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放手也是爱——《大树底下小树长不好》读书心得

放手也是爱——《大树底下小树长不好》读书心得

更新时间:2019-06-11 11:09:01

《放手也是爱——《大树底下小树长不好》读书心得》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 By: 18孙艳荣 ]  “这棵小树躲在大树底下,阳光、水分、雨露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大树底下,小树是生长不好的。同样一棵树,小树没有一块自由生长的土地,就显得多么苍白无力!把这棵小树从大树的阴影下移出来,换一个地方栽,它也会长成参天大树!”这是陶行知先生在动员戴自俺去河南工作,而戴自俺担心自己单枪匹马去河南干不好时鼓励他的话。读到这句话时,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陶行知先生的良苦用心以及那徜徉在字里行间的殷切期望。

读着《大树底下小树长不好》,我仿佛也随着戴自俺由退缩到犹豫,由犹豫到充满希望、勇往直前。大树底下,小树是生长不好的,小树应该有一块能让自己自由生长的土地。那我们的孩子们呢?那一个个被父母、被祖辈捧在手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呢?当他们离开了大人的视线和庇佑,他们还能走多远呢?

还记得曾经带过一个孩子叫郡郡。每次早上入园时,郡郡的爷爷总是不放心地叮嘱老师:白天多给喝点水;勤试一下孩子身上有没有淌汗。孩子一走进教室,老人家总是喜欢抢着帮孩子搬板凳找座位,每次被老师制止以后,就在旁边盯着看,直到孩子找到地方坐下为止。而他又千叮咛万嘱咐,一步三回头的离开。更有时,白天他也会来幼儿园检查一下孩子身上的衣服合适不合适,冷不冷、热不热,对孩子的爱之深让我们老师震撼唏嘘不止。

其实,郡郡小朋友在幼儿园的表现非常棒。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接受能力快、动手能力强,只是一见到家长,就和在幼儿园时判若两人。不仅腻歪着家长,而且这也不听,那也不做,搞得家长围着他团团乱转。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小的孩子,都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父母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他们自我服务能力和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孩子初中一毕业就会被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左右的佣人,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和可耻的。

在我们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里,一味地把孩子当做“温室的花朵”,含在嘴里怕化了,举在头顶怕吓着,而不让孩子去经历磨炼,只能让孩子越来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和基本的生活技能。蒙台梭利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歌德也曾说过:“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让孩子学会独立,就是让孩子主宰自己的命运,从而为孩子的人生奠定了立足之本。

陶行知先生曾经做过一首诗: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为了让孩子更好的融入社会,成为一个有用之才,让我们对孩子放手吧,因为大树底下小树长不好,放手也是爱!
相关阅读
推荐
  • 寒假读书笔记——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快乐发展的实践探索

    在新华书店徜徉了很久,终于被一本名为《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快乐发展的实践探索》的书所吸引,它吸引的地方主要在于书名中的艺术教育以及快乐,艺术教育是我非常感兴趣、想走进去的领域,真的很好奇,这本书中有什么好方法能在艺术教育中促进幼儿快乐发展,于是,这本书便成了我的囊中之物。回家细细品读,果真学到了不少东西,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关于艺术教育的几个关键词及关键点。 ● 艺术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幼儿园艺术课程的设计应以促进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为目的,使艺术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互渗,与其他领域教育融合。

  • 集体教学活动给孩子的是什么——《教育小语》读后感

    《教育小语》一书所汇集的教育格言是从古今中外教育家中选取的100位教育家教育智慧的结晶,更是他们教育人生的心声。轻轻地诵读这些教育格言,细细品味这些教育格言,不难发现,它们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有的富有哲理,有的新颖独创,有的寓意精深,有的耐人寻味,正因为如此,它成了一本世界教育思想的宝典。 在第四编向我们阐述了学会如何学习和读书,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到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为了使他对你所教的东西发生兴趣,那就不应该使他的脑筋对你所说的话是那样的默从,就不应该使他

