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15-05-02 16:53:56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义务课程标准修订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P16- P18。【教学目标】1.学生整体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四种平面图形的形状,形成初步的表象;能依据表象识别这些图形,在常用的物品表面找到这些形状的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能用简单的方法做出这些图形,能对这些图形进行拼等变换活动。
2.学生经历从“体”抽象出“面”的过程,体会“面在体上”,初步积累探索平面图形特征经验,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其数学思考。
3.学生在信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二)是在一年级上册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教学平面图形的起始单元。同时,它又是今后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及其特征的重要基础。教材编排体现了“从体到面”的设计思路。首先,通过观察一些常见几何体上的面,以及利用几何体上的面画平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然后,通过围、画、拼等操作活动,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平面图形,还能说出这些平面图形名称;一年级上册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时,已经积累下观察物体的形状、触摸形体的表面、按形状把物体分类等数学活动经验。但学生对于“面”从“体”出,“面”和“体”的区别和联系;每个平面图形整体的本质特征和它们之间联系和区别认识模糊。
【重点难点】
学生整体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体会“面”从“体”出,辨别“体”与“面”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未来教室Starc课件、积木、平板电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引入:图中的小朋友在搭积木,积木中有我们认识的图形吗?
请小朋友在双板上分一分,说一说。
2.过渡:双板另一屏呈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图形小朋友认识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新朋友。
【设计意图:本课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的起始课,plash创设搭积木动画情境,引发学生观察兴趣,学生在双板上自主分类,唤醒学习经验;利用未来教室双板优势,初步直观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  二、活动感悟、探索新知。活动一:认一认,问题1:这些新朋友的家在哪儿呢?观察积木,在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圆柱积木上找一找,摸一摸。
问题2:再摸一摸,你刚才找到的新朋友,说说摸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双板演示摸的动态过程。
问题3:你有什么办法把这些新朋友请下来吗?
学生用积木画面,平板电脑抓拍画面,传送双板展示作品、反馈评价。
比一比画下来的平面图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认一认活动学生通过对三个核心问题的思考,经历找面、摸面、画面的活动过程,通过双板演示,反馈,帮助学生充分体验“面”从“体”来,“面”和“体”之间的关系。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及不同平面图形之间联系和区别。】
活动二:变一变
双板演示长方体变高变矮,圆变大变小,三角形剪剪拼拼,正方形旋转,学生辨认图形。
【设计意图:双板动画直观演示,不同视角变化图形,大大吸引了学生观察兴趣,变抽象为直观,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了图形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三:猜一猜
双板遮盖动画演示,学生从猜一种图形到猜多种图形。
 
【设计意图:双板遮盖动画演示,学生根据图形边和角的特征猜测,帮助学生辨析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联系生活,巩固拓展
活动一:找一找
在生活中找一找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活动二:做一做
1.在小板上创设情境,学生分小组涂一涂,数一数,在小板上提交评价。
2.学生用平板电脑扫一扫二维码,独立完成检测练习。
【设计意图: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刻建构图形“表象”,初步渗透图形各部分特征,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分小组在小板上合作完成、扫二维码独立完成练习题,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协作学习、检测反馈的优势。】
四、欣赏图形,延伸课外
双板呈现美丽的图形拼图情境,感受图形美,百度搜索有趣的图形拼图,课外尝试设计美丽的图形拼图。
【设计意图:学生一方面感受数学美,另一方面拓展学习空间,开阔学习视野,创造数学美。】
 
本课充分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遵循学生认识几何图形——从立体→平面→立体的规律,尝试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工具、探究工具和评价工具,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概念形成和获得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直观的观察中、实际的操作活动、丰富的练习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数学思考,感受信息技术的神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活动还需加强。
相关阅读
推荐
  • 2013年一年级数学下学期九、十单元试卷(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第九十单元试题 一、填空。 1.5个( )和( )个一组成56。 42里面的2在( )位上,表示2个( ); 4在( )位上,,表示4个( ). 2. 100里面有( )个一,有( )个十; 与69相 邻(xiāng ln)的两个数是( )和( )。 45 60 100 3. 按规律填数: 4.3元=( )角 25角=( )元( )角 5. 在下面的 里填、 或 = 。 46 64 37 + 25 52 3元9角 4元 100-40 60 4 + 38 78 8 - 3 80-30 二、连一连。

  • 2013年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分析

    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已过,为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把这次考试做简单分析。一、从试卷分析上分析,既关注了双基,又能考查能力的发展。 二、学生卷面分析 通过这次考试,我感觉孩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 书写不规范,个别学生的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有涂改现象。平时要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2、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判断题、应用题。 3、个别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数的组成和加减法计算还要进一步训练,必须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保证百分

  • 一年级100以内减法的关键

    近期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100以内的减法,包含了退位和不退位,包含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在教学的初期,我就感觉到了学生的困难,也思考了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突显的关键点。 关键点一、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这一基本技能掌握不到位,尽管经历了100以内两位数加法的学习,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习惯于从十位算起,还是习惯于列竖式时左边对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还是要继续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为什么从个位算起比较方便?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算起可以使得十位不需要重新

  • 和是6、7的加法(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江苏省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小学 曹永芳 教材简析:得数是6、7的加法,这部分内容是从前面的一图一式过渡到一图两式,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相应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例题求一共多少人植树,一个卡通列出算式5+1=6。另一个卡通列出算式1+5=6。两个算式虽然不同,但只要把两部分学生人数合起来,都能算出参加植树的总人数。这样安排,可以让学生较好地理解:虽然两道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位置不同,但得数相同,从而体会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

  • 一节数学开放课反思

    在我们的数学课本中,有好多游戏和练习设计是比较开放的,可以让学生在玩的时候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平时的练习题中我们也经常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加以练习,例如,有一次遇见的一道题: 画一幅你喜欢的画,编一个数学小故事,并讲给同学听。 刚看到这样的题目,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这样的题目小朋友可以完成吗?带着这个疑问,我在下午放学前对学生布置了这道题目,要求学

  • 《九加几》——一年级数学研究课

    执教:沙琪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发思维。 1、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1.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个新朋友,瞧(出示图片)它是小猴。小猴想来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

  • 北师大版《认识图形》教学片段设计与反思

    《认识图形》教学片段 认一认:出示主题图(两个小朋友在搭积木) 提问:小朋友看,这些积木的图形你们认识吗?(单独出示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和圆柱) 生: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和圆柱。 摸一摸:出示长方体教具 谈话:你想来摸一摸这个长方体盒子吗? 画一画:摸完之后,能不能想想办法把你摸到的图形给请到纸上? 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板演学生画的图片,请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他画的是长方体的哪个面? 教

  • 《数的基本含义、数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经历用小棒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和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2、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3、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经历十个十个地数数的过程,理解整十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准备课“数一数”

    本次的作业设计主要针对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准备课数一数这节课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数数的活动,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通过数一数这节课来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进一步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由于本节课是入学前的准备课,更加侧重于对学生学前的一个了解和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我将本节课的作业设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