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08-21 11:22:01
《小班数学活动:分小鱼》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设计意图:分类活动属于逻辑观念的内容,小班进行分类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操作摆弄形成一定的概括能力。分类活动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属性物体放在一起),一个则是分类(即将一组物体分成有共同属性的几组)。因此,我们选择了按物体的特征进行的分类活动“分小鱼”。 考虑到游戏化、生活化是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活动的特点,鱼又是幼儿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动物,教师设计了钓鱼游戏活动,使其更有情境性、趣味性,让幼儿在玩中学,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经验,形成概念。 活动目标: 1.能按鱼的某一特征{形状(种类)、大小、颜色}进行分类。 2.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幼儿有按一种特征分类的经验 2.材料资源: (1)教具: Ø 磁性板 Ø 贴有形状、大小、颜色标记的分类板各一套 Ø 场景布置:将活动室的一块场地布置成鱼塘 (2)学具: Ø 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鱼若干 Ø 人手一份钓鱼工具(鱼杆、鱼篓) Ø 分类板 菜场布景、鱼盆若干,鱼盆上贴上大小、颜色、形状(种类)标记活动延伸: 与角色游戏联系,在班级开展“卖鱼”的游戏。 1
活动过程
1 材 料 1 幼儿可能获得的经验 1 说 明 1 一、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钓鱼游戏 教师:“这里有一个鱼塘,我们去钓鱼吧!看看你的鱼篓里应该放几条鱼。” 1 场地:用积木等围成鱼塘,每只鱼上插一根回型针。 鱼篓:中间分成四格,每格有不同数量的鱼标记(如图) 鱼杆:鱼钩用磁铁代替 1 幼儿钓鱼,能按篓子里的标记放相应数量的鱼。 先钓到规定数量的幼儿回到座位上数数一共钓到了多少鱼。 1 巩固幼儿所学的一一对应的知识,掌握幼儿所钓鱼的数量。 教师发放鱼篓时可按幼儿能力提供不同数量卡片的鱼篓。 1 二、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分类活动 1.幼儿展示钓鱼成果,大家分享 教师:“来数一数我们钓到了多少鱼。” 1 在桌上展示所钓的鱼的数量。 1 幼儿点数自己钓到的鱼,能报出总数。 能力稍弱的幼儿由大家或老师帮助。 1 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巩固按物点数的技能。 1 2.讨论:钓到的鱼的特征 教师:“钓到的鱼是一样的吗?” 1 1 幼儿说出鱼的某一特征。(是大鱼、是红色的、是三角形的) 能力强的幼儿能找出一条鱼的多个特征。 1 教师引导全体幼儿观察所钓的鱼,找出其特征,为下面进行分类做准备。 1 3.幼儿分鱼 教师:“钓到的鱼我们要送到菜场,可是现在的鱼混在一起,怎么办呢?我们试着把它们分一分。” 1 提供分类板 幼儿自由分鱼。 能力中上的幼儿能按鱼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能说出分类标准。 能力中等的幼儿能进行分类,不能表述分类标准。个别幼儿未掌握分类方法,可能不能完成分类。 1 教师注意观察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分鱼的情况。 1 三、交流讨论,学习同伴的成功经验,并能运用于自己的学习 1.讨论分类结果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鱼的?”按幼儿表述摆放标记。 1 按幼儿表述在磁性板上放上相应分类结果,并并将特征标记对应摆放。 幼儿说自己分鱼的方法,教师引导其说出分类标准,并摆放特征标记。 每种特征请一名幼儿到前面展示,若幼儿只提到了其中的两种方法(如大小、颜色),教师可出示按形状(种类)分类的分类板,引导幼儿观察归纳。 1 教师调动幼儿的经验,使幼儿能迁移到自己的活动中进行分类。 1 2.幼儿再次分小鱼,尝试自己没有用过的方法。 1 1 幼儿进行分类,大部分幼儿能说出自己所用的分类方法。 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掌握2-3种方法。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掌握1-2种方法。 1 四、游戏 送鱼 教师:“我们的菜场就要开张了,鱼摊上还没有鱼,请小朋友按照标记把鱼送到鱼盆里 1 菜场布景 鱼盆若干,每个盆上贴上大小、颜色、形状标记 1 幼儿按标记放鱼。 能力中等幼儿会按一种特征将鱼放入盆中。能力强的幼儿会把每个盆里都放上相应特征的鱼,或许还会提出手里的鱼又是大鱼、又是红色的,说明已经初步了解物体的二维特征。 1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按标记进行分类的情况,给予肯定及指导错误的幼儿。设计思路: 刚入园的孩子什么都是新奇的,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小型跷跷板,大雪花积木,小的插塑都玩得津津有味。怎样让孩子更深入了解大小,比较大小的不同和变化呢,我产生了设计这一活动的想法。以系列游戏的方式,先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大和小,再在操作比较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最后变大变小的游戏活动结束活动。 一,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描述物体,初步体验大小的相对性。 2、能排除颜色干扰,按物体大小分类,培养初步的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 教具:情境大熊、小熊来做
