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随笔
以《有趣的人物动态》一课为例,浅谈合作式创作在小学美术课堂应用

以《有趣的人物动态》一课为例,浅谈合作式创作在小学美术课堂应用

更新时间:2018-11-05 07:50:43

《以《有趣的人物动态》一课为例,浅谈合作式创作在小学美术课堂应用》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改”中提出的合作学习的概念为遇到教学瓶颈的现代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结精神,还能够实现优劣互补,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很大帮助。本文以《有趣的人物动态》一课为例,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深化并运用“合作式创作”这一理念,以达到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寻合作契合点并充分发挥创意创作优秀作品的目的。
关键字:小学  美术  合作式 创作 人物动态

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小学美术课程作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科而日益受到学校和家庭的重视。值得肯定的是,随着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现阶段我国小学美术教学成果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小学美术创作作品固有的重复性和模仿性已经成为阻碍教学质量发展的瓶颈。

新课改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合作学习概念为打破这个瓶颈提供了新的思路,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学习策略,由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这个概念正符合当今社会崇尚互动的理念,而学会如何挑选优秀的合伙成员并参与合作也是当前社会和未来发展必备的素质之一。

    基于这一概念,结合小学美术《有趣的人物动态》一课(下称本课),通过教学前后的“精细化”、“人性化”、“合作化”、“竞争化”的原则细化操作,简要论述“合作式创作”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一、课前准备注重“精细化”、“人性化”

首先是在制作内容选定上要“精细化”,以利于学生兴趣培养和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原则选定制作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以人物动态为主线,引导学生观察、了解人体结构,感受动态之美,学习运用剪纸和锡箔纸塑形的方法,表现有趣、生动的人物形态,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手工造型能力。

在制作材料的选取方面,宜选取日常生活容易获取的制作材料,提倡废物利用,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本课中选择便于塑性且稳定性好的锡箔纸、扭扭棒和卡纸等材料来进行制作。

其次在分组人员的选定上要“人性化”。前期可以对动手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组合,4至6人一组,分成强强、强弱、弱弱组合三种,课后进行作品对比,为后期优化分组提供参考依据。或可以选择自由组合,让学生根据性格爱好进行分组,通过推荐的方式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合作过程中的协调协助,制作完成后对本组作品进行归纳总结。
二、课中优质引导,过程注重“合作化”  在本课的手工制作环节前播放的各种球类比赛视频和杨丽萍舞蹈作品《月亮》的视频剪辑,结合定格画面,指导学生学习人物动态线的画法(见图1);欣赏马蒂斯剪纸和民间剪纸作品(见图2),总结作品特点(如造型手法粗犷、变形、简洁,色彩搭配鲜艳等),尝试概括夸张的剪纸方法;欣赏雕塑家朱铭的《太极系列》作品,感受大师们雕塑的造型魅力,并学会化繁为简的方法表现在自己的纸塑作品中。

在制作前可以让各小组讨论制作创意设想,制作中对部分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由教师或优秀学生通过现场指导、示范等方式辅助创作。

应用于部分课程后发现,秉持 “合作式创作”的理念,通过安排不同组别、制作内容、动手能力的学生进行“合作式创作”,这种新型的创作形式成为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作品质量的催化剂,同时增强了学生们沟通能力,并且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想像力的培养和发展。

三、课后善于总结,注重学生“竞争化”

本课动手环节结束后,通过各组作品对比,可以发现各组别作品的独特个性,在制作内容和手法上也存在明显差别。部分小组制作的锡纸芭蕾舞小人和人物劳作的剪影拼接作品非常有文化特色(见图4、图5),虽然手法风格略显稚嫩,却有着较强的艺术气息。通过展示优秀作品和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进行课程总结,对不同组别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予以鼓励和引导,评价主要以赞赏为主,以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集体荣誉感(见图6、图7)。

在集体荣誉感的影响下,小组成员能够主动参与,献谋划策,充分表达意见,总结出最终方案后再集体完成作业。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中加强引导,避免出现合作中因分歧而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或矛盾状况的发生。

总而言之,结合课程安排,通过基础评估优化分组,正确为学生选择合作方式,合理安排丰富有趣、具有创作空间的内容并尝试“合作式创作”,优化学习过程及提升创作作品质量是“合作式创作”的意义所在,这种模式目前在各学校的主科课程中应用较多,在美术教学中应用尚未深入普及,通过美术课堂中“合作式创作”的方式深化合作学习,创新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并高效实际应用,在当前教学活动具有较大潜力空间。

参考文献:

[1] 熊卓丽. 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 中外交流,2016,(33):226.

[2] 陆彩云. 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J]. 学园,2017,(20).

[3] 王晶.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231.

