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07-20 14:44:42
《转变教育思路,让危机变良机》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经验反思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我们要面对很多的孩子。孩子们由于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因此孩子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孩子懂道理、举止文雅,有的孩子调皮捣蛋、经常犯错。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把握住每一个教育机会,让孩子间的差距逐步减小。这是我做老师的第一天,早上满心期待的乘着班车来到幼儿园,心想着,等下孩子们来到班级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感觉很激动。 结果到了7点10分,小朋友陆续来了,场面让人难以想象,怎么会这样啊,这该怎么办啊!刚从学校毕业的我,就算以前去实习好多次了,也从没有碰到这么多孩子哭的场面,我真的是无从下手,再说,我刚哄了这个,其它一个又哭了,一个班30个孩子,有23个都在哭,这可怎么办是好。班主任高老师是一位有十年教龄的老师,看着她怎么处理孩子哭的办法,我也照模照样的学习。我发现有些孩子还是可以被哄好的,并且逐渐有好转迹象
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陆陆续续地上了床,把衣服叠整齐,把鞋子摆放在地上。。。。我换上拖鞋,一边提醒幼儿,一边让他们把被子盖好,突然,我被一双鞋子绊了一下,我说:谁又忘了把自己的鞋子摆放在墙边了? 有一个很小的声音说:老师我的鞋子,然后,锦绣匆匆忙忙的从床上站起来说:老师是我的鞋子,我忘记把鞋子放好了,我生气地说:老师不是每天都提醒小朋友上床一定把自己的鞋子摆到墙边的吗?这样你们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集体备课是每周的必修活动,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在具体实践中我遇到了很多困惑。经过这段时间幼教中心的教研组长沙龙、各园的常规调研及研讨等一系列活动后,我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我组的集体备课现状,发现存在很多问题。 问题一:存在一言堂现象。 在集体备课中,由于组内成员较少、师资结构等问题,研讨氛围不够浓厚,大家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活动中以倾听为主,往往由组长一人说了算。这样的研讨氛围直接导致了个人观点代替了集体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集体备课的有效开展。 问题二: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在集体备课中,立足点
今天,医务室通知我们班的孩子做健康体检,这本来是一件小事,可是因为种种的原因,却变成了一件大事。我给班里的孩子分了批,一半一半进行,没想到孩子们到了医务室就显得非常兴奋,你说我讲,吵吵嚷嚷,还不时地把玩医务室里的东西。弄的我和校医一个头两个大,我要边听,还要边记录下孩子们的测量数据,在那么吵闹的环境里我根本听不清楚。于是在忍耐了一些时间后,我再也受不了了,对着他们开始大声的批评,可是他们刚安静了一会,吵闹的声音又一次响起了,不一会儿,我又因为受不了发作了,又批评了几句。这样反反复复地好几次,这次体检在我的
寿光市化龙镇中心幼儿园 张秀云 中午入园后,孩子们在自由的玩着玩具,我在来回的观察着孩子。再次走到御哲身边时,发现他一边用手指在使劲的抠鼻孔,一边哼哼唧唧的哭着,我问他怎么了,他也只是摇摇头,不说话,一副很着急的样子,手里的动作却没有停下。这时,我忽然意识到:是不是他把什么东西放到鼻子里了? 我赶紧让他仰头看了一下,果不其然,在他小小的鼻孔里有一粒小小的豆子,由于他用力的想把它抠出来,结果却正好相反,豆子越抠越往里。幸亏发现的还比较及时,我把手指放在鼻子里豆子的上边,使劲往下一挤,才把豆粒弄了出来,吓得自
我们班的李董瑞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小朋友,每一次提问问题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让她站起来回答问题她也总是摇头不会,这让我很苦恼,因为董瑞每次上课都很认真听讲,难道是我的教学方法不对?我一直找不出原因。再一次家长会过后,董瑞的妈妈找到我问董瑞在幼儿园的表现,我先说了董瑞在生活、自理能力、吃饭方面都表现不错,在说到董瑞的学习时我有些犹豫,毕竟是我没有把孩子教好,并且还找不出原因,但还是有必要让她的妈妈知道,我说董瑞在上课时总是很认真听讲,但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并且每次让她站起来念儿歌也总是说不会。她妈妈听了
相信孩子 我们班的阳阳小朋友总是有事没事对我说:老师,我小便。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准许她,让她快去。可次数多了,我发现她总会利用小便的机会出去玩滑梯。所以渐渐的我就不怎么相信她了。 中午吃完饭后我带孩子们去小便,阳阳很听话的做到了。刚到休息室躺下组织孩子们进行午休,阳阳又说:老师,我小便。我当时很恼火,认为她老毛病又范了,就没有让她去你不是刚小便了吗?起床之后再去吧!结果阳阳既没有尿床也没有尿裤子,我更肯定了她是在撒谎。今中午还是刚躺下阳阳又说:老师,我小便。我对她说:你不是刚小便了吗?起床之后再去吧。过了
幼儿们一次过马路的思考 寿光市稻田镇曙光幼儿园 邢桂凤 一天下午放学,由我去组织幼儿过马路,幼儿有的吵吵嚷嚷,有的蹦蹦跳跳,二三十人的队伍拖得很长,我急着回家,一条腿搭在自行车上,滑行着走在边上。到路口站定了,这时车辆来来往往很不少,宽阔的马路上大大小小的车辆都急驰而去,丝毫没有因为我们站在路边等候而让行的样子。我看到前面几个调皮幼儿跃跃欲试要冲过去的架势,大声制止:急什么?车这么多能穿过去?多危险!他们吐吐舌头,缩回了头,这时队伍中大班的毛毛安慰我说:老师,来上学时,你们没送我们,我们也没被车碰死回呀?
《和孩子一起跳舞》书名就能让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肃然起敬。多么和谐、融洽的氛围,没有了年龄的界限,没有了身份的障碍,没有了教与学的束缚,这不是我们一直提倡的和孩子做朋友的一种状态吗? 初读童心篇里的几封信之后,心里不免被触动了,书中描绘的情景也在眼前变得清晰。每天放学时都会扮演小动物和妈妈走出校门的乔嘉;兴致勃勃通过触摸做配对游戏的瑞秋;身陷残疾脸上却总是带着阳光一样灿烂微笑的盖儿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第3封信。信中的瑞秋是一个盲童,但是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语言能力却是出类拔萃的,她身上的闪光点让她并不自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