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教师探索论文
让儿歌为行动“伴奏”

让儿歌为行动“伴奏”

更新时间:2014-06-22 09:40:54

《让儿歌为行动“伴奏”》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探索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背景:语言是在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的, 3岁以前基本上是情境语言。对于2——3岁托班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言语培养大多是在自然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而儿歌是非常好的载体,这一关作为托班教师,我有深深地体会。

案例:

有一天,午餐的时候了,我还是象往常一样,让小朋友放好了小椅子,开着“火车”去洗手,跟往常不一样的是今天的孩子们怎么变得这么积极,老师刚说完,一个个都来排队了

就连平时一直不肯洗手的钧钧也来了,他一边洗一边小嘴巴里还嘟嘟囔囔唠叨着,他在说什么呢?于是偷偷靠近一听,原来在念我们学的那首儿歌,这下我明白了,为什么今天钧钧那么积极,原来是儿歌起的作用,我也来劲了,边教孩子们洗手,边和俞老师一起念起了“洗手”的儿歌。“小朋友,来,我们来洗手。”后面的几个小朋友便乐颠颠地跑来了。我握着嫩嫩的小手,一边教他们怎样洗手,一边有节奏地念:“小手小手淋淋湿,小手小手搓一搓;小手小手洗一洗,小手小手真干净。”孩子们洗的真开心。过了几天,钧钧妈妈高兴地对我说:“周老师,我们家孩子本来不喜欢洗手的,不知怎么回事,这几天回到家里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洗手了,还边洗边背儿歌。”接着她又说:“现在,钧钧的胆子也比原来大了许多,以前很少说话的,现在到家里,嘴里就说个不停,说话的声音也比原来清晰了许多。回到家里还要给我们表演故事、儿歌,说出来的话是一套一套的,什么:“小手小手搓一搓;小手小手洗一洗”等等。

分析:

“洗手”儿歌是那天上午的语言活动内容,在活动中教师以肢体语言教孩子学习,在学习儿歌中孩子们表现的特别积极,许多孩子一个活动下来,都会念几句了,并且也会有形象的肢体动作。那次活动以后,一直不肯主动洗手的钧钧变的爱洗手了,不用老师再去催他了,而且每次去洗手时嘴里都会唠叨着:“小手小手搓一搓,小手小手洗一洗。”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次的洗手伴随着不断重复地念儿歌,我发现钧钧渐渐地把这首儿歌念得越来越完整,平时不太会说话的钧钧变的话也多了,主动和同伴一起交流了。

反思:

2——3岁婴幼儿的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记忆及思维都是在直接于该事物的接触或在活动中进行。他们往往会边做边想,儿歌就像幼儿生活中的行动“伴奏”,能带动幼儿积极、主动的去做一些事情,不再需要大人和老师的强求了,既然是行动“伴奏”,由此而产生相关的思维、动作、和语言这三方面是并存的,对于托班孩子来说,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再加上现在独生子女特别多,在家里都宠惯了,许多家长样样事情都包办,没有给孩子尝试的机会,而且每个幼儿的习惯都是不同的,他们还未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很多习惯的养成只是单单靠成人的说说教教养成的,效果也不是很好。钧钧的妈妈反映这孩子原先是不喜欢洗手的,必须要大人的督促才肯洗手,但是后来却喜欢洗手了。其实她还不知道,让钧钧真正喜欢洗手、养成卫生习惯的原因是那首洗手的儿歌。正是有儿歌“伴奏”,钧钧觉得洗手很有趣,才会自愿的去洗手,而且还很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洗手这个动作的过程和要领,反过来也可以说,边念儿歌边洗手同时又使孩子在‘洗手’这个实际的生活活动过程中理解了“洗手”这首儿歌的内容,儿歌在这里起到了带头的作用,不但让幼儿学会了儿歌,更好的理解了儿歌的含义,而且在运用儿歌的同时,使幼儿学会用语言来调节自己,带动自己动手,学会了许多自己以前不会做的或是不想做的事情,并乐此不疲。
孩子学习语言是从模仿开始的。实录中:“只是儿歌到她嘴里只简化成两句:‘小手小手搓一搓;小手小手洗一洗’”这就是一种即时的不完全模仿;妈妈说:“回到家里还要给我们表演故事、儿歌,说出来的话是一套一套的,什么‘小手小手搓一搓;小手小手洗一洗’……”这就是一种延缓模仿。托班的孩子正处于言语积极发展阶段,此时的儿童变得特别喜欢说,喜欢念儿歌,喜欢模仿,对于托班孩子来说尤其明显。儿歌以其规范的语言,富有节奏感的语气、语调,为孩子提供了乐于模仿的内容。因此对于老师来说可以尽量选择一些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或是象声词、叠词、儿语化、趣味化的词语,这样孩子们容易掌握,也乐意跟着学念,“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所以,作为托班的老师在生活活动中要善于运用儿歌这个生活“伴奏”,切勿错过这个教育的大好契机。
相关阅读
推荐
  • 在游戏中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 内容摘要 】健康心理是人在成长和发展中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我们在培养智能型人才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幼儿健康心理的培养。如: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良好的道德品质、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性格等,来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因此,游戏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其他活动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 关键词 】 游戏 幼儿 心理健康 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愉悦稳定,生活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行为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现代心理学表明:健康心理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

