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音乐律动论文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读后感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读后感

更新时间:2019-05-01 09:46:46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音乐律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这本书读完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方面,书里面很多闻所未闻的音乐理论和教育实例让我大开眼界,深感相见恨晚。一方面,对照我自己平时的音乐教学,很多不足之处让我赧然,感觉既浪费了大量的探索时间,又耽误了学生们的音乐学习,为没有把最好的音乐课呈现给学生深感愧怍。但我还是要庆幸,为我们终于得见而感到无比的自豪。通观这本书,它的一大特点是既有充分的理论呈现,又有恰到好处的实例讲解,二者相得益彰,即便是音乐基础不足的人,看过之后也会深受启发,感觉获益匪浅。

原本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之一。就我的理解来说,所谓的原本性,顾名思义,就是对音乐的本真表达。奥尔夫认为这种表达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音乐呈现,它其实还应包括更多的内容。这就好比一个摇滚乐队,乐队在演唱的过程中需要演唱者的声音,需要其他乐手的吉它、电子琴、架子鼓等乐器的配合,以及主唱和其他乐手的演唱动作和表情等,当然还包括各种乐队和粉丝的互动,等等,这些多种音乐要素的结合和配合,才能彰显音乐的本质内涵,提升音乐的表达魅力。纵观奥尔夫的生平经历可以知道,由于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使得他从小就对文学、音乐、戏剧等艺术门类耳濡目染。尤其是他地处慕尼黑郊外的家,给了他更多可以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我觉得正是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影响到了他日后的音乐教育理念,使得他对音乐的原本性表达产生了深深的钻研兴趣。奥尔夫认为,大自然处于最原始的生命状态,人自然也不例外,人应该像大自然一样,兴之所至,便手之舞之,舞之蹈之,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奥尔夫主张创设一定的音乐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表达。这种音乐教学法对传统的音乐模式是一种革新,也就是今天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反复提倡的以人为本指导思想。奥尔夫对音乐教育的自主性阐发,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音乐技巧教学的模式,他用一种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音乐知识和感悟,从而保障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学习潜力,增强了学生的音乐自信心。奥尔夫音乐教学思想的人本性,给我了很深的思考。我认为在以后的音乐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接受水平,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每个小组中的各个组员分配不同任务,如有的负责儿歌的弹唱,有的负责歌词的撰写,有的负责编排舞蹈,有的负责规则的制定,等等,学生顺利组合之后,可以在全班范围内演出,也可以参加学校活动,这种方法我认为对于音乐教学氛围和质量的提升都将是明显的。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对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这也和我在音乐教育中的实践心得不谋而合。我始终认为当前的音乐教学过于注重“教”了,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所以通过阅读这本书,更加强了我对音乐教学理念的执着。我觉得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该深入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的内涵,并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实践。比如在引导学生鉴赏歌曲的时候,教师就不应该只是从技巧等方面进行引导,而是要帮助学生如何更好的去理解音乐。比如《梁祝》这首曲子,我认为教师应该首先把这首曲子的具体创作背景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梁祝故事的梗概,这样学生才能进入欣赏情境之中,体会优秀音乐作品的丰富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之后教师再对这首钢琴曲的演绎特征进行说明,促进学生的理解。此外我认为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列举一些相关曲目,引导学生自己对比和鉴赏,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有所收获。

即兴原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即兴原则赋予了音乐教育全新的观念和方法,是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独创性思考,这一思想对世界许多国家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前,我国的音乐教育存在很大的不足,其中一个明显的劣势就是以乐理知识教学为主要模式,而忽视了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主创性。即兴原则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可以发现,这一思想和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奥尔夫的即兴原则不是胡乱发挥,它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最自然的表现,让学生自由地参与音乐活动,展示学生的音乐天性和天赋。经过我的实践,我发现即兴原则对于促进学生对音乐世界的认知很有好处,特别是对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创造能力裨益良多。例如在一次音乐课堂中,我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把音乐分段,然后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段落即兴画出不同的图示或者创作声势动作,这种方法给学生创造了亲自参与音乐学习的机会,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感知。

以上就是我在阅读《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这本书中的主要收获和感悟,可以说还非常粗浅,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领会,并在音乐教育事业中不断实践才能有深刻的认知。
相关阅读
推荐
  • 享受音乐活动的魅力

    今天,我在我们幼儿园音乐教研组的组织下观看了由上海优秀教师黄颖岚执教的活动视频。在介绍黄颖岚老师的时候,她温文尔雅的静态很吸引我,在观看后,我觉得她的理论支撑、教学构思等,不仅从教态、教学形式、语言组织、环节过渡和师生互动都给孩子一种轻松和谐、自由宽松的氛围。特别是教学选材、教学构思、教学策略的整合很值得借鉴。 一、歌曲样式丰富,充满新意。 形式的多样性是牵连整个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兴趣的关键。因此活动中,黄颖岚教师积极尝试把幼儿已学的歌曲和民族歌曲多样式的唱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让幼儿感知体验表现,逐步拓展幼

