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
对于小班科学活动的小班化教学反思

对于小班科学活动的小班化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14-07-21 06:43:58

《对于小班科学活动的小班化教学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说选材:10月是孩子入园的第二个月,针对这些入园不久的孩子,对什么事情都一知半解,所以如何去选材并设计整个活动就非常的重要。而瓶子、盖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一种生活用品,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初步知道瓶和瓶盖的作用,为此我设计了本次的教学活动。符合《纲要》中所说的:“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这对于刚入园一个多月的小班孩子来说,动手比动口来的快,他们会做这件事但不会表达,为此我就设计了让孩子通过玩玩,说说,在动手操作中,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瓶口和瓶子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大小来为瓶子选择合适的盖子并能拧紧。

二、说目标

本次活动我一共进行了二次的教学,所以目标也有所不同,第一次我定的目标为:

1、 初步知道瓶和瓶盖的作用,能根据瓶口的特征(大小、有无螺纹等)选择合适的盖子。

2、 能积极尝试拧紧瓶盖,获取拧、按的技能,发展手部动作。

活动重难点:初步知道瓶和瓶盖的作用,能根据瓶口的特征(大小、有无螺纹等)选择合适的盖子。

执教之后发现存在不少问题,为此第二次就将目标改为:

1.初步知道瓶和瓶盖的作用,能根据瓶口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盖子。

2.能积极尝试拧紧瓶盖,获取拧的技能,发展手部动作。

活动重难点:初步知道瓶和瓶盖的作用,能根据瓶口特征选择合适的盖子。

三、说准备

第一次的教学活动准备都是饮料瓶,瓶盖和瓶口大小都差不多的饮料瓶,所以在操作的时候差不多都是可以盖上的,所以在第二次执教的过程中就准备了不同的各种瓶子,有药瓶、粉瓶、饮料瓶及各种带螺纹的瓶子若干。

四、说过程

由于我们的教学活动都是采用小班化教学的方式,所以说在执教的过程中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多了,交流回答的机会也就明显增多,让没一个孩子都有话可说,增加了孩子动手和动口的机会,我就二次的执教过程做一个反思。

第一次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一、情境导入引出话题,并引导幼儿讨论瓶盖的作用。

1.小老鼠来做客导入。

师:宝宝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他是谁,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小老鼠出去旅游,就准备了很多东西装在瓶子里,可是早上收拾的时候不小心把瓶子和盖子全弄乱了,小熊特别着急!

2.师幼共同讨论,了解瓶盖的作用。

师:宝宝们,想想看瓶子没有了盖子,还好用吗?为什么?

3.师幼共同小结:没有了盖子,瓶子里的东西会跑出来,不能吃了;食物会被弄脏,吃的东西也会变得不卫生了。

二、幼儿动手操作,尝试根据某种特性为瓶子选择合适的盖子,并盖好。

1.教师提问,引起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以三个瓶子为例)

2.第一次集体操作,(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如何尝试为瓶子选择盖子的)

请先找好盖子的幼儿将瓶子送给老师看一看,盖子是否配得正好。

3.启发幼儿谈一谈是怎样为瓶子选择瓶盖的。

师:你为什么要为这个瓶子找到这个盖子呢?(引导幼儿从大小区分)

如:师找一个大小不一的瓶子和盖子,提问:这个盖子和瓶子放在一起合适吗?

4.师小结:原来瓶子和瓶盖是一对好朋友,要瓶口和瓶盖一样大才能盖上哦!

5.提出检察中的发现,没有将瓶口拧紧

6.幼儿再次尝试选择瓶盖并将其盖紧。

师:看!小老鼠家还有许多瓶子没有找到它的好朋友瓶盖呢,我们一起来帮她找一找!找到以后还要想办法把它盖紧哦!盖好后的瓶子呢我们就送到小老鼠那儿好吗?(送小老鼠旁边的盒子中)

四、利用情境的方式鼓励幼儿。

小老鼠:谢谢小朋友们帮了我的大忙,为每个瓶子都找到了合适的盖子,而且还能积极想办法把瓶子盖盖紧,你们的小手真能干!(发糖奖励)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的情景导入显得多余,因为主要是让孩子知道瓶子需要盖子里面的东西就不会打翻就可以了,而我的这个导入是隐性浪费了时间。然后我以三个瓶子为例,让个别幼儿为这3个瓶子找到相应的瓶盖。这里通过教师示范,个别幼儿操作的方式进行演示来引发所有孩子的兴趣,就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幼儿的操作活动。接着我通过第一次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发现瓶口的特征,能根据瓶口的大小、颜色来选择合适的盖子。选好之后送到前面大家一起检查,发现问题,一些孩子没有将瓶口拧紧,所以就出现了第二次的操作活动。接着由通过第二次操作在多于瓶子的的瓶盖中寻找到合适的瓶盖,并学习将瓶盖拧紧。问题也就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第一次操作时和第二次操作时的材料相同,所以在某一程度上来说也就是没有深入,故此材料的准备上就要更换一些瓶口大小不同的瓶子非常重要,这样对于孩子来说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有跳一跳才能摘的那种喜悦之情。由于以上的问题所以在第二次的执教过程中我就将整个过程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第二次教学过程如下:

