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看我的案例撰写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看我的案例撰写

更新时间:2014-09-20 13:51:42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看我的案例撰写》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我一直喜欢看一些简短、精悍的、操作性强的书籍,虽然一些理论类的书籍偶尔也会翻翻,但是,总觉得的自己的水平有限,看起来有些累。这个学期学校推荐了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顿时吸引了我的眼球。原因可能是,平时我们所看的,大多是一些成功的案例研究,而王晓春老师却从很多不成功的案例,加上他独特的点评,让读者对于案例研究以重新的审视。就像王晓春老师所提出的那样:“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案例研究?我们需要的是真实的案例,科学的案例。”平时,自己也会撰写一些案例,看完此书,顿觉我的案例真实吗?科学吗?一串疑问摆在自己的面前?
教育是件轻松的事情吗?
本书的前言部分就吸引了我,我们其实和米小七老师有着同样的感受。很多时候从书籍、网络吸取一些成功的教育案例,拿到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中,都是希望这些成功的经验帮助自己解决难题,但更多地是以失败告终。是自己哪里出错了?别人能行,我怎么就不行呢?看米小七老师的《“阿Q案例”可休矣》,眼前顿时一亮,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正视和承认我们的教育所碰到的困难和压力呢!只有正确理解我们的教育,我们才可能去真正解决我们所碰到的困难吧。
我的教学案例摆正位置了吗?
王晓春老师收集和点评的大多是教育事件。我回顾了一下这些自己的案例撰写,可能是工作原因,我更多地涉及的是课堂教学案例,但是案例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我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就像书中所说,把教育简单化了,轻松化了。每一个课堂都凝聚着老师课前课后的不少心血,我的案例多从成功之处落笔,点评的多是这个环节如何好,哪个问题处理的如何得心应手……当然这些都是真实的,但是,现在看自己和看同伴的教学案例,很难看到点评不足之处的,就是有,也多是流于形式,一笔带过,不能很好地去剖析,从而让我的教学案例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意义。我们要真正解决我们的问题,而不是表面现象。
我问为什么了吗?
书中很多的案例都让王晓春老师直击要害,如:案例11——意外的收获,也折射了很多我们的教育现实生活。我也做过文章中那位老师的事情,一次意外的收获,就成立自己成功的教育案例。看过了王老师的点评,不觉有些惭愧。教育孩子,“思考的前提是掌握有关学生的背景资料”教育需要的是科学,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要多问“为什么、三思而后行……”,要善于习惯“审视自己思维方式”,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虽然做起来挺难的,但是把他作为自己的方向,也是一大进步,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和动力。
踏实地走好自己的教育之路,用科学的方法来帮助自己解决教育难题,让教育注入更多的智慧。
相关阅读
推荐
  • 感悟名师对幼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读

    《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一书,捧在手里,未曾翻启,就开始了自身教育生涯的回忆。从事幼教工作20余年,却总觉得幼儿教师越来越不会当了,平日里,常和朋友们诉苦,现在的孩子难教,家长难缠,检查居多,分身乏术,没有时间去专心学习,也没有时间去钻研业务,渐渐地荒废了专业,缩小了胆子,不是怕孩子有不安全举动,就是怕家长有不满意情绪,不曾想那些名师一路是怎么走来了。 带着渴望在书中搜索着名师的大名,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娓娓道来,一个个名师呈现眼前。挚爱幼教工作的朱静怡,她利用榜样的力量,在现实中变革,抓住机遇腾飞,用心自我

  • 寻找那逐渐消逝的职业幸福感——《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当每个人从学校踏出的那一刻起,就憧憬着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满怀梦想与希望,编织了一个个美丽的梦想。然而随着工作中竞争与压力的聚增,让那些曾经怀揣着梦想的青春也退去了绚丽的光环,随之而来的是对工作的倦怠,昔日的职业幸福感逐渐褪去。 当岁月磨平了幸福的痕迹,我们不得不再次去寻找它,值得庆幸的是只要有心,总能有所收获。 在最近看的《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我的情绪我做主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反思再次告诉我们工作态度的选择取决于我们自己,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工作的不同方面,常常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得出不同的结果:把

