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数学活动论文
从设计到实践的有益尝试——大班数学活动《排序》观点报告

从设计到实践的有益尝试——大班数学活动《排序》观点报告

更新时间:2014-07-21 07:35:13

《从设计到实践的有益尝试——大班数学活动《排序》观点报告》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数学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感谢市中心教研组能给我这个锻炼的机会,整个活动从设计到实践,让我感受到了艺幼团队的温暖,曹桥行知幼儿园的热情、孩子们的聪明、可爱。这样的一次有益尝试将是我巨大的收获。

排序是将两个以上物体根据某种特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排序建立在对事物比较的基础上,它需要有一定的判断推理能力。大班幼儿开始对生活中按一定规律(如按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排列的物体感兴趣,让幼儿学习排序可以为幼儿建立粗浅的数学概念。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幼儿发现、感知规律,能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创编出新的规律,(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需要在发现和感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让幼儿进一步认识物体的排列规律。

新《纲要》的科学领域中提到这样一个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可见,幼儿的学习离不开幼儿的生活经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不少物体有规律的排列着。例如:马路上的栏杆、斑马线、衣服上的图案……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自然、轻松、愉快地氛围中获得数学经验。活动的流程是引导幼儿通过边听音乐边感受规律,接着,让幼儿通过PPT观察发现生活有规律排列着的物品;并运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玩具,积木、小旗,尝试玩出有规律的排序;再结合游戏《穿项链》,感知排序的多样性;最后一个环节的延伸活动,保持了幼儿继续探究按一定规律排序的兴趣。

本次活动的设计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1、聆听音乐、感受规律。通过音乐引入,在幼儿拍手、转手腕中体验规律、引出规律,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注意力。2、关注幼儿生活经验。从教师的衣服引发幼儿发现和寻找日常生活中有色彩、图案等排列规律的物品,突出生活和数学的关系,对培养大班幼儿观察力和思维推理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3、引发幼儿学习数学的自主意识。活动不仅让幼儿掌握物品排列的规律,而且锻炼了幼儿思维的条理性。在活动中主要体现:一是让幼儿主动发现规律。如结合PPT从观察直观物体的排列规律到表达规律,引导幼儿观察伞、围巾和手链后说出其中的规律;二是鼓励幼儿探索规律。结合实物操作规律并表达规律,如通过摆放积木、插小旗和穿项链,解决重难点目标,体现在操作中学习数学的理念,有效地锻炼了幼儿的数学思维。


4、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数学概念。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操作简便的材料,如积木、小旗、木珠,如木珠的提供考虑不同层次孩子的需要;又如用废旧纸盒做成的排列盒,幼儿在排列盒里可以随意地插上或取下,便于重复使用,也可以延伸到区域活动中进行操作。

5、教学活动环节安排层层递进。如幼儿操作环节的变化和递进,先是提供积木按颜色自己探索排序规律;接着通过录像观看,尝试操作按一个量不变另一个量逐渐增加的规律插小旗;再通过游戏“穿项链”排出不同的规律。在幼儿的自主操作、同伴间的探索交流和师生的共同小结的活动中,引导幼儿从多角度建立排序的概念。
相关阅读
推荐
  • 学习档案:主题活动中的数教育设计和实施

    课题:生活化幼儿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教师:周雨花 内容 主题活动中的数教育设计和实施 时间 2009、5 形式 自学 内 容 提 要 一、将数教育目标和主题目标有机渗透,促进幼儿整体和谐发展。 二、 将数教育内容与主题交融结合,促使幼儿数学习更生活化。 三、将数材料的投放和主题开展相辅相成,推动幼儿自主学习探索 四、结果与启示 五.思考与探讨: 学 习 感 想 主题一般来源于儿童自身的生活事件、社会生活事件和兴趣、热点等,由于主题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因而反映的是一个整体的、具体的世界,一个鲜活的现实世界。在

  • 区域教学活动数学游戏棋反思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创设丰富有趣的、多样性的学习环境(活动区),提供有深度有层次的活动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愿地选择活动材料,在环境中有效、系统的进行活动,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区域活动与其他的教育形式最大的差别在于:幼儿是在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下,自主、自愿、自选的参加活动,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游戏棋这个区域活动中,利用游戏棋这一载体,帮助幼儿学习数学。 数学游戏棋指的是以数学知识整合为特点,构造完整的数学知识,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基础上,以游戏棋

