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专题 > 幼儿园幼小衔接专题
课题小结:在科学活动中体现幼小衔接

课题小结:在科学活动中体现幼小衔接

更新时间:2014-07-21 06:29:53

《课题小结:在科学活动中体现幼小衔接》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幼小衔接专题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自幼儿升入大班以来,我们大班教研组老师普遍反映,家长面对幼儿升学择校的竞争,要求幼儿园在教学上多做算术题、多识字,以便能考上好的学校,适应其小学的学习环境。但这又与《幼儿园教育纲要》相矛盾。因为幼儿园的教育是将培养儿童的情感、态度、能力等视为目标的落脚点。面对家长的要求和小学与我们在教学方式的不同,如何做好这方面的衔接。我们教研组决定将幼小衔接问题作为我们的教研课题。那么,是在智力上,还是在非智力上的衔接呢?通过参观小学,在与小学老师座谈中,了解到幼儿园的孩子进入小学学习后知识的学习上没问题,而在倾听习惯、任务意识、规则意识等行为和能力上存在问题。因此我们以科学领域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幼儿非智力因素作为重点培养,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倾听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幼儿入小学后有效学习的保证。但是,目前大多数幼儿园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习惯上还没养成,表现出:有插话的,有自己回答完问题就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的,有的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听老师或同伴讲等等。这些现象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没有好的倾习惯会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态度和质量。所以,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态度的重要一环。那么我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注重了这样几个环节,1)向幼儿提出问题。这一环节是吸引孩子注意倾听要求的好时机,幼儿只有听清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才能很好地完成下面的活动。2)幼儿提出假设。在阐述自己的见解后,要求幼儿要仔细听别人与自己的那不一样,这样又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3)活动进行中。有时在

活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在全体幼儿中进行指导时,就要求幼儿必须放下手中的事,注意倾听老师的话。4)最后的经验分享。这个环节最容易出现幼儿争先恐后发言的场面,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可以看出,倾听习惯的养成不是专门的教育活动能完成的,而是要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逐渐养成。
另外,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同样需要我们成人的垂范及家园的配合。如教师在听幼儿讲述时,必须要仔细、认真地倾听,不要任意打断幼儿的讲话,待幼儿讲述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如何形成家园的合力,我们可以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园地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倾听的好的教育方法,让家长知道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比多认字、多做数学题更有利于幼儿长远的发展。
二.任务意识的培养
幼儿入小学后,由于文字的经验少,老师布置的作业或一些任务主要是靠口头传授。因此在幼儿园我们就要培养幼儿有任务意识、有责任心,知道老师布置的事一定要完成。那么如何在科学领域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呢?
首先,教师把要让幼儿完成的任务交待给家长,如带一些废旧材料,或到户外去观察、去做纪录等,由家长帮助幼儿共同完成任务。
其次,教师直接将任务交待给

幼儿。由家长提醒幼儿老师有什么任务需要完成,来增强幼儿完成任务的意识。
最后,能让幼儿主动告诉家长,老师要求做什么,需要完成。这样循序渐进地培养,使幼儿逐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从而树立任务意识。
三.规则意识的培养
幼儿进入小学后,立即进入学校的“规则海洋”。小学的学习有较强的规则性,一节课40分钟,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集中上课,要求学生必须遵守课堂纪律,需要讨论时学生马上讨论,要求停止时马上停下来,听老师的要求。而幼儿园的教育手段则是以游戏活动为主的,也同样需要幼儿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在科学领域中,做探究活动前,教师要先讲明规则,让幼儿明确活动的要求,树立规则意识。也可利用幼儿在玩棋类活动时增强规则意识,使幼儿知道要违反了规则是要受到相应“惩罚”的。这样在生活中、在游戏中不断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养成,使幼儿逐渐适应小学的教学形式。
以上只是我们教研组通过观摩研讨积累的点滴经验,我们自感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推荐
  • 孩子们,准备好了吗?------浅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幼儿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是让幼儿非常自然、顺利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二是通过衔接工作对幼儿加深了解做出更为正确的评价。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加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不同,小朋友不同,学习方式方法不同,课堂要求不同,行为规范也不同。这许许

