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托班教案 >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
数学6以内的数进行正逆排序活动:谁排在最前面

数学6以内的数进行正逆排序活动:谁排在最前面

更新时间:2014-07-20 09:32:11

《数学6以内的数进行正逆排序活动:谁排在最前面》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活动名称:数学——谁排在最前面 活动目标:1、使幼儿进一步感知6以内的数,及相邻两数之间量的关系。1、引导幼儿能正确将6以内的数进行正逆排序。2、要求幼儿能正确地描述操作结果。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初冬背景图在背景图上摆好6张不同排列形式的数群卡(1只小猫、2只老鼠、3只狐狸、4只小兔、5个小松鼠、6只蚂蚁)

数字卡1——6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看数群做动作:小朋友,我们来玩一个看数字做动作的游戏,老师

拿出一张卡片,小朋友就要看清楚卡片有几个什么。然后按老师的要求做出和它数量相同或多一、少一次数的动作。

二、集体部分

一)目测数群、感知数量

1、(出示大范例一)小朋友,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很多小动物,趁着天气还不会特别冷,所以赶紧出来再找点食物吃,准备过冬。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出来找食物了?

2、它们都来了几只呢?

二)给数群匹配数字

1、我们来给各种小动物送上数字朋友吧!(一开始由幼儿讲述,教师操作,后来引导幼儿进行自己操作自己讲述操作结果“”)

2感知5以内相邻两数之间的量的关系

哪种小动物的数量最多呢?(小蚂蚁)有几只?(6只)哪种动物

来得最少?(小猫,只有一只)比一只小猫多一的是哪种小动物?有几只?(小老鼠,有两只)我们可以说“两只小老鼠比一只小猫多一”

比两只小老鼠多一的又是哪种小动物呢?(小狐狸)有几只狐狸?(三只)我们可以怎样说呢?(三只狐狸比两只小老鼠多一)

谁比三只狐狸多一?(四只小兔)我们可以怎样说“四只小兔

比三只狐狸多一)

谁又比四只小兔多一?(5只小松鼠比四只小图多一)

那哪种小动物的数量比5只小松鼠多一?(6只蚂蚁)

三)给小动物排队:(出示排队标记)现在谁能来给这些小动物按数

量的多少进行排队呢?(请个别幼儿操作,集体检查并描述操作结果)

你们知道除了这种从多到少的方法,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给小动物排队吗?(“从多到少”如果幼儿没有想出这个办法,教师可安排到幼儿操作环节,启发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操作)

四)小朋友,刚才1只小猫和2只小老鼠找到了一些食物,它们回去了。

现在只剩下了哪些小动物。

那怎么给剩下的这些小动物排队呢?

引导幼儿按3——6的顺序进行排队。

三、延伸活动

幼儿操作

给数群或数卡排队

1、小朋友,老师这里有很多的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不同数量的小动物,你们可要先看清楚,每张卡片都有几只小动物,然后给它们排排队,看看谁能用两种方法给小动物排队,给小动物排好队之后再给它们送上数字卡片。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进行逆向排序。

3讲述幼儿操作情况,并讲解表扬能够想出第二种方法给小动物

排队的幼儿。
相关阅读
推荐
  • 有趣的钮扣(小班)(上)

    活动背景: 小班幼儿年龄小,而且都为独生子女,在家中事事都由家长包办,所以,至今有许多小朋友不会扣钮扣,习惯依赖成人。但是孩子虽然小,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有动手尝试的愿望,会主动接近。同时这一年龄的孩子,交往范围有了很大拓展,逐渐认同和接纳家庭成员以外的教师和同伴。动作开始协调,双手协调技能有了很大发展,逐步精细化。并产生了美术表现的意愿,愿意尝试各种新材料,表达熟悉物体的粗略特征。而教师利用生活中孩子生活中发现的这一事件,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而引发了这一主题活动,让幼儿

  • 数学活动:比较轻重

    数学:比较轻重 执教:邹红枚 2006-4-24 目标 1.能知道物品具有轻重不同的特征。 2.运用感官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准备 书包两只(一只空的,一只装书),笔,玻璃瓶,铁块,石头,积木,盘子等实物,作业单若干。 过程 1.运用感官比较轻重。 l出事装书的书包与空书包,请幼儿背一背。 提问:两个书包有什么不同? 结论:空书包轻,装书的书包重。 l幼儿分组操作,感知各种材料的轻重。 从盘中去两个物品,比比是否一样重,什么轻,什么重。 2.幼儿操作练习:该放几个苹果? l在作业单上画上所缺的苹果。 建议

