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课改背景下唱游教学中幼小衔接问题的研究》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幼小衔接专题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异.长期以来,"幼""小"都忽略了两者在教育教学方面应有的区别和联系,造成了目前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在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形式和方法方面缺少过渡,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在音乐教学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幼儿教育没有单纯的音乐课,都是以综合课的形式出现音乐教学的内容,而且都是以感受音乐情绪为主,不需要接受规范的乐理知识的熏陶.而小学教育中音乐课已被列为一门正式的课程,特别是进入二期课改已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唱游教学面临更大的挑战.拿到二期课改新教材,不难发现唱游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长胖"了,变"花"了.它是一门学、唱、玩、创的教学.教学内容相当的丰富.大量的幼儿在过渡到小学新的唱游教学中,立即感受到了从未经历过的新鲜,但往往也表现出没有聆听的好习惯,坐不住,创作经验缺乏,声音缺乏美感,不会与同伴合作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上的"脱节"现象,建立相互间的联系,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加强相互间的合作是相当必要的,我们也多次与幼儿园相互听课,寻找衔接的最佳路径.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摸索到:只要能帮助孩子们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课堂心理过渡、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合理过渡、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唱游教学变成一种快乐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音乐情趣,培养乐感,增强学生对音乐体验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是完全能够轻松地完成唱游教学中的衔接任务的,并为他们终身学习音乐奠定基础.在二期课改新理念的指引下,在实践和探究中我对幼小衔接中的唱游教学体会如下:
心理上的自然过度是衔接的基础
消除对唱游课的陌生感
小学一年级新生刚走出幼儿园,跨入小学的校门,一切都是新的,对唱游课究竟是怎样的课充满了向往和好奇.因此上好第一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先向小朋友介绍充满童趣的唱游书,让他们了解这是一门听、唱、玩、创相结合的课程.让学生首先从多彩的文本上与唱游课进行一次亲密接触,产生一种共震,从而有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再带小朋友去参观布置的非常漂亮的宽敞明亮的唱游教室,教室的布置尽量向幼儿园的童趣化靠拢.钢琴、多媒体、跳跃的音符、大镜子……让小朋友在心理上对教学环境产生一种亲切感.课后还可以让一年级新生采访二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问一问他们唱游课的感受与收获.唱游课到底开心吗?尽快让一年级新生在二周内消除心理上的对唱游课的陌生感.
建立对教师的亲切感
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情感方面也有一个转换过程,幼儿教育是"保姆"式教育,幼儿与教师的接触机会多,幼儿有明显的依赖性,而到了小学,师生比例变大,儿童与教师接触的机会减少,特别是小学科老师兼任的班级又多,往往表现为记不得学生的姓名,课堂上有时顾及不了每一个同学,会让学生心理上产生被忽视的感觉.幼儿情感的依赖性得不到延续,势必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要让学生喜爱音乐课,必须先让学生喜爱传授音乐知识的人——音乐教师.为了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我们应从点滴小事做起.因此第一堂课开始教师就要尽量记住学生的名字,构建好情感磁场.当学生表现优秀时,我们熟练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同时投以鼓励赞许的目光,学生会更自信,对教师也产生了信任感、亲切感.当学生有小小的违规现象,教师点到学生的姓名,学生也会觉得老师很重视自己,不良行为便会收敛.此外语言上也要儿童化一点,让学生感觉老师是可亲的,动作要温柔一点,当一个面带微笑的老师和学生一起唱,一起跳,带领学生一起做音乐游戏,完全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的时候,我想没有一个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老师.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可爱与可亲,反过来他们也会爱老师.师生情感沟通了,教育就会在学生的身上得到明显的效应.
3、培养对唱游课的兴趣感
通过观察发现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周时间的学习后, 对学习知识的方法和内容感到不象自己想象的那样容易.开始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学习的兴趣不高,怕吃苦的厌倦心理.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关键就是要找好切入点.可以试着通过以"动"为切入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年级学生具有动的天然优势.孩子爱做游戏,尽量让他们在动中学、动中创,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学习就会兴奋起来.也就调动了积极因素,产生了内区力,同时对学习也就有了心理需求.
4、树立对唱游课的成功感.
