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更新时间:2018-12-06 16:00:40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课题研究背景:随着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将传统教学方式与信息化、游戏化教学有效结合并应用到实际教学课堂中,引起了很多教师及学者的关注。因此,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课题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进教育游戏,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游戏的魅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既可以玩游戏又可以获得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作为教师,在运用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一起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不断完善教育方法,反思教学不足。
课题意义:本研究重点探讨的是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游戏与数学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利用游戏的方式能够更加深刻地保证学生有效理解数学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教学活动。

课题核心概念阐释:

游戏化教学主要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开展的教学活动。通过与数学教学相关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课堂氛围。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游戏讲教材中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使得学生在在轻松的环境中提升学习的能力,发展思维创新性。

对所要解决问题的分析:

对于小学生而言,新接触的数学知识往往是抽象的,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新课程的学习,往往通过提问题将上节学习的内容回顾,而后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跳跃式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难以适应,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乏味,难以集中注意力。而通过游戏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兴趣,串联结合新旧知识,将得到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对于游戏的选择,需要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匹配,低年级的学生以颜色丰富,节奏明快的游戏为主,高年级的学生需要故事情节趣味丰富的游戏为主。同时,游戏的选择还要与此次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综合考虑相关问题,使学习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一,以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为依托,分析教学内容所适用的游戏教学实用性。
第二,分析和总结相关的教学案例,设计具体的游戏化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
第三,对小学数学课堂引入游戏化教学后的教学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为游戏化教学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得参考和借鉴。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学习、研究,结合小学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实际制定研究方案,指导课题研究。2、案例研究法:研究相关游戏化教学课堂案例,分析课堂效果,反思不足,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相关依据。3、实验总结法:通过设计的游戏化教学方案,开展真实的课堂教学活动,总结自身不足,在案例与反思中总结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4、问卷调查法:为了证明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游戏化教学的可行性,本研究对小学数学引入游戏化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得出的结果对此次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18.9——2018.10)
完成课题申报表,向上级进行申报。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开展研究。
2、实施阶段(2018.11——2019.7)
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理论,专心研读徐州地区小学数学教材,专著《教育的真谛》、《走进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例评析与反思》、《给教师的建议》、《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黄爱华与智慧课堂》等,借鉴先进经验,保证课题实验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根据课题方案,切实进行课题实践活动。根据实践情况和需要,对课题方案不断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力争出色地完成课题。
3、总结阶段(2019.8——2019.9)
根据实际情况,撰写好阶段性实验报告。在实践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整理有效的个案,撰写相关的论文等,进行交流研讨,及时总结经验。并对实验过程中的新问题作细致分析。
(二)理论学习安排时间

1、课题研究前期:(2018.9——2018.1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小学数学课程解析与教学技能提升》,收集相关教材。

2、课题研究中期:(2018.11——2019.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的真谛》、《走进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例评析与反思》、《给教师的建议》、《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黄爱华与智慧课堂》等著作及相关论文
3、课题研究后期:(2019.8——2019.9)
其他相关理论著作及论文
1、2019.7——2019.8
完成读书笔记,总结反思游戏化教学在实际课堂中的应用,切实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2、2019.9 准备结题,提出申请,完成结题报告。
相关阅读
推荐
  • 论文: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把握操作的核心

    【摘要】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更是占了主导地位。低年级数学教材中经常会为学生设计摆一摆、分一分、拼一拼等操作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更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操作使算法算理脉络清晰,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操作的核心就是帮助学生数形结合从形的角度来理解数的抽象;操作使概念认知印象深刻,在低年级的概念认识教学中操作的核心是建立表象沟通联系;操作使解决实

  • 在反思中促进养成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数学课堂中,通过展示练习、课堂小结,可以及时引导学生反思,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最近,学生在练习历年的期末检测卷时,碰到了这样一道题目:用1、2、3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的三位数有( )。我在分析时展示了两位学生的试卷,其中一位是按照规律写的,而另一位则没有按照规律写,并且漏写了一个。然后,请学生们讨论一下:你喜欢谁的写法,为什么?学生们纷纷表示喜欢按照规律写的一种,并说明了这样写的好处。于是,我就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反思了:你是怎么写的呢?你为什么写得那么好?你