  • 心中装满爱,眼中盛满情——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后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用崇高的品格和对教育的痴情点燃人性的灯盏,照彻教育者的心底。它会使你在迷茫困顿中洞启心扉,收获丰裕的教育智慧。最近,我读了他晚年的封笔之作《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凝聚着老人一生执着于教育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读来耐人寻味。其中有一篇文章《怎样培养需要人的情感》读后感触特别深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不可能单独一个人生活。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和欢乐就在于与他人交往。你的每一步、每一句话,你的每一个眼神,甚至你目光一闪或者一抬手,这一切都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反响。 他还认为:人的精

  • 在表演中深爱各自的角色

    前几天当我拿到2010年十月份的《幼儿教育》期刊时,我随手一翻,就看到了在教育经验的一栏中,有篇文章的题目很有趣,题目是《从大灰狼到灰太狼》,一下字就想到了卡通动画中的角色,那时,我就在想大灰狼怎么会变成灰太狼呢?他们两个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带着好奇心,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那一页,最终找到了答案,使我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写于江苏省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的一位老师,由于班里举行庆六一的亲子活动,朱老师编排了一个《小兔乖乖》的童话剧,由于要分配角色,朱老师根据幼儿的不同性格特征,对孩子进行了一番分析后,大家都有了各自的

  • 在观看电影中思索和感悟

    前几天,我们小博士幼儿园的老师利用午休时间,特别观看了一部电影《热血教师》,在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没有特别令我吸引的地方,但渐渐的,直到最后,却让我感动得流下了热泪。《热血教师》描写了那些被社会、学校、老师、同学甚至家人所放弃的孩子,在克拉克这位老师的教导下,从劣等生转变成优等生的过程。描写一个有热情和耐心的老师的故事,。克拉克老师为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离开了出身的小镇,来到美国纽约的一所学校,他所带的班级居然是全校最差的。很喜欢电影中的主角克拉克老师,他为了改变班里的坏学生,一切从零开始。首先,从班

  •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误区与对策》读后感

    业务学习的读书时间,我翻开《儿童与健康》这本杂志,细细品味着幼儿园规则教育的误区与对策这篇文章,深有感触。 一、误区 1.教师更关注幼儿的规则行为而忽视规则意识的培养。 幼儿的规则意识一般都是老师要求的,要求幼儿照着做,这样一来,幼儿就会觉得规则和他们没有关系,孩子们就会缺乏规则意识。教师一般为了班级常规,对幼儿采用高控手段,处处防着孩子,生怕孩子出现意外。可是这种高控也促成了孩子们缺少自我控制能力,始终处于他律的阶段。 2.规则教育缺少持之以恒。 应该说规则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平时活动和学习中潜移

  • 读《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中《教师与幼儿》篇后感

    读了《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我感触很深,我觉得里边写到的案例以及对策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很实用。对于我是一个新教师而言,在工作教学上其实还有很多我不懂和无法应对的事例,在书中我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而且这本书也教会我应该如何学会与幼儿相处。 《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这本书分三大版块,其中第一版块就教师与幼儿,在我心中一直认为,教师与幼儿的相处比任何事情来的重要,虽说家园问题也是一个重点,但是我们老师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更长,如果孩子无法接受你,家园关系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在书中我学到了一下几点: 一、学会平等,相

  • 读《班主任工作漫谈》后感

    魏书生这个名字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就常听我的老师提起,那时侯感觉他真是好了不起,有点不敢相信,对于那么忙碌的他来讲班主任这份工作怎么可以做的那么好!如今有机会能读到魏老师所写的书,真是受益匪浅,感触多多。 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这是魏书生老师对班主任这一职业最形象、生动的概括。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班主任是教师中最神圣的职业。 虽然我在幼教这个行业才刚刚起步,但很庆幸在园领导的信任下,在2009学年我担任了中三班班

  • 解读孩子的语言——《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

    《老师,你在听吗?》一书拿到后,一看书名似乎就知道此书大概讲些什么内容,可是直到读完之后才发现此书的理论高度。它不但是一本实践指导性很强的著作,还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民主教育的理念和思索,探讨了师幼之间谈话的艺术,以及通过对话教育幼儿的好途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例如,在第六章解读对话中,作者说:孩子的对话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等待我们去挖掘。比如,对话是否揭示了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儿童是以一种有趣的还是出乎意料的方式把新旧观点联系起来?对话是否表露了儿童对新概念或观点的一些困惑呢?是啊,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朦胧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