学习新的知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总是一个难点.小学唱游课里有很多基本的舞步,如果学生在每次学习时总是感到很困难,总是碰壁,再有趣的内容也会觉得厌倦.那么,教师要做到的是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让学生易于接受.如学习复杂的律动要进行分解练习,其中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应作重点练习.有手与脚的组合动作,一般先从脚的动作开始,再学手的动作,等熟练后再作组合练习.学习集体舞时,应先根据音乐的节拍,让学生掌握步伐的基本动作,熟练后再学习其它部分的各种动作.如刚入学的听音乐学做《雁儿飞》进教室.可以先让学生掌握"碎步"的基本步伐,再加上手的基本的飞行动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听着音乐边歌边舞.老师把难点易化,学生在学习时从简单开始,逐步消化,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学习内容.学生从中体验到小小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二、教学方法的合理过度是衔接的保证
从幼儿园到小学,音乐学习任务量的加大、目的性的增强往往使孩子心理上不堪重负.怎样解决这种问题,是儿童能否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而教学方法运用是否恰当便是其成败的关键.灵活适当的运用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二期课改背景下的唱游教学展示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它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要抛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幼儿园与小学唱游教学在方法上有相似之处.例如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小学也非常重视游戏在低年级唱游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只要条件允许,就采取儿童喜欢的,借助实物、图片和动作进行的游戏活动方式.此外符合儿童年龄的特点的竞赛法也经常化运用.但在课改背景下我们还更注重发现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例如要求伙伴合作表演歌曲,合作敲击打击乐器,合作讨论等等.而刚入学的幼儿在这方面的意识还很薄弱.因此需要我们慢慢引导,不可急功近利.
1、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在讨论中碰撞,反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思维有序的发展,提高思维活动的有效性.是新课程唱游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在唱游课中,有些内容较难,又需要学生自己解决,小组讨论法是非常适用的.但是刚入学的新生往往呈现出讨论没有目的性,针对性不强,很多小朋友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并与伙伴的协作也不默契,会产生不必要的争执.讨论时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或者不必要的争的面红耳赤.课堂讨论形同虚设,往往成了空热闹、假正经.因此教师一开始要教会学生讨论的方法,并给学生明确的讨论内容.分好小小组,选好组长,这些都是小组讨论法必备的前提条件.如对某首歌曲进行歌表演时,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一起讨论,商量,并一起来创编动作,可以你设想一个动作,我创编一个造型,既能缩短时间,又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在一开始学生还没有适应这种讨论法的前提下,教师要做好领航人,调控、指导、启发学生怎样与同伴合作达到一种默契程度,并且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这就需要一种长期的磨合,需要在教学中给学生机会,让学生逐步达到和谐,灵活,应变的多种能力.
2、发现法:
发现法是新课程背景下必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在这个认知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种兴奋感和自信心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在唱游教学中,其突出的特点是,不把现成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但要让一年级学生学会发现也是一件难事,他们发现的东西要么不符合老师的要求,要么由于知识经验的缺乏无法发现规律.因此在尝试运用发现法教学的初级阶段我们不妨可以这样做:
A、发现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系的东西,学生往往易发现.例如在教授声音的强弱和长短时,教师可以让他们从生活中熟悉的音响着手,通过比较去发现哪些声音是强的,哪些声音是弱的,哪些声音是长的,哪些声音是短的.
B、用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发现
当碰到难以发现的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做到问中有导,导中有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例如:在让学生了解休止符的作用和唱法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老师用两种唱法演唱同一条旋律,你觉得有什么区别?你喜欢哪种为什么?通过比较启发,调动学生发现休止符作用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深思熟虑,富于启发性,便于学生发现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发现法并不仅仅针对学生,更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之中,要首先发现可以让学生有所发现的资源,为学生的发现搭建好一个舞台.
在整个发现法的运用中,教师可由扶到放,从帮助学生发现到学生自己发现,这个过程是需要老师长期精心引导的.
3、创作法
在课程改革中非常提倡创造教育.新课程唱游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想像和创作空间.它每一单元都有学生的创作内容,教师应抓住这些可创作资源用新理念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创作,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应贯彻、渗透想象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学的各项内容和能力的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多层次多渠道地进行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可以说展示学生的创作的成果也是唱游教学的一个亮点和高潮.
然后从幼儿园升入小学面对那么多的创作内容,学生往往表现为无从着手.因此在创作法的运用中也要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出发,尽量减低创造的难度,不要有流于形式的创作,创设活动的设计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适应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使他们感到该创造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在这个方法的运用中一定要注意从模仿开始,循序渐进.
A、模仿阶段
例如:当学生学会一首新歌后,在对歌曲的歌词进行再创作的时候.因为学生还小,不易太难,只改变歌曲的部分歌词就可以.在《摇篮》的教学中,学生模仿书本上的天空是摇篮摇着星宝宝,学生就写出了很多漂亮的句子: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大地是摇篮,摇着花宝宝,云儿是摇篮,摇着雨宝宝等等.通过演唱自己创编的歌词,也加深了对原来歌曲的感受和理解,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学,学生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就是个小小的词作者.
B、有参考地改编
教师可以给出一定的创作经验或资料作为学生创作的基础.例如:在创遍二拍子的节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表示一拍的节奏型,让学生从中进行选择,再自由组合为两拍.先让学生单独创作一小节的节奏,然后逐渐增加,再进行节奏接龙游戏,由一个学生先创作拍击两小节节奏,后一位学生接拍前一位学生的第二小节的节奏,并自己再创作一小节节奏,依次接下去.这样既有同伴的参照,又有教师的参考,学生的创作就显得容易多.