  • 幼儿恋物行为解析

    山西省运城市幼师附属幼儿园 侯锦霞 在我们幼儿教育生涯中,大多数老师会遇见一些孩子上幼儿园了抱着自己喜欢的小毛毯,不给就不去上幼儿园。有的在平时吃饭、玩、看电视都要和小被子,小毛毯,小玩具等东西粘在一起,就连每天晚上睡觉都要跟亲爱的玩具睡在一起,没有那件玩具,他就睡不着。 很多人要问孩子是不是得了恋物癖呢,当然不是,只能说是体现在幼儿身上的一种恋物行为,因为恋物癖和我们一般遇见的幼儿对某样东西比较喜爱、迷恋,截然不同。恋物行为主要是由幼儿安全感缺乏引起的(个别孩子是自闭症的表现),恋物对象大多是柔软的东西

  • 棋类活动与幼儿园教育——课程资源开发

    棋类游戏利于开发幼儿的多元智能,培养幼儿的抗挫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在棋类活动中,有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它涉及到体、智、德、美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以往我们开展的棋类游戏只局限于棋盘,让孩子们投入到区域活动中,往往忽视了更多的棋类活动。我们通过各种探索,把棋类游戏投入更多的教学活动中,使幼儿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进行,并开展有趣的棋类游戏。 孩子们从小班开始,在教室内玩的都是区域活动,教室外体育游戏,老师们想尽办法去开发更多的游戏去吸引孩子,让孩子愿意去玩,按理说,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的区域活动内容

  • 擅于捕捉孩子的兴趣点

    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探索和学习的源动力。它不仅能提高孩子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还能使活动成为快乐的事。我们发现:户外活动时,总是能看见几个孩子们趴在地上,研究蚂蚁为什么搬家?站在太阳底下想自己的影子为什么早上长中午短?小金鱼每天在水里游,它是怎么睡觉的?等等,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为了寻找答案,他们会查看书籍、网络,与家长的询问、与同伴的交流。在这些信息的获取中,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探索活动。把知识呈现给孩子或回答他们的问题,并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帮他们自己发现答案比公布答案重要

  • 快乐成长和谐发展——把快乐还给孩子

    每个人都需要快乐,教师应该是快乐的天使,将快乐倾注到每位幼儿的心田,让他们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话虽这么说,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如意。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有些孩子并不快乐,这其中的原因可以说是各不相同。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疼爱别人的孩子则是一种神圣,作为一名新教师,光靠对工作的热情和一颗爱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成为教育改革的实践者,成为教育文化的研究者,在有限的时间中开发幼儿的无限潜能,在次同时更要把快乐还给孩子。 一、人的情绪状态和人体的生理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人通过实验发现

  • 教学活动目标设置的问题和对策

    教学活动目标是每一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它有助于教师把握幼儿发展和教育活动的方向,明确幼儿经验的提升点;还可以帮助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了解目标对幼儿的适宜度。为此,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很重要。在教师制定教学活动目标时,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活动目标的主体不统一 教学活动目标在表述时可以以教师为主,也可以以幼儿为主体。但无论采取哪种表达,主体都必须前后统一,这样才能体现对目标的整体思考。然而,在活动目标的表述中,通常存在活动目标主体不统一的现象。例如小班活动《我的家人》中原有目标是

  • 浅谈家庭中幼儿习得性无能心理障碍的克服

    一、背景 习得性无能这一词最初由塞利格曼(Seligman,1967)研究动物行为时提出的。他发现当动物无法避免有害或不快的情境而获得失败经验时,会对日后应付特定事物的能力起破坏性效应。经深入地研究发现,人类也同样有这种行为。如拿两组幼儿作被试,一组顺利地完成终止噪音的任务,而让另一组无法终止噪音,结果使后一组在最初的任务中产生习得性无能。接着,让两组幼儿猜谜语,结果表明有习得性无能心理障碍的被试者,猜谜成绩不如前者。可见,所谓习得性无能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新的困难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

  • 幼儿在游戏与学习中的快乐发展

    蒙台梭利说过:游戏就是小孩的工作。 孩子天生就爱游戏,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游戏不仅是一种玩耍,也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生活。游戏是幼儿基于内在动机的选择,没有固定模式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快乐过程。游戏的实质在于幼儿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够在活动中实现。如果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活动,那么就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从而在活动中获得发展。 在《快乐与发展》课程用书中提出:从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总体发展水平出发,尊重每个孩子的实际身心发展水平,是我们实施保教工作的前提。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中

  • 让幼儿轻松快乐学数学的尝试

    吴江市实验小学幼儿园 马晓娟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新《纲要》也明确指出,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为了改变以往枯燥呆板的数学教学环境,我们就如何优化大班数学教学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活动。我们以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为主旨,从孩子的生活中选材,让孩子 快乐 的学数学,轻松的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以往的数学活动,总是让孩子觉得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