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因及预防》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安全卫生保健知识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婴幼儿的常见病,遍布于全国各地,尤以北方各省为多。佝偻病是因缺乏维生素D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失常,造成骨骼钙化不良而致骨骼病变。佝偻病虽很少直接危及生命,但因生长发育受阻,免疫力降低,易并发肺炎、肠炎等感染,往往迁延不愈。因此,应引起家长的重视。一.病因:
(1)维生素D摄入不足:乳类中维生素D含量很少,不能满足小儿正常正长发育需要,若不补充鱼肝油,蛋黄等含维生素D的食物,就易患佝偻病。
(2)日光照射不足:小儿如经常在室内活动,又不开窗,极易患佝偻病。
(3)生长速度快:骨骼生长迅速,钙磷需要量大,相对容易缺乏维生素D。
(4) 其他疾病或药物作用:胃肠和肝胆疾病可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和利用。肝、肾严重损害使维生素D羟化发生障碍。
二.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有生长骨的骨骼改变,肌肉松驰及神经精神症状。临床上按活动程度分为活动早期(初期)、活动期(激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1.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小儿多汗,夜惊,易激惹,烦燥。多汗与室温,季节无关。此时骨骼症状不明显。
2.激期,除上神经精神症状更明显外,主要是骨骼改变:如方颅、前囟迟闭、乳牙萌出推迟、鸡胸、“O”或“X”形腿、脊柱后凸畸形等。
3.恢复期,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如激惹、烦躁、出汗等逐渐好转而至消失。
4.后遗症期,活动期临床症状消失,仅严重佝偻病患儿后遗轻重不等的骨畸形。
三.诊断:
根据VD缺乏的病史、临床表现、血生化改变及骨骼X线检查诊断。应注意与低血磷性抗D佝偻病、维生素D低赖性佝偻病、肾性佝偻病、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相鉴别。四.治疗:
(一) 活动期的治疗:1. 一般疗法,加强护理,合理喂养,坚持经常晒太阳,并应积极防治并发症。 2. 药物疗法:维生素D,并辅以钙剂。
(二) 恢复期治疗:夏秋季多晒太阳,冬季给予维生素D以防来年春季复发。
(三) 后遗症的治疗:不需药物治疗,应加强体格锻练,对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
五.预防:
以1岁以内小儿为重点,系统管理到三岁,作到抓早、抓小、抓彻底。
1.新生儿期:
(1) 提倡母乳喂养,尽早开始户外活动。
(2) 对早产、双胞胎、人工喂养儿或冬季出生的小儿于生后 1-2周开始,每日口服维生素D40iu,连续服用,不能坚持口服者可给维生素D 10万iu~20万iu 一次肌注, 也可同时给予适量钙剂,每日不超过0.5g。
2.婴幼儿期的预防:
(1) 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但不要过早添加谷类食品(6个月左右再加)。
(2) 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平均每日1小时以上。
(3) 对体弱儿或在冬春季节可给维生素D20-40万iu单位于冬春季一次肌注,同时可适量补加钙剂。
(4) 多吃富含钙、磷的食物,例如:肝类,虾皮、木耳、 海带、牛奶、奶油、鱼子、蛋黄、肉、禽、鱼等,同时要注意避免过量摄入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