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随笔
综合美术创新活动——主题活动审美化学习

综合美术创新活动——主题活动审美化学习

更新时间:2014-07-22 09:21:27

《综合美术创新活动——主题活动审美化学习》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从主题活动审美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培养目标来看,由于课时的紧张给课程的目标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从提高课程有效性出发,我们进行了校本研究活动操作方案的探索。在校艺术特色这一板块上开展课题研究性学习。它的本质是引导小学生进入一种问题解决、课题研究的情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和课题研究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并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我们艺术小学是一所书法美术教育特色学校,所以学生从事课题式研究学习的选题是艺术创新实践活动,如:《超级变变变——西瓜熟了》《有趣的树》《去太空》等。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采用组建课题组形式,课题组规模一般在10人左右,教师作为小组一员参与其中,承担一定的组织和指导任务。

根据我校自身的优势以及我校的特色,我校从学段上把握阶段性,分年级确定研究目标内容,并初步形成了系列。低年级采用教师点拨法,教师提出一个主要构思,然后由学生围绕主目标进行一个问题的探讨。中年级采用师生合作法,在相互合作、讨论中达成共识,形成问题。高年级采用学生独创法,以学生兴趣爱好和实际出发选择内容,确立研究课题,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经历一个“提出问题——探索研讨——总结提高”的过程。

比如:低段组的《帽子秀》,在各班主任确定主题后,布置了一些任务,让学生进行调查,收集材料,如帽子的造型、作用、材料等,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帽子进行观察,并进行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有些帽子设计不合理,有些帽子外观好看,但材料选用不当,有些帽子很实用,但外形难看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表演,经过一二年级学生的努力,他们设计的帽子富有创意。

又比如:中段组《捕鱼》的创作和表演显示了同学们之间不同的创作思维和表演手法,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艺术特性,显示了高超的表演天赋。如风雪中的捕鱼人,未装鱼饵去捕鱼……未带鱼具只拎小水桶去捕鱼……空身一人去捕鱼……捕到了一条大鱼。整个表演过程栩栩如生,刻画了一个真实而可笑的健忘捕鱼人,或在巨浪中,一叶小舟起伏于浪尖,而不幸的是被大鲨鱼吞噬,结果,渔夫连带小舟一起从鱼尾处逃出,又因为大鲨鱼过度疲劳,反而成为捕鱼人的猎物,想象奇特,大胆幽默,表现夸张,极具艺术感染力。

再如:最能够体现同学们主题活动审美化学习成果的作品——六1班创作的《垂钓》,融声、形、舞为一体,意境创设生动,形象展示入神,环境渲染入韵。头戴棕榈帽,身披棕榈衣,手拿小桶和钓鱼杆的三位老渔翁步履艰难地来到河边,河岸边芦苇枯萎,天还下着雪……此时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凄凉入耳——凄凄惨惨戚戚,最后三位渔翁终于钓到大鱼,音乐立马换成了《喜洋洋》,使观众意犹未尽。

综合美术创新实践活动以其鲜活动感的表演,独具魅力的艺术样式,吸引着孩子们好奇、求异的目光,深受孩子们的青睐。它是一部无字之书,是一座无比巨大的资源宝库。它从一个全新、独特的视野关照社会和人生。基于上述认识,本校主题审美化课题组瞄准了第二学期课题研究的方向,将美术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整合作为主题审美化综合实践活动课新的生长点,构建与实践了美育教育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富有学校特色的活动过程,在主题的选择上,小学生选择的一般离自己的身边比较近,知识要求比较低。低年级侧重于探索自然,中年级侧重于探索自我,高年级侧重于探索社会。
相关阅读
推荐
  • 评课报告《我的牙刷》

    本学期在学区领导的组织下开展了区域校本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中我听取了李老师的一节课《我的牙刷》。在教研组长王老师的引领下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首先,在4月27日进行了五年级美术《我的牙刷》初案设计。之后,在5月9日又进行了课例研讨。在这一系列教研活动中,我悉心听了李老师的《我的牙刷》这节课,李老师能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全面有效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 李老师充分运用了引导的教学方法。上课伊始,他就引导学生欣赏丰富的图片,从各个角度,不同类型、不同材质、不同色彩、不同功能等等方

