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发展核心素养是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明确学生应该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从事在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教师,则是落实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践者,什么是教育,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下,也有了新的定义。如何落实发展核心素养,关键在于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新课堂模式的研究也就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本课题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用来研究什么样的课堂模式适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大前提下,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怎么去改变自身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来顺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具有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如何开展创客教学以及培养创客性人才。
研究背景
客观分析:
为了更好的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为了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引领课程变革和育人模式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此课题,以改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为方式,以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的,培养具有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
主观分析:
作为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教书育人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教什么书,育怎样的人,在当下社会中应该有新的定义。教材的不断革新,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教师的专业素养越来越高,无论从软件还是到硬件措施都大大超越之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先如今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的优越,对于学生教育方面所倾注的时间和精力倍增,学生的知识面与见识越来越广,学情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如果还用传统的方式去教学,很快就会被机器所替代,失去存在的意义。教师的价值就在于可以不断的创新和挖掘,以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将新课堂方式的探究提上日程,这也是我们但是选择研究此课题的主观分析。
研究过程
从2018年3月开始,我们课题组成员便开始在组内教研和片区教研时,提出了“核心素养下的新课堂模式探究”方面的观点,当时得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教师的认可。因此我们又查阅多方资料,咨询多位有经验的教师,确定下研究主题,最终将课题定为《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同月,我们制定了课题相关的开题报告,并邀请区教研员、校领导和多名资深教师来听取了报告,并对报告进行了修改。主要修改在于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和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式方法。经过修改,我们第二次将课题的开题报告以电子版的形式传送给领导审阅,最终确定无误。
4月,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课题通过了市级立项。
5月-8月,课题组成的员主要工作为调研和下校学习。观察国内比较有知名度和在教育前沿的学校在课堂教学当中是如何贯彻核心素养的。例如,8月到上海进行下校调研,到上海市徐汇区上海小学,一所历史悠久的小学。一百多年来,学校以优质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它还是中国创造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实验基地。记忆犹新的是上海小学启动的“上达达德、海通通才”的文化引领工程,注重学生在科技、艺术和体育方面的发展。特别是科技方面获得了许多优秀的奖项,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9月-次年4月,在大家准备了充足的前期工作后,我们开始了一整学期的探究与实践,具体在下面的版块进行阐述。在此过程中,我们采用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总结的方式。将我们的成果逐步记录和完善,并整理成图片或文字的形式。为后期的工作节约了不少的精力和人力。
主要做法和经验
首先先来分析下我们课题组的教师情况,组长耿琳,参加工作时间为2016年,学历研究生,善于分析教材,对于课堂的教学有独到的见解;成员金琛艳,一名资深的老教师,对于学情的把握十分到位;成员任浩,参加工作时间2014年,性格沉稳,善于分析课程特点和记录研究结果;成员张思雨,参加工作时间为2017年,思维活跃,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在不同的年级进行教学工作,这为我们的课题实践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三位教师都是工作经验尚欠的年轻教师,但正是因为此原因,各位老师的研究积极性和创新能力较强,是我们课题能够顺利进行的优势。我们将课题的研究的做法大致分为以下三部分:
研读课标及教材,分类改革。
在我们课题组刚要开始实施的过程中,正好赶到全市美术教材重新更新的时刻。这给我们课题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了新的挑战。用了很多年的人美版教材对于各位美术教师来说已经相当熟悉,想在旧的教材中挖掘更深层的东西本来就不易,更换的湘美版教材,刚好为我们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我们在美术课的四大领域的基础上,又将2-5册教材中的课程根据六大核心素养的内容分为了六部分,分别是:民间艺术类——人们底蕴;科技创新类——科学精神;动手实践类——学会学习;感受生活类——健康生活;分组合作类——责任担当;综合探索类——实践创新。