一、引出话题。

(出示瓶子)宝宝们,这是什么啊?(瓶子)

瓶子里装了什么呢?(水)老师将瓶子倒过来,行吗?为什么?(缺了瓶盖)

二、引导幼儿选择盖子。

1.以三个瓶子为例,引起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2.请个别幼儿上来选择盖子,并请幼儿盖上去。

3.请2名幼儿上来试一试。

4.教师检查,发现盖子拧的不紧,教幼儿将瓶盖拧紧的方法,并学一学。

三、幼儿跟着老师学一学拧的方法。

四、幼儿第一次进行操作。

1.幼儿操作,教师在边上指导。

2.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一下瓶子和瓶盖是否找对了,拧紧了。

3.教师小结:原来瓶子和瓶盖是一对好朋友,要瓶口和瓶盖一样大才能盖上哦!要拧紧的话瓶口和瓶盖还要对齐,朝着一个方向拧才能拧紧。

五、幼儿第二次操作。

1.提供更多种的瓶子,大小不同,瓶盖不同,让幼儿进行选择,操作。

2.集体一起检查。

3.教师小结:宝宝们都很能干,帮瓶子们都找到了它的好朋友瓶盖,瓶子有了瓶盖后,里面装什么都行了,不会打翻,拿起来也方便。

4.还有许多瓶子我们这里没有,你去找找,看看,它的盖子是什么样的,好吗?

反思:本次的教学就整个环节的设计上来说比第一次时精炼了许多,引题部分就是直接出示瓶子让幼儿知道瓶子上缺少了瓶盖。接下来就是3个瓶子寻找相应的瓶盖,分别请三个孩子上来找瓶盖,孩子都纷纷举手想到前面来进行操作,但是为了让孩子能从多余瓶子的瓶盖中找到相应的瓶盖必要的示范是相当重要的,而后老师的检查也就将孩子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将瓶盖拧紧这一问题解决掉,一起学学拧紧的方法。并通过第一次幼儿人手一个瓶子在许多瓶盖中选择瓶盖,让幼儿发现瓶口的特征,并选择合适的盖子。教师小结并帮助孩子将没有拧紧的瓶子拧紧瓶盖。而后通过第二次操作在多种瓶子和瓶盖中为瓶子寻找到合适的瓶盖,并拧紧。这是活动的难点所在,因为这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瓶子孩子没有见过,一开始孩子有些不知所措了,但这时老师的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然后孩子看一下以后孩子一下子就寻找到了操作的兴趣,没有被这些大小不一的瓶子难倒,一个个将瓶子送到老师面前看他们的操作成果。而最后教师的小结就帮助幼儿理解瓶盖对瓶子的意义,并设置悬念让幼儿去寻找不一样的瓶子和瓶盖。当然在本次的教学活动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老师的应答比较单一,每次的小结都差不多,应该每一次的操作后的小结都要有不同的地方,有出彩之处,所以以后应答成了我以后要学习和更改的努力方向。但每一次的研讨活动都对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有所帮助,相信我们每次认认真真的去开展活动,不仅对我们老师有帮助,对了孩子来说也学的更多更扎实,特别是现在的小班化的教学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说,有机会去探索。
相关阅读
推荐
  • 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困惑及问题

    有幸聆听了这次袁老师主讲的《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让我们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价值取向、组织要点等有了系统的梳理,同时也启发我们对平时的科学教育活动进行回顾和反思。 一、如何精准地把握科学活动的重点,使之更适宜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一个简单的科学现象背后往往蕴藏着许多深奥的科学原理,在实施科学教学活动时,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浅了,往往无法把握活动的精髓。然而老师在积极储备相关知识(如阅读相关书籍、浏览搜查网页等)之后,又容易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很难找准知识点与幼儿经验间的最佳契合点。虽然我们在科学

  • 陀螺——浅谈“做中学”实践活动中的几点体会

    常熟市常福中心小学幼儿园 袁月芬 215500 摘要:详细描述了陀螺活动的生成,以及在做做玩玩中 孩子 们的一系列发现,并在交流中获得共识。这个生成活动既保持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又发展了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个案: 科学区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场所之一,你看,斌斌和佳佳很带劲地在玩干脆面袋里的玩具奥特曼百变陀螺。这时候,子严加入进来了,可是没有人肯把陀螺借给他玩,子严生气地说不借就不借,我不稀罕,我要做一个更大更漂亮的陀螺,也不借给你们玩!没过多久,一个颜色鲜艳但圆