  • 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四年级美术)

    第一、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取之不尽的源泉,艺术又从生活中得以锤炼。与生活相联系的艺术,必将受到学生所欢迎。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教材与学生生活的结合,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将社会、生活、大自然紧密地结合起来。 如在小学第八册艺术教学《一粒种子》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种子,例如:红豆、绿豆、玉米、向日葵等。 再让学生通过想象,创作一幅装饰画。学生拼贴了树木、花卉、小动物、汽车、小船等等。纵观《艺术》课本,凡涉及到的内容,无不为学生所熟悉,但学生对高一层次

  • 论新评价机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提要:评价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倡导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美术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对他们学习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评价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在这个背景下,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再一次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作为美术创作与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也备受美术教育界的关

  • 美术教案<我的小钟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让学生欣赏各种形状的钟表,引发他们对艺术造型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2、学生尝试着用绘画制作工具和各种材料来表现钟表形象,从而提高对艺术要素的感知和想象力,体验艺术学习的快乐和满足,并获得身心和谐发展。 3、通过艺术欣赏、绘画、制作等活动形式,表达对钟表的喜爱之情,并使学生感受到时钟与生活、学习之间的密切关系,感知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从而从而懂得珍惜时间,养成惜时、守时,不虚度时光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感受时钟与生活、学习密切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抓住钟表的外形特征来表现、制造小钟表。

  • 美术作业转向之一——从单一转向分层

    由于学生存在着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因此,教师要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分层递进的教学观,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要求、难度分层的作业。设计目标时,围绕一个既定的内容和范围,做到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创造目标的统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绘画能力,选择合乎的内容来表现。后进生降低难度,确保完成基础目标;中等生保持难度,努力完成发展目标;优等生增加难度,努力实现创造目标。如:《精细的描写》一课,要求学生用线描的形式进行临摹练习。针对学生观察和表现能力的强弱差异,,我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教材中不同难度的作品进

  • 一堂美术活动公开课——抹布印迹

    我自认为不擅长艺术活动的教学,在我的各类公开课中也从不上艺术活动,正因为中心教研组的美术研讨课,让我有了一次自我挑战的机会。而今天上午有幸聆听了百花小学戚老师的一堂美术活动抹布印迹,对于我的活动又有了一些新的启发。 在去之前知道戚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的课,心想五年级离我们太遥远,肯定借鉴不了,也就去看看吧,揣着这样的心思就上路了。听完了课总的感受有四: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小学和幼儿园一样需要调动孩子的兴趣和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堂中,老师和孩子是平等的,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能引发孩子的

  • 《和妈妈在一起》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孩子从小一般都和妈妈在一起,很容易就理解动物母子之间的亲情,用泥工进行表现,相对而言,难度不是太高,四个班上下来,总体感觉不错。 一.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环节相扣。如: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找有关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课前就有了印象;上课时结合课件播放,让学生先相互交流对小动物和妈妈的了解,知道小动物为什么和妈妈在一起的原因(太弱小,需要妈妈养育和保护;跟着妈妈学本领等)。如:有的说:我在家里养的狗狗天天给小狗喂奶的,而且喂得时候非常凶,不能靠近它要咬人的;有的说:猴妈妈教小猴在树上爬上爬下的;

  • 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的培养的关键因素

    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有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等。用静态作品来表示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尤为关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素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 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的是

  • 浅谈综合材料的运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综合材料在绘画中的运用是当代绘画的一种新趋势,也正成为我们的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在绘画活动中往往表现力不够,眼高手低,久而久之学生就从根本上开始不喜欢美术了,而综合材料在绘画中的运用不但能打破单一纸笔绘画的限制,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学美术的兴趣。我认为,综合材料的运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至少有两大优势,一是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二是能进一步的开拓学生的思维。 生活中有很多材料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