C、教师启发下进行创作
有的创作对学生来讲比较难,例如:曲调创编对学生音乐能力发展水平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在创作节奏的基础上开始创编曲调.如:当学生掌握1 2 3三个音高以后就可以创作最简单的旋律,教师可给他们固定的节奏,让学生填上旋律音高,因低年级学生视唱能力较差,教师应先在琴上弹出,再让学生模唱.来固定他们的音高概念.又如:教师画出旋律线,学生根据旋律线走向创作曲调.
D、有目的的独立创作
当学生具备一定创作的基础的时候,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进行独立创作.例如:在创编节奏的基础上加上歌词可以成为儿歌的创作,并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伴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创作的量逐渐增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值得一提的是,一开始学生的创作肯定是不完美的.如在创编动作的时候缺乏美感,动作不太确切时,教师不要轻易地否定或者取而代之,应该引导和启发学生改进动作.在创编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表扬积极参与的学生,更要鼓励那些胆怯、能力较差的学生,挖掘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上所讲的一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需施教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多元化的评价是衔接的纽带
评价是对学生激励的一种手段.幼儿园对学生音乐方面素养的评价基本是一个综合性评价.进入新课程以后的小学唱游教学,对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评价无论是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还是评价反馈等方面都凸显了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评价内容更为多元化,主要分为听、唱、奏、演四个部分,教师可以从中很清晰地看出每个学生的长处与不足,学生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擅长的一面.不仅可以评价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在学生身上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可以生生评,师生评,学生自评(结合书上每一个单元都有学生自评内容,包括我会唱、我会演、我会跳、我还会……)及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评价时间可以细到每节音乐课.可以说每一次的评价都记录了学生成长的足迹,促进学生不断的发展.
但面对众多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一年级新生往往显得非常被动,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细心的引导.由于年龄特点的问题,幼儿的自我评价意识相对缺乏.不会正确客观地判断自己的对错,只会用简单的好与不好评价自我和他人,缺乏评价的正确方法.而且在评价过程中往往看到的都是同伴的缺点.固而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再教给他们评价的方法.
培养自我评价意识
首先可以让学生从是否喜欢唱游课进行自我评价,为什么喜欢,最喜欢什么?再者从技能方面进行评价,我会唱会跳会演了吗?要让他们意识到:别人比我做得好还是差?别人做得好我为什么做得差?我哪些比别人做得更好?通过不断审视自己,学会纵横对比,找到自信与不足,力求改进与改善,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长处和潜力,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积极地评价自己,使他们在个性上变得成熟起来.教师呢可以提供必要的物化管理形式,可以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个音乐学习的档案袋,例如我会唱哪几首歌曲了,我会用什么打击乐曲为歌曲伴奏了,我会跳什么舞蹈了等等.记录好学生自我评价的历程.并定期发放各类奖状,例如小小歌唱家,小小舞蹈家,小小创作家等等,一学期下来还可以进行一个小舞台的汇演,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增强学习的信心
学会评价他人的方法,
一开始教师要教会学生评价他人的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评价的侧重点不同,例如在歌曲评价方面,要以声音表现为主,动作表情为辅.避免学生受视觉美感的干扰,忽略了歌唱的精髓---声音的表现力;在打击乐器演奏方面,提醒学生评价时注重节奏感,是否体现强弱的规律,还要注意观察同伴之间的合作是否默契,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是否规范;在欣赏教学的评价方面,要注重想象的创新性,合理性,能否把握乐曲的整体情绪,并能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或语言表达出来;并且告诉学生在所有的评价中都要有激励性,要能够促进伙伴在学习上作出进一步的努力.多注意伙伴的长处,要看到伙伴的进步.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整合.因为幼儿教育非常注意对教育内容的整合,改革后的幼儿教育还非常注意不同领域间的整合.因此搞好教学内容的整合,也是唱游教学搞好幼小衔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每节唱游课要以综合课的形式出现,注意加强游戏,歌表演,节奏训练,创作练习的整合,努力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的境界;注意发挥课本本身提供的整合条件,注意单元的主题,沟通课与课、课内与课外之间的联系,特别注意沟通学科与学科、学习与活动之间的联系;注意学生的现实生活对课程内容的渗透作用、综合作用,把它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总之,二期课改背景下的唱游课的内容丰富多彩,为音乐教学的多元化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发现很多学生喜爱唱游课,对学习非常感兴趣,活动中学会了合作,能合群.我想在幼小衔接中我们只要能多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少一点主观设想,少一点拔苗助长,从心理上,学习方法,评价方式上做好过度会有更多的学生喜欢音乐.我的教学实验和探究只是开了个头,今后将为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努力工作.