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教学随笔
用心去感受课堂,与上课老师一起思考

用心去感受课堂,与上课老师一起思考

更新时间:2014-07-22 09:42:21

《用心去感受课堂,与上课老师一起思考》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教学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盛老师点评:《画家和牧童》、《妈妈的账单》、《乞巧》(下午的三节课)】“读了三堂课。”这是盛老师一上来说得第一句话,让我觉得很新鲜。一般我们总是习惯于说“今天我去听课”,又有谁会说“今天我去读课”呢?“读课”又是一个新名词。

何为“读课”呢?盛老师如是说:我们一般把这样的活动称之为“听课”,也有“看课”一说,但我更喜欢“读课”。因为“读课”不仅需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需要一起思考,用心去感受课堂,与上课老师一起思考,并注入情感,“读”的内涵更丰富些。也许我们对一堂课能读懂的不到十分之一,往往读不全,读不懂,读不准,但还是要用心去读。

以下就是她读了下午的三堂课后的感悟:

一、把握一个基点

三堂课都能以学生的活动来组织活动、展开教学,落实一个关键词:训练。训练在《新课标》中称“语言实践活动”,现在“训练”又已成为了一个热点的词。像叶圣陶、陶行知这样的大师也都倡导“训练”,认为“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今天的课堂上,三位教师都以学的活动为基点,试图以训练串联起整个课堂教学。

而在教学风格上迥然不同:李爱茹老师(《画家和牧童》)灵活、清新;徐虹老师(《妈妈的账单》)沉稳、从容;冯旭霞老师(《乞巧》)舒服、亲切、淳厚。

另外,课境营造的很好,使文境与课境融合在一起,这从课前谈话中也能看出来,“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课境、文境、人境融为一体。

二、凸显教学亮点

针对每堂课的亮点不同,盛老师逐课分析,并冠以不同的教学理念,令人佩服。

1.亮点之一: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三者把握好,处理好了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画家和牧童》)

根据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李老师的课根据低年级年段的特点来落实教学目标,内容选择上合适,字词句的训练设计好,特别是分散教学字词非常好,使课在推进中行云流水一般。

(1)词语的理解用了很多不同的方法:①联系生活法,如理解“购买、大价钱”;②扩词法,如理解“画家、牧童”;③课文语境法,如理解“一……就……、批评、惭愧”;④画面辅助法,如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⑤朗读体会法,如理解“夸赞、赞扬、称赞”;⑥近义词辨析法,如理解“夸赞、赞扬、称赞”;⑦儿歌复现的方法巩固,使课变得灵动、生动,不呆板。

(2)采用了小步子走,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如在“一……就……”的句式训练中,李老师就分成两步走,先在课文中理解,然后在语境中加以运用,而且还是运用了课文中的语境,不光要理解,还要让学生用起来。

出示句式:他的画一挂出来,看画的人就 。

他的画一挂出来,有钱的人就 。

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有方法。李老师采用分解,采用句式训练的方法逐层展开,出示句式:“戴嵩 ,牧童 ,戴嵩 。”考虑到低年级的年段特点,重视字词句,而不是段落、篇章,整个设计紧紧围绕低年级的年龄特点,应和学生学习的节奏,很有吸引力。

2. 亮点之二:试图找准教学中的起点、落点和终点。(《妈妈的账单》)

对于徐老师的课,盛老师一直努力地想去读懂,认为“抽取账单,学写账单”是在寻找学生情感的起点;而从“阅读提示”中提炼出三个问题抛出是寻找语文学习阅读文本的起点。

对略读教学的理解,读通文本,读出自己的情感,读出自己的对账单、对妈妈的爱的理解是落点之一。对妈妈写的账单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把账单读懂、读厚,并读了很久,过程中把小彼得的行为与学生自我结合、交融,这是落点之二。

那么,这节课的终点在哪里呢?文本的学习将走向哪里,到哪里收尾呢?盛老师认为应是语文学习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