教材的细分之后,更有利于教师在不同课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某方面的核心素养,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会针对这方面的核心素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制定教学策略。例如,二年级下册第五课《左邻右舍》,本节课看似是动手实践类的课型,实则是综合探索类的。在传统的教材中,综合探索领域的课型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材料的运用。但在新的教材中,加入的不同学习领域的综合探究。《左邻右舍》这节课虽然为二年的课程,但是却融入了设计应用和造型表现两个学习领域的内容,更加考验教师在课堂当中的组织能力。本节课由组长耿琳老师设计,该教师将学生自主探究贯穿于整节课当中,整节课学生都在试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比评价中生成。教师这样组织课堂真正的做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的课堂模式。这种课堂模式不仅有效的完成了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而且培养了学生们学会学习的能力;课程当中最后的拓展提升,呼吁学生健康生活,有个良好的世界观;小组合作环节提倡学生责任担当的意识;艺术实践处处体现了创新实践。这是课题组中一个非常优秀的课例,课后我们教师进行了详细、深刻的分析,并将此课作为接下来课程的范版,希望老师们向耿老师学习。
了解学情,分学段着手。
本组教师有四名,分别担任着不同年级的美术课程,他们接触的学段也各不相同,在分析学情时,各位老师以自己所教年级为主来进行分析。采取的方法有:问卷调查型和单独访谈型。以往我们在了解学情时,大多数会关注学生对于课程的看法,但本次调查时我们多加入了孩子家庭环境方面和课外学习方面的调查。因为虽然我们教师是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责任人,但是学生的成长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作用,所以了解学情,有必要将家庭和社会两部分的情况考虑进去。
在这方面课题组成员的金琛艳老师很有经验,以她自己的孩子为例。金老师本身是学校三年级的教师,自己的孩子在本校二年级就读,由张思雨老师担任其美术老师。在调查过程中张老师首先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其班级了解学生们对本册书的喜爱程度,接下来分别与金老师和孩子两人单独谈话,试图了解学生对于美术课的看法和建议。在与孩子的谈话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喜欢美术一方面来自于天性,另一方面来自于美术辅导班。在和金老师的谈话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有关于该学生美术辅导班的情况。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了解,我们分析该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在课程当中我们有的放矢的对他进行辅导和观察。
在张思雨老师《六面怪脸》的课程中,她利用该学生的优势——善于沟通和表现、美术基本功扎实,邀请他来前台教学生如何制作六面怪脸,同时也针对其劣势——表达能力相对欠缺的问题进行了单独的辅导。这样的训练不仅及时而且有效,同时也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晚上放学后主动和家长讨论了今后努力的目标是练好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仅能画出来而且能说出来。在这样一节课的训练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习到了课程内容,而且也关注到了自身的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经验总结,反思问题。
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根据各位老师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能够及时的在办公室进行讨论,或者在每周的组内教研中,将大家的共性问题或典型案例拿出来让各位老师来研讨。例如:课程当中过度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很容易忽视了教学本身,或者走了很多弯路。像此类的问题,经过课题组成员的研讨,我们觉得不能因为课题而去实践,这样会适得其反,有时候传统教课堂模式和教学方法,并不是不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只要教师进行一些小小的改进,就可以让传统的课堂模式穿上新衣。改革不是摒弃之前的一切,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这才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式。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有时候会停滞不前,找不到课程突破口,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尝试不从美术的角度来思考教学问题,试着去和其他学科老师来探讨或者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设计自己的教学环节。例如在《风来了》一课中,有个课堂实践是让学生们试着将静止的物体画成有风吹来的感觉,在小组研讨教学过程中,耿老师大胆的提出了将中国文字运用其中,经过金老师的尝试确实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不仅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而且提高了整节课的人文底蕴,也让学生们意识到了多种学科相互融合的思想。
研究成效
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我们主要以论文和实录课的形式呈现。由张思雨老师主持的《好吃的水果》在片区课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好评,《左邻右舍》参加了区希望杯。金琛艳老师的《风来了》和任浩老师的《变形的魅力》都受到了学校各位老师和区教研员的认可。耿琳老师的《左邻右舍》参加了郑州市优质课的比赛,并获得了市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此期间我们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研究的结论,一人撰写了一篇相关的文章。
存在问题和设想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还应当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完善。在研究此课题时,我们主要针对常规的课堂教学进行,但对于校本课程和社团课程其实也有很多可以实践和研究的可能。一个好的研究项目,它应该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如果仅仅局限在一个点,那么很难由点到线再到面。美术课程中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应该是个广大的范围,应该适合所有的美术学科教学中,但是因为人力和精力的原因,我们没有更多的在校本课程和社团课程中涉及。但是我相信通过我们本次课题研究的经验和反思,我们一定能够将这种新思想推动到更广的层面上。
不仅在课程上扩大范围,我们还应该影响更多的美术教师,让更多的教师,特别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认识到自身的问题,让他们用自己的经验,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经验支持。只有先改变教师的思想,那么落实发展核心价值观,打造新课堂模式的做法才能行得通。而只有大多是老师有这样的意识和思想,我们整个教育体系才能够得到比较良好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