  • 数学:学习8的第一、二组加减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列算式,学习8的第一、二组加减。 2、探索根据实物图的内容选择答案图,并列出8的第一、二组加减算试。 3、用较准确、完整的语言讲述算式的含意。 教学准备: 教具:图片:8的第一组实物图七张、第二组实物图五张。 学具:幼儿用书、铅笔若干。操作材料若干(7以内的加减算式和8的第一、二组加减算试。)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8的组成玩碰球游戏。 2、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 (1)学习8的第一组加法。 出示3张实物图,引导幼儿说说图上说了些什么?并看图列算式记录它的意思(7 1=

  • 数学6以内的数进行正逆排序活动:谁排在最前面

    活动名称: 数学谁排在最前面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进一步感知6以内的数,及相邻两数之间量的关系。1、引导幼儿能正确将6以内的数进行正逆排序。2、要求幼儿能正确地描述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初冬背景图在背景图上摆好6张不同排列形式的数群卡(1只小猫、2只老鼠、3只狐狸、4只小兔、5个小松鼠、6只蚂蚁) 数字卡16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看数群做动作:小朋友,我们来玩一个看数字做动作的游戏,老师 拿出一张卡片,小朋友就要看清楚卡片有几个什么。然后按老师的要求做出和它数量相同或多一、少一次数

  • 数学活动《有趣的梯形》

    设计意图: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本节活动我通过六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识,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它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活动难点: 认识不同的梯形。 活动准备: 活动室布置一些梯形卡片、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卡片若干、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稳定幼

  • 让幼儿喜欢数学——裤子比一比教学反思

    中班年龄的幼儿缺乏对物体量的认识,在比较长短、宽窄、厚薄时,引导幼儿感知被比较的物体应放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目测和触摸等方法,理解长短是相对而言的,这是本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们的物理知识、社会知识来自外部,而数理逻辑知识来源于入的内部。因此,幼儿获得数理逻辑知识,主要来源是幼儿自己本身,也是每位幼儿自己从物体的各种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是思维的产物。结合数学教育这一特点,我创设了相应情境,提供操作材料(筷子、吸管、卡纸、铅笔等),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观察、比较、体验理解,并内化迁移为

  • 科学活动反思《我身上的1和2》

    刚开始我以谈话的形式导入问幼儿身上的1和2,回答问题的孩子很多,虽然正确率不是很高,但是看着孩子们已经渐渐学会坐在小椅子上举手发言,心里真的好高兴小家伙们的进步。 第二部分,是让孩子们用笔画出自己和小伙伴身上的1和2。本来准备的是铅笔但考虑到幼儿还小,我非常地担心孩子们的安全,所以我改用了蜡笔,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完成作业,我给幼儿降低了作业的难度,让幼儿画出小朋友脸上的1和2,没有请幼儿画出身上的1和2,结果发现大部分幼儿都能较好地完成这些作业,也有小部分孩子在本子上乱涂乱画。他们不知道怎么画眼睛、鼻子、耳

  • 数学活动设计——圆形物体变变变

    活动目标: 1。初步阅读绘本,了解不同数量的圆可以变成馅饼,雪娃娃,猫头鹰,火车,糖葫芦等等物品。 2。通过教师提问和观察,尝试将环境中圆形的物品用绘本里的句子进行仿编。 3。体验圆形物体变变变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会唱拉个圆圈走走的歌。 物质准备:创设环境,有意识地在教室里摆放一些圆形的东西。 活动过程: 一,观察绘本的封面,引起阅读兴趣。 师:宝宝,这上面的图形你认识吗?今天圆形宝宝要给我们变魔术,猜猜书上会有几个圆形宝宝?这几个圆形宝宝会变成什么呢? 二,幼儿

  • 托班数学活动:小熊请客

    预设目标: 1.能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感知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2.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初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投放材料: 1.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饼干各三块。(饼干放在小盆子里) 2.小熊的家图片一张,图上画有小熊请到的客人(小兔、小猫、小狗),每一个角色下面有饼干轮廓。 操作方法: 1.幼儿指着图片上与小兔相对应的图形,以小熊的口吻说:小兔,请吃三角形的饼干。同时,拿出三角形的饼干放在小兔所在的位置上。 2.如此反复,依次将饼干放在小兔所在的位置上。最后,将饼干放回小盆里。 观察要点: 1.能否将不同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