  • 给数学课添点色彩———“建设理想课堂”教学反思

    若让孩子用颜色来形容一门课,那数学课是什么颜色的?很多学生会用黑白来形容,学生的这一回答绝不是对于数学本身缺乏兴趣,他们为什么感觉数学课不是五彩缤纷的呢?这引起了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反思。 很多时候,数学课堂受到考试的引力,不得不转入题海的轨道之中,而在这一偏离素质教育和远离新课程理念的怪圈中,教师往往只追求对与不对、会于不会、懂与不懂这样的课堂就像一道判断题,只有对错。也难怪学生会用黑白这两个完全相反的颜色来形容数学课了。 之前,我执教一节数学课,尽力让学生去感受一堂充满色彩的数学课。内容是三年级的《

  •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反思

    昨天我上小数乘小数的时候,学生列竖式问题很大。有的同学在计算小数乘法时,索性去掉小数点列成整数竖式,而后直接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在横式上点上几位小数。也有的学生受小数加减法影响,喜欢把小数点对齐,而不是末尾对齐。可他们的答案也正确。照教材要求小数乘法要先按整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自然竖式也要象整数乘法的竖式一样,末尾对齐。我在《小学数学教学》这个杂志上,也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学生在乘数是多位数的乘法竖式中,有的学生是用上面因数每一位分别去乘下面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这样竖式也是合理性。那么我在想小数乘法中是否也

  • 不喜欢上数学课怎么办?

    开心老师: 其实,我对语文课还是挺感兴趣的,但对数学课不太感兴趣,不喜欢思考问题,所以数学成绩一直不太好。开心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五(5)中队 卢敏 小敏同学: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语文和数学是两门非常重要的最基础的学科,是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学问工具,都必须学好,不可偏废。你对数学不太感兴趣,不喜欢思考问题,所以数学成绩一直很差。究其原因,应该是你没有掌握好数学学科的特点,没有掌握好数学知识的内部规律,没有体验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乐趣。你应该调动自己的意志力量,动用自己的学

  • 观看《圆的认识》反思:探究性课堂的精彩

    暑假在网上观看了张齐华老师《圆的认识》一课,让我感受到了真实而富有探究性课堂的魅力。张老师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的积极性和孩子们脸上激动的神情,与自己课堂上学生的默不作声、无精打采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思教学的过程,或许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两个片段案例得到一些启发。 片段一:在活动中整体感知 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的聪明,所以,一会儿老师要把这个圆片放进信封了,让同学们把他摸出来,有没有信心? 生齐:有 师:我不会轻易的给你们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的,这里面不仅仅有着一个圆,还有其他的图形,想看看吗? 利用课

  •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题意的能力

    四校联谊,两节语文课,两节数学课。数学课围绕主题如何在课堂练习设计中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上了研讨课,一节是百花小学陆海勤执教的二年级的《解决问题》,一节是我校陶雪芬老师执教二年级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虽都是二年级的课,对于老是在高段的我,听后受益匪浅。 主题图的把握 二年级的解决问题是以图文结合呈现信息与要解决的问题,对二年级的孩子是一个挑战,如何正确理解信息,尤为重要。陆老师一课巧妙的以春游为主线,带领孩子们走进数学世界。陆老师先呈现了第一幅图,让学生找一找,你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本张图用图意展示

  • 聚焦真实的课堂案例——小组建设的本质追求

    一、聚焦真实的课堂 案例: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六年级下册) 课前:下发练习纸一张,其中第一部分是关于比、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反比例概念的定义以及举例说明。第二部分为10道学生熟悉的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理解独立完成第一部分的梳理。 座位安排:课堂常态(2人一桌、4大组) 课堂实录(片段一): 师:这节课,我们将围绕与比有联系的一组概念来进行复习。请一个同学把自己已经梳理的概念以及举例说明展示给大家。注意下面的同学要提出改进意见,让我们大家都能得到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生1:比就是指两个数相除

  • 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今天,教学圆的周长。研究圆的周长需要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然后再根据这一倍数关系推导出周长的计算方法。因此,本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能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课一开始,我就直奔主题,今天我们要研究圆的周长。谁知道圆的周长是怎样计算的呢?两个班都有5、6位学生举手了。圆的周长=3.14直径,c=d,c=3.142r。有学生是从书本上看到的,有学生是听说的,有学生是家长教的。于是,我追问学生3.14是什么? 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呢?学生都茫然了,不知其所以然了。学生有了探究欲望,才会激发学生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