  •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看《老师,我可以不爱吗》视频有感

    开学初幼儿园的领导又为我们精心设计了师德培训内容,其方式多样,让教师们增长了不少见识。尤其是那天,朱园长给我们看了一个简单的视频,讲述了一个PPT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老师,我可以不爱吗?一开始看到标题,我感到十分困惑:这个学生不爱什么?他为什么不爱?带着许多问题,我认真看完了这个视频。 故事里的我,是一位小学教师,他即将进入教室上一堂大型公开课,美术老师气呼呼跑过来说:市里举行儿童绘画大赛,主题是我最爱的人,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故意捣乱,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刚才去找 他竟然拒绝修改。 安锐的画:画上的妈妈

  • 《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读后感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教育教学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重要而又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作为教师的我们都能感受到它的重要性,因此,我阅读了《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一书,帮助自己更加明确了反思和评价活动的重要,而且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将中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特点在于它不是一本难懂的理论书,而是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实际操作和指导性都非常强,是适合我们幼儿园教师阅读的一本书。 这本书按照教育教学之前、之中、之后的时间顺序与案例研究线索,用一个个生动而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引导我们教师从思考主题和目标的确立开始,逐步学习提供适宜

  • 发现学习的魔力——《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我曾经在《早期教育》上看过连载的《我的美国见闻》,读函授本科时听老师们介绍过美国教学方式的点滴。这些认知只能使我对美国的幼教制度、美国的幼教现状以及中美幼教模式等方面有粗浅的认识,那就是开放自主。对于美国老师究竟怎样组织一个个活生生的活动,仍然一无所知。自从我读到吴放老师撰写的书信体笔记《和孩子一起跳舞》一书,让我对美国幼教的理念及教育行为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细致地了解和感悟,我为作者介绍的每个案例而好奇,并为之感动。因为,每个案例都是作者亲身的体验、是作者对中美教育模式的对比与思考,更是作者对幼儿教育如

  • 赞美使幼儿进步《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读后感

    读《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此书受益良多,特别是文中一段话使我感触颇深,原文如下:赞美和期待具有一种超常的能量,能够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激发人的潜能。我理解的是幼儿同样需要正面的激励,受到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赞扬和信任后,可以获取正能量,积极向上,甚至获得超越期待的表现。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的幼儿都是家庭的宠儿,缺的不是表扬的赞美而是挫折的磨砺。而我认为,正是目前幼儿相对脆弱的心理,更需要正面的合理引导,使其在幼儿园的大家庭里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做了正确的事情是可以得到肯定的,并通过持续的引导不断坚定幼儿的

  • 《课堂深处的精彩》读后感

    在90课时培训的时候,培训机构下发了雷玲老师主编的《课堂深处的精彩中外教育对比赏析》一书,本书的标题是最吸引我的,参加工作11年了,也一直反思自己的课堂,自己的教学,却从没有真正的领悟课堂,我真的感觉自己的教学需要追寻课堂深处的精彩。可能大家会认为对于一个幼儿教师选择这本书不是很合适。因为这本书大多数讲述的都是中小学生的教育案例,但我认为这本书中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值得我们所深思的。以往读很多的教育理论类书总是觉得说的有道理、有同感和共鸣,但是只停留在情感上的认同,读后仍然不能对实践有帮助,实用而可操作

  • 障碍使人跳跃——《叫我第一名》观影后感

    周一中午,徐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励志电影《叫我第一名》。其实在观看之前,自己对这部电影并没有抱多大兴趣,以为又是什么枯燥乏味的教条式影片。但徐老师的一番介绍却让我对电影有了期待。她说影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主人公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但他没有被疾病打到,最后还成为了一名非常优秀的教师。影片非常感人,看的时候会让人忍不住落泪。这些都让我对影片充满了好奇:到底是什么奇怪的病呢?它会感动我吗?带着这样的好奇和期待,我和其他老师一起走进了影片,也走进了影片主人公波波老师充满坎坷但永不放弃的追求梦想之旅。 徐老师

  • 《第56号教室的故事》幼儿老师读后感

    读了《第56号教室的故事》后,我深有感触。干了十几年的幼儿教师,有许多的艰辛,同时也有许多的收获,正如雷夫在书中所说:教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工作。我是一个好老师,但仍然无时无刻不感到教学的坚难,无时无刻,因为我必须想方设法教学生如何在一个不诚实的世界里做一个诚实的人,如何在一个不友善的世界里做一个友善的人。这是非常困难的。是的,只有认真负责,一心搞好教育的好老师才能时刻感到教育好孩子的困难和巨大压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3-6岁的孩子是站在人生的第一起跑线上,是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作为一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