[4] 王瑞霞.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J]. 数字化用户,2017,(41):182

[5] 刘丽梅. 小学美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分析[J]. 魅力中国,2018,(17):198.
相关阅读
推荐
  • 综合美术创新活动——主题活动审美化学习

    从主题活动审美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培养目标来看,由于课时的紧张给课程的目标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从提高课程有效性出发,我们进行了校本研究活动操作方案的探索。在校艺术特色这一板块上开展课题研究性学习。它的本质是引导小学生进入一种问题解决、课题研究的情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和课题研究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并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我们艺术小学是一所书法美术教育特色学校,所以学生从事课题式研究学习的选题是艺术创新实践活动,如:《超级变变变西瓜熟了》《有趣的树》《去太空》等。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采用组建课题

  • 五年级美术教案:<小茶壶的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情感领域:通过品尝茶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识领域:学生在观察、欣赏茶壶这一工艺品的过程中,了解茶壶的结构特点,感受精美的茶壶。 创造领域:运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来设计制作茶壶,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设计、制作独特的茶壶。 教学难点:如何在开拓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创意、设计张显个性的作品。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茶具、情景布置。 学具准备:紫沙泥、橡皮泥、彩色纸、费纸筒等综合材料。 教学过程: 一:感受与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蠡口实验小学

  • 美术作业转向——从规定转向自主

    新课标指出:美术学习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尽可能地拓宽作业形式,放宽在学习材料、表现方法等方面的自由度,提倡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和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如:《添画人像》中,我要求学生根据我提供的半个人物头像,自主选择喜欢的表现形式添画出另一半头像。这种绘画形式可以是彩色铅笔、油画棒或水彩笔绘画、素描、线描等。多种表现形式的自主选择,把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某个方面的绘画潜能。再如:徒手捏制法、泥条盘制法、泥板成型法是三种常用的泥塑制作方法。《别致的小花瓶》一课中,学生

  • 一堂美术活动公开课——抹布印迹

    我自认为不擅长艺术活动的教学,在我的各类公开课中也从不上艺术活动,正因为中心教研组的美术研讨课,让我有了一次自我挑战的机会。而今天上午有幸聆听了百花小学戚老师的一堂美术活动抹布印迹,对于我的活动又有了一些新的启发。 在去之前知道戚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的课,心想五年级离我们太遥远,肯定借鉴不了,也就去看看吧,揣着这样的心思就上路了。听完了课总的感受有四: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小学和幼儿园一样需要调动孩子的兴趣和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堂中,老师和孩子是平等的,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能引发孩子的

  • 儿童特色绘画创作指导——小学美术教科研组活动记录

    过程:1. 费晓瑜交流并展示作品:黑白灰在学生的眼里是那么平淡灰暗,他们的衣着、他们的学习用品、他们的玩具,无一不充满着鲜艳灵动的色彩,黑白灰于他们是一个不受瞩目、不受喜爱的遥远的世界。 本课是线条系列中的一部分。线的粗细、长短、聚散等排列构成黑白对比,这些黑白关系形成不同的节奏和韵律变化,使画面产生丰富 乐感,形成美妙动人的画面。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一课教学中,我首先通过切入一些时尚的话题加以适当引导,使学生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继而通过欣赏书本作品感受黑白灰的魅力,接着通

  • 小学美术第三册《下雨了》第一教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利用色彩以及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和形,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2. 锻炼学生以动作、线、形再现情景的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表现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雨中的情景,感受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美好关系。 教学难点:不同的雨景以及多样的人物表现。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谈话导入,新授 1. 师:下雨了,会是怎样的情景,你能联想到哪些? 2.示标:学习用色彩以及疏密、节奏不同的

  • 美术课堂让学生乐在其中《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最近在研读《美术课程标准解读》这本书,读的过程中,我细细的思考,并结合自身在学校任教时遇到的问题谈谈自身的一些体会。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读《美术课程标准解读》的时候,再次与美术学习兴趣碰出了火花。 当前社会最热潮的莫过于对孩子的艺术培养,城里的孩子有条件奔波在各种艺术培训班的路上,然而处在农村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很有可能因周边环境有限而与美术擦肩而过。这个时候

  • 关于普及思维导图应用于美术学科的一点思考

    临近期末,我对思维导图应用于美术学科的实践也见到一点成效。但通过我的调查,约有四成的同学几乎未接触过思维导图,所以在实践初并不顺利。我不断思考,怎样能让这种学习工具更加普及呢?我不由得想起在本学期将近期末时,我区区教师发展中心迎来省级验收。此次汇报形式我们就选用了思维导图形式加入到我们的教研中来。根据学生年龄高低,我们在思维导图的形式上与表现上也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划分。比如选择五年级课程的马老师组就选

  • 《方方圆圆》教学研究

    方方圆圆这一课主要是带领我们感受大自然中不同动物体型上的一些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大自然更好的接触。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黄永玉画的中国画作品《猫头鹰》,这幅作品中猫头鹰的外形圆圆的,整体呈现一个椭圆的一个形状。而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其他一些动物,比如牛和羊的外形就可以概括为一个长方形。在动物的世界里,方的或者圆的体型的动物非常的多。比如说,一些热带的鱼,整体也是呈现一个圆形,七星瓢虫、蜗牛、乌龟等这些动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