  • 吃零食和数学活动

    年龄小的孩子对零食情有独钟,也经常有孩子把零食带到幼儿园来和大家分享。有时我把零食作为奖励,对孩子的学习行为进行鼓励。但是我总觉得这样还是不是很有意义。我总是在想这个问题,后来手数学活动的启示,我设想出了一些活动,让孩子吃零食的行为变得更加有意思。 首先,我在给孩子吃零食时让他们数个数。比如,分一些能数清个数的零食时,我给小朋友提一个要求,如每人拿4个,或者5个,如果孩子能拿对,我就再加深要求。有些孩子会数清楚,他们就能再拿得多一点,有些孩子不会数,他们着急,我就让他们向别的孩子请教,他们学会了,就会高高

  • 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要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

    我们幼儿园上个月正在进行数学优质课的评比,但是我却对数学教育一片迷茫。在观摩了其他教师的活动后我学到了一些,这次教科室里还发了这么一篇文章《幼儿数学教育的重点与指导》,我仔细地品读了一下,发现也有许多让我学习的地方。 像我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较多的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我似乎忽略了幼儿的日常生活,应该要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我在组织活动时,一直强调幼儿用完整的话说,5只小鸡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对于小班的幼儿都不太会说;而文章中就提到了:宽容幼儿不正确的学习行为。 生活中,幼儿的走路学

  • 顺着孩子的发展教育——从孩子数数谈起

    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但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却并不急于让孩子提前学习数学方面的东西,对于一个两岁到三岁的孩子来说,这一生长阶段,许多东西都只是一种强制性的记忆,而并非理解。所以,相比之下,我更重视对孩子语言的发展。当然,对于幼儿最基础的数学知识,还是有意识的让孩子在无意识中去感悟,如:数字1~10,每每通过走楼梯等,和孩子一起数一数,试图也让孩子在理解中记忆这些数字,真正让孩子熟练这几个数字的还是奶奶,奶奶利用妈妈买的一个三排十个珠的玩具,教多多数数,不经意中,多多在2周岁后已经能熟练地数1~10了。 2周岁

  • 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活动《和时间赛跑》教学设想 新《纲要》中一个重要变化是没有将数学领域单列,而是放在科学领域之中,试图与科学领域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变化的依据和基础是当代数学的发展、人们对数学学习特点的新认识和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和新原则。 新《纲要》中对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定位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合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

  • 让想象自由飞翔 (大班随笔)

    安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韩瑞萍 讨论是我们进行各种教学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有其独特的作用。讨论既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数学活动中的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一个难题。我将这两个抽象的符号画在黑板上,孩子们对他们的长相用法议论纷纷。炎炎说:谁的年龄(数字)大就用大口对着它。要不它的个子高撑不下。我对他的回答投来赞许的目光。棒棒神秘的笑了笑说:我想用尖尖的那面给小不点(小数)打一针。听到他的回答,教室里一阵狂笑。做练习时,我听到孩子们兴奋的说着给它一

  • 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游戏活动资源学习数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先生也说游戏提供了儿童思维活动的材料和工具提高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儿童的智力品质得到发展。所以,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幼儿建构和积累经验的有效方法,是促使儿童获得最佳发展的重要手段。 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

  • 从“说”数字中了解数量

    在孩子刚3岁时,你很可能会听见她开始说一些数字,这也有助于她逐步了解数量。幼儿都喜欢竖起手指来表示他们的年龄,喜欢告诉别人自己能从1数到10,还喜欢唱字母歌。一开始,他们还只是背诵数字的名称,就像背歌词那样。例如,孩子漏背数字(如,1、2、3、5、6、7)或毫不间断地说一连串的数字(如,12345),这都是很普遍的。他们也许还会数一些他们看见过家长或年龄比他们大一些的孩子数过的东西,但他们数得不正确。在他们说出最后这个数字的过程中,数一连串数字的声音会逐渐减弱或重新数过。孩子模仿他人数数的过程就是学习数字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