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三年级英语期末试卷分析和反思

三年级英语期末试卷分析和反思

更新时间:2014-07-22 09:12:10

《三年级英语期末试卷分析和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本次期末质量调研题型和题量都比较适中,难易度也比较适中,这些题型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基本上都遇见过,而且分析的很透彻。从分数层面来看,本班大部分学生掌握情况比较好,但是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比较差。高分的同学还是比较多得,但是低分的同学不少,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试卷分听力与笔试两大块。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就听力部分而言,本班有六位同学是完全没有失分的,很多同学在选出你所听到的句子上犯了错误,把How are you?和Who are you?混淆了;还有不少同学在选出你所听到句子正确的中文错了,把orange juice听成了apple juice;在选出最佳应答语时,在选It’s fat.和It’s blue and white.这题时错了。分析下来,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平时练听力的时间比较少,而且学生对于陌生老师的发音一下子还不能适应,还有部分学生比较浮躁,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听,导致听力十分较多。

笔试部分第一大题,写出字母的左邻右舍,这在平时操练的还是比较多得,平时练习和测试中也练习了不少,但还是有个别学生写错了,主要还是字母Mm和Nn混淆;第二大题找出不同类的单词错的比较少,说明学生对单词的基本功还可以。词组互译这大题错的比较多,主要还是open, close和turn on.turn off容易混淆,而且很多同学习惯不加冠词the,也有不少学生school,plane拼错,翻译时错别字也比较多,因此在下半学期的教学中,要更加强学生的默写以及正确书写的培养,做到更加扎实、更加巩固。选择填空有的同学也因为粗心等原因错了一些不该错的题目,如:go to Suzhou,有很多同学选了加the,之前在课堂和练习中也强调了很多次,但是学生掌握的还是不够扎实,一直忘记;单词your和you也有个别同学混淆,有同学选择you name;some peaches有同学选了some peach,由此可见,学生在单数和复数这一知识点上还有漏洞,掌握的不是很扎实。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句子这一大题,学生对于this is和that’s掌握的不够好,有的学生没有看清楚题目,远处应该是that’s,而有部分学生选了this is。从B栏选出答语这一大题,基本上没有失分,因为这个在平时经常练习,而且也不是很难。

最后的阅读短文这一大题,同学们做的还可以,这一题型以前练习的比较少,但是同学做的还可以。

总之就这次的期末考试来说,我认为这样的成绩比较正常,但是在有些方面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特别注意,特别是有些小的知识点以后也要加强操练。

努力方向:今后的英语教学仍要加强词、句教学,尤其是单词、词组听、说、读、写的操练更要加强注重写的环节,通过默写,集体背诵,开火车背诵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拼写能力。而句子则是加强句子、对话的整合,加强口头操练,提高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相关阅读
推荐
  • 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片段: 1、学习例1。 T:请问买3个3.5元的风筝要付多少钱?这个问题大家能解决吗?请独立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2、学生交流 S1:3.5+3.5+3.5=10.5(元)我用的是小数连加的方法。 S2:3元3=9元 0.5元3=1.5(元)9+1.5=10.5(元) T:0.5元3=1.5(元)怎么算的? S2:2个0.5是1元,再加上1个0.5元就是1.5元了。 T:你是转化成加法计算的,是吗? S2:是。 S3:老师我把3.53=10.5看成353=105,再把最后的得数缩小10倍,就是10.5

  • 乘法口诀中的类比思想方法的渗透

    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的自然和简洁。 在2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第一课时5的乘法口诀,通过创设情境,先利用加法计算出2个5、3个5、4个3、5个5相加的和,然后利用乘法的意义把乘法和相应的加法对应起来,得出每个乘法的得数,然后再根据乘法算式自编口诀,再进行交流和修改,从而得出正确的5的乘法

  • 深入研读教材,合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在意义的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突破这些教学难点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正确解读教材,把握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学生创设一条认识分数的最佳途径。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数形结合,无疑应成为突破本课难点的最佳途径。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 数形结合是

  • 教学方法:20以内加减法

    计算题是比较枯燥的,但是计算题又是数学中最基础的题目,是学生必须牢牢掌握的知识技能。因此我在课堂上尽量将枯燥,难懂的计算用游戏或是比赛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方式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计算方法时,我鼓励他们用多种计算方法,如凑十法,竖式法,记大数的方法等等,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方法,只要学生能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就要给他们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同时我还认为改错也是一种好的训练方法,在教学中出示一些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让学生去分析错在那里,多做这样的练习,学生就会对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加强感知上的理解,少犯类似错

  • 教学策略之——浅议课堂提问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这一策略适合任何教材,任何学段的学生,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常用教学技能。20世纪初期,教育界流行的一句话是知道如何提问就等于知道了如何教学,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就必须抓好教师课堂提问的效率。 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角度来看,我们的提问应尽量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愿望,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产生顿悟和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 比如

  • 认识“吨”教学后记

    1吨有多重是非常抽象的,让学生正确地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

  • 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

    魏书生谈学习指导一书中,第四章节专门阐述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很多观点、做法虽然我们在实践中也想到或者做着,但是没有这么系统的梳理与坚持,细细品味,确实令人敬佩。 本书46页中提到: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是培养自学的习惯,自学能力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立体范畴,他不属于一般的能力,不是一两次自学实践就能具备的。每次自学过程就像点,自学习惯就像线,现才能组成面,最终构成自学能力的体。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分为五个阶段,首次慢动,逐渐加速,系统计划,控制时空,进入轨道。他指导学生培养自学习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目标明

  • 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合理优化

    教材把最小公倍数与通分组合在一起。最小公倍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通分做准备。但我还是按照老教材在学习因数与倍数时,让学生学习最小公倍数。 新课标教材对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给出了很多不同方法。有分别写出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常称为排列法;有写出某一个大数的倍数,再从小到大依次判断它们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从而找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常称大数翻倍法;有利用分解质因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还有培训时学习的简单快捷的短除法,可书上没有出现。这么多的方法,作

  • 让幽默、游戏走进数学课堂

    本节课是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例4,着重教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并继续学习代入求值。教学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一个量,包括两个例子。前一个是加减数量关系的例子,后一个是乘除数量关系的例子。两个例子都是采用归纳的思路展开教学,即先列出用具体的数表示的式子,让学生看到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个别现象,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怎样才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一般情况呢?由此引出含有字母的式子。为体现课改精神,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