  • 入小学做好准备

    本周一我们组织幼儿参观小学,为了让孩子知道小学是要早早到校的,要求我们小朋友7:40分之前来园,7点50分准时出发。先与哥哥姐姐一起做早操,接着听一堂小学生的课,下课时,体会一下小学厕所的不一样,跟着小学生一起进行课间十分钟,接着再听一堂课,最后时间允许的话看看行知小学的艺术楼、功能教室、红领巾园地等。 本周开始,每天要求小朋友背书包来园,不能忘记。书包内只能装文具和书本,(零食不要带)。家长要帮忙定期检查孩子的书包,督促其学习管理自己的东西,千万别有丢三拉四的现象。让幼儿体验一分钟又多长,在教学和实践活

  • 浅谈大班幼儿的入小学准备工作

    向阳幼儿园 朱静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大门,是人生经历中的一大步,更是孩子人生经历中的一大转折。孩子能否尽快适应这一转折,能否尽快顺利地过好幼小衔接这一关,将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孩子进入小学后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由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这一切的变化都给孩子进入小学的学习带来很大不适。因此幼小衔接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做为一个大班教师,我又该怎样

  • 小记班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活动

    九月在与家长的交谈中经常听到许多家长都非常苦恼的声音:我孩子上小学之后根本不知道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我孩子的作业不催不写;我孩子写作业边玩边写,丢三落四,遇到问题干脆就不写了 幼儿从大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不仅影响幼小衔接的社会性,也将影响一个人终身适应社会的程度。所以任务意识完成任务的能力的培养是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缓解幼小衔接的坡度,还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面对孩子的现状与家长的困惑,我们作为教师该如何做呢? 1 、结合一日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认真完成任务的技能和做

  • 特别的参观,让幼儿成长

    今天我们大班年级的小朋友到小学参观,我们大一班和大二班的小朋友个个心理充满了好奇,小学到底是个什么样哪?与幼儿园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怀着疑问我们一起步行来到了林埭小学大门口,有位小朋友就说,老师这就是小学的大门吗?是

  • 学前幼儿一日安排

    幼儿园一日活动程序表 时间 内容 行为要求 7:208:00 晨间接待 能用普通话主动地,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 8:008:30 晨间锻炼早操 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精神饱满,动作整齐。 8:308:50 喝牛奶,盥洗 便后主动洗手,不玩水,能安静地喝完牛奶。 8:509:20 教学活动(一) 能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倾听老师同学的话,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9:209:35 盥洗 入厕不能拥挤,便后主动洗手。 9:3510:05 教学活动(二) 能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倾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1

  • 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摘要:一.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现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小衔接因为成绩而走样,幼儿教育严重小学化。(二).为个人私利,违规学前班严重存在。(三).师资薄弱,幼儿园与小学缺少联系。(四).幼小衔接中,小学的协调工作往往被忽视。(五)、家长教育理念的落后、陈旧影响幼小衔接。 二.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三方面的指导策略 (一)、幼儿园 1、幼儿园要明确自己的办园宗旨。2、增加男性教师,改变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3、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和研究幼小衔接的意义和标准,切实做好衔接工作。 4、加强幼儿安全意识

  • 幼小数学的衔接要合理科学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才系统工程的第一个环节。学前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在环境设置、学习安排和生活制度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我国,幼儿园的教育(包括学前班)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学校教育则以正规的课业学习为主要形式,并以严格的学习与作息制度来保证,这种差异在客观上形成了幼小衔接中的坡度。 从儿童身心发展上看,从学前进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儿童保留了幼儿的某些特征,又拥有学龄期刚刚出现的某些特征。因此,如

  • 将心情教育融入幼小衔接中

    最近,来自美、法等国的心理教育专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心情教育。所谓心情教育,就是以道德观念为基础,引导孩子理解真爱,学会关爱他人,让真诚的爱在人与人之间流动。 在国外,面对学校忽视道德教育,以致大量年轻人迷失人生方向的现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加入了推行人格教育的行列,许多学校设置了有导向性的、以心情教育为核心的人格、素质教育课程。专家说,心情教育就是训练人的本质中最深层的动机,使人的知识、品德和意志都能朝着崇高的目标发展,使人的情感、欲望建立在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上。爱的训练与体察,是心情成长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