  • 让音符流淌于心间

    孙瑞雪老师曾在《捕捉幼儿敏感期》一书中曾提到:儿童对于音乐有着天然的知觉,最早的儿童都喜欢节奏,到了三四岁,儿童对简单而重复的旋律开始感兴趣,五六岁开始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并自发的用动作表达旋律中较为复杂的音乐,因此,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音乐的敏感期,我们应该抓住教育时机,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其获得音乐方面最好的发展,可是我们究竟该怎样引导?通过本次一课三研活动颇有体会。 首先,由于孩子们对音乐的天然喜爱,再加上打击乐敲敲打打的特殊表现形式,因此,可以说,孩子们对于打击乐活动的喜爱程度达到了最高点。

  • 中班歌唱教学心得——《小马的变奏曲》活动反思

    本学期,我园结合区教育的教研目标和本园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幼儿歌唱教学的集体研讨和实践。为此,在期中我们根据蔚斗分园的小组式教研活动,各年龄段教师以教研组长为首,进行选材,组内教师集体开课、听课、评课的形式,使每位教师共同参与提高。 我这次的教材是中班歌曲《小马的变奏曲》,根据中班幼儿的歌唱目标和实际情况,给本次活动的目标定:让幼儿能在理解歌词,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用不同速度表现歌曲,感受歌曲诙谐、愉快的气氛。在课前,我认真分析教材,准备教具,采用了形象直观的图谱法,教师问:你在歌里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

  • 儿歌式音乐活动教学

    在一次音乐活动《青蛙和蛤

  • 幼儿歌唱教学的有效性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唱歌是幼儿园进行的一种艺术活动,也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幼儿唱歌可以陶冶情操,活泼身心,抒发感情,发展语言,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在唱歌教学时,我们可依据歌曲内容,灵活地选择教法,使音乐活动有效地开展,达到很好的效果。 1、故事、儿歌的渗透。 故事、儿歌对幼儿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对故事和儿歌的兴趣,将一些具有较强的情节性的歌词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以增强幼儿对歌词的记忆与理解。例如:歌曲《猴子学样》,在学

  • 怎么样才能让音乐课进行地更加顺利

    对于新教师来讲,音乐活动实在是一个挑战。一方面我们要进行示范弹唱,保证能够连贯地进行弹奏,有感情地进行歌唱;另一个方面我们要关注好孩子们的反应。这对于我们这样教学经验、能力还不够的新教师来说最怕的也是上音乐课了。 怎么样才能让音乐课进行地更加顺利呢?为什么我的音乐课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呢? 通过领导的听课、讲课,让我似乎有所理解感悟。首先,老师的音乐素养是上好音乐课的要素之一。想要让孩子有感情的进行演唱,那么老师在示范的时候也就必须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带感情的去唱。另外弹琴也是的,在上课的时候如果琴声是断断续

  • 拍子节奏教学如何入手(中班)

    中班的音乐教学中,涉及到了三拍子的学习。虽然讲起来很容易,就是数1、2、3,1、2、3,但是真正要让孩子们掌握三拍子,我发现还是有难度。尤其是他们原先对二拍子的节奏掌握也不是很好的情况下。 我让孩子们打拍子,他们会跟着老师机械地拍着手。但是运用到音乐中,他们就又不会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我觉得还是他们对节奏的意义不理解。于是,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我从语言节奏着手开始来练习,目的也是让他们理解节拍额意义。我让小朋友说三个字的一句话。有人就说:奥特曼,于是我让给他们重复说奥特曼,而且保持每个字的长度相同,一边

  • 让歌唱活动焕发光彩——幼儿歌唱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

    在幼儿园的歌唱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老师唱得累了,幼儿还是没有学会。其实,一味地让幼儿记歌词,跟唱歌曲,并没有帮助幼儿去理解歌曲的性质。没有教给幼儿唱好歌曲的方法,一遍又一遍的机械式跟唱使幼儿学得枯燥乏味,教师又教得辛苦无奈。 一、 耳目一新的活动开头,激发幼儿的音乐情绪 (一)优美范唱感染幼儿 在歌唱活动中,传递歌曲信息的第一使者是教师,让幼儿从整体上认识歌曲的也是教师。幼儿的歌唱,只是感性上的试唱,不理解词的内涵、曲的优美,人云亦云,呀呀学语。每首歌曲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和情感,他们

  • 老师,你做好让孩子演唱的准备了吗?

    最近,我陆续听了几节音乐活动,由于老师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不同,呈现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一次公开活动中,教师A组织的是大班歌唱活动《柳树姑娘》,在幼儿演唱之前,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充分欣赏和感受的环境,从感受音乐旋律到引出歌词,老师反复演唱歌曲,不同方式的倾听后,幼儿也就轻松的学会了歌曲。教师B组织的是中班歌唱活动《小小的船》,演唱前,教师播放了电脑里的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之后老师范唱了一遍歌曲,在陆续引出歌词后,就让幼儿跟着演唱,结果孩子大多不会唱。 同样是歌唱活动,同样是在演唱前关注到了欣赏和感受,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