这样的点评我听得糊里糊涂,整理后还是云里雾里,各位假如看到也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

3. 亮点之三:寻找课程视野、教材视域、教学视角三者的融合。(《乞巧》)

盛老师在点评冯老师的课时说:“整个教学过程读出了一条教路,读出了一个‘美’,即夜景之美、相聚之美、心愿之美、节日之美,清晰、圆融、密合。”

(1)重构教材。冯老师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对教材进行独创性的开发,如第一、三行的组合学习,让学生感受景美。

(2)课外链接。虽然全诗只有28个字,但冯老师不局限于这28个字,而是加以拓展延伸,增加了两首相关的古诗和一首琅琅上口的民谣,丰厚了诗的文化背景。

因此,冯老师的课可谓是完美的,具有鉴赏性,真的是雅词共赏啊!

三、商榷几个盲点

无论怎样精品的课,都不能堪称完美。盛老师在点评中非常中肯的给三堂课提出了值得商榷的地方。

《画家和牧童》课堂节奏控制得好,整堂课牢牢抓住预设,目标达成较高,然而课堂应该有“冲突”的存在,应该有“意外”的发生,应该有节外生枝的时候,不仅要有预设内的生成,也要有预设外的生成,这样课就活了。

《妈妈的账单》感觉整篇课文的调比较高,道德化倾向比较多,有说教的感觉,建议“高文低教”,人文弱化些,人文应该栖居在语言的土壤中,这样,语文味会更足一些。

《乞巧》,教师解读文本的功底非常好,几乎完美,但几个“美”是否可以融合在一个点上?

盛老师用“课堂深深深几许”道出了语文课堂并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也不是谁就能主宰的,它还有着很多值得大家探讨的地方。最后,她借用了贾志敏老师的话作为结尾:看课读课时,看教学不看表演;看学生不看老师;看门道不看热闹……

这次的专家点评,真是精彩连连,受益匪浅。
相关阅读
推荐
  • 孩子们就这样在被影响着

    无意中看到我们班的班长在QQ空间里写了这样一句话S永远都是T的工具。说实话,刚看到的时候心里很不舒服,虽然我不是班主任,平时要班长帮忙的事情也并不是很多,但是作为任课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发出如此感慨,心中真有说不出的滋味。 六年级的孩子,是一个渐渐懂事的年龄,也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年龄,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说话很直,想什么就说什么,于是我经常跟他们聊天,经常看他们的QQ空间,也就看到了班长的感慨。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老师让我帮忙做事情的时候心里都是乐滋滋的,老师让我帮忙肯定是我表现好呀。今天我做了老师,我很高

  • 让教师的每个细节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

    自然科学中定义:所有的动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人也是动物组成中的一部分,作为高级动物的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而这些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当然这里的大环境是指社会环境,我们作为社会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总在不断地相互刺激、相互作用。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很微妙。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简单的瞬间也许将会成为一个人心里永恒的记忆,哪怕彼此是陌生人。简单的来说,我们人类之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渗透在每个环境角落的。就像我们的教育一样,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一位

  • 班主任工作故事纪实:活生生的心理健康教科书

    班主任工作故事纪实 (我们很多时候在担心现代社会孩子的心理健康,其实教师的心理健康也不能忽视。孩子的心灵天真纯洁,这是教师远不及的,所以有时教师还得向孩子学习,学习他们阳光的心态,教师可以孩子为一本活生生的心理健康教科书。) 活生生的心理健康教科书 一个寒冷的冬天,小雨淅沥淅沥地下着。一会儿之后雨停了,我正在办公室清查昨天的家庭作业,发现少了一本没交,一对名单又是丁某某,这小家伙又欠了作业。我生气极了,我想,今天看我怎么治服你 想着想着,突然丁零零,丁零零下课铃声响了,作为班主任的我要去教室放中午学了,我

