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做最好的老师》寒假读后感

《做最好的老师》寒假读后感

更新时间:2016-04-07 20:09:42

《《做最好的老师》寒假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利用寒假,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25年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做最好的老师》,颇有感触,书中序言有一段话:“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 ;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这些都是从完整的人的角度不光进行“教”的指导,而且在“育”的方面进行了诠释。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疑问一直在我们心头,严格的?还是和蔼的?还是二者结合?还是不同事情不同对待?不同方式能培养不同性格的孩子,没有哪个好或哪个不好,所以谁也不敢肯定地说自己就是学生们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指的是自己与自己相比也就是昨天的那个自己和今天的这个自己相比,不段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意味着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的最好程度。”没有最好的教育工作,只有更好。所谓的“最好”都是相对的,“最好”是每个老师心中的理想。而个人对理想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因此无法做到所谓的“最好”,但是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我们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战胜自己,不断地让自己“更好”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融会一个“更好”的自己,这样我们就做到“最好”了。
在平时的教育工作当中,我们要怎么才能做自己的最好
一、爱的教育
“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去的人都能幸福一生。”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一句话。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是教育的灵魂。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思想和生活环境,而教育过程也绝不是用某一种特定的技巧就能一概解决,而应是懂人性的……”我们应该学习李老师那种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在关爱中学习、成长,让他们能够真实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但是有些老师为了在学生面前显示自己的尊严,实际上在不经意中让学生感到害怕,这样师生间的距离就会拉开,学生会越来越疏远老师,感情也越来越生疏。
做“最好”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从内心真正地爱学生。这句话听得多,看得多,而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我曾经对我的学生说过,在我当班主任时,我对学生说成绩好和成绩差在老师这里都是一视同仁,老师要爱得公正,爱得要让学生信服。因此在我的班级里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我希望你们天天开开心心地学习。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我严厉批评时,有时用幽默的方式,有时用同学之间相互处理问题,有时给他们讲道理,我从不在公开场合批评哪个学生,碰到问题总是私下先沟通,然后再做决定。尽量不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或歧视情绪。在班主任工作中也教给了学生们如何爱别人。
二、自我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完这本书我不段地反思自己在平时工作中的不足,,读书和思考是分不开的。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了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的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我反思自己在处理几个特别个性孩子的做法,我反思我对待犯错误学生的态度,我反思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班干部培养有无私心,我反思我有没有平等地看待学生成绩的差异,我反思我对学生的耐心还不够……反思能够不段地提升自己,能够使自己有更大的进步,让自己不段地成为“最好”的自己。
三、善于研究
在做“最好”自己的过程中,做为班主任,就是要不段地学习如何才能融入学生心里,让学生和老师之间更好地沟通。自己不断地反思,向同行不断地学习,并从书中找到应对的方法,《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就能指导我不断地修正个人的言行,让我做到“最好”。我应该学习李老师的研究精神,将遇到的问题都当做科研课题,把每一个“难管孩子”都当做研究对象。这样,当面对那些“***作弊”、 “早恋”、“后进生”等各种问题的学生时,就会做到心平气和,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待学生的各种问题,积极地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孩子们的教育也就从容了。
用卢梭的一句名言“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可以概括。教育的基础是爱,教书育人的动力也是爱。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将爱时时印在心间,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相关阅读
推荐
  •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古人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每天读点有益的书,对人的精神有滋补作用。因为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能陶冶性情,学做人,学做事;读书能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一个人如果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生都会受益无穷。学习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只有不断的读书学习,个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展现精彩的人生。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海盐于城小学 张斌 我觉的自己一直就是一个自信的人,但工作以来,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渐渐的丧失了信心

  • 教师的责任和素质——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后感

    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一种认知结果的堆积;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摘自肖川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读着这样的语句,确实能给人以心智的启迪,教育需要智慧与真情,也只有拥有了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教育才能如阳光般照遍大地,使荒漠变成绿洲。读着这样的语句,也让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心中忐忑,不知自己能否胜任教育的工作? 一、教师的责任: 1、引领学生的成长 教育的方向不是由政府文件决定的,也不是由课程标准决定的,更不是由教科书和学生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决定的。作为