活动目标:1、教幼儿学习按物体的长短排序差异排序四个物体的序列。2、使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排列顺序的能力。活动准备:教具、学具;长短不一的同色纸条四根,标记图一根。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 1、出示四根纸条:这是什么?它们又什么不一样?哪根长哪根短? 2、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你你们说的是对的呢? 3、教师边操作比较两根纸条的长短边讲解比较的方法。我们怎么来给这几根纸条取名字呢? 4、出示排队标记图:谁会在红线上给这几根纸条排队呢?想想哪根纸条排在最前面,哪根纸条排在后面,要把这几根纸条排得很整齐,一边排一边说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2、让幼儿能正确的分辨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活动准备] 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正方形宝宝教具各一个,图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师:小朋友们喜不喜欢交新朋友啊? 幼:喜欢。 师:今天老师在来幼儿园的路上遇到了三个图形宝宝,它们听说我们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是即聪明可爱 又好客,它们想和小朋友门成为朋友,所以老师就把它们带来了,小朋友们欢迎不欢迎它们啊? 幼:欢迎。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图形宝宝的自我介绍吧。 2、教师出示图形并学着图形
今天航航早上来园选择了数学区的游戏,在这个活动区内投放了小棒和有数字的杯子,来学习巩固相邻数。游戏时间他主动搬了椅子来到了游戏区,他拿了一把小棒先对它看了看,又拿着数字杯子插了起来,不像前几次活动时胆怯,不敢着手操作,我走到他的身旁一看,原来他没有按相邻数来插得,按着自己的意愿无乱插的,我就告诉他要按相邻数来插,我先请他自己插,发现错误时再提醒他想一想数字的前一个数字因比这个数字小1,后一个数字因比这个数字大1。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从左往右按着数字的排列顺序插得很好,可是老师离开了就不会了,我又对他进行了引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因此我选择的这节课都是以玩游戏为主,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 玩图形这个活动,它指向的核心概念是认识和区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就这拨上课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于三个形状的区分,孩子们还是都认识这些形状的。这个活动大致分成两个游戏来进行,在导入部分让孩子们来说一说有哪些些形状?再请他们数一数有几个?那个时候除了有极个别孩子输数错了,其他大部分孩子基本
当我戴上建筑工人帽子出现的时候,孩子们一下子就被我吸引了过来,老师,我们今天要干嘛?老师,你变成工人了吗?看到孩子们激动的神情,我开始了接下来的环节。 导入环节中以小兔的新家被大灰狼盯上了为切入口,让孩子们想办法把栅栏装饰好安装好,用来防御大灰狼。在解读装饰说明书的时候孩子们发现了规律,我以黄色和蓝色手拉手的重点提示语来帮助孩子梳理规律,并请孩子们一起将第一快栅栏装饰好。 第二块栏杆是以ABB的三色形式来装饰的,但是在说明书的制作上出现了失误,ABB形式的规律应该要重复一次才好,孩子们就更能清晰地发现规律
本次数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并学习观察、操作,将相同的水果图案头尾相接,理解接龙游戏的规则,能按照要求自主地进行接龙游戏,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操作的乐趣。参考《指南》科学领域(二)数学认知部分,有2条目标是符合的: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目标3 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孩子要通过数数找到对应数量的卡片,分清卡片的前面和后面。 从出示一张卡片说前后、说数量前面有几个*
这是一个数学活动,它的活动目标是⒈尝试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5以内物品数量的多少,能够用去1或添1的方法使两组物品一样多。⒉愿意探究,仔细观察并表达自己的发现。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正向思维,在游戏的过程中,当数量不匹配的时候,孩子们很容易就想到要再增加一个,逆向的思维:去1则是想要通过这个集体活动引发幼儿思考的。 在活动中,通过每个孩子找自己的朋友引入,正好来了34个孩子,所以每个人都找到朋友了,在男孩女孩找朋友的过程中,请了几个小朋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流程过快,数学要先数再学,给孩子慢慢数的时间,然后
认识数字7是在幼儿认识6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认识数字在数学活动中是比较枯燥的。于是我就以幼儿平时最喜欢的动画片葫芦娃作为该活动的中心,将整个活动与葫芦娃交朋友贯穿起来,让幼儿通过操作感知认识数字7,从而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活动主要通过环节葫芦娃家做客、闯关、游戏找朋友,复习数字6,感知7的数量。 闯关游戏是本活动的高潮,两个关卡层层递进。第一关:《送礼物》请小朋友们从盒子里找出实物数量是7的卡片送给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