先是从外部形式的活动对物体的操作开始,在操作和积极的探索过程中促进思维活动的发展由直接感知转为表象,进而建构起初步的数学概念。因此,操作活动是儿童在头脑中构建数学概念的起步,是儿

  • 浅谈幼小衔接的心理健康准备教育

    长阳县教工幼儿园 刘安梅 幼儿升入大班后,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就自然成了老师与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幼小衔接工作又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使用学习用具的能力。使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因次,对于升入大班的孩子进行入学前的心理准备教育很有必要。下面我就如何对孩子进行入学前的心理准备教育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园与学校是两类不同的教育机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

  • 正确引导幼儿自主活动充分发挥幼儿潜能

    临泽县鸭暖乡曹庄小学 随着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强调教育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活动已成为当前幼教改革的重要体现,但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仍不知不觉地滑入传统模式的弊端中去,如过多的包办代替、暗示、注入等。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幼儿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成长着的拥有极大发展潜能的主体。教师只有发现、了解并相信每个幼儿的潜能,才能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活动中去;只有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 一、发现每个幼儿的潜能,了解和把握每个幼儿的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