  • 课堂因设计而精彩——读《赢在校园》有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说过:为学习设计课堂。解读其含义:课堂教学需要设计,设计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新课程反对机械地教教材,提倡灵活地用教材教。那我们老师如何做到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呢?通过阅读《赢在校园》一书后,我觉得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及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有机地整合教学内容。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突出重点、难点,大胆取舍,敢于扬弃,合理整合课堂上所需的课内外知识,设计出能促使学生产生激情,积极主动学习的方案来。 那么,教学内容该如

  • 眼泪只能流一滴——《小小的我》观后感

    无意间同事给我推荐了一部电影《小小的我》。看时眼泪一次次情不自禁地留下来,看后让我为之感动。这部电影主要讲一个伤残儿童栗欣短短的一生,人物微小,如沙海中的一粒,但却给人留下无限深思。为什么?影片从童心这个角度,做了大大的开掘。是童心焕发出的光彩,照亮了我内心深处那些久久未被触动的地方。 一场车祸,让一个如花儿童栗欣成了残疾人,让她的生命只剩下短短几年。这个打击是致命的,但小小的她却坦然面对,不被任何困难打倒。 她要上学。为了能上学,栗欣咬牙学走路,一次次跌倒,一次次拼命爬起,终于学会走路了,当她艰难地走到

  • 谈课堂纪律——《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陈大伟教授在《建设理想课堂》第三章的第三节中讲的是纪律管理的问题与分析,课堂是否有效,纪律也是一个很关键的要素。 赫尔巴特说过:如果不坚决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可见,加强课堂纪律管理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陈教授认为,好的课堂纪律应该是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彼此尊重,有序运行!这十六字概括了好的课堂纪律的要诀,虽是简单的十六字,但真正要做到缺没有那么简单。很多老师的课堂上不是纪律管得很严,没有了活力;就是课堂上活跃异常,混乱得不能控制了。两者不能兼顾。 怎样才能做到严而不

  • 教育的终点——听唐江澎讲座有感

    听了唐江澎的讲座,感动,崇拜。而后热血澎湃。 我从来没有认真而理性地思考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也只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或者片段中经过着,将我学来的零乱理念拼凑着指导着我的工作,在这个功利而纷乱的社会中,我以为我坚守了教育的底线,但是和唐校长相比,我很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对我以及对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是一句口号,耳熟能详,确从来没有去追究它真正的意义。而唐校长对它的诠释是:一种谋划教育的眼量、一种思考教育的角度、一种认识教育价值的历史尺度、一种判断教育功效的时间和标准。如果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能真正地理

  • 心得:怎样建设理想的课堂教学

    《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的作者是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曾担任过中学政教主任、教科室主任、副校长、校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校长,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副处长。科研处长陈大伟。它共分四章:第一章课堂教学的理想、第二章课堂教学设计、第三章课堂教学的实施、第四章课堂教学的改进。其中第一章的第二节是学习幸福生活,这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学习生存和学习生活。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的过程是生命流淌的过程;同时,教育又必须面向未来,为了学生生活。阅读完这章节,让我充分明白了自己到底应该给学生什么,应该是

  • 恐惧背后智慧的觉醒——《教学勇气》青年教师读后感

    帕克.帕尔默坦诚写道:我教书教了30年,至今仍感到恐惧无处不在。走进教室,恐惧在那里,我直觉得陷入恐惧恶浪中;我问个问题,而我的学生像石头一样保持沉默恐惧在那里,好像我逼他们去背叛他们的朋友;每当我感到似乎失控,诸如给难题难

  • 给孩子以自由《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孩子为何失败》一书是约翰霍特根据他的教学日记写出的一本书,这本书记录了约翰霍特再教学实践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可是现在这些问题正在我们周围发生着。这本书虽然在讲孩子为何失败,其实本质上不正是在探讨老师为何失败或教育为何失败吗?正如书中所说的我们不应该认为学校是强迫学生听话做事的地方。如果学校只是教导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那我们实在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我们的教育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我觉得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可是纵观我们的课堂,很多时候学生无奈的被教师牵着鼻子一路前行,不是他们没有想法,是教师不给他们有想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