  • 写在年末:付出就有收获

    很久没有坐在电脑前静下心来写篇日志了,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听一首好听的歌了。独自在房间里把音响声音开的很大,一遍一遍听着重复的歌,很是享受。对于歌曲,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听悲伤的歌曲似乎更能让人听出感觉,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也更能产生遐想。或许从听歌上来看,现在的我更接近于一个悲观主义者。不知在什么时候看到有人的个性签名上写了这么句话:这世上,从古至今,一直是悲观主义者活得更长久。我想也是,悲观主义者,他的潜意识总是懂得思考,有些是为人生,有些是为梦想,有些是为将来,还有些别的相干或不相干的,至少他懂得危机

  • 孩子们如何看待平时的检测

    大大小小的检测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也使他们经历着各种各样的磨难。一路走来,有的欢天喜地,有的无动于衷,也有的垂头丧气。而面对检测的成绩,他们时而兴奋不已,时而摇头叹息。让我们来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吧 检测前: 恒恒说:一大早我就很紧张,考试前我是那样的忐忑不安,考试时我做得非常细心,当老师报分数的时候我的心怦怦直跳。 检测时: 小越越说:当我遇到南不会写时,心里很紧张,结果用拼音来代替了,可是老师还是没有算我对。对于这一点似乎还没有认识到。 检测后: 蕾蕾说:看到试卷后,发现了很多不应该错的地方,希望自己下次

  • 5月随笔:水痘的故事

    水痘在班级里肆虐着,孩子们简直是谈痘色变,不少孩子因此而停学在家(因会传染而需要隔离),苗苗也成了其中的一员。记得那天(5月10日)中午,苗苗来找我,对我说:沈老师,你看我这个是不是水痘呀?她边说边指着手腕上的一粒红点点。我仔细地看了一下,上面并没有水疱(卫生室的王老师说水痘的话上面应该有水疱的),于是问她:你觉得痒吗?(这也是识别水痘的常识之一)苗苗摇摇头说:痒?不痒!那应该不是水痘,假如一会你发现别的地方也有了小红点点的话,记得来找我

  • 把垃圾“带”进垃圾桶

    每天走进教室总会看到几个忙碌的身影,琦在埋头整理着垃圾袋里的垃圾,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分类,而这项工作其实应该是每个学生老早做好的事,但她干下来却没有一句怨言,还是那么细致,那么执着,让我看得不能不感动。能能在教室中走动着,不时地停下来捡起同学们丢下来的纸屑,也是那样的一丝不苟。阳光更是为了班级的卫生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每天一早来校,拿起扫把和畚箕就来到升旗台边,把四周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使学校爱委会的蒋老师不止一次的向我表扬,几乎每星期都送来了加分单。为什么他们能做那么多?是不是每个学生

  • 活泼快乐的苗苗

    苗苗是快乐的,每天她都会蹦蹦跳跳的,灿烂的笑容始终挂在她的脸上。假如不知道苗苗情况的人,一定想不到她竟是一个有听力残障的孩子,她是那么的快乐和活泼。 课堂上的她是活跃的,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假如她知道的问题你没有叫到她的话,那么她会一直举着手说:我知道!我知道!直到你叫到她为止,有时为了顾及别的同学,她也会悄悄地和旁边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那份得意溢于言表。每节课她都是快乐的,学得开心,学得充实。 下课了,她也很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喝点水,上厕所;和小朋友一起玩玩游戏;看看语文加油

  • 在磨难中学会坚强

    刚开始发现苗苗的不正常,除了她听不见声音,口中的发音也是很含混不清的。父母咬咬牙,花了近四万元为她配了一对助听器,帮助孩子开始漫长而艰难的语言康复训练。这中间的点点滴滴没有经历过的我们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听他们现在娓娓道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当孩子终于能说出完整的话;当孩子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在普通的幼儿园里接受教育时;当孩子和别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玩耍时父母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有了松动。功夫不负有心人,苗苗也终于挺过了最艰难也是最关键的语音关,她终于可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念儿歌,讲故事了。可是带着助听器的她也承受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