  • 丰富而精彩的科学探索活动

    这本书的大部分篇幅是第二单元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举了117个科学探索案例,可以说给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科学探索活动参考,对我们班级科学区活动的开展和创设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资源。 书中将活动分成了沙和水、空气和风、声音、电和磁、运动和力等九个主题,每个主题为我们提供了好多经典可操作的活动案例,案例中包括适合班级、材料准备、实验操作、教师指导建议、拓展和替代和科学小知识几个部分,内容之详细可以看出编者的用心。其中教师指导建议部分更是对我们开展这些活动时应该怎样指导幼儿,教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等提出了实践性

  • 读《浅谈小班科学活动的开展》有感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通过学习别人的东西,来完善自己。在开展小班科学活动的时候,不同的人,都会有各自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孩子。 这是一位幼儿园老师根据自己的经历写的一篇文章。我觉得有几点对我自己有所点播: 一是准备的材料要直观接近于生活,越真实越好。 二是活动中为幼儿准备的材料要丰富多样,要具有可选择性和多种组合的功能,并随时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不断扩展和增加材料。 三是幼儿的科学教育必须成为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因此在科学活动的组织中,让幼儿在主动探索去学习科学是最主要,它取决于教师的教

  • 读“幼儿科学活动环境的创设”

    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科学环境,是影响孩子对科学活动兴趣很重要的因素。在网络上看到一篇《幼儿科学活动环境的创设》的文章,感觉对我们幼儿园创设良好的科学环境很有帮助。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关于自然角和科学活动室的创设方法。 比如,文中说一个理想的自然角应是一个丰富 而鲜活的微缩自然界,应该有以下几类内容: 1.小动物饲养。如鱼类 (泥鳅、小 鲫鱼、金鱼、热带鱼等)、小龟、蝌蚪、蚕、菜青虫、蜗牛、田螺等。 2.小植物种植。(如文竹、吊兰等小花卉,蒜苗、萝卜白菜花、豆芽等小蔬菜或幼苗培育)然后再移植到园地里),等等。 3.

  • 幼儿园科学活动四:材料、物体的特性

    1、玩干土: 孩子们也许都会有一些在潮湿地面或干地面上玩的经验,但是他们很少真正探索过干的泥土。当把一些干的泥土给孩子们探索后,能使他们真正了解干土的特性。 找一些容器,然后和孩子们一起找一块土地,挖一些泥土装在容器中,然后将这些容器放在太阳下晒几天。当这些泥土晒干后,和孩子们一起探索这些泥土。 提问:这些干泥土摸上去感觉怎么样?仔细观察这些干泥土后会发现什么?如果往这些干泥土里倒水会发生些什么样的事?原来装入容器的较湿的泥土晒干后变成什么样的形状? 在孩子们探索这些干泥土时,教师应当参与讨论,及时提供一

  • 中班科学活动磨课反思

    张老师第二次试教改进的地方较多:教学的一开始幼儿以围坐的方式进行,感觉较温馨、与教师较亲近;在教学开始阶段出示礼物时以幼儿猜测的形式展开感觉也较有趣、丰富;黑板上出示的记录图更实用、描述较少相对准确率就较高;还有,每组操作时有明确的数字标实,便于幼儿快速、正确地寻找、就坐;最后献爱心的步骤修改后也更能让幼儿清楚、明了 地进行表达和操作。教学的整个过程更紧凑、清楚、有头绪。 前后两堂课上孩子们的表现都较活跃,相对而言,第二次教学幼儿操作的准确率高了一些,教师明确的表述也让孩子们进行各个环节时更加有序、自如。

  • 科学领域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参加平湖市幼儿园科学教学第二次主题式活动所思 今天参加了有当湖中心幼儿园承办的《平湖市幼儿园科学教学第二次主题式研训活动》,活动中聆听了3堂同课异构行为跟进的教学活动:《大班科学活动:分灯笼学习9的分成》。有两名平湖市级名师和一名当幼的青年教师执教。同一内容,完全不同的教学风格,让每一位聆听者都受益匪浅。活动之后,也带给我一些思考: 困惑一: 数学活动中概念的界定。3个教学目标中都提到了分合结果的有序性,如何来界定有序性,在9的分成中,原系列教材中,有较为明确的指向,互补和互换规律的感知与学习。而《建构式

  • 科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策略研究

    互动,指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发生的交互反应的过程。师幼互动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师幼之间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是一种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的过程。 科学活动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能拉近幼儿与教师的距离,充分显示出他们的主体作用,使我们的科学活动充满活力。但在我园科学活动实践中,师幼互动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有很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科学活动设计没有考虑到师幼互动,师幼互动在活动中往往只有教师问、幼儿答的形式,而且教师问的通常是一些